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

慶源府城頭落下了燕字旗號,一面面火紅的宋字旗幟再次飄揚在城頭。城門樓上,李匡捋着鬍鬚笑的不要太開心了。

這慶源本來有兩個軍的守備軍,後來消減了一個,因爲這地方就在真定府以南,根本不需要兩個軍來守備。但即便只有一個軍在這駐紮,事實證明那也是綽綽有餘的,以至於開戰之後,這兒的四個營其中之三被徵調南下,餘下的五百人,距離敦與山最近的贊皇、臨城二縣各有二百,府城平棘有一百。

那都是操練得當軍備整齊的壯漢,樑品在敦與山上的嘍囉雖然有七八百之衆,人數還要勝過守備軍不少,可要正面廝殺,卻只能當孫子一樣被守備軍吊打。

但李匡有內應啊。

在官府和守備軍根本沒發覺的時候,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鄉黨的關係,悄悄是把樑品手下的上百個強健嘍囉送去了平棘,然後發動親友同仁,集結手中的家丁護院們,實力完全碾壓了平棘的一百守備軍和衙門衙役,再遮蔽樑品的主力軍下敦與山,夜裡打開贊皇的城門,先就奪取了贊皇縣城,等消息傳到平棘之後就立刻動手,將城內的一百守備軍和州縣衙門給一氣端了。

五百守備軍丟了三百,只剩下臨城的二百人,而兵馬總管不在,指揮使和知州等盡數被俘被殺,他們哪裡還能平叛?

高邑、寧晉、柏鄉三縣還來不及發動青壯,就也因爲內應而相繼陷落,眨眼之間,慶源府六城就只剩下臨城一縣還在了。

李匡可不就意氣風發了?

慶源府雖然就在真定的南面,卻也離中山府一樣不遠,那兒的陳遘也振作起兵勢來,把留守真定的燕王軍給牽制了住,短期裡李匡的形式竟是一片大好。

被去職還鄉近乎三年的李匡,如今再次體會到大權在握的感覺,那滋味真的是叫他懷念啊。

不過沉迷於權利之中的李匡倒是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慶源府的作用可不止是與中山軍左右呼應,還該是“走出去”。

皇城司聯繫在幾個地方,情形好如慶源府的並不多,雖然燕王軍大舉南下,河北兩路空虛是一必然,可就像慶源府守備軍被留下一個營一樣,其他各處也同慶源一樣多少留下了一些兵馬的。有這些軍漢在,死拼硬打的正面廝殺,那些個‘仁人志士’們的家丁護院可不是對手。而且很多州府轄內地勢平坦,華北平原麼,根本沒有敦與山這種所在,內裡成氣候的毛賊匪寇早被剿的一個不剩了,想要如樑品這般借勢也不能成,那就只有躲着那些數量不多的駐軍,避實擊虛,或是調虎離山,反正只有在城內只剩下一些衙役的情況下這才陡然發難。

可以說,現如今行事一片大好的慶源府,那必然是要擔負重任的。

因爲他們要造大聲勢,好呼應南方的朝廷主力麼。

所以,皇城司立刻爲李匡送來了新的官憑——河北兩路經略安撫司副使,正印官是陳遘。現在就指着李匡能有些真本事,好牽扯住燕王后腿呢。

而河北兩路經略安撫司副使的頭銜也真就是一個香噴噴的大餡餅,直接把李匡給砸暈了。

他宦海混跡二十餘年,正印的州官且沒做過,現在就是經略安撫司副使了?

就跟那長時間沒吃過肉,陡然一開葷,整個人都被肉給香暈的人一樣,李匡現在也是暈乎乎的。

當然,他自己是覺得自己很清醒,很幸福的。能把握住大好機會,一舉在朝廷袞袞諸公前露了把臉,李匡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大名將直達君前,將美名傳遍士林,那整個人就飄了。直把潛在的威脅都忽略了,一副勝券在握只想着日後的高官顯爵榮華富貴的樣子,對身邊的樑品說道:“鼓城爲在祁州最南,我慶源與中山之間,一旦拿下彼處,則慶源、中山兩府合一,聲勢比大漲於河北。且彼處無有駐軍,只剩有縣衙差役和一些民壯,你把此地攻下來,於國便建立新功。此番事成,官家必然有重賞,老夫亦自會與你某一個好職位。”

樑品卻是見多識廣的主兒,當初宣和大暴動的時候,聲勢比現在更大出許多倍,但結果呢?

不過這話他只會在心裡自己嘀咕,纔不會對着李匡說喪氣話呢。所以,他雖然對‘事成’倆字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面上卻半點也不露。怯他對拿下彭城信心也甚大。

就如李匡說的那樣,彭城一個駐軍也沒有,只有一些差役和徵召的青壯,上下盡皆不識兵戈,可不就是手到擒來?

面上露出大喜,連連拱手說道:“多謝老相公擡舉,某這便整兵殺奔彭城。”多大的許諾都是假的,拿到手的錢糧纔是真的。歷經了許多風雲的樑品,只相信自己手中能握着的,但這也不耽擱他與李匡等合作一遭。

就像現在他撈到手中的好處,那就是個很驚人的數字。而且他的手下也早就不是原先的七八百人了,而是整整兩千人馬。內裡沒有幾個強拉來的佃戶,而多是青皮無賴。

趙構領有河北也纔是很短是時間,清理了空地,都廢了他極大精神,如何能把市井鄉里的青皮無賴給清掃乾淨?相反,隨着局勢的穩定來,這些青皮無賴們對於趙構的印象是愈發反感來,原因就是法制上的不同。對比原先時候,趙構治下的法度未免太嚴厲了一些。

這段並不長久的日子裡,他們有多少人被送去勞教了?雖然能吃飽肚子,卻要每日不停的幹活,每個被送去勞教的青皮無賴都要脫下一層皮來。因爲他們生就受不了這個苦。

如果能吃的賣力幹活的苦頭,他們也成不了青皮無賴了不是?

樑品對李匡等人強徵佃戶,用家丁護院充作骨幹,拉起的隊伍半點也不看好。

這河北的佃戶農人,豈能真心給他們賣命?怕是比當初大暴動時候的義軍還不靠譜。

靠這些被卷裹來的人來撐場面,不怕燕王軍一到他們就反戈一擊啊?也不想想自己做官時候收的是甚樣的稅賦,那燕王定下的新規矩又是甚樣的稅賦?

虧得李匡等人還奢望着卷裹佃戶成軍,席捲河北,與南面的趙官家南北呼應呢。太不自量力了。

所以他招兵買馬時候,那招攬的就都是鄉間市井的青皮無賴刁漢。

河北兩路和燕地都掀起了軒然大波,河東路又怎麼可能風平浪靜?這幾日折可求府上可來了好多人。

“死到臨頭還不知情,真是狂妄無知的很啊。”

徐徽言被調去了大同,現在已經坐上了河東路兵馬都總管的折可求,看着手中的詔書臉色十分平靜。什麼藩鎮待之,什麼王爵相酬,通通都是浮雲。

你實力弱,自己都朝不保夕,這個時候的許諾,有幾個人會當成真的?

至少折可求是不會上套的。

何況太原城內還有上萬鐵甲,大同府也有上萬甲兵,甚至燕王還能徵召草原遊騎,皇城司做下的這筆勾當固然不能小覷,也真的不愧皇城司的聲名,可想要讓官家一舉翻盤,那卻是癡心妄想啊。

最大的證據就是趙構先一步傳達的軍令。

如果這便宜行事的‘剿匪平亂’軍令是事發後再被緊急送到了,折可求還能高看皇城司一眼,但問題是在皇城司的勾當發起之前,這軍令就已經下到他手中了。

現在那位九王爺是早有準備,甚至這場動亂都是他故意縱容的。這般想着,折可求豈敢還能生出一分不該有的心思來?

“把趙家、錢家和程家都給抄拿了。還有定襄知縣、忻州通判……”

折可求口中陸陸續續念出了十幾個名號,全是皇城司爲了說動他而動用的棋子,或是賣給他來證明自己實力的存在,折可求也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真就是皇城司的人,可現在還是先拿下的好。

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
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