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

等邢煥處理好一切,追上趙構的時候,後者已經抵到了大名府。

偌大的地輿圖上標誌出了一個又一個印記,從河北到河東,從河東到關西,各種不一,大小不同的標記標示出了一股股不同的力量。

比如用紅色印記標示出的,在河洛堅持抗金的翟家兄弟(翟興翟進),太原失陷後依舊堅持不降的知晉寧軍兼嵐石路沿邊安撫使的徐徽言和太原府兵馬都監孫昂,以及與之互爲脣齒盤踞麟、府、豐三州的折家,最後是盤踞在德隆府、澤州的樑興、趙雲、李進等人所組織的“忠義社”。

河北方面有已經與自己匯合的張所軍,及從河間南下行到冀州便按兵不動的黃潛善、楊惟忠軍,與中山府的陳遘軍。

這算是北地最重要的八股力量之七了。

剩下的一股就是河東大盜王善部,後者號擁兵五十萬,這個數字當然是虛假的了,但人很多也是真,實力不弱是事實。王善一樣抗金,同時呢也在抗宋。跟趙構一紙宣召來的樑興等人大不相同。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零星的小股匪軍,比如說岳飛的老鄉孔彥舟,這廝原爲鄉間無賴,殺人爲盜。靖康元年應募從軍,升到京東西路兵馬鈐轄。但隨着西道都總管知河南府王襄不戰而逃,孔彥舟也趁亂拉着隊伍當起了匪寇。

再比如說張用,與王善爲結義兄弟,亦是一路匪寇。

如此之人那都是宋金兩面打,故而,趙構用灰色來表示他們。

還有從西向東而來的大股的紅色兵力,那是關西來的錢蓋軍,現在已經進入河洛地區了。而金軍在汴梁敗後就迅速北撤而去,可見這股大軍不日就會收復河洛了。

不過錢蓋軍雖然出來了卻也是馬後炮。金軍已經被趙構打退了,翟家兄弟也趁着金人大兵殺入汴京的機會一舉收復了皇陵。錢蓋現下唯一的功勞就是及時趕到汴京,叫趙桓多出一股安全感了。

而河北黃潛善的態度還很猶疑不定,陳遘也至今沒有回話,徐徽言、孫昂、折可求則距離太遠,消息也不知道傳到了沒有。

邢煥趕到大名府的時候,趙構正對着地圖發呆呢。

對於靖康這段歷史只是一知半解的他,只聽說過樑興、張所和黃潛善的名字,前者是太行抗金忠義社的大boss,岳家軍連結河朔義軍的關鍵性人物;中間的張所是岳飛副將張憲的老爹,小說裡張憲還是岳飛的女婿呢。而黃潛善則是跟汪伯彥一樣的南宋初年的奸臣奸相。

至於折可求,佘太君他倒知道,折家的名頭也聽說過,但兩宋交際時,折家的存在感真的是太低了。

且翟興翟進是誰?王善張用是誰?徐徽言孫昂又是誰?還有那個楊惟忠和陳遘,前者只是西軍裡的一員宿將,直叫趙構想到劉延慶,並不怎麼在乎這人。但後者呢?趙桓心目中的河北兵馬元帥,他可是聽都沒有聽說過。

這河北河東的局面,對於現在的趙構而言,根本就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

複雜的政治鬥爭已經取代軍事成爲了趙構最掛心的事兒了。

當然,這也不是說趙構就對軍事掉以輕心了。相反,這軍事那是他做大的底蘊,是他做大的優勢,不但要保持,更要繼續做大做強。

叫宗澤爲帥,引兵走滏口徑(太行八徑之一,就在磁州),進河東的隆德府,匯合樑興的忠義軍後,掃蕩河東。與北方的徐徽言、孫昂、折可求遙相呼應,不但要清洗金人留在河東地界的駐屯兵馬和一些個敗類,更要對王善等匪軍展開攻勢。

願意投降的,自然兵不血刃;不願意乖乖就範的,亦或是民憤太大的,那就徹底剷平他們。

雖然宗澤帶去的只有少少的一萬人——趙構手頭的主力還在防備着金軍,後者已經撤去了真定,後尾還撘在慶源府。更在防備着黃潛善、陳遘、楊惟忠等人,要是叫他們瞅到了空子,帶兵忽的直奔行轅來,把他帶着送回了汴京,那可就真陰溝裡翻船了。

所以進入河東的兵馬只有少少的一萬人軍。

聯合了樑興等人的忠義社,總兵力大概也就兩三萬人,而且大部分義軍的軍備戰力很差。但如此的力量卻足夠掃蕩眼下的河東地界了。

要知道,金人的西路軍主力已經跟着粘罕南下了,剩下只有寥寥三五千金兵在太原府守着,再有就是張灝帶領的降軍萬把人。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兵馬!

整個河東之地都空虛的很。要不然豈能容王善之流坐大?也就是折可求軍在之前的太原之戰中損失慘重,加之眼見趙宋局勢不美妙,在宋金之間有點首鼠兩端,要不然,宋軍趁虛而起,即便拿不下太原府,也絕對能席捲晉西南。

歷史上的徐徽言、孫昂在靖康之恥後,眼看局勢日益困窘,拼死一搏,只靠着手中的那點兵馬和義軍就拿下了隰州、汾州、晉州等地,也就是晉西南。雖然待金人騰過手來,轉眼就把之撲滅。

不過府州折家存了觀望之心,折可求的兒子都被金人給捉住了。又因爲粘罕主導的西路軍的進軍政策(前文有講),那是一路走過一路掃過的,與東路軍斡離不的避實擊虛之策全然不同。所以,整個河東地界出去府州外,真就已經無有成建制的宋軍了。

徐徽言、孫昂手下只有他們全力收攏的一點敗兵,外加就是嵐州、石州等地的義勇了。

這樣的力量也只多自保。

所以,眼下的河東地界,許多個州府都無兵丁駐守,只能叫城內百姓中的青壯集結起來,結社自保。

那金人若是大勢還在,自然能輕輕鬆鬆的把握住河東的天下。就像歷史上那樣,折可求投降,徐徽言與孫昂的拼死一搏,也眨眼就被打敗了入援西軍(範致虛軍)後的金人給輕鬆掃滅。

可現在的情況是金人敗了。

那河東路轉眼之間翻了天,就也不在話下。

趙構不知道錢蓋有沒有分兵一支進入河東,但他卻在回到大名府後,立刻以宗澤爲帥,分兵前往。

河北這地方有點扎手,只一個陳遘在,他就沒把握吃下河北。所以,河東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如此就算河北局勢依舊複雜,但他奪取了河東,那至少就有了一塊安身之地。甭管燕雲十六州他能不能拿下了。

邢煥在這個時候趕到大名府,給他帶來了燕王府的一些消息,光是書信就厚厚的一紮。一封信中甚至是他才三歲大的閨女的描紅。

這真的很溫馨,但真的沒鳥的作用。

他的‘妻妾兒女’現在是不會有事的,趙桓就算要跟趙構廝殺,那也不可能對着一羣婦孺下手。

皇家之人,做事兒是要講面子的。

他就是把燕王府的上上下下圈禁一輩子,也不可能明火執仗的殺人砍頭。

這唯一叫他覺得有用的就是,趙桓通過邢煥向他傳達了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息——暫時趙桓沒跟他撕破臉的打算。

哪怕這只是一個迷惑性舉動,這也能說明他們還沒準備充分!

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
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