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

生死一剎那,劉勳臉上雖有痛惜,但也有幾分果決。

他心知,自己不能猶豫,但心中,卻隱隱有幾分期待劉曄的勸降中,是否有對他更有利的籌碼。

“子臺若欲殺吾,何不親自動手。”被兩名強壯軍士架着胳膊往外拖動的劉曄仰天大笑,一臉張狂至極。

劉勳轉過身來,滿臉漲紅,“劉子揚,莫非你以爲,吾必不會殺汝?”

“鏘”,他抽出了懸於案後的長劍,大步來到堂中。

架着劉曄的兩名軍士立即停下腳步,任由劉勳上前,將劍鋒搭在劉曄脖頸上。

“太守可知,今日城上相拒之後,吾爲何又孤身入城。”劉曄看了一眼散發着寒光的劍刃,滿臉淡定。

劉勳若有所思,“那汝便說道說道,若是說的不能讓本將軍滿意,可便要借汝這項上首級,來試一試吾這寶劍是否鋒利。”

“太守非是不願降,而是對信中允諾高官厚祿有所不滿,是否?”劉曄直視着他的雙眼道。

劉勳瞳孔微微收縮,“是,又如何?”

說着,他一揮手,兩名親衛立即鬆開劉曄。

“吳侯此番傳信,有明暗兩封,第一封,太守已經親眼目睹,這第二封的內容,則是讓太守大人,繼續擔任廬江太守。”

劉勳輕笑一聲,“怕不是,先要去秣陵述職。”

“廬江隸屬揚州六郡,吳侯貴爲揚州刺史,大人新上任,自然要前往秣陵一行,此外,閻主簿,亦要前往秣陵。”

見劉勳沉默,劉曄笑着推開了他放在自己脖頸上的長劍,走過劉勳身側,環視着空曠的大堂。

“此外,更擢太守爲安東將軍,位列江東衆將之上,僅次吳侯一人爾。”

“劉子揚,吾與汝,亦算故交,吾且問汝,吾此去秣陵,可還能北返廬江?”劉勳踏前一步,長劍垂於手臂,雙目逼視着劉曄喝問道。

劉曄猶豫片刻,隨即開口,“太守於廬江之地,積威已深,且九江、汝南、江夏等地未定,廬江仍處戰亂之地……”

“可還能回返?”劉勳冷聲打斷劉曄的話,一隻手已經抓住了他的領口。

“可能甚微。”劉曄嘆了口氣,他沒有料到,劉勳竟是如此推心置腹。

劉勳沉默幾息,緩緩鬆開了手臂,“吾之部卒,又當如何?”

“榮華富貴無憂,太守麾下部衆,會被整編爲廬江營,鎮守廬江各縣。”

劉勳大步走回堂上,將劍安放在長案上,坐下後,一手拎着酒壺,頭也不擡地問道:“那奪吾臨湖、襄安二城之人,可是昔日縱橫彭蠡、鄱陽一代的賊帥蔣欽?”

“正是。”

“吳侯爲何不先取歷陽?”

“歷陽有吳景、韓當鎮守,雖僅有兵卒兩千,卻非五倍之敵不可破之,廬江,乃揚州門戶,北據豫州,西臨荊州,必先取之。”

“如此,吳侯已是將淮南之地,視作囊中物爾。”劉勳放下了酒壺,臉上多出幾分如釋重負的笑容。

“若此戰勝後,可全吾主家人?”劉勳一口飲盡杯中烈酒,感受着火辣辣的嗓子,仰頭對着屋頂說道。

他沒提袁術,袁術篡位自立,劉奇不能饒了他,人心未失的大漢諸侯,也不能饒了他。

“吳侯有令,願降者,往日榮華富貴皆存之,只誅首惡。”

劉勳鬆了口氣,“吾可任豫州刺史,請遷爲平南將軍,可否,讓吾家小留在廬江。”

“自然,劉氏,當爲廬江豪族。”劉曄滿口答應。

“此外,吾弟劉偕……”

“吳侯有令,將軍劉偕,忠義武勇,可遷爲平夷將軍。”

“征討山越?”劉勳雙眉微皺,他深知自家二弟的能力,志大才疏,武勇不過當世三流之下,簡稱……不入流。

“非也,乃是任職於會稽郡。”

“善。”劉勳微微點頭,便繼續沉默。

約莫過了數十息,他再次擡頭看了一眼劉曄,“子揚乃吾故交,雖心向往漢室,卻不願做那事二主之臣,如今許縣天子尚在,爲何投於江東吳侯帳下?”

劉曄微微一愣,顯然是沒有料到劉勳有此一問。

沉默片刻,他坐落到左下首的長案後。

“當日居巢城破,吾於牢獄之中,被接到縣衙內宅,會見徐元直之際,有吳侯親筆書信一封,太守可知,信中首行爲何?”

劉勳不解,正待發問,便看到劉曄擡起頭來,眼中精光閃爍,“汝乃劉氏子否?”

劉勳微微張嘴,心中滿是好奇,目光閃爍間,最終只能憋出一句話來:“此乃誅心之問也。”

劉曄給自己滿上一杯茶水,潤了潤乾涸的嘴脣,“吳侯再問:既爲劉氏子,可知昔日光武中興?”

劉勳暗暗咂舌,他也是第一次從別人的嘴裡聽到劉奇的雄才大略,此子不過弱冠,竟有如此野心……

“子揚吾兄,汝吾父輩早年相交,今天子受困於許縣,奸臣如虎牢關前罷兵,回冀州起兵割據一方之袁紹,攜天子以令諸侯之曹操,汝若願隨吾中興漢室,復光武盛舉,當上表請封子揚爲淮陽侯。”

劉勳瞳孔微微收縮,“曾聞子揚乃阜陵王之後,阜陵王昔日……便就國淮陽,莫非……”

劉曄微微一笑,笑容中滿是無奈,他,算是被劉奇摸得一清二楚。

“祖上於建武十五年獲封淮陽公,十七年進爵爲王,二十八年就國於淮陽,後因私做圖讖之事,貶爲阜陵王。”

說到這裡,劉曄臉上露出幾分黯然,“後輩子孫不孝,如今,便是侯爵也未曾相繼,如今淮陽之地,亦成陳國屬地也。”

劉勳看到這一幕,心中嘆息,劉曄之才,他是知曉的,只是,他忌憚劉曄爲漢室之後,不肯爲淮南效力,方纔故意疏遠。

如今看來,江東吳侯,當真是知人善用,並且有宏圖大志,不似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之輩那般碌碌無爲。

“今日,是爲大勢所趨,想來,袁公,也怪不得我吧。”他看了一眼壽春的方向,徐州新敗,自己若是不盡快做出抉擇,怕是江東軍,也不會給自己任何多餘的時間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五章 點卯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
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五章 點卯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