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這就是寧遠?”

海浪微伏,輕輕拍打着船舷。鄭森立在桅杆吊斗裡,翹望着岸上的城池,僅止七裡周長的方形城池,看在眼中並不是廣大,可金色的陽光卻爲之沐浴了一層耀眼的光輝。

對於風中殘燭般的大明朝,寧遠城是一個光輝耀眼的名字。十五年前,袁崇煥就是在這裡一戰成名,擊退了野豬皮的趁勢猛攻,傳聞中還炮傷賊酋,讓努爾哈赤半年後斃命!

鄭森如何不知道寧遠城呢。縱然袁崇煥死的很不光彩,“寧遠大捷”的功績還是被大明朝極度肯定,而不是給抹消去。

從歷史上看,也是這一戰後,位於山海關以北百里左右的寧遠城,就此牢牢把握在了大明朝的手中。直到吳三桂借兵入關!

如今的寧遠,那也是洪承疇集結八路大軍的所在地。

這就是鄭森所得知的情報,故而他帶領船隊是直向着寧遠而來。

而作爲山海關北部的屏障,作爲明軍關外的重要一環,地處遼西走廊的寧遠城守備還是很高的。

很快,一隊馬軍就直衝來。

爲首一將身材魁梧,正是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的弟弟吳三輔。這人別看形象很威猛,可內心裡卻半點也不強大。唯恐那海上的船隊出自八旗韃虜,一路行來都是提心吊膽中。

現下已經是八月中旬末尾,而七月末時,洪承疇彙集了八路總兵,就已經誓師出征。也即是說,鄭森的消息落後是其一,寧遠城內現下的守軍並不多是其二!

而海邊的船隊卻似有三二十艘,還盡皆是大船,便是一船隻載一二百人,三五千韃子突的殺到寧遠城下,城中守軍也只能閉城緊守!

但幸好不是!雖然吳三輔對鄭森的到來目瞪口呆!

倒是隨後趕到的馬紹愉嘴角露出笑,他是兵部職方主事,乃尚書陳新甲之心腹。與那早到軍中的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都是陳新甲之心腹。都是來敦促洪承疇快速進軍,速戰速決的。

身爲文臣,馬紹愉自然知道鄭森所代表的鄭家與洪承疇是甚關係。再想到京師裡的消息,想到蔣德璟的提議,那就更明瞭了。

坦明身份後,鄭森聽說洪承疇已經誓師出征,倒也不覺遺憾,反而高興。這援軍拖拖拉拉四五個月的光景,總算是進軍了。

當然,船上的錢糧卻也是不能給寧遠的。

“既然總制大人不在,這錢糧可不能便宜了寧遠。”施琅嘀咕着對鄭森說道:“大明官場上的勾當,公子也當明瞭了。這錢糧一旦給了寧遠,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鬆鬆手就能盡數給飄沒了。洪承疇丁點好處也不見,如何會領總戎的情?”

錢糧必須親手送到洪承疇軍前,這看得見摸得着的好處,纔算是把人情給夯實了。

鄭森已經不是當初的公子哥了,施琅的話他自然明瞭的很,一聲令下,二十多艘船舶就在岸上一干文武官的眼皮底下拔錨起航了。

兩萬石糧食啊,還有上萬銀洋啊……

岸上的馬紹愉看着慢慢駛離海岸的船隊,直若是看到一隻煮熟的鴨子撲打着翅膀在自己眼前飛走了,心裡那叫一個痛苦。

“好個鄭森,如此無禮,端的不當人子。”馬紹愉心中狠狠着道。

而再看周遭一羣眼睛裡恨不得能伸出手掌的兵將,不屑的冷哼。這個時候捨不得了,適才怎不攔下?

眼前的船隊只有三艘戰船,餘下盡是運糧船而已,扣住鄭森,豈能不乖乖送上岸來?不敢蠻橫行事,不就是怕了洪亨九麼!

“本官久聞蔣洪鄭同出閩省一縣,素有結黨營私之嫌,今日一見果是如此。待本官回京,定要向聖上好好參奏一本!”

一甩衣袖,馬紹愉氣沖沖的離去。

而大海上的鄭森可不知道自己已經惡了馬紹愉,而便是知道了也不會在乎。區區兵部職方主事,再是陳新甲面前的得力人物,也僅是六品官罷了。陳新甲除非腦子有坑,纔會因爲他而跟鄭家生起齷齪。

此刻正與施琅說起前方的戰事,痛惜宣府總兵楊國柱之殉國。

卻是七月二十六日,明軍誓師出征後就捱了當頭一棒。那洪承疇帶引大軍進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次日,就命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結果陷清軍埋伏,清軍以高官厚祿勸降,楊國柱死戰不降直至中箭身亡。

接着就有說道了洪承疇的進軍策略,他是要步步爲營的,安步當車。而陳新甲以朝廷糧餉不足爲由,主張速戰速決,而崇禎帝也是如此認爲。

鄭森沒有作戰經驗,只覺得洪承疇如此做也是不差,崇禎皇帝是外行領導內行了。施琅卻不同意道:“楊總戎殉國,大軍固然折損一肱骨,然士氣仍銳,軍心亦激。此刻正該鳴鼓直前!洪亨九竟畏縮不前,不敢發軍猛攻,我看也是個虛享大名空負天下人望之輩!”

施琅對洪承疇嗤之以鼻。

鄭森皺着眉頭,不滿於施琅對洪承疇的蔑視,但心中卻又覺得施琅說的未嘗沒有道理。

朝廷短於糧餉,這是磨消不掉的事實。洪承疇身爲薊遼總督豈能不知?而既知道,他又要勒兵緩進,那不是自相矛盾嗎?這不是給陛下出難題嗎?

且如施琅所說的那般,大軍一動,就趁着士氣正銳時候發兵猛攻去……,似乎也說的通啊。

沒有經歷過戰爭歷練的鄭森,現如今顯然很稚嫩的。

“尊侯(施琅表字)休得妄言。洪總制剿平流寇,天下人所共見,豈是不知兵之人?我朝與韃虜數次大戰,皆因分兵而落敗。此番總制大人安步當車,步步爲營,持重而行,便是如此道理。”

鄭森到底還是更‘相信’他的科場前輩洪承疇。

“既然大軍已抵錦州城外,糧草屯於筆架山。我等就直去松山城!”

鄭森決定道,轉身來就下令。

那松山城距離大軍較之筆架山更近,錢糧自然是送松山城更好。

施琅也不與鄭森爭辯,他們現在都是在放嘴炮,是紙上談兵而已。事情有沒臨到他們的頭上,也不是他們在統帥大軍,純粹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倆人就像後世網上的鍵盤手,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可實則呢,於大局屁的作用都沒有!他們也根本不知道,現在的洪承疇已經把自己的‘持重策略’給徹底拋棄了,陳新甲的壓力他還能擔當,但崇禎帝的敦促他就抵擋不住了,已是定了主意,決意要速戰速決!

鄭森帶領着船隊向北駛去,而此刻已經抵到鬆錦戰場的黃臺吉也在苦苦思索着破敵之策。上十萬明軍猥集一處,這可不是現如今的八旗兵可以一口吞吃了的。

何況錦州南部多山地丘陵,八旗可以佈防部守,明軍一樣可以。

硬吃十多萬明軍,黃臺吉想都不去想!

發愁的還不止黃臺吉一個,整個滿清高層都在發愁,他們雖然輕易的打死了楊國柱,可在隨後與明軍交手的過程中,卻連吃敗仗。

黃臺吉急得星夜疾馳五百里,從瀋陽直奔錦州來,一路疾行,以至於“鼻衄不止”,也就是鼻血止不住。八旗的形式若是好了,他也不至於這般捉雞。

眼下的戰事這可不是黃臺吉一人的責任,作爲一個‘股份制公司’,滿清雖然還沒上市,愛新覺羅家雖佔據了最大的絕對股份,但滿清高層有一個算一個,那都是小股東啊。

他們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所以啊,所有人都在悶悶不樂!

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
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