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

鄭森看着遠去的船隊,心中鬆了一口氣。他真的很慶幸,這芝罘島是處天然良港,港闊水深,浪小流緩,不淤不凍。而不像津門,進入到十一月運河水道就徹底封凍,而到了臘月,海港都已經冰封數十里。

而如果芝罘島的海面也如津門那樣冰封數十里,內裡的難民運不出去,外頭的糧食走海路也進不來,那他可就有壓力了。

鄭芝鵬人並不在島上,在鄭森迴歸之後,他就去了登州,現在更已經到了濟南。

去幹什麼去了,那是不問就知道的。看近時間裡從齊魯趕來的難民流民就知道、

鄭森也樂得如此。

歷經了鬆錦一戰的洗禮,成熟了許多的鄭森,已經深深明白了被他老爹告知的那一句話:清談誤國,實幹興邦。那果然是如此啊。

再高的高談闊論,道德文章,也打不死一個韃虜。

反倒是他帶着船去了一關外,不僅給松山運去了彌足珍貴的糧食,還接回了上千傷兵以及不少百姓,更在浪濤中救活了上千將士的性命。

就是朝廷能反應及時,緊急抽調沈廷揚率船向松山運糧,那都有他的一份功勞。真的是實幹興邦啊。

前一批船隻抵到芝罘島時捎來的鄭芝龍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就告訴鄭森,崇禎帝現下既然指望着鄭家人賣力,那麼求一個國子監生的資格還是輕而易舉的。

如果鄭森樂意,來年他就能去金陵的國子監去報道。

這消息若是放在一年前,他肯定是欣喜若狂。可是現在,與鄭森眼中已經喪失了那最大的吸引力。

一批批的難民被運離,芝罘島上的人口數量卻不見下降,因爲一船船老人離開了,一波波的新人就又到來了。

芝罘島上的人口不變,變得只有島上的建築。那營地營寨都已經不能用舊日裡的形容來表示了,而需要說是一個個村落,甚至是鎮集。

時間進入了九月之後,天氣愈發寒冷,那草棚之類的建築豈能禦寒?必須要蓋房,不管是木頭草房,還是土坯草房,一棟接一棟的都拔地而起。遠遠望過去,真就如似鎮集。

加之這難民流民在入芝罘島之初,就已經男女分營,再以保甲制驅之。在鄭森迴歸後砍了三百多人,罰了上千人之後,島上秩序很是森嚴!

以至於,現在的芝罘島七處營壘都彷彿不再是七個收容難民流民的中轉站,而有點像是新建的七處村落鎮集。

上要遷運人口,負責整個芝罘島的秩序,下要關心難民流民的溫飽健康問題,還要督促着他們做工。就好比那一棟棟的草房。更要處理流民難民之間的爭分鬥毆,以及在閒暇中操練義勇……

統帶一個不大的芝罘島,給鄭森帶來的困難和好處是半點不比參與了鬆錦之戰要少。

在這裡他可以接觸到社會底層的各種陰暗面,還可以鍛鍊自己的統帶力,這就彷彿是一個對口的實習崗位,磨礪着他的政治和軍事能力。

當鄭森歷經了這兒的洗禮之後,那就不能再以‘職場菜鳥’的眼光去看待他了。

四五萬人——連同登萊各寨,只說人口,都可比偏遠地區的一小縣了。

有着從津門拉來的百十老兵做底子,芝罘島的義勇可謂是有了一個質的提升。但鄭森仍舊不覺滿意。

因爲他的潛在敵人是關外的八旗韃虜,所以他要的是真正的精兵。

等到年後鄭芝龍就會帶着隊伍北上,屆時他也會率義勇跟着北上。

待到三月後,北洋的浮冰消融,戰船就能駛入遼海,復通海路。但想也知道黃臺吉肯定不會大開方便之門,任由他們向松山輸入糧秣的。

到時候免不了就要有廝殺。鄭森現在都已經等得有些急不可耐了!

如此的,年節都留在了芝罘島上的鄭森,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將自己的長子給蝴蝶了。

鄭芝龍可不知道鄭經是何時的生辰,根本不知道在歷史上,‘兒媳婦’董酋姑就是在這年的年底懷上身孕,“長孫”鄭經待到來年晚秋就已經出生了。

但對那個私通胞弟的乳母,生下兒子,給有病在身的鄭成功帶來最後一擊的‘孫子’,鄭芝龍別說不知道,他就是知道了,也是半點都不可惜的。

前世他看《鹿鼎記》時,還挺爲陳近南感到可惜——“平生不見陳近南,再稱英雄也枉然”,很有逼格的麼。而且人描寫的也很是正面,一心反清復明,加之陳近南與主角韋公公是一派的,故而對反派的鄭克塽也是嚴重不滿。

後來長大了,知道的多了些後,就對鄭克塽這個投降派更不滿意了,繼而對繼位不到三日就被權臣聯手親祖母廢掉逼殺的鄭克臧充滿了同情。自然而然的也就對董酋姑這個老姑婆很不滿意了。

可是當信息時代徹底來臨時,鄭芝龍才知道鄭克臧的出身,當然也更知道了某位已逝去的“武俠大師”的黑,人家鄭克塽明明就是一個小孩子麼。灣灣被施大將軍收復的時候,也才十三歲!

三藩之亂的時候,人家才垂髫之年!

不帶有色眼鏡的來看待,鄭克臧的身世也是極度的不光彩,甚至可以說是鄭氏的污點。陳近南的原形陳永華身爲鄭經的心腹,卻看中了鄭克臧,還把女兒嫁給了他,這叫人感覺很複雜啊。

就因爲鄭經對鄭克臧十分之喜愛麼?還是被逼無奈的呢?

可不管怎麼說,那時候的董老太能答應馮錫範等,奪鄭克臧之位,逼殺之,另立鄭克塽,這也算情有可原。

鄭成功在死之前,可是氣的讓鄭泰去殺了鄭經和董酋姑的。

略過這一話題。當時間轉過元宵節,晉江安平城外海,帆檣林立,艦船雲集。閩省總兵官,鄭芝龍鄭大龍頭,今日裡就要率軍北上了。

閩省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一系列大員全都到場。

“中原板蕩,國事多艱,總戎常年征戰海戰,爲我閩省海上長城,功勳卓著,人所共知。此番率我八閩健兒北上入衛,還望總戎能再顯身手,揚名於北洋,建功立業。扶國續祚,也好青史留名。

肯堂恨不能與鄭公同往。”

閩省巡撫張肯堂,這又是一個前世的鄭芝龍根本沒聽說過名字,可現在卻是叫人不能無視的人。

“鄭公請滿飲此杯!”

鄭芝龍莊重的接過來一飲而盡,然後將酒盞往地上一砸,雙手一抱拳,衝着在場的閩省一干大人物,立下flag道:“諸公盡請放心。此番北上,鄭某定不會與我八閩父老丟人。不叫那關外建虜,擦亮眼睛,識得我八閩健兒的英雄豪傑,誓不回還!”

鄭芝龍在安平城內“練出”一支精銳的消息,這段時間裡在閩省官場早就不是秘密。現在聽他言論,紛紛以爲然。

“待鄭公載譽而還,肯堂再與鄭公一醉方休。”

鄭芝龍深深的看了張肯堂一樣,適才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幻覺,他從張肯堂眼中竟然看到了一抹尊重!這可直叫他覺得自己眼花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開篇第一百章 碰撞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
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開篇第一百章 碰撞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