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至正之道

這時已經到了午時,陽光卻只是灑下一絲絲,天空便顯得有些陰沉。

黃巾軍之中,屍體很快擡了下去,接着就是司馬寒點兵。

這時,行事就順暢多了,畢竟餘威猶在,還沒有哪個不開眼傢伙願意再捋虎鬚。

而那死去的傢伙,本來是個什長,司馬寒便又提拔了一個本命氣純白,喚作扁擔的伍長,空出來的伍長之位,正好給了新來的傻蛋。

於是四十幾個人,就橫七豎八的站着,好歹是排出一個隊列,喊了四十五下,便算是點完了。

司馬寒也知道,有這水平,其實已經不錯,而且他們的裝備也還可以,雖然依舊沒有像樣的護具,卻有着真正的鐵質武器,不像其他雜兵,還拿着竹木武器,看得出來,高升對這些親兵,是下了本錢的。

於是整理完畢,上前向高升報告着:“稟司馬,本都是四十六人,已經全部點理完畢!”

此時高升已經點好一部一千兵,看見司馬寒也正好結束,顯得很是滿意。

“好,現在大軍就要出發,我乃本軍前部司馬,需領軍先行,你轄這親兵一都,就護衛在我左右,沒我命令,切不可擅自遠離!”

這軍隊運轉起來,高升便嚴肅起來,下達了軍令。

司馬寒知道軍法重要,當下答應着,就指揮起本都士兵,保護在高升左右,跟着大軍開撥。

一路無事,司馬寒便和高升交談,瞭解到了一些本軍情況。

原來可戰之兵居然不過五千,老弱婦孺卻有一萬,而向外卻詐稱共有三萬。

而這五千兵作爲主力軍,分爲前後左右中一共五部,各部有一千人,主將是程遠志,副將是鄧茂,坐鎮在中部,那一萬老弱婦孺,則由後部保護着,吊在末尾,遠遠跟隨。

同時也知道了,這高升因爲武藝出衆,殺伐果決,又有着幾分獨到的見識,被副將鄧茂看重,提拔爲了本軍前部司馬,此刻就領本部一千人,分爲前後二曲,引軍先行。

而此時的行軍目標,就是涿郡,按高升的說法,就是程遠志以爲劉焉老邁無能,又好欺負,打算去看看能不能敲詐出些錢糧,而如果劉焉堅決抵抗,大軍再順路向西,去和冀州的大賢良師會師也不遲。

“這程遠志自己無謀也就罷了,居然以爲天下人都像他一樣愚蠢?”

司馬寒吃驚程遠志的愚蠢,心中暗自腹誹不已。

本來演義之中張飛一矛挑死了鄧茂,就已經足可以看出張飛厲害,這廝在中軍呆着安全無比,居然還要衝上去送死,才使得黃巾軍無人指揮,繼而大敗。

“真是該死的傢伙!”司馬寒想到這次還要盡力保護他,一時氣悶,忍不住罵道。

“嗯?你說的是誰?”高升在馬上聽了,問道。

“還能是誰,當然是劉焉老兒,”司馬寒一驚,念頭一轉,擡頭看着高升說道,“我擔心他不會這麼容易上當啊。”

“哎,誰說不是呢?將軍他糊塗啊,”

高升聽到司馬寒也這樣想,很是高興,旋即眉頭一皺,又涌出一股擔憂,“只希望劉焉手下沒有良將,可不要被其看出來我軍虛實,反而派人截殺我們。”

司馬寒這樣聽着,點點頭,打量起高升,心中不由就有了想法。

“這樣年輕,又有勇有謀,知謙遜,識人才,武藝也不弱...”

當下就有一條毒策,計上心頭。

“不如騙這高升先出戰?”

“他的武藝,鄧茂是知道的,到時候他被關張所斬,鄧茂哪裡還會不知道關張厲害?”

司馬寒揣度着,眼神有些陰冷,“自然的,鄧茂就不會輕易出戰,而他也清楚程遠志實力,作爲副將,應該可以勸住程遠志,讓其留在中軍...”

“這樣的話,主將不輕易出陣,哪裡那麼容易死?而以五千黃巾兵對五百兵勇和一千正規軍,憑着這三倍的兵力,勝負還真不能太早下定論了!”

一想到可能扭轉戰局,司馬寒心思就靈活起來,“大軍不敗,憑我的武功,性命自然無憂,同時又救下了程遠志和鄧茂,豈不是獎勵多多?”

只是...

殺一人而救萬人?

看向邊上少年將軍,正騎在馬上,眼神之中,有未來,也有希望,是少年獨有的神光。

“以前只是聽說,爲上者顧全大局,爲了活命,殺妻殺子殺家,背信棄義忘恩,種種惡行都可做出,本來以爲,情義值千金,哪有那麼容易斷絕,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又有那麼一點事兒。”

司馬寒吶吶說着:“象棋裡面,也有棄車保帥,該捨棄的,就要捨棄,顧全大局......棄車保帥......顧全大局......棄車保帥......”

“嗯?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司馬寒猛然驚醒。

在最初剎那的迷惘之後,多年的儒家修養就顯現出來,讀書人的精神一凝聚,念頭變得就清澈堅定。

“高升對我有知遇之恩,朋友之義,彼以國士待我,我以烈士報之,豈能不念恩情,做狼心狗肺之人?”

“況且這任務並不危及性命,只是爲了多求得一份的獎勵,就在性命之外的事情上,違揹我本心,造下罪孽,這就是魔劫!”

當下司馬寒回過神來,細細一思量,就明白了,這是由於自己初臨戰場,不經意間,被戰場之氣矇蔽了心神。

戰場之上,數萬人的精氣神一衝,什麼個人意志,都成了浮雲,唯有堅守自己心神,靈臺才能保持一片清明,臨危不懼,處亂不驚,纔不會亂了分寸,死於非命。

兵家有至正之道,可以亂神,又有大智大勇,大徵大伐,可以開疆擴土,護國佑民。

這個正字,就是撥亂反正,就是正心神,正意志,就是軍中正道——臨之於堂堂正正之師。

陰謀詭計,雖不可少,但是真正決戰時,一支敢打硬仗,敢正面作戰的軍隊,才真正是爲將者的本錢!

第121章 反客爲主第203章 亂世重典第63章 生擒之策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179章 火德星君第194章 髀肉橫生第34章 不堪一擊第64章 百人回陽第144章 主公有令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24章 何故變心第80章 依計而行第214章 笮融被擒第53章 一片紅火第96章 猛虎殺道第9章 小小考驗第5章 落下淚來第147章 幾分相似第121章 反客爲主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78章 西貝貨色第140章 宣於衆口第114章 方天畫戟第175章 一網打盡第202章 感到惱怒第85章 多託非人第25章 法寶符籙第55章 用之於民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38章 一味消耗第83章 這般迅速第83章 這般迅速第80章 依計而行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73章 不可無公第15章 遭到反噬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209章 局勢變化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83章 這般迅速第167章 駐足不語第59章 陰陽媾合第203章 亂世重典第138章 混進鼠屎第29章 五品黃堂第209章 局勢變化第165章 是何妖法第124章 何故變心第147章 幾分相似第36章 未見顏色第93章 慷慨死之第196章 乘勢而起第162章 流向遠方第107章 陳兵其後第200章 休得哭啼第70章 來者何人序章一封遺書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132章 爲知己死第98章 上將潘鳳第216章 再謀廣陵第90章 金鎖困龍第97章 果是人傑第169章 留着作甚第151章 不可擾民第1章 冥土光柱第68章 竟想先誅第189章 漏算爲何第10章 人命如草第32章 不再幻想第166章 一絲悔意第17章 天命眷顧第156章 一文臣耳第154章 主公之意第212章 一併招來第201章 僧侶力量第190章 法服術師第113章 春秋義道第135章 要拔虎牙第56章 練兵之初第107章 陳兵其後第55章 用之於民第195章 雜魚反應第179章 火德星君第143章 被抓走了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148章 切勿泄露第167章 駐足不語第50章 透體冰涼第33章 如此之快第39章 參謀將軍第39章 參謀將軍第35章 根基難得第26章 也有此相第204章 抗衡聖僧第74章 趕盡殺絕第55章 用之於民第18章 陣陣寒意第185章 雛鳳之相第114章 方天畫戟
第121章 反客爲主第203章 亂世重典第63章 生擒之策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179章 火德星君第194章 髀肉橫生第34章 不堪一擊第64章 百人回陽第144章 主公有令第92章 與某戴之第124章 何故變心第80章 依計而行第214章 笮融被擒第53章 一片紅火第96章 猛虎殺道第9章 小小考驗第5章 落下淚來第147章 幾分相似第121章 反客爲主第57章 五行相剋第178章 西貝貨色第140章 宣於衆口第114章 方天畫戟第175章 一網打盡第202章 感到惱怒第85章 多託非人第25章 法寶符籙第55章 用之於民第218章 坐等招安第38章 一味消耗第83章 這般迅速第83章 這般迅速第80章 依計而行第128章 不可輕出第73章 不可無公第15章 遭到反噬第213章 緩緩圖之第209章 局勢變化第157章 瞞天過海第83章 這般迅速第167章 駐足不語第59章 陰陽媾合第203章 亂世重典第138章 混進鼠屎第29章 五品黃堂第209章 局勢變化第165章 是何妖法第124章 何故變心第147章 幾分相似第36章 未見顏色第93章 慷慨死之第196章 乘勢而起第162章 流向遠方第107章 陳兵其後第200章 休得哭啼第70章 來者何人序章一封遺書第177章 魚目混珠第132章 爲知己死第98章 上將潘鳳第216章 再謀廣陵第90章 金鎖困龍第97章 果是人傑第169章 留着作甚第151章 不可擾民第1章 冥土光柱第68章 竟想先誅第189章 漏算爲何第10章 人命如草第32章 不再幻想第166章 一絲悔意第17章 天命眷顧第156章 一文臣耳第154章 主公之意第212章 一併招來第201章 僧侶力量第190章 法服術師第113章 春秋義道第135章 要拔虎牙第56章 練兵之初第107章 陳兵其後第55章 用之於民第195章 雜魚反應第179章 火德星君第143章 被抓走了第109章 三姓家奴第148章 切勿泄露第167章 駐足不語第50章 透體冰涼第33章 如此之快第39章 參謀將軍第39章 參謀將軍第35章 根基難得第26章 也有此相第204章 抗衡聖僧第74章 趕盡殺絕第55章 用之於民第18章 陣陣寒意第185章 雛鳳之相第114章 方天畫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