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過露鋒芒

虎牢關上,慶功宴早已備好,正在開宴。

董卓自然居於首座,顧盼之間,神采飛揚,眼見着大軍果然獲勝,面上得意之色頓現。

其下左右,呂布李儒,一文一武,面上各自冷熱不一。

然後張濟,樊稠一邊,李傕,郭汜一邊,四員飛熊軍統領,也是分開而坐。

而大堂之上,座位已滿,便又特設一席,乃是專爲首功之臣司馬寒而設。

只見這時,司馬寒端坐上席,一夥下屬,各自分坐下席,又有瓜果蔬菜,盛放面上案上,使得其此時神態,瀟灑之極。

原來昨日之戰,雖然張樑大敗而歸,但是司馬寒得了張寶諸將,又降了臧霸一軍,緊接着就是一路追殺,不但斬獲頗多,收穫更是連連。

而最後真正叫司馬寒驚喜的,卻是陳宮設下圈套,竟是在高升配合之下,硬生生憑着兩千軍馬抓住了諸侯袁遺!

加上呂布,張遼,高順,各自擒獲諸侯王匡,孔融,張揚,結果這一戰打下來,八路諸侯,竟是被抓來了一半!

而之後各軍掩殺敗軍,連連追殺二十餘里,所獲糧草,物質,更是不計其數,俘虜聯盟軍士卒數萬,所得戰果,遠遠勝過了當初汜水關之戰,真正是成爲了開戰以來,最大的一場勝仗!

因此這時,作爲連連策反敵軍,促成此大勝的第一功臣,哪怕司馬寒本命氣依舊只是赤紅,董卓卻也不得不收起小覷之心,徹底對其重視起來。

於是才一開席,董卓就舉起酒盞,朝着司馬寒笑道:“將軍大功,天下第一,咱家敬佩!來,咱家先敬你一個!”

司馬寒聞言,頓時起身,連連謙虛:“不敢當,不敢當!”

“哎,將軍自開戰以來,連戰七員敵將,斬六擒一,無一敗績,天下第一,絕對當得起!”

董卓一擺手,侃侃而談:“汜水關一戰,殺的江東猛虎喪膽,虎牢關一役,令得十八路諸侯亡命,這等功績,不是天下第一,誰是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這偌大名頭,我可擔待不起!”

司馬寒冷笑着,想起西涼鐵騎的精銳,飛熊軍都在李傕,郭汜等人手下,司馬寒不由推測:“看來董卓對呂布雖然倚重,卻也不願見他一家獨大...”

當下看着前面呂布,結合董卓這話,司馬寒頓時心下清明:“這是要扶持我和呂布相鬥,使他穩坐釣魚臺?”

“這樣也好,我就趁這機會,想辦法除去呂布!”

司馬寒飛速思考着,心中滿意起來,就道:“多謝丞相誇讚!”

聽着這話,呂布眉頭,很適時的就皺了一皺,恰好落入了董卓眼中。

董卓大喜,又道:“既然如此,你可有意向入朝爲官?”

司馬寒聽了,知道這是封賞來了,頓時謹慎起來,沉吟半餉,纔將自己考慮良久的官職說了出來:“在下願爲司隸校尉副手,爲丞相守衛京師!”

這話中之意,就是要做司隸副尉!

雖然普通校尉的職位不高,然而那司隸校尉,卻又和其他校尉不同,級別不高,權利卻是大到沒邊,幾乎就相當於掌管武事的半個司州牧!

而司馬寒請求的司隸校尉的副手,司隸副尉,自然也是權勢極高,但是級別又更低一層,恰好還在司馬寒如今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畢竟,當初他晉升縣令都那般艱難,若是直接做司隸校尉,豈不是要位愈高愈危,徹底被豬油蒙心,變成糊塗官?

因此這時,只求一個副尉,比石不過千餘,正是合適。

而董卓聽了,想到黃琬還在這職位之上,自己要插手他的下屬佈置,不由就感到了略微麻煩。

只是這是司馬寒唯一要求,又不過分,董卓實在沒有理由拒接,當下一思量,也嫌那‘三獨坐’礙眼,便乾脆決定將黃琬官升一級,頂上那太傅之缺!

“等日後有機會,再將此人扶正司隸校尉,咱家豈不就又多了一個心腹顯貴?”

這樣荒唐的想法,在董卓看來卻是平常,當即有了決定,便得意一笑道:“好!咱家明日就向皇帝上表,爲你求得這司隸副尉!”

司馬寒大喜,頓時下座,拜謝道:“臣司馬寒,叩謝恩相!”

由於如今董卓當權,天子也受其擺佈,可謂是竊國之人,因此這時司馬寒才一受命,就立刻有一股深青色氣運從虛空而下,降臨其頂。

於是就見一團濃郁至極的深青色氣運,從司馬寒頂上一股而下,只是幾個呼吸,就令金印之中氣象大爲改變。

只見這時,金印幾乎擴大一倍,長寬各自達到三尺有餘,氣息愈發深沉凝實,厚重不虛,其中紅白之氣混淆,青黃之氣相接,各自不斷轉換,在中央處凝聚出了極大一團淡黃之氣,包裹過着其中一根赤紅本命氣,眼見着就要將其滋養完全,徹底使其突破至紅中帶黃之格局!

司馬寒雖然沒有看見,但也知道必然是收益匪淺,當下謝過後,就會了座位,正襟危坐起來,等着李儒發問。

而果不其然,董卓頒佈了賞賜之後,便閉口不言,喝着酒,就只顧聽李儒說話。

李儒也是盡責,當下就開始一一問着衆人此戰經過,並吩咐文官將其詳細記錄下來。

司馬寒在一旁聽着,不多時,就發覺又問到了自己。

只聽李儒道:“黃粱何人?如何提前就做好內應?”

司馬寒笑着,就讓張樑出列,介紹道:“此人乃是黃寶之弟,是被其兄派入劉備軍中。”

李儒聽了,又問道:“黃寶何人?”

司馬寒又推出張寶,笑道:“二人皆是交州士氏附庸,黃家之人,黃寶受命前來會盟,卻因爲地域之顧,受諸侯排擠,故而被我誠心感動,約定計劃,棄諸侯聯盟來投丞相!”

“哦?交州士家?”李儒聽着,只是問了一句。

司馬寒面色自如,答道:“不錯,若是大人有疑問,可以遣人求證。”

而董卓在上面,見着二人之氣,都呈金黃之色,頓時大喜,毫不在意道:“分明是大好人才,有何可疑?”

說着,就賜下賞賜,令其依舊跟隨司馬寒,又賞蜀錦十匹,金百兩。

而李儒聽着,雖覺不妥,見董卓已做主,便也懶得多管,就此略過,接着詢問其他。

司馬寒見了,這才鬆一口氣,心中暗道二人好命。

於是過不多時,李儒一一詢問完畢,董卓又一一賞過其餘諸將,就開始大肆吃喝起來。

再之後隨着歌舞送來,堂上氣氛漸漸就達到了高氵朝。

而這時司馬寒自然不會閒着,眼神看着四周,四下掃過,開始尋找氣象突出之人。

不一會,就見張濟身後一人,面容白淨,身型威猛,舉止言談之間,都顯得信心滿懷,可見必然是真有本事,確實不凡。

“此人必然就是張濟侄兒,北地槍王張繡了!”

望其本命之氣黃中帶親,司馬寒心中猜測着,不由就聯想到了他將來的謀士,如今還在李傕手下的賈詡。

“既然是同一陣營,還真有必要尋個時間去拜訪一下,看看那天下第一毒士,究竟是如何風采?”

就在司馬寒眼光亂瞄,胡亂思想之時,董卓眼見氣氛熱烈起來,人人踊躍,不由靈機一動,就趁勢問道:“諸位如此興奮,莫非有了除去諸侯聯軍之計?”

結果這話才一出口,就瞬間冷場,滿場數十人,竟無一人發言,只有酒水將咽未咽,被卡在喉嚨中的咕咚聲,不斷傳出。

李儒聽了,也是默不作聲,停頓一下,竟還將目光掃向了司馬寒。

而隨着李儒這一舉動,司馬寒瞬間便吸引了所有人目光,成爲了場中一時焦點。

司馬寒心中大罵李儒,無奈之下,只得起身應道:“臣下有一計,或可爲恩相分憂!”

董卓見自己一話,使得滿場鴉雀無聲,正自鬱悶間,聽見司馬寒迴應,頓時大喜道:“好!好!可速速說來!”

“恩相稍候!”

司馬寒起身,踱步而行,口中就緩緩說着:“諸侯新敗,兵無戰心,依在下之見,我軍只需堅守關卡,再稍施計策,必可令其不戰而退!”

“哦?是何計策?”

“袁紹此人,無甚本事,卻居盟主之位,恩相只需對其稍加安撫,必可令其駐軍不前。”

司馬寒說着,不由一笑:“只要盟主不思進取,曹操,孫堅等激進派,就必會與其產生矛盾,劃分出內部派系。”

“派系一立,而我軍又堅守難克,久必生亂!”

“亂軍雖多,又何懼哉?”

隨着這話出口,司馬寒心中猛的一驚,這才發覺自己一不小心,竟是被李儒推到了危險之處!

“自己根基不穩,卻越過李儒這第一謀士獻策,這是要將我高高捧起,狠狠摔下啊!”

計策說完,司馬寒才發覺李儒不懷好意,竟是已經開始算計打壓自己了。

不過,心中暗罵晦氣的同時,司馬寒也知道自己文治武功,都過於顯露鋒芒,若是這樣李儒還不警惕,反而是庸才了。

“得罪了呂布還好說,反正本就是敵人,但若是得罪了李儒...”

這樣想着,司馬寒就擔憂起來:“日後怕是真的要舉步維艱了。”

當下又細細琢磨了一番,不由就有些懊悔,剛纔輕易獻策,確實是被大勝衝昏了頭腦,實屬不智。

因此這時這一計說完,司馬寒就決意不管董卓之意如何,自己也再不獻上一計,真正開始韜光養晦起來。

第124章 何故變心第63章 生擒之策第201章 僧侶力量第26章 也有此相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74章 趕盡殺絕第105章 遠超常人第116章 各展神通第120章 幼鳳命格第21章 金印之器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34章 不堪一擊第211章 擒獲聖僧第169章 留着作甚第89章 搶佔先機第78章 我答應了第5章 落下淚來第105章 遠超常人第126章 兵分兩路第81章 江東猛虎第207章 嘴角發苦第163章 取而代之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65章 是何妖法第34章 不堪一擊第215章 笮融投降第12章 兵家起源第14章 小將悲哀第198章 望風而降第53章 一片紅火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175章 一網打盡第79章 長社之火第45章 軍魂大旗第59章 陰陽媾合第129章 赤赦陰官第112章 臻於化境第53章 一片紅火第67章 我必殺之第29章 五品黃堂第174章 名正言順第212章 一併招來第164章 心裡一鬆第73章 不可無公第34章 不堪一擊第141章 直奔東萊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65章 馬中赤兔第174章 名正言順第7章 秉氣命格第103章 一口喝下第80章 依計而行第80章 依計而行第28章 真龍之道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116章 各展神通第130章 天下鬼雄第27章 四方資源第146章 請受一拜第196章 乘勢而起第141章 直奔東萊第195章 雜魚反應第82章 不疑有他第204章 抗衡聖僧第3章 練法打法第1章 冥土光柱第197章 放棄守城第101章 絕世兇人第66章 人中呂布第122章 女將兵器第22章 誠不欺我第167章 駐足不語第196章 乘勢而起第32章 不再幻想第55章 用之於民第188章 運過壓命第17章 天命眷顧第208章 難以抉擇第133章 悵然若失第206章 無力反駁第114章 方天畫戟第52章 終於迴歸第88章 目擊神通第55章 用之於民第41章 白裡透紅第29章 五品黃堂第12章 兵家起源第66章 人中呂布第217章 只有苦笑第105章 遠超常人第82章 不疑有他第120章 幼鳳命格第110章 殺人書法第41章 白裡透紅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7章 天命眷顧第161章 趕上反叛第52章 終於迴歸第3章 練法打法
第124章 何故變心第63章 生擒之策第201章 僧侶力量第26章 也有此相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74章 趕盡殺絕第105章 遠超常人第116章 各展神通第120章 幼鳳命格第21章 金印之器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34章 不堪一擊第211章 擒獲聖僧第169章 留着作甚第89章 搶佔先機第78章 我答應了第5章 落下淚來第105章 遠超常人第126章 兵分兩路第81章 江東猛虎第207章 嘴角發苦第163章 取而代之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65章 是何妖法第34章 不堪一擊第215章 笮融投降第12章 兵家起源第14章 小將悲哀第198章 望風而降第53章 一片紅火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175章 一網打盡第79章 長社之火第45章 軍魂大旗第59章 陰陽媾合第129章 赤赦陰官第112章 臻於化境第53章 一片紅火第67章 我必殺之第29章 五品黃堂第174章 名正言順第212章 一併招來第164章 心裡一鬆第73章 不可無公第34章 不堪一擊第141章 直奔東萊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65章 馬中赤兔第174章 名正言順第7章 秉氣命格第103章 一口喝下第80章 依計而行第80章 依計而行第28章 真龍之道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116章 各展神通第130章 天下鬼雄第27章 四方資源第146章 請受一拜第196章 乘勢而起第141章 直奔東萊第195章 雜魚反應第82章 不疑有他第204章 抗衡聖僧第3章 練法打法第1章 冥土光柱第197章 放棄守城第101章 絕世兇人第66章 人中呂布第122章 女將兵器第22章 誠不欺我第167章 駐足不語第196章 乘勢而起第32章 不再幻想第55章 用之於民第188章 運過壓命第17章 天命眷顧第208章 難以抉擇第133章 悵然若失第206章 無力反駁第114章 方天畫戟第52章 終於迴歸第88章 目擊神通第55章 用之於民第41章 白裡透紅第29章 五品黃堂第12章 兵家起源第66章 人中呂布第217章 只有苦笑第105章 遠超常人第82章 不疑有他第120章 幼鳳命格第110章 殺人書法第41章 白裡透紅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7章 天命眷顧第161章 趕上反叛第52章 終於迴歸第3章 練法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