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華銀財團的年會通常除了需要集體決策的商業議題,還有一部分基礎性的經濟議題研討和講座,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由馬光源教授帶領的亞太經濟研究院負責。

2006年二次年會的第二日議程,原本是要討論芯片、面板、存儲三大it基礎科技產業的轉移問題,徐總和徐騰父子商談了一夜後,決定將這個議程置後,後面兩天的經濟議題提前。

這一次的經濟議題是《全球和中國製造業成本綜合比較及預測》。

工業生產根據生產方式的差異可以分爲兩大類別,一種是流程工業,另一種是離散工業。

流程工業是指原料和產品連續供給產出,即生產機械一經開啓就連續運轉,不能隨便停機,需要的人工步驟很少,比如,發電廠、化肥廠、化纖廠、煉油廠等等。

流程工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決定成本的關鍵是原料、能源價格,生活過程的效率、良品率會有差別,但對成本的影響極小。

離散工業是指原料和產品可以分割形式獨立生產,生活過程可中斷,比如,汽車、家電、玩具、手機。

所謂中國製造,絕大多數都是離散工業產品,但在這些產品的背後則是流程工業,或者說是重化工業、原料工業。

事實上在90年代後期,全球範圍內既有完整的流程工業,也有完整的離散工業國家,實際上僅剩下中國——這就要拜全球自由貿易和分工理論所賜。

離散工業屬於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決定成本的關鍵是勞動力成本,從90年代末期開始,伴隨着it產業的進步,全球離散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正是用自動化機器取代人力——全球離散工業的平均成本比較,正在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低端勞動力成本,通過自動化設備的價格轉化爲高端勞動力成本,即設計製造高端自動化設備所需的研發人員的勞動力成本。

簡單點說,全球製造業成本的比較優勢中,流程工業取決於原料、能源價格,這一點並未變化,而離散工業的成本正在逐漸取決於自動化設備的研發成本。

說的更簡單一點,中國很可能是現代工業發展史上最後一個傳統制造業大國,從21世紀開始,傳統的全球自由貿易和國際產業分工理論迎來了一次崩解更新。

從21世紀開始,哪個國家的研發成本低,哪個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就低,哪個國家就能創造更多的工業產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革。

亞太經濟研究院統計了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機器人比例,每萬名產業工人中,韓國的比例是272臺,日本是210臺,德國是193臺,美國是75臺,而中國的數字是8臺。

這就是韓國工業在未來十年,以及二十年的主要經濟增長空間,利用工業機械人降低離散工業的勞動力成本。

全球工業機械人產業的四巨頭格局,目前已經成型,日本的發那科、安川電機,德國的庫卡,瑞典的abb,華騰智能機械技術公司在過去三年間異軍突起,而華銀財團通過英國鳳凰資本集團併購庫卡的談判也已進入尾聲。

從科研投入比例來看,華騰智機公司在過去兩年的科研投入規模,以及專利數量,正在快速超越其他公司,逼近四巨頭,但從銷量上判斷,預計在2010年以前都很難超過四巨頭。

韓國工業現階段的問題就在於,由於缺乏相關領域的科研投入,工業機械人市場基本被日本發那科壟斷,而日本的本土市場則是發那科、安川電機平分。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目前仍然是很低的,華東六省,江淮省的每小時平均薪酬是1.37美元,贛省是1.43美元,滬州是2.7美元,浙省是1.8美元,江南省是2.1美元。

全球主要工業大國中,德國的每小時平均薪酬最高,達到48.1美元,美國是37.2美元,日本是27美元,韓國是15.5美元。

從勞動力總量來說,德國勞動力總數是4400萬,韓國勞動力數量則僅有2640萬,中國嘛,僅是江淮省就有4200萬,魯豫粵三省的勞動力數量則都超過6500萬。

綜合評斷,在魯省進行產業投資,相對效費比最高,無論是原材料,還是交通運輸,基礎成本都和粵省相當,勞動力成本則要低一半,勞動力供應數量也較爲充裕。

馬光源教授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講解亞太經濟研究院在2006年做的這個課題,完整的分析報告厚達一百多頁,涉及四十多個產業的勞動力成本分析,僅供華銀財團的各位聯席合夥人學習參考。

“我們經濟研究院花了半年時間做這個課題,得出的結論還是很簡單的,在未來十五年內,中國在勞動力成本和全產業鏈的優勢上還是很明顯。十五年後,只要我們的工業機械人產業優勢逐步崛起,達到日韓平均水準,加上我們的體量,基本上,已經斷絕了其他國家工業化,或者是再工業化的道路。”馬光源教授講了三個小時,口乾舌燥,喝了整整一瓶礦泉水,最後給出這個結論時,還是比較霸氣的。

“我們這個報告呢,上個月,剛由蔣院長送到中央,在經濟產業改革小組內部做了一個演講,有領導問了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就是中印經濟比較。我們蔣院長的答案還是很明確的,除非我們自己去產能,去工業化,除非印度退出世貿組織,否則在三十年內,印度沒有工業化的可能性,因爲全球市場就這麼大,隨着智能機械人的普及,單個高素質勞動力的工業產值會越來越高,全球範圍內所需要的產業工人總數,到2015年,可能不超過2億,這2億工人生產的商品,基本就夠全球消費。”

“我們談完印度,再談東盟和拉美,其實也沒有工業化的空間,我們說的工業化,不是說一個工廠,兩個工廠,而是一個國家擁有相對較爲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值達到國家經濟1/3以上的規模。”

“所以,大家如果對我們研究院有信心的話,那就要儘量避免在海外投資製造業,因爲沒有多少前途可言。我們舉一個例子,越南的勞動力人口很多,超過5000萬,總體素質也是不錯的,但這個國家想在我們後面實現工業化,可能性微乎其微。特別是在中國和東盟自貿協定簽署之後,這個可能性就更低了。”

“即使不談勞動力的問題,談歷史,中國的工業化努力,實際上從上世紀初期就在努力,上世紀30年代有過一個短暫的發展期,到日本殖民東北,再到建國後的蘇聯援助和90年代的全面改革開放,歷經70年奮鬥才實現了目前這個水平的工業化。即便如此,想要在平均水準上超越日韓,可能還需要三十年。印度、東盟這些國家地區,想要工業化,從目前開始計算,哪怕是非常順利,恐怕也不止五十年才能成功吧?何況有中國擋在前面,它們的工業化進程怎麼可能會順利?”

馬教授喝了一口熱茶,坐姿不是很優雅,挺隨意,畢竟在座的各位大佬都是華銀財團的聯席合夥人,不是領導。

這是華銀財團的一個特殊優勢,首都各行政部門能看到的產業研究和經濟報告,華銀財團也能拿到,看到,基本上是同一批產業經濟學的專家學者。

即便某位專家學者和華銀財團沒有直接來往,通過亞太經濟研究院、老蔣、馬教授和對方的內部交流,也能將對方的論文、觀點拿過來,供財團內部參考。

蔣寧遠整個上午都在聽報告,雖然這個報告,他早已研究過很多遍,這會兒終於開口,替馬光源做一個總結,“研究院的這個報告,基本是三個結論,第一,在未來二十年,中國將是全球範圍內科研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國家,沒有之一;第二,在未來二十年,中國將是工業機械人市場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第三,如果我們的預測沒有錯誤,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基本堵死了其他國家工業化的可能性,還在不斷瓦解發達國家的產業優勢。所以,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也許是十年內,也許是十年後,全球經濟會迎來一個動盪和停滯的困難階段。原因很簡單,我們將歐美髮達國家的工業飯碗都搶了,印度東盟又搶不到我們的工業飯碗。這就意味着歐美髮達國家,在很長時間裡會迎來一個停滯期,除了中國,其他新興國家又發展不起來,所以,全球經濟在未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內都不容樂觀。”

徐騰整個上午也都一直沉默無聲,就是聽着兩位教授談論經濟議題,也不知道老蔣、馬光源的這些學術觀點是否受到過徐總一些“想法”的啓發。

不管怎麼說,徐騰還是挺佩服老蔣的,這基本就算是預測了全球經濟在未來二十年的格局。

“離午餐時間還有半個小時!”老蔣看一下手錶,做一個提議,“大家自由討論一下吧。”

“我提一個問題,蔣院長、馬教授剛纔分析了中國和印度、東盟的經濟比較,能不能再談一談中韓經濟的比較?”陳大橋是做影視傳媒產業的,和工業化的報告沒有多少關係,這位大佬現在比較擔心的是韓國電影和娛樂產業,對神州傳媒集團的威脅。

“韓國經濟呢,大家也不用太在意吧,它的總人口數量,包括它的資源和資本水平,決定了很多東西,目前已經是韓國經濟的上限,我們只要有兩三個省達到韓國的經濟水平,它基本就沒什麼飯吃。”

老蔣這個話說的還是很有信心的,“公開層面,咱們不能說的太難聽,關起門,咱們有話直說,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韓國的工業是要遭受滅頂之災的。特別是我們華銀財團的存在,理論上會加速這個進程。這不是說韓國會變成窮國,而是韓國不得不去工業化,走向服務業和金融業。韓國去工業化的進程,可能順利,也可能不順利,這就要看我們華銀財團能否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內擊潰三星和現代,假設因爲華銀財團的快速崛起,三星、現代破產了,那韓國在去工業化的道路上,註定會經歷很慘烈的一個動盪期。因爲韓國這些工業化的財團就是韓國經濟轉型的降落傘,提前破產,那就意味着我們剪掉了人家的降落傘。”

“大橋肯定是希望咱們快點動手剪掉別人的降落傘,韓國娛樂產業這幾年是真的很強勢,對神州傳媒的市場衝擊很厲害。”樑緯艮對陳大橋的心情還是很瞭解的,一語中的。

“韓國的電影產業不可怕,一年就那麼幾部精品能引入國內,票房也很差,關鍵是它的電視劇,對國內電視劇產業的衝擊不小,包括整個韓流在化妝品、服裝、文化上的提升作用,也是很厲害的。”陳大橋去年曾經和徐騰商量過,想吸收韓國電視劇產業的一些優點,推動神州傳媒貼近韓流模式,結果被徐騰否決了。

這會兒,陳大橋算是老調重彈。

“這是暫時性的,學韓流也是沒有用的,因爲韓流的主要優勢是建立在韓國經濟的領先上,經濟優勢被剪掉了,國內年輕人崇拜韓流的趨勢自然就會遏制。”徐騰立即反駁,還是不準神州傳媒模仿韓國模式,繼續堅持國產電視劇自己的風格線路。

客觀來說,因爲神州傳媒集團的存在,國內的精品電影電視劇的數量相比過去,還是要略多一些。

神州傳媒集團每年會推出五部大製作的電影,十部精品電視劇,基本是雄霸國內市場,這裡面最多隻有一部電視劇是走韓流模式的偶像劇風格,大部分還是國產電視劇的典型風格,鄉村劇、都市生活劇、戰爭劇、歷史劇、刑偵劇、間諜劇、武俠劇、奇幻劇多元化發展。

陳大橋的意思是想將偶像劇增加到每年三部左右。

徐騰一直不同意,最多就是一部。

這是華銀財團的年會。

陳大橋即便心裡一直有些反對意見,藉着年會的契機表達一下,但也不會過度強調分歧,不會公開違背徐騰,事實上,他只是覺得徐騰對韓國流行文化過於漠視,擔心徐騰的決策會導致神州傳媒集團逐漸失去市場統治地位。

這是華騰系內部的爭論,在座的財團聯席合夥人,除了陳大橋和徐騰,其他人都不是很熟悉文化娛樂產業。

“我倒覺得韓劇不錯,可以學習。”張麗英開口了,卻是看着徐媽說的,顯然是在按照徐媽的吩咐發言,“神州傳媒集團的電視劇投資,每年十部精品劇的基礎上,稍微再擴大兩部,每年十二部,中間有三部,或者四部是模仿日韓偶像劇結構,增強在年輕市場的主導權和佔有率,這應該是可行的吧?”

“really?”徐騰完全不能接受,“你們要在年會上討論這個議題?我們在座的聯席合夥人,有誰每年能有時間看完兩部電視劇?”

“這個議題,你們華騰系內部討論即可。”徐總知道徐媽、張麗英的想法,徐媽這幾年基本是半退休狀態,倒是經常有時間看電視劇,而且基本只看韓劇。

《藍色生死戀》、《情定大飯店》、《大長今》……韓劇這兩年確實有幾部很不錯的代表作。

徐騰很生氣,他懷疑陳大橋私下和徐媽談論過這件事,希望徐媽替神州傳媒集團說幾句話。

在場無人敢再討論,徐媽也不說話,華銀財團的影視傳媒產業一度是由徐媽掌控的,但這幾年,完全是徐騰和陳大橋主導,大方針和經營原則基本是徐騰決策。

事實上,徐騰和陳大橋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抵禦韓流在國內影視劇市場的侵蝕,除了上游說廣電收縮海外劇的播放政策,直接從政策上遏制韓流外,也在影視產品的佈局上,進行有效的競爭。

徐騰的思路是繼續發揚自身的優勢和風格,陳大橋這兩年一直在實施徐騰的策略,效果似乎不是很好,每次和徐騰重新討論這件事時,都沒有得到徐騰的重視,只好借年會的契機擴大討論範圍。

不管怎麼說,陳大橋好歹也是神州傳媒集團的董事長,國內最強勢的傳媒大鱷,不是徐騰的跟屁蟲。

只是在這一刻,陳大橋又選擇不吭聲,寄人籬下,不得不低頭。

“這件事,你們華騰系內部再慢慢商議,還有十分鐘就是午宴時間,我們還是討論中韓工業競爭的問題。”老蔣也不滿意陳大橋和張麗英將議題牽引到歧路上,看了一下腕錶,給馬光源一個眼神,示意馬教授繼續講幾句,岔開這件事。

“關於中韓工業競爭和比較優勢的問題,那我就再說幾句,從中央層面的大政策方針來說,我個人認爲……或者說,我們研究院這邊有足夠多的政策消息,能夠確認,未來十年,中央經濟層面的一個主要工作方向是推進中日韓自貿區。我個人預計,2010年至2015年之間,大致能夠達成自貿區協議。短期而言,對中日韓經濟都有好處,能夠在經濟上實現高中低檔工業的互補,長期而言,肯定是有利於日韓平穩的去工業化,有利於我們平穩的實現產業升級,逐步將日韓的工業優勢企業吸引到國內投資,逐步將日韓工業優勢納入整個中國產業圈範圍,從經濟層面對日韓經濟體實現反控制。”

“單純從大局來說,這個方向對中國經濟是有利的,但對華銀財團來說,這可能就是非常不利的,因爲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二十年左右逐步瓦解日韓的工業優勢。”馬教授翻開自己的pbook平板電腦,調取出相關的資料報告,顯示在投影儀上。

“所以,我們現在有一個需要在今天討論的重要議題,比剛纔那個韓流的議題重要很多,中日韓自貿區的問題,我們華銀財團是要積極配合、推進,還是想辦法勸阻?”老蔣取下老花鏡,用柔軟的鏡布擦拭着,看了看所有人,希望大家別再岔開議題,一起討論這個更重要的議題。

華銀財團從2001年就已經確定同日韓工業全面競爭的決策,迄今爲此投入資金超過千億,2001年投資京東方、中芯國際、朗科存儲,2002年啓動橫琴工業園,2003年啓動工業3.0戰略和永泰化工集團,2004年啓動華騰汽車和中騰汽配,重組神州電器集團和華騰重工集團。

2005年,在面板、芯片、存儲三大產業的新增投資達到400億,面板產業佔了1/2。

如果將徐騰在華騰系的新能源、智能機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服務器的投資覈算進來,整個華銀財團在工業3.0的投資規模超過1500億。

這麼大的投資,一旦中日韓自貿區啓動,對華銀財團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能勸阻嗎?”樑緯艮有點擔心,他負責的華騰重工集團,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恰恰就是日本工程機械產業的三巨頭,以及新興的韓國斗山重工。

這段時間,爲了擴大華騰重工集團的營業額,他也在和徐騰商量通過併購國企,快速介入機牀,特別是數控機牀產業,這個產業領域,主要的競爭者除了德國機牀巨頭們,剩下的都是日韓。

特別是韓國機牀巨頭的斗山重工、維亞集團,基本和中國機牀產業差不多,都以價格優勢作爲主要的增長動力。

韓國被國內視作高科技國家,這絕對是國內媒體崇洋媚外導致的局面,無緣無故拔高了韓國的國家形象,實際上,中韓差不多是在同一個水平上,韓國在部分產業稍微領先。

通俗點說,中韓工業的核心都是日德部件,最有技術性的產品配件都來自日本、德國。

韓國造船業的主要設備,不是德國的,就是日本的,自產的造船設備並不多,還不如中國呢,韓國汽車工業、電子產業的設備供應商,也普遍來自於德國、荷蘭、日本。

“肯定是能勸阻的,不是我們一家想要勸阻,中央層面的幾位領導,對華銀財團這些年啓動的中國工業3.0計劃,還是很關注的,讚賞的,願意給我們多一點時間。”老蔣最近一直在首都參加中央層面的經濟會議,對相關的情況是非常瞭解的。

今年的二次年會之所以要在9月份召開,就是因爲老蔣這一週有時間,9月中旬又要回首都開會,預計要忙到11月份。

“換句話說,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工作,中央是一定會推進,我們能做的只是盡力爭取時間,爭取相關產業的保護期。”徐騰當然知道,最終只有中韓自貿區協議談成了,而且時間是很晚的,如果還是到十年後達成協議,那對華銀財團的影響微乎其微。

除非韓國方面感到緊迫,特別是三星、現代這些財團研判彼此技術差距縮小速度加快,加快逼迫韓國政府積極達成協議。

如果三星要求政府加快達成協議,相應的,華銀財團肯定也要請求中央延緩達成協議。

時間很重要。

華銀財團投入這麼多錢,至少還需要十年的發展週期和保護政策,這裡麪包括退稅、包括科研經費補貼、關稅等等問題,如果三星集團在國內拿到了準國民企業的待遇,大幅增加在華投資,這對華銀財團的影響是很惡劣的。

“要想辦法勸阻,力度要慎重,不能耍無賴,自己也要努力!”徐總神情嚴肅,說了一句很高端的話,“國家,國家,有國纔有家。如果中日韓自貿區協議,最終有利於日韓企業在中國擴大投資,有利於日韓的去工業化,那肯定要支持,我們自己努力嘛,沒什麼好怕的,請進來,近距離博弈,誰生誰死,取決於我們自身。”

哎呦?

徐騰忍不住看了看徐總,感覺又要刮目相看了,徐總真是越來越高端啊!

當然,他知道,徐總肯定也知道,中日自貿區是沒譜的事,中韓自貿區怎麼也得十年後才能達成,具體的條款協議博弈還沒有開啓。

只要這一波的a股戰略完成,華銀財團獲利頗豐,中韓自貿區即便達成,對華銀財團來說也沒什麼可怕的,反倒是三星集團危在旦夕。

敵可來,我可去。

韓國市場也未必就是韓國本土品牌的自留地,一旦三星、現代被華銀財團打垮,那韓國經濟的去工業化,可就得加速加快了。

什麼叫自貿區,不就是一邊互相合作,一邊互相傷害嘛。

雙方的優勢產業競爭磨合,磨合到最後,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第一百四十四章 掉價了,真的掉價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們這些孩子真是太年輕第兩百九十一章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第兩百零八章 女神都屬於徐紈絝第三百九十一章 這個不眠夜第四百三十九章 一死百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有錢真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意是這麼做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京滬兩地第三百五十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兩百一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惡戰在即第三百二十二章 AIG第四百零三章 貪心不足第兩百四十九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騰訊,用你的名字命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那些年,說不完的事第兩百八十七章 截然相反的世界第兩百二十一章 這絕對是體制問題!第三百零三章 坑誰不是坑Ⅱ第五十六章 現實版步步驚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亞洲賭王也是段子手第兩百七十五章 有機必趁第三百一十二章 有錢真好!第四百三十五章 天之嬌女第一百三十四章 史上最強小白臉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白手套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類羣星閃耀時第三百七十七章 想做大事,還是不能要臉第兩百九十三章 財團的裂縫第兩百零五章 超級QQ羣第一百三十六章 洋妞,丫鬟第兩百七十九章 美帝真會玩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一第一百二十章 居然有人不服第四百五十二章 對不起,我們不做家族企業第四百零九章 誰能擋得住?第三十九章 大資本家的兒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才叫真正的八卦新聞第四百零五章 有種,你們就來吧!第五十一章 這是白白便宜我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兩百九十四章 一個亂字第三百五十三章 騰雲居第三百五十九章 超級大國的博弈第四十三章 戰鬥吧,領導第四十三章 戰鬥吧,領導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騰VS芳雪女妖第一百九十二章 還活在90年代呢!第三百五十五章 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們第三百一十八章 美國的新總統第兩百四十四章 四號人物第一百零三章 你都美成這樣了第三章 一生一世我發發第四百二十八章 拿錯了劇本第三百二十七章 這不是霸氣,這是規矩!第一百三十六章 洋妞,丫鬟第兩百六十七章 千億之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錢不能亂花!第四百二十二章 華爾街五巨頭第兩百七十四章 翻不出手掌心的PN保險第一百十六章 大導演來了Ⅱ第四百五十八章 逮着誰撕誰第三百二十三章 您一直在休假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逮着誰撕誰第一百一十章 尺度還不夠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慘無人道的強大!第兩百七十三章 一挑二,都是韓國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多麼心理變態的要求?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文化的富二代第四百六十九章 外來基因(終結章一)第一百零五章 這所學校的男生挺開放第兩百九十章 養虎爲患第五十一章 這是白白便宜我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家都是搞航天科技的第四百三十章 我做的,怎麼了?第兩百四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零三章 貪心不足第三百二十章 朋友啊,朋友!第兩百九十一章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第五十四章 高智粉,白領粉,文藝粉第四百三十章 我做的,怎麼了?第兩百四十八章 金融,萬惡之源第四百三十四章 藝術高於生活第兩百三十九章 徐家,不幫別人賺錢!第一百九十七章 做大事,不忌小節!第三百零九章 康采恩第四百二十一章 五月的德黑蘭第三百八十四章 第三元首也去外國撒錢了第二十八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帥是一門科學第兩百八十九章 華騰的衝鋒號第三百五十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愛咋咋地!第三十七章 公權私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錯,華銀還太小,不夠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那些年,說不完的事
第一百四十四章 掉價了,真的掉價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們這些孩子真是太年輕第兩百九十一章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第兩百零八章 女神都屬於徐紈絝第三百九十一章 這個不眠夜第四百三十九章 一死百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有錢真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意是這麼做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京滬兩地第三百五十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兩百一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惡戰在即第三百二十二章 AIG第四百零三章 貪心不足第兩百四十九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騰訊,用你的名字命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那些年,說不完的事第兩百八十七章 截然相反的世界第兩百二十一章 這絕對是體制問題!第三百零三章 坑誰不是坑Ⅱ第五十六章 現實版步步驚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亞洲賭王也是段子手第兩百七十五章 有機必趁第三百一十二章 有錢真好!第四百三十五章 天之嬌女第一百三十四章 史上最強小白臉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白手套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類羣星閃耀時第三百七十七章 想做大事,還是不能要臉第兩百九十三章 財團的裂縫第兩百零五章 超級QQ羣第一百三十六章 洋妞,丫鬟第兩百七十九章 美帝真會玩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一第一百二十章 居然有人不服第四百五十二章 對不起,我們不做家族企業第四百零九章 誰能擋得住?第三十九章 大資本家的兒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才叫真正的八卦新聞第四百零五章 有種,你們就來吧!第五十一章 這是白白便宜我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兩百九十四章 一個亂字第三百五十三章 騰雲居第三百五十九章 超級大國的博弈第四十三章 戰鬥吧,領導第四十三章 戰鬥吧,領導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騰VS芳雪女妖第一百九十二章 還活在90年代呢!第三百五十五章 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們第三百一十八章 美國的新總統第兩百四十四章 四號人物第一百零三章 你都美成這樣了第三章 一生一世我發發第四百二十八章 拿錯了劇本第三百二十七章 這不是霸氣,這是規矩!第一百三十六章 洋妞,丫鬟第兩百六十七章 千億之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錢不能亂花!第四百二十二章 華爾街五巨頭第兩百七十四章 翻不出手掌心的PN保險第一百十六章 大導演來了Ⅱ第四百五十八章 逮着誰撕誰第三百二十三章 您一直在休假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逮着誰撕誰第一百一十章 尺度還不夠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慘無人道的強大!第兩百七十三章 一挑二,都是韓國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多麼心理變態的要求?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文化的富二代第四百六十九章 外來基因(終結章一)第一百零五章 這所學校的男生挺開放第兩百九十章 養虎爲患第五十一章 這是白白便宜我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家都是搞航天科技的第四百三十章 我做的,怎麼了?第兩百四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零三章 貪心不足第三百二十章 朋友啊,朋友!第兩百九十一章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第五十四章 高智粉,白領粉,文藝粉第四百三十章 我做的,怎麼了?第兩百四十八章 金融,萬惡之源第四百三十四章 藝術高於生活第兩百三十九章 徐家,不幫別人賺錢!第一百九十七章 做大事,不忌小節!第三百零九章 康采恩第四百二十一章 五月的德黑蘭第三百八十四章 第三元首也去外國撒錢了第二十八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帥是一門科學第兩百八十九章 華騰的衝鋒號第三百五十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愛咋咋地!第三十七章 公權私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錯,華銀還太小,不夠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那些年,說不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