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

崇禎十六年的臘月,人在福州的張肯堂收到了鄭芝龍遞上的報捷文書。

鄭軍大敗荷夷水陸軍萬人,生擒夷衆七百二十而名,馘斬夷級千餘顆,焚夷夾板鉅艦五隻,奪夷夾板鉅艦兩隻,奪盔甲、刀劍、羅經、海圖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後銃死炮斃夷屍被夷拖去,墜入海中,未能割級者,累累難數,亦不敢敘。

這是一場規模和戰果都要勝過料羅灣大戰的戰鬥,張肯堂對鄭芝龍的一系列行動很明瞭,別看鄭芝龍報捷文書上寫的天花亂墜,實則呢?不過是鄭芝龍主動挑起的地盤之爭罷了。

說得不好聽點,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

荷蘭人被鄭芝龍咬的大敗,其水陸軍兵固然不可能多達萬人,但他們大敗一場卻是真的。

不止海上失利,陸地上也落得投降的下場。

鄭芝龍若是無恥一些,對荷夷翻臉不認人,直把熱蘭遮城內的降人也算作俘虜,那生擒夷衆就不會是七百二十二名了,而是三千名,乃至更多。

投降的荷蘭人不止讓鄭芝龍拿到了熱蘭遮城,獨享大員,還給鄭軍獻上了大小火炮近百門,各類火槍四千餘支,大量的軍需物資儲備,以及近七十萬荷蘭盾。

50荷蘭盾含一盎司黃金麼。小七十萬荷蘭盾,在如今的金銀比價下,也就是頂十三四萬兩白銀。

中國的金銀比價一度是歐洲人牟利的重要切入點,洪武八年(1375)制定金銀錢鈔之間的比價兌換體系時規定,1貫鈔,摺合成1千文銅錢、1兩白銀以及1/4兩黃金,即金銀比價是1: 4。至永樂十一年(1413年)時,金銀比已變成1:7.5,如此一直要到隆萬年間。而當時歐洲的金銀幣價已經是1:15!至崇禎中變成一當十,而長江以南地區的某些地方還存在一換十三的情況。

這是因爲東南是外來白銀的首先登陸地點。

鄭芝龍的報捷文書送到了福州,閩省巡撫衙門的不少人眼睛就直直的盯在了70萬荷蘭盾上頭。

而張肯堂的目光卻直直的看着火炮!

這是鄭芝龍的報功文書,不管是按朝廷規矩,還是按照潛規則,文書上列出的一連串數字,巡撫衙門都要分享一部分的。

百十門大小火炮,那就算一半送到福州,內中再有一半的破爛貨,總的到手的還能有二十來門大小火炮。四千餘火槍可能只會是火繩槍了——張肯堂不是庸才,對於火槍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就算是火繩槍,四千餘砍掉一半,再砍一半,也能有上千杆好用的。

上千杆火槍加上二十來門大小炮,只要組織得力,未嘗不能練出一支能戰的強兵來。

隨着中原大戰的失利,隨着民軍在關中的攻城略地如砍瓜切菜,進展飛速,所有的明廷忠良們心中都升起了一股緊迫感。

這一刻他們真的感受到了一股致命的危機!

嗅到了一股大明藥丸的味道。

所以,努力來,不說拯救大明,至少也爲大明的存亡繼續盡一把力,這就是張肯堂之類人物的念想。

如是曾櫻在登州開始編練丁勇一樣,張肯堂第一個想到的就也是編練出一支受自己直接控制的,能戰能打的軍隊。

他不求能練出盧象升“天雄軍”那樣的強兵,因爲他與盧象升是完全的兩類人,人家盧九臺可是能舞動百斤大刀的猛士,每戰都奮勇當先,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有次戰中軍隊缺糧,將士們三天沒有飯吃,盧象升同樣三天沒吃飯,甚至連水都不喝:“軍中嘗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張肯堂真的學不來這位已經摺斷了的大明柱石。

但他可以學盧象昇天雄軍的組織模式,那實際上並無難度,就是把老鄉、朋友、兄弟、家人等等都拉進軍中,只要糧餉不缺(當時盧象升爲大名知府,這是他與許都最大的區別),那一支軍隊就是成了。

這樣的隊伍往往一個人戰死,就可以激發大部分人的憤怒,所以戰鬥精神極強,一旦遇上敵人,就緊緊咬住打到底。不脫層皮沒法跑。但是如果戰中有人率先逃跑,就也會引起很多人跟着逃跑,導致戰鬥的潰敗,如後期的曾國藩部隊。

事實上,天雄軍真就是一支團練軍。

只是盧象升是大名知府,在一開始時就賦予了這支軍隊一種合法性。

畢竟大明朝不允許出現江忠源這類的人物啊。

而現在走上了練兵之路的張肯堂與曾櫻之流,會不會成爲大明的曾胡左李呢?這誰也說不準。

只能確定的是他們倆正在向着那條“光輝”大道前進着!

安平城內,鄭芝龍當然不清楚張肯堂的打算,忽的聽聞其竟然頂着寒風,騎着快馬,只帶五七從人,奔來了安平要見自己,那是忙叫人大開中門相迎。

進了廳堂,彼此坐定後客氣了幾句,張肯堂就直述來意。

鄭芝龍聽了就是一呆,他想到了張肯堂此行是定有要事,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事。學盧象升,老鄉、朋友、兄弟、家人等等,這是要做大明朝的“曾胡左李’嗎?

那是一口應允了下。

“中丞放心,此番上繳錢響器物,絕不會有差。”

張肯堂想拉隊伍來,這是好事情,就跟登萊的曾櫻一樣。閩中(登萊)的這支兵馬如果成型,日後不僅增添了張肯堂在南明朝廷中的份量,也同樣增添了他鄭芝龍在朝中的影響力不是?何樂而不爲?

而至於是不是也增添了南明朝廷的力量,鄭芝龍則根本不在乎。因爲歷史上的南明小朝廷的戰鬥力太弱了。補一補也是好的!

那一眨眼裡,他就決定給張肯堂一些好貨。

只是此番張肯堂前來安平,那不只是在說這些,也不是向鄭芝龍表明自己的態度,這支新軍的兵鋒對準的絕不是鄭氏,他還要向鄭芝龍借些教官,好狠狠的把人操練起來。

“八閩軍兵廢馳,上下不聞刀兵之聲久矣。如俞公(俞大猷)那般人物是再難求尋。本官亦欲向總戎求取三五個可信忠勇之輩,代爲作訓丁勇。”

不然,把新軍教給福州那些個爛人調教,那得到的就也只能是一支爛兵。

“這個好說,這個好說。中丞大人放心就是,鄭某定挑揀精銳,以備所需。”鄭芝龍都要大笑出聲來了,張肯堂這是拿老鼠當倉管,這不是往裡頭打釘子的機會麼。

“中丞這般做也太……”失體面了。好一番商議後張肯堂一行人安頓了下來,那身邊有人就說道。

今天張肯堂的身段方的有夠低下的。

張肯堂嘆了一口氣,臉上閃過深深地疲憊,在鄭芝龍這種人面前這般的放低身段,真就以爲他是心甘情願的?局勢不由人啊。

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
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