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服氣

打發完黎一男,吳良和閻怡勝繼續討論人事的問題。

證券公司,事實上,在吳良看來,其實是最簡單的。

閻怡勝推薦了一個年輕人,是她從IDG帶過來的,周仔。

三十出頭,操盤手,是閻怡勝絕對信任的人選。

頭髮較長,自然落下,稀薄的頭髮蓋住額頭,一縷一縷的。

猛地一看略微有些不修邊幅,很難將其和一家大公司的經理聯繫起來。

據閻怡勝介紹,周仔看起來跟個程序猿一樣,家裡面還是有些能力的,只是醉心於挨踢和金融,算得上是雙料人才,由他和東方財富的矛看看搭檔,珠聯璧合。

吳良原本就要將東方財富和金通融合在一起,有一個懂挨踢的人配合,磨合期也會縮短。

他爽快的答應,同時又給他倆配了一個新搭檔,“義烏部的俞忘筌當副經理吧,他們三個人搭檔。”

閻怡勝歪着腦袋想了想,“也好!”

當着俞忘筌的面,吳良直接問,“忘筌,如何?”

俞忘筌沒有料到自己剛剛懟了吳良反而獲得一個升職的機會,他尋思着,這位新來的老闆並不是怕提意見,而是不喜歡不聽話的下屬。

想明白這一茬,他激動道,“老闆,您放心,我儘自己最大努力工作。”

吳良微微頷首,“證券公司當前幾件事兒,一、擴張,建營業部,吸納客戶,二、手裡所持的基金組合重新優化,該止損的止損,周總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周仔點頭,“明白。”

金通證券旗下還有幾支偏股型基金,吳良說的就是這部分,他在袁卓基金操盤時對吳良的選股很熟悉。

“忘筌,配合好周總,未來天朝最著名的基金經理當中肯定會有你們的名字!”吳良鼓舞完略微低沉的士氣,將善後工作交給閻怡勝,“下來從全集團公司招聘營業部經理吧,閻董、朗董負責。”

閻怡勝笑開了花,她知道的是,當整個框架搭建完畢之後,吳良基本上就當甩手掌櫃了,今後算是掛個名,工作基本上就交給她來做了。

在國信控股這邊,孫詠森是名義上的一把手,不過,他還有省能源那一攤子事兒,國信這邊放手是一定的,目前起到的作用幾乎只有穩定軍心的作用,和健立寶的黎經緯一樣。

交接期一過,孫詠森安安穩穩的拿他的高薪,董事長的位置自然是她閻怡勝的。

當然,這也是證券從業者的相關規定所限制,讓她也只能待在國信這個公司內,良錚基金那邊應該算是卸任了,後浪控股算是兼職,工作重心還是以國信爲主。

至於,韋大新,如果可能的話,留在總裁的位置上再歷練幾年,再可能的話,當閻怡勝從副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下來,交給他也算是順利交接。

到這裡,吳良在國信的諸多事項算是進入尾聲。

資金的問題,吳良賴住張達陽,該抵押的抵押,甚至健立寶在佛汕的那棟大樓也被抵押了出去,籌集一切資金來保證國信的順利運轉。

包括閻怡勝在內,劉南風,朗昆雨這些人都留在了杭城,恰巧西子公寓樓下的幾戶看見頂樓賣個好價錢也想着要出手,吳良得知信息之後,很乾脆的買了下來,權當是給劉南風和朗昆雨的福利。

他自己坐鎮杭城,遇到有他們拍不了板的大事也能及時溝通,日子過的忙碌而充實。

李斌難得來一回浙省,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拉着吳良去跑業務,拜訪各家主機廠。

吳良看了看行程,暫時也沒什麼特別要注意的事項,便答應了。

第一站,常州。

作爲蘇省最重要的工業重鎮之一,這裡的客戶體量大,很容易上規模,相對也比較密集。

其中最大的幾個客戶,一是後世水稻收割機領域打的腳盆久寶田滿地找牙的world農機。

吳良採用的董事長投訴電話的措施還是來源於這一家。

李斌也將第一站放在world農機。

天朝三大農機生產企業集散地,洛城、蘇省、魯省。

洛城以農機廠爲主,周邊十來家農機生產企業。

魯省,以富田爲主,周圍最高上百家,原因是富田圖紙外擴,供應鏈出問題,技術外泄。

蘇省,主要就是常州。

World農機,就在常州下屬的丹水市。

早上出發,驅車270公里,中午到。

地處長江邊,氣候溼潤,晚春的天氣涼爽溼潤,體感極佳,午餐一碗鍋蓋面,再來一碗長魚湯,對一座城市的記憶便由此產生。

World農機的廠區距離丹水市還有一段路程,在一個偏僻的小村子裡,因爲農機發展的越來越好,在農機廠門口的兩側也漸漸形成了一條街道,有小賓館也有各種商店飯店供來訪的供應商、經銷商打尖歇腳。

到了廠區,早已候在world農機門口的洛柴負責東南市場的大區經理楊勇,看見這輛傳說中的雙R,就知道老闆的老闆到了。

他搶先一步拉開車門,手還放在車門上方擔心吳良下車的時候碰到腦袋。

吳良對銷售人員有這樣的素質也不在意,本身乾的就是迎來送往的活,真要是沒有這方面的察言觀色的能力,銷售大區經理的位置也幹不好。

吳良能來,最先受益的就是楊勇,大老闆親自過來談業務,他在world農機下面的工作也會好做一些。

吳良下車之後,和楊勇還有李斌進了公司的大門,還在門崗處掏出身份證登記才得以入廠,管的比洛柴的門衛還嚴格。

按理來說,吳良這樣級別的領導出面,開着車進入廠區這是理所當然的尊重之意,不過,也有例外,world這樣的企業處在發展初期,對於家裡的罈罈罐罐看顧的比較嚴格也是能說得過去。

天朝有很多的企業就是因爲連一個偷盜都管不住,倒閉的數不勝數。

爲此,楊勇不好意思的解釋,“公司規定,不讓外部車輛入內,希望吳董理解。”

吳良很不在意這方面的虛頭巴腦的約束,“規矩就是規矩,該遵守我自己也不能搞特殊。”

楊勇總這才暗自鬆了一口氣,給門崗大爺扔過去一支香菸,又笑呵呵的客套兩句,這才進了門。

廠區很大,也是因爲位置就在村子旁邊的荒地,當地又極爲支持,想怎麼造就怎麼造,略微看過去,頗具一家大企業的氣象,吳良點點頭,指了指那邊的一排廠房笑着說,“實力可以啊!”

歷來能夠在某一領域做到極致的企業都是值得尊敬的,別看現在天朝的水稻收割機市場幾乎被富田和久寶田兩家所壟斷。

後起之秀world農機能夠將這兩家踩在腳下,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李斌也是第一次來,簡單介紹,“去年用了咱們幾百臺發動機,今年還會追加,效益還是不錯的。”

World農機的主要產品還是履帶收割機,這也是享受國佳農機補貼政策的,也正是因爲這一政策的出臺,使得全國各地都在涌現新的生產商投入資金進軍這個領域。

world就是其中一個,主要產品以小麥收割機和穀物收割機爲主,作爲一個後入者,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不算晚。

跟隨楊勇到了董事長王偉要的辦公室,吳良也算是第一次當面見到了這位後世叱吒風雲的農機老闆。

頭髮濃密,髮際線尚可,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在楊勇的正式介紹下,吳良嘴裡說着“久仰”的話,和對方握手落座——商業互吹歷來簡單直接。

董事長辦公室的裝修符合吳良對於南方老闆的認知,這屬於門面,自然是怎麼豪華怎麼來。

一水的紅木傢俱,也的確顯現出主人的溫文爾雅。

年輕時代的王偉要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李斌先做開場,“王董,聽聞world農機有意在水稻收割機上面加大投入,吳董原本在杭城開會,聽說此事之後,專程拜訪王董您,想着雙方能夠繼續加深一下合作。”

歷來,一家有發動機作爲動力源的公司,對於發動機廠家的選擇都是相對慎重的,對這家公司的發展也是知之甚詳。

王偉要對於吳良的大名更是清楚,此刻見到,驚詫之餘並沒有選擇先回答李斌的問題,而是嘖嘖讚歎,“早都聽說洛柴換了一個年輕的董事長,今日一見,當真是年輕有爲。”

王偉要頓了片刻,自嘲一笑,“和吳董相比,我感覺自己真的是有些老了啊。”

自謙的話吳良張嘴就來,“比不上王董白手起家創業,我這是鑽了空子。”

商業互吹之後,吳良隨便問了問world的生產情況,“今年計劃裝多少?”

“兩千臺吧!”

零三年建廠,兩年的發展就擴張到兩千臺,不管這個數據有沒有水分,吳良絲毫不介意,“按照公司的規模,五百臺就能達到盈虧平衡點了吧?”

水稻收割機還算是一個全新的行業,天朝在這上面是處在發展階段,利潤水平也夠高,再加上補貼,五百臺達到盈虧平衡點不難。

王偉要的賬算得還是比較清楚的,“用不了五百,現在國佳政策好。”

“也是。”吳良點點頭,“洛柴的發動機使用着還好吧?”

王偉要想了想,照實說,“現在的用戶有個要求,就是收割機能夠裝在貨車上,也就是所謂的輕量化設計,我們也是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前期出現也有飛輪殼裂紋的,給用戶修好就行了,倒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句話的信息量偏大。

其一,輕量化設計,很顯然,用戶是需要跨區作業,追求高收益,指望收割機以每小時三四十公里的轉場速度去跑,顯然是不經濟的。

車拉車,效率高,也更省油。

其二,飛輪殼裂紋,算是故障。

飛輪殼顧名思義,就是安裝飛輪的殼子,和離合器連接,算是和主機廠的底盤最重要的一個連接部件。

因爲輕量化的設計,洛柴的發動機爲了減重,將飛輪殼等一些外附件設計成鑄鋁等結構,帶來的就是強度的問題。

出現三臺以上就算是批量,王偉要說幾臺,以他董事長的身份說有幾臺,問題能夠傳道他的耳朵裡,這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吳良想了想,“洛柴現有的4缸機,重量大,減重相對困難些,飛輪殼鑄鋁件的強度上的確應該加強,不過這不是長久之計。”

王偉要點頭認可吳良的說法,“的確,發動機動力性油耗等等都挺滿意的,就是這個重量的確有些難,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再控制一下,達到350公斤以下?”

吳良看了看李斌,後者接話,“現在的重量其實已經超重了,在400公斤。”

吳良開始撓頭,“馬力呢?”

“70馬力了,增壓機到120。”

增壓是趨勢,未來只會越來越大,洛柴現有的產品線其實有些尷尬,從60到360馬力。

然而,這麼大的個頭,60馬力的發動機着實有些偏小了,不經濟。

經濟性是競爭的不二法寶,可以預料的是,隨着各個發動機廠家的強化工作的加強,馬力段上延,原先3升排量的功率比你4升,4.5升的發動機功率還要大,很自然,4升機的市場就被搶佔了。

吳良見王偉要的意思也是這樣,“今年70馬力,明年就到80,功率只會逐年增加。”

功率增加的原因也簡單,廠家追求的收割效率。

對於用戶而言,你買的車,一個小時收5畝,我一個小時收6畝,收益自然不一樣,一個小時就是一百塊錢,一天下來上千塊的收益沒了。

產品沒了競爭力,主機廠會想盡各種辦法來提升。

於是,越提升,洛柴現有產品的競爭力就越弱,直到退出這個市場。

而這個市場有多大呢?

吳良被雷劈之前的數據,水稻收割機的年產量在6萬臺,這還是單一機型的量,而拖拉機這部分,50到100馬力的中小拖銷量更是一個恐怖的數量級,至少達到20萬臺。

市場容量巨大。

發展前景看好。

吳良仔細思索片刻回答,“那王董,這樣吧,給我兩年時間,我新投一條3升機的發動機生產線,如何?”

王偉要愣了,“說投就投嗎?”

吳良笑了笑,“我看好world的發展。”

王偉要看了眼李斌,李斌也在驚訝,“投。。。”

“了不起3個億,李斌總,現在投,來得及。”吳良打算繼續當甩手掌櫃。

既然吳良當着王偉要的面都許諾了,這事兒就算是板上釘釘了,李斌腦袋也有些發矇,按照國企的流程,這3億的項目要立項,起碼也得一兩年的工夫,吳良一句話就能定下來。

從股份的構成上來講,吳良的確是大股東,手裡握着70%的股份,決策權就在他。

而按照現在洛柴今年的產量,如果能突破十萬的話,盈利達到1.5億也不難,用兩年的盈利砸在這個產品上面,從而佔領這個市場,也不算虧。

李斌瞬間又覺得元氣滿滿,以前因爲要投資拓展功率段,眼下被吳良一句話輕描淡寫的解決,感覺還是覺得跟着這樣有魄力的老闆混着舒坦,當下,立刻表態,“吳董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吳良滿意的點點頭,朝着王偉要笑笑,“王董,籤個戰略合作協議?”

這句話有些擠兌對方,不過,吳良專爲world農機投資一條發動機生產線,王偉要要是連一個戰略合作的協議都不敢籤,傳出去,他這董事長的臉可真就沒地方擱了。

王偉要只能點點頭,“好,吳董敞亮,我又如何能小家子氣?”

吳良笑着站起來和他握握手,“那就這麼定了。”

李斌在一旁插話,“那兩位領導,合作的框架直接定了吧,也省的我糾結。”

王偉要也沒意見,“我這體量小,資金運營成本壓力大,吳董能不能信用鋪底給高一點。”

信用鋪底其實就是鋪貨的意思,一兩個億,對於洛柴來說,不算大。

大企業找銀行貸款相對容易些,world這樣的地方私企,絕對享受不到這待遇。

他們在發展的初期,往往就只有一招,和吉力的黎書福做法一樣,壓供應商貨款,經常性的一年一結算,年底清賬。

這還是對於發動機這樣的大供應商而言,雙方互惠互利,首先保證的也是這部分的貨款,至於別的,不重要的供方一年的都有。

由此可見,洛柴對於供應商的貨款支付,真的是良心,兩個月掛賬,三個月付款,洛柴鑄造公司的郝風景還嫌棄農機廠付款不及時,她要是出來跑跑市場就知道外面的貨款有多難要了。

對於信用鋪底,劉南風上任之後,綜合應收賬款的風險,以及對於各家主機廠的評估,有一套相對比較合理的管控要求。

對於world這樣的客戶,發展潛力有,風險也有,給出的信用鋪底,不多,但是也達到千萬的規模。

足夠這家公司2004年全年採購洛柴的發動機。

但是,今年達到2000臺,千萬就不夠了,這是價值3000萬的單子,洛柴鋪底1000萬,還有兩千萬的缺口。

對於world而言,這僅僅是發動機方面的支出,以整車6萬的生產成本,他得有上億的資金才能轉的起來。

吳良略微估算一下就七八不離十,當下也表態,“那就按照每年供貨額50%的增量來鋪底,六個月結算超出部分。”

吳良想的很開,world的產品其實還是有優勢的,即便沃得給不了錢,哪怕破產,他也不怕,直接收購拉倒,直接進軍整機。

這個結果,王偉要比較滿意,六個月足夠他從生產到銷售回款了,他也明白吳良的意思,他這是用鋪底來搶市場。

第一年鋪底沒用完,第二年自然會減少,不用洛柴的發動機,就享受不到這部分資金,而吳良付出的只是財務上的資金壓力,相當於每年幫world貸款。

6個點的資金成本,吳良負擔的起,王偉要答應之後,又將價格擺在桌面上,“價格方面呢?”

“實話實說,洛柴給洛城的農機廠也有供貨,以前和農機廠算是兄弟單位,價格也有優勢,我只能承諾和農機廠的供貨價格持平,不包含運費。”

這相當有吸引力了,王偉要做事也痛快,“行,發動機我自己拉。”

他的整車運到豫省,返程就是空的,回來的路上順便稍一車貨,沒多少錢。

要不說,成功者的第一要素就是能給財務賬算清楚,雙方都是明白人,吳良的開價也恰到好處,戳中對方的底限,談起來自然是極快。

戰略合作協議,大體上就是這麼多東西,最優價格,付款期,供貨比例這些,李斌也越發的感覺跟着老闆出來談生意有多麼的爽快,舒服的直哼哼,中午對方宴請的時候,不小心就喝多了。

李斌技術出身,本身酒量就不大,吳良則是以中午不喝酒爲由,被對方苦勸之下,以紅酒代替,被灌了一瓶。

賓主盡歡。

下午,喝酒之後的狀態再去別的主機廠也不合適,而丹水市也沒有什麼好的賓館,張建建驅車趕往常州,住在那邊。

晚飯前,李斌酒醒,開始給吳良彙報工作,談及今年夏收的工作時,吳良大筆一揮,“全國主要冬麥區你們自己組建服務隊,跨區的收割機走到哪兒,咱自己的人就跟到哪兒,按照2小時就位率來設定,給你批100個小轎車,20輛單排座,以後就這種模式。”

李斌大喜,“老闆,爲什麼任何問題到您這裡就這麼簡單快速有效的給出答案呢?”

吳良生生受了這記馬屁,嘴上卻義正言辭的告訴他,“現在量還小,你想想,等到後來,全國有上萬輛收割機集中在一個地區收割,你這麼點服務資源夠用麼?依靠服務站那十來個人?可能嗎?”

李斌突然一身冷汗。

吳良一針見血指出來現有工作不足的地方。

當保有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以前一個產量地區,收割需要十天時間,等到機器一多,或許有個三五天的功夫就能結束。

以某產量大省爲例,三千萬畝,每臺收割機一天一百畝,三萬臺收割機,十天時間掃蕩完畢。

這是市場保有量極大的情況下,未來絕對會發展到這個級別。

李斌仔細想了想,以現有的產品品質,就按照10%的維修率,三包期內三萬臺的保有量,就是3000個故障,與之帶來的是服務資源的極大壓力。

全部依靠當地服務站根本不行,必須依靠發動機廠家,主機廠家自有人員以及社會化的服務跟車服務。

否則,今年佔的市場,第二年酒會因爲服務不及時的問題而丟掉。

李斌怎麼也不明白,他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居然能將問題看得這麼長遠,心中敬佩的同時也是一陣後怕,還好夏收前找老闆彙報了工作,否則,今年一過,第二年自己的位置還能不能坐的穩,都成了未知數。

經此一事,李斌徹底覺得原本以爲自己在一樓,吳良在五樓,等他上到二樓的時候,卻發現吳良已經在十八樓了,能者真的無所不能。

吳良又補充道,“從現在就開始着手準備吧,來得及,另外,試驗工都是寶貝疙瘩,該培養的抓緊培養,年紀大了幹不動了,就往服務口上轉,等3升機一上,自有的服務隊員怎麼說也得有五百人才能滿足吧?”

李斌算了算,有些汗顏,“的確,現在才百十個人,是應該招兵買馬了,爲長遠做考慮。”

第九百一十八章 通用模板第八百三十四章 意外第五百零九章 那就來點沙雕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凍齡女神第一百四十九章 攆人是這樣攆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13第八百七十章 心有猛虎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氣第九百零九章 何助理安排工作第三百六十四章 素的第七十八章 快給我抹均勻了第八百四十章 戰羣儒第二十八章 印個標籤第三百二十二章 吳黎創業第二百四十一章 強買強賣?第九十章 我用她知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氣第九百三十四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七十二章 吳老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用?第二百四十章 闕和闋第一百一十二章 10008第八百六十九章 撿破爛第六百一十八章 基金框架第四百八十九章 參賽手冊第八十四章 秦風第五十五章 正式開班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錚基金第八百三十三章 通車典禮第五百四十四章 遁第二十章 友誼賓館第六百六十九章 趁湯泡饃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見網大爲第七百三十七章 突然紅了第二百零五章 來個小插曲第二百一十章 赴魔都第十九章 會議結束第七百九十章 2.6億第八百三十章 魯啦?第六百八十八章 有錢任性第六百二十七章 兒子和爹的故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技術大拿的分析第五百九十九章 商業地產第八百八十三章 遠慮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八百五十三章 蹭個廣告出來第八百六十六章 搬家第六十三章 十二億估值?第一百五十五章 欣欣向榮第九百五十六章 加一把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估值六十二億第六百一十七章 明光乳業第九百二十八章 八十秒真男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熱點第九十五章 你就是被仇恨矇蔽了雙眼(第二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保質期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五十五章 遇見康帥博第四十章 紅燒肉料包第三百零七章 夏季的人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朝聖第五百七十八章 農機廠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花兩百再聽半個小時第六百零六章 驚變第一百零七章 女神攻略?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面受敵第九百一十二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二十章 赴京(3/4)番外:花花和大風的故事3第九十九章 米股第六百七十八章 品牌溢價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實心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杯酒第二百零六章 就怕你沒想法第九百一十五章 曾經的太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重建一門新學科第五百八十九章 整合第六百九十三章 團餐第二百章 初見第五百四十九章 二十四節氣第九百二十二章 莫名的煩躁第四百六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六百零五章 購票業務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一成功了呢?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猜?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錚基金第六十五章 先定個小目標第六百二十七章 包包、抱抱、報報第五百九十章 一個夠不?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市規劃第七百章 身份置換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13第二百三十九章 芊芊靜聽第一章 肥婆皮第二百九十九章 意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收購加投資第三百七十六章 釣魚和被釣?第二百零九章 有點瓤啊?第一百二十章 赴京(3/4)
第九百一十八章 通用模板第八百三十四章 意外第五百零九章 那就來點沙雕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凍齡女神第一百四十九章 攆人是這樣攆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13第八百七十章 心有猛虎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氣第九百零九章 何助理安排工作第三百六十四章 素的第七十八章 快給我抹均勻了第八百四十章 戰羣儒第二十八章 印個標籤第三百二十二章 吳黎創業第二百四十一章 強買強賣?第九十章 我用她知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氣第九百三十四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七十二章 吳老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用?第二百四十章 闕和闋第一百一十二章 10008第八百六十九章 撿破爛第六百一十八章 基金框架第四百八十九章 參賽手冊第八十四章 秦風第五十五章 正式開班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錚基金第八百三十三章 通車典禮第五百四十四章 遁第二十章 友誼賓館第六百六十九章 趁湯泡饃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見網大爲第七百三十七章 突然紅了第二百零五章 來個小插曲第二百一十章 赴魔都第十九章 會議結束第七百九十章 2.6億第八百三十章 魯啦?第六百八十八章 有錢任性第六百二十七章 兒子和爹的故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技術大拿的分析第五百九十九章 商業地產第八百八十三章 遠慮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八百五十三章 蹭個廣告出來第八百六十六章 搬家第六十三章 十二億估值?第一百五十五章 欣欣向榮第九百五十六章 加一把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估值六十二億第六百一十七章 明光乳業第九百二十八章 八十秒真男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熱點第九十五章 你就是被仇恨矇蔽了雙眼(第二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保質期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五十五章 遇見康帥博第四十章 紅燒肉料包第三百零七章 夏季的人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朝聖第五百七十八章 農機廠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花兩百再聽半個小時第六百零六章 驚變第一百零七章 女神攻略?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面受敵第九百一十二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二十章 赴京(3/4)番外:花花和大風的故事3第九十九章 米股第六百七十八章 品牌溢價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實心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杯酒第二百零六章 就怕你沒想法第九百一十五章 曾經的太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重建一門新學科第五百八十九章 整合第六百九十三章 團餐第二百章 初見第五百四十九章 二十四節氣第九百二十二章 莫名的煩躁第四百六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六百零五章 購票業務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一成功了呢?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猜?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錚基金第六十五章 先定個小目標第六百二十七章 包包、抱抱、報報第五百九十章 一個夠不?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市規劃第七百章 身份置換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13第二百三十九章 芊芊靜聽第一章 肥婆皮第二百九十九章 意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收購加投資第三百七十六章 釣魚和被釣?第二百零九章 有點瓤啊?第一百二十章 赴京(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