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

或者再直白的說,趙構這次就是想要邢文閣這類人來提朝廷解決麻煩的,就是要捉一下他們。

邢煥一點質疑都不敢有。

不僅不敢有,他反而要竭盡全力的來爲朝廷排憂解難。

原因爲什麼,不問可知。

歷史上愛財不愛命的蠢貨從來不少,比如明末的那些勳貴,比如崇禎帝的那便宜丈人。但他邢煥顯然不是這般!

邢文閣等邢家子弟聽聞後,紛紛當即表態來,每個人都恨不得‘毀家紓難’!

“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他們很懂的。

畢竟邢氏一門是從微末中崛起的新興力量,在座中人,當初一個個都吃過苦。

想那邢煥都只是一個微末小官,邢家的其他子弟就更不用多說了。一個個都是尋常百姓罷了。要不是邢氏福氣夠大,他們現在都還是苦逼呢!

所以邢文閣他們都很清楚自己如今的日子是怎麼來的,是憑什麼來的。

但這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就難了。

想要‘毀家紓難’的來做好模樣兒,那就真的要去毀家紓難。這對於每個正常的商人言,都不次於一次放血割肉。

比如邢文閣,出了國公府後,第一時間便回到了自家宅院。召集手下的管事、賬房,盤點起了手中的本錢!

現錢現款拿出一個數來,然後田產莊園店鋪也通通統計出來。最後就是生意場上的手筆!

一干管事、掌櫃和賬房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可邢文閣的意願不容違背。

而除了已經統計出來的現錢與田產外,邢文閣還有一大筆錢放在了投資上。

“父親,何至於此?”邢德慶駭然道。

先前的那些也就罷了,邢文閣還要把主意打到先前的投資上,他們家這是真的要毀家紓難啊。

兒子的驚呼一點也沒有傳入邢文閣的內心,他現在一門心思的就是湊錢,儘可能的籌錢!

這自然是爲了邢家,但又何嘗不是在爲自己呢?

自己的兒子還是眼界太淺了,現在是心疼錢的事麼,現在該是高興。高興他們家還有爲邢氏一族效力的資本。

這纔是邢文閣最是看重的。

就跟代表西遼進京的蕭斡裡剌心裡想的一樣,宋人給他們提供族人,提供物資軍械,那目的還不是叫他們往西邊打,還不是叫他們來分擔外界的壓力麼。

不止是蕭斡裡刺知道這需要大把的‘自家人’性命去填坑,耶律大石、李察哥他們更清楚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

西遼當然宋人的走狗,那就是跟天方世界與景教世界爲敵。

孤懸在外的西遼,必然會成爲後兩者報復的對象。

很可能今後的許多年裡,西遼都得不到真正的休養生息,而迎來的只會是連綿不絕的戰鬥。

可即便如此又如何?

有了宋人的撐腰,西遼就能真正的在欽察大草原上站穩腳跟,更能輕鬆的統合已經被征服的各族人與各部落。

兩者間簽署的商貿協議,也能極大地促進西遼內部經濟力量的增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西遼制下各族人丁的生活質量,從而極大地夯實西遼這麼個國家的基礎。

那巨大的誘惑力,根本就不是耶律大石、李察哥他們可以拒絕的。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這需要用將士們的生命去博取!

西遼對此甘之如飴,甚至對宋人的那點小心思都心知肚明。

後者無外乎最重視兩點,一是需要西遼爲他們分擔壓力,分受火力;二是需要西遼爲他們傳播漢人的文化文明,做他們的鞭子、刀子,爲他們狩獵西方之地,在西方之地打響更亮的名頭。

乍然一看西遼是承擔了很多,可得到的卻似乎並不多,整場交易更是都處在一個極度被動的環境下。然而他們不在乎啊,真的不在乎。

同時耶律大石他們也真的沒有選擇!

無論是爲了契丹和党項的存在,還是爲了西遼的存在——躲過宋人的屠刀,西遼都只能如此。

何況這年頭想要當宋人刀子的人,也多了去了!

宋人的強大,給外部帶來了太過龐大的壓力以及吸引力了。

別的不說,就是那些已經被他們征服的克普恰克人。

後者已經被西遼分爲欽察、基馬克、突厥、康勒、奈曼等大大小小十幾個民族了。

之所以如此,還不是爲了宰割克普恰克,打散舊有力量的凝聚力麼。

可要是宋人也殺進了欽察大草原,由他們的扶持,克普恰克人轉眼就會再度出現在欽察大草原上吧?

這是再紅果果不過的威脅了。

宋人的西征大軍一日不縮回自己的爪牙,尤其是他們的主帥岳飛,一日不被趙皇帝調回中原,那就等於在中亞所有勢力和民族的頭上懸着一把鋒銳的鍘刀。

兩年的廝殺,帶領宋軍屢戰屢勝的岳飛,在天方世界的聲名真的能叫小兒夜啼。

以看得見的戰爭來傳播自己的影響力,一個非常清楚的表現就是趙皇帝的稱呼。再沒有誰個用桃花石來形容中原,以桃花石來謂漢人和中國了。

大宋的名號傳入了每一個人的心裡頭,很多人更是能用漢語說出‘大宋’兩字,稍微有點地位的土著們都知道“大宋”與“趙官家”代表的是什麼。

漢家的一些傳統也隨之傳入河中地區,土著人對中國的認知再不是單單的絲綢與瓷器,或是桃花石諸事皆巧。

過去幾百年中形成的觀念與認知,在短短時間裡被刷新了大半。

自李唐放棄西域以來,河中各族再度清晰的認識到了中原和漢人。

這種感官上的變化遠不是什麼單純的文明傳播所能比的,沒有刀槍硬實力做後盾,漢家的一些規矩永遠也不會被河中的土著們認可。

當然了,因爲趙宋之前一百多年裡受氣較多,後者上上下下還沒有形成唯我獨尊的上國意識,並沒有一味的把河中土著當未開化的蠻子來看待!還能認可他們爲人。

這種心理上的‘寬容’無形中也緩和了一些矛盾。

蕭斡裡刺現在最期望的就是宋人能“真誠坦誠”的履行承諾,大大的奶他們西遼一口。千萬別在貸款上忽悠了他們!

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開篇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
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開篇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