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歪與卸嶺羣盜在攢館歇息了一晚,順便坐地分贓,所得明器按約定二一添作五,一人分了一半。
羅老歪與陳玉樓之間,便如那老虎與狐狸,狼與狽的關係,可謂是合則兩利,是以雙方分明器時和諧無比,都沒有計較些許得失。
當然,雙方分得也較爲公平合理,最終自然是皆大歡喜。
鑑於鷓鴣哨他們沒什麼收入來源,又要暫時離開,前往無苦寺學藝,陳玉樓便與羅老歪各自拿出一些金銀元寶,贈予他們作爲盤纏與日常開銷。
搬山道人下墓不取金玉寶貨,這是他們搬山一派的規矩,但陳玉樓與羅老歪這種情況,屬於朋友間的饋贈,並不違背規矩,鷓鴣哨也就欣然笑納了。
畢竟,他自己沒什麼,可總得替師弟師妹想想,他們都還年輕,終歸是要吃些好的。
次日一早,陳玉樓與羅老歪各自點齊人馬,依舊穿林越野,離了老熊嶺,在怒晴縣外分手,互道珍重後,羅老歪帶着部隊往古尺縣而去,陳玉樓一行自然是返回了湘陰。
……
在陳玉樓與羅老歪撤離後,老熊嶺附近的山賊草寇大舉出動,到瓶山丹宮古墓裡“濾坑”,各方發生了激烈的武裝衝突,死傷了許多人。
所謂濾坑,指的是去盜別人盜過的墓,就跟農民收穫了種的糧食後,還要在地裡濾過一遍,將收成時不注意忽略過的糧食再收集起來,是一個道理。
第一撥找到古墓穴陵而入的盜墓賊,最有油水可撈,金珠寶玉滿載而歸,其餘價值稍差的就看不上眼了。
第二批進來的盜墓賊,雖然省了些力氣,可值錢的明器多是沒他們的份,只好揀第一撥人挑剩下的。
比如墓主屍首穿着的殮袍,或是墓室裡的銅燈盞、陶瓦罐、人俑、石獸之類,就被第二撥人搜刮一空。
等到了第三撥盜墓賊進來,墓室裡基本就剩一副空棺材和四個牆角,但有道是賊不走空,第三撥賊人自是不能空手而回。
要是墓中有壁畫,就把壁畫切刮下來,沒壁畫就挖墓磚、瓦當,最後還要把棺材板子拖回去,洗刷一遍,就可以賣到棺材鋪裡當做棺槨材料。
話說那些老熊嶺附近的山賊草寇,經過一場大戰,各方都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定下盟約,大家一起去濾坑,最終湊在一起,倒也有那麼百八十號人。
結果等他們進入地宮後,卻發現這裡宛若蝗蟲過境,別說金玉寶貨,連個棺材板都沒找到,只剩滿地的蜈蚣屍體,不由個個長嘆,這卸嶺出手,還真是雞犬不留啊!
後來有人覺得那深潭之中比較容易被忽略,就下去一探,無意間發現了丹井,衆匪不由大喜過望,想着這卸嶺也有失手的時候。
進去之後,他們果然發現大量棺槨與古屍,當下是一陣翻找,還真有了些收穫,卻不小心觸動了觀山太保身上的毒蜃,衆匪頓時發狂,互相殘殺,在那丹井中就死了一半。
剩下的人灰溜溜逃出地宮,他們又發現了卸嶺羣盜上山巔的痕跡,順着卸嶺羣盜留下的痕跡上去一看,自然是找到了元墓所在。
讓衆匪驚喜的是,那墓主的棺槨竟沒有動過,倒在墓道中的鐵甲屍,也讓他們想到,或許卸嶺羣盜是懼怕那棺槨中的湘西屍王。
敢出來盜墓倒斗的,多少有那麼些屬於自己的手段,他們此時還有四五十人,要對付一個湘西屍王未必便穩輸。
當下衆匪做好準備後,便打開了棺槨,那湘西屍王身穿錦繡紫袍的兇紋殮袍,腰圍嵌玉金帶,棺中也有不少隨葬品。
那點隨葬品對卸嶺羣盜來說,自然只是九牛一毛,但對這些二三流的山賊草寇來說,卻是值得爲之拼上性命的了。
毫無意外的,湘西屍王果然詐屍,但早有準備的衆匪以麻繩陣將湘西屍王纏成糉子,隨即刀斧齊上,生生將屍王的腦袋給剁了下來。
屍王就此被滅,隨即這個一點都不牢靠的聯盟便就此破滅,各家都想獨吞那些明器,元墓之中自然又爆發了一陣死鬥。
誰都沒注意到,那掉了腦袋的屍王,屍身紫袍中陰風涌動,一縷縷黃煙從它腔子裡向外冒出,屍身咕咚咚流出膿水。
但衆匪死鬥正酣,誰又能注意到?等有人發現情況不對時,已經來不及了,進入元墓的衆匪,全部死在了那裡,成了陵瘴的一部分。
卸嶺成功帶着大批寶貨返回,死傷不超過十人,這些去濾坑的反而一去不回,道上同行無不對常勝山卸嶺羣盜驚佩不已。
同時道上也漸漸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以後卸嶺盜過的墓,絕不能去濾坑。
當陳玉樓一夥卸嶺盜衆聽到這個消息時,譏諷那些山賊草寇不自量力的同時,也不由大是得意,陳玉樓連贊羅長風英明,若非他提醒了一嘴,說不定變成陵瘴的,就是他們了。
……
湘陰城廣場。
卸嶺羣盜盡數聚集在此,此次瓶山倒鬥,大獲全勝,不僅充實了家底,常勝山的威名更是大盛。
最重要的是,陳玉樓聲名大噪,從此卸嶺魁首之位,坐得是穩固無比,羅長風與卸嶺劍士也藉着這股東風,再度“火”了一把。
石臺之上,陳玉樓傲然挺立,花麻拐、紅姑娘、崑崙皆立於他身後,昂首挺胸,氣勢凜然。
陳玉樓從左至右掃視了一圈,意氣風發的高聲道:“弟兄們,現今世道衰微,正是英雄好漢建功立業之秋。”
“吾輩卸嶺響馬十萬之衆,自漢代赤眉兵敗之後,分散四方,嘯聚山林,如此潛隱山嶽,寄蹤江湖已久,雖只做些倒鬥取利,分贓聚義的勾當,卻也常有大圖謀在內。”
“縱觀天下局勢,已是四海動盪,人心思變,吾輩豈能不動一念?識時務者可稱俊傑,知世道者當爲英雄。”
“值此良機,我等英雄合志,豪傑同心,必能圖個腰金衣紫,青史留名,也不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羣盜都是草莽之輩,聽了陳玉樓這番極具煽動色彩的言語,頓時熱血沸騰,齊齊舉拳大喝道:“總把頭英明,總把頭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