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不疑有他

“啪!”

一子落下,清清脆響。

棋盤上,勝負已分。

“主公,您輸了。”

李冰微微擡首,望向對面男子,微笑道。

坐在他對面的,是一臉不樂的司馬寒。

此時盯着面前的棋盤,好一會,他才鬱悶的吐出一口濁氣,說道:“我知道了。”

“這十份運數,先押下,等此戰過後再給你吧。”

“多謝主公賞賜。”

李冰頓展笑顏,半點不客氣的答道。

司馬寒又頓了一下,終於是忍不住,說道:“這一月來,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

“主公請講。”

“算起來,和你博弈,也有數十次了,沒彩頭時,每回你都輸給我,可是一有彩頭,你與我博弈起來,就每次都贏,”司馬寒說着,臉上表情,就顯得很是不悅:“這做的,實在是太明顯了。”

“主公,您有所不知...”李冰苦着臉,很是應景的嘆了口氣:“臣很窮啊!”

司馬寒聽了,驚訝道:“現在你是縣丞,二百份運數雖然少了點,不過你不是還兼職了倉曹,有雙份俸祿嗎?”

倉曹,負責資源的採集和儲存,整潔和衛生,職責倒是不重。

而縣丞,卻是大事小事通吃,連建廁所,收集糞便髒水等事,也在其職權範圍之內。

“主公,冥土四處大帳,建公共廁所,修補道路...”

一筆筆運數用處,李冰掰着手指頭,就一一數着。

司馬寒聽着,終於是有些明白,這傢伙爲何突然總是跑來找他下棋了。

當下只得甘拜下風,說道:“好了,好了,這些運數,回頭我都撥與你便是了。”

“多謝主公。”

李冰只是訴了一番苦,就得了這好處,不由就是一笑。

於是兩人就欲再來一盤。

不料恰巧這時,門外忽然就傳來一陣腳步聲。

司馬寒看過去,遠遠就望見是陳宮,心中一動,不由就是一笑:“公臺此來,董卓有難了!”

原來上回事後,陳宮就幫助司馬寒,爲其謀劃。

由於他多年在京師爲官,故而其中道道,十分清楚,因此憑着司馬寒撒下的大把金銀,以及兩顆曹操族弟的人頭,不但打通了上下,免去自己之前逃官之罪,而且還讓司馬寒這百餘人馬,全部加入了李肅麾下。

之後,又按照司馬寒之意,大大賄賂了李肅一番,使得李肅一高興之下,將司馬寒從普通部將,提升爲了自己副將,並且賞下了這座院子。

雖然按照司馬寒的意思,是要加入西涼鐵騎,若是能入飛熊軍,那就最好不過。

不過他也知道,飛熊軍的李傕,西涼鐵騎的華雄等人,都沒有李肅這般容易賄賂,因此得了副將一職,倒也頗爲滿意。

本來在這住了一月,司馬寒也正奇怪,算算時間,諸侯聯軍這麼這般遲還不來?

故而這時,見到陳宮這急迫模樣,司馬寒就心中明瞭,起身說道:“公臺莫急,可是有人興兵討伐董卓?”

陳宮大驚,暗道我什麼都還沒說,他怎麼就知道了?

不過這話自然不能出口,當下只是緩息一下,就道:“大人明鑑,請入內堂說話。”

於是留下李冰,兩人徑入書房。

一進來,陳宮就道:“有線人報我,今日晨間,一流星馬飛奔而入丞相府,於是不久之後,董卓就聚起衆將,在家中商議。”

說到這裡,見司馬寒認真聽着,陳宮也就不賣關子,直接說道:“而我也是接到李肅通知,讓我通知與你,方纔知道,居然是曹操發繳文,引來了十八路諸侯,如今更是已經鍤血爲盟,不日就要興兵討伐董卓了。”

說着,陳宮就興奮道:“而董卓也已加華雄爲驍騎校尉,撥了馬步軍共五萬,和李肅、胡軫、趙岑一道,今夜就奔赴汜水關迎敵!”

司馬寒聽着,早就心中有數,此時見陳宮顯然是還有話要說,因此就只是作思考狀,沉吟着。

果然,陳宮說完,頓了一頓,神色更加興奮,就道:“你是李肅副將,自然也在出徵之列,屆時到了關上,和諸侯聯軍裡應外合之下,汜水關豈不是一舉可破?”

“那時聯軍入關,除去董卓,則漢室復興有望啊!”

看着陳宮一臉興奮,司馬寒不由默然。

他沒有料到,陳宮竟是這樣的忠於漢室,一時間想不出合適藉口,不由就頭疼起來。

若是乾脆殺了,卻又不捨得頂上源源不斷的青氣,若是不殺,放任其一直與董卓作對,豈不是自尋煩惱?

於是沉吟良久,方纔開口道:“公臺有所不知,十八路諸侯,必非董卓對手,我等助其入關,只會白白浪費了這一番辛苦謀劃。”

“大人何出此言?”

陳宮一臉詫異,不信道:“這十八路諸侯,足有三十萬大軍!”

“呵,那聯軍盟主袁紹,你可熟悉?”

陳宮聽了,便回憶道:“只是略有耳聞,只是知道他是出自四世三公之家。”

司馬寒一喜,就道:“袁紹此人,乃是好謀無斷之輩,不可成事之人,你可知董卓入京,有他一份功勞?”

陳宮一驚,就聽司馬寒又道:“而且,即便是破關,也只會駐足不入,絕不敢攻打董卓。”

“爲何?”

“聯軍的參謀,乃是曹操,而其與董卓,其實是一路人。”

想起曹操,想起他那句名言,陳宮不由暗道:“這話不錯,曹操確實心術不正。”

“既然盟主參謀都是這等人,其餘諸人還能有好?”

眼見陳宮已然上套,司馬寒頓時揮灑自如,侃侃而談起來:“諸侯各懷心機,此來非是匡扶漢室,而是爲名望,爲聲譽,面子遠遠大過裡子,我等即便是開門相迎,他們也是萬萬不願進來的。”

聽了這一番話,陳宮雖然也有些猶疑,不過還是問道:“那依你所言,聯軍不可成事,我等應當如何?”

“自然是依照前計,建立功勞,獲得董卓信任,在圖謀刺殺!”

這話一落,司馬寒頂上金印,就又是一陣陣波紋散發。

而陳宮和司馬寒相處久了,早就在潛移默化之下,對司馬寒給予了十分的信任。

故而這時,雖然還覺得不妥,卻也不疑有他,就想着等到見了諸侯,再作打算。

第89章 搶佔先機第115章 太上滅情第49章 瞬間斬殺第22章 誠不欺我第127章 戰意盎然第72章 不知去向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87章 局勢清晰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24章 氣運深藏第143章 被抓走了第144章 主公有令第217章 只有苦笑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49章 必是天佑第181章 父子情深第16章 地龍吸氣第197章 放棄守城第1章 冥土光柱第110章 殺人書法第34章 不堪一擊第22章 誠不欺我第215章 笮融投降第188章 運過壓命第13章 成就大器第77章 七殺刀訣第125章 全郡開戰第193章 戰前部署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82章 快快住手第8章 百步穿楊第79章 長社之火第33章 如此之快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6章 地龍吸氣第199章 決定收服第34章 不堪一擊第18章 陣陣寒意第83章 這般迅速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80章 依計而行第160章 癡心妄想第96章 猛虎殺道第50章 透體冰涼第14章 小將悲哀第59章 陰陽媾合第10章 人命如草第183章 求見令妹第38章 一味消耗第187章 局勢清晰第9章 小小考驗第103章 一口喝下第219章 虎口奪食第71章 誅曹開始第108章 臟腑如鐵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120章 幼鳳命格第129章 赤赦陰官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85章 多託非人第55章 用之於民第78章 我答應了第7章 秉氣命格第137章 異變突生第35章 根基難得第180章 到府一敘第81章 江東猛虎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3章 練法打法第75章 莫非曹公第193章 戰前部署第219章 虎口奪食第40章 青氣彌散第160章 癡心妄想第133章 悵然若失第162章 流向遠方第204章 抗衡聖僧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36章 我意已決第176章 取出一物第67章 我必殺之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97章 放棄守城第35章 根基難得第51章 後患無窮第55章 用之於民第86章 小心爲上第43章 大戰在即第133章 悵然若失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4章 至誠之道第12章 兵家起源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106章 一陣塵土第152章 正道奇謀第30章 還不住手第51章 後患無窮第144章 主公有令
第89章 搶佔先機第115章 太上滅情第49章 瞬間斬殺第22章 誠不欺我第127章 戰意盎然第72章 不知去向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87章 局勢清晰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24章 氣運深藏第143章 被抓走了第144章 主公有令第217章 只有苦笑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49章 必是天佑第181章 父子情深第16章 地龍吸氣第197章 放棄守城第1章 冥土光柱第110章 殺人書法第34章 不堪一擊第22章 誠不欺我第215章 笮融投降第188章 運過壓命第13章 成就大器第77章 七殺刀訣第125章 全郡開戰第193章 戰前部署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82章 快快住手第8章 百步穿楊第79章 長社之火第33章 如此之快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6章 地龍吸氣第199章 決定收服第34章 不堪一擊第18章 陣陣寒意第83章 這般迅速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80章 依計而行第160章 癡心妄想第96章 猛虎殺道第50章 透體冰涼第14章 小將悲哀第59章 陰陽媾合第10章 人命如草第183章 求見令妹第38章 一味消耗第187章 局勢清晰第9章 小小考驗第103章 一口喝下第219章 虎口奪食第71章 誅曹開始第108章 臟腑如鐵第102章 是何暗器第120章 幼鳳命格第129章 赤赦陰官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85章 多託非人第55章 用之於民第78章 我答應了第7章 秉氣命格第137章 異變突生第35章 根基難得第180章 到府一敘第81章 江東猛虎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3章 練法打法第75章 莫非曹公第193章 戰前部署第219章 虎口奪食第40章 青氣彌散第160章 癡心妄想第133章 悵然若失第162章 流向遠方第204章 抗衡聖僧第54章 建立祠堂第136章 我意已決第176章 取出一物第67章 我必殺之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97章 放棄守城第35章 根基難得第51章 後患無窮第55章 用之於民第86章 小心爲上第43章 大戰在即第133章 悵然若失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4章 至誠之道第12章 兵家起源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106章 一陣塵土第152章 正道奇謀第30章 還不住手第51章 後患無窮第144章 主公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