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 就送與它吃

眼前高高矮矮,男男女女,多出了五人崑崙派的劍修史平復和孟中流,之前有過數面之緣,一對容姿相仿的姐妹,肩並肩,手挽手,都是美人胚子,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還有一名相貌清雋老者,眼眸黑多白少,似重瞳又不是重瞳,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

晏南平心中一動,似乎記起了什麼,滿腹狐疑,謹慎地拱拱手,訕笑道:“呵呵,幸會,幸會……”眼珠骨碌碌朝四下裡打量,尋找着脫身之計。

他雖在連濤山風雷殿潛修多年,卻從未見過太一宗的掌門潘乘年,但對方給他的威懾和壓力,卻讓他生不出反抗之心。

這不是什麼好兆頭。

之前潘乘年等人慢了一步,沒見到正主,只得離了伏波洞,順流而下尋找黑龍潭。缺少地頭蛇引路,他們費了不少工夫,才摸到通天河下游,四野茫茫,河道蜿蜒,孟中流坦言,黑龍潭藏在水底百丈深的淤泥中,方圓不足丈許,當年幸有玄水黑蛇鼎力相助,如今欲尋故地,好比海底撈針,沒什麼把握。

潘乘年凝視河水良久,隨手施展神通,將通天河兜底掀起,如一座晶瑩的拱橋,陽光第一次照亮了河底的淤泥,史平復和孟中流在驚駭之餘,只得老老實實御劍飛下,逐尺逐寸搜尋黑龍潭的入口。

撼嶽劍已送回流石峰,史平復御一柄殘破的松明劍,那是他年輕時用過的舊物,在激戰中受損,質地靈性大爲遜色,進退之際頗爲滯澀,不堪大用,反倒是孟中流五行親水,不受河底癸水之氣困擾,身輕如燕,無移時工夫便將這一段河道尋了個遍,一無所獲,遺憾地向潘乘年搖搖頭。

潘乘年繼續掀起下一段河水,氣定神閒,舉重若輕,絲毫不見吃力。

這一尋,便是數個時辰,徒勞無功,到後來,連孟中流都覺得惶恐,以爲自己竟記差了,擔心觸怒潘乘年,死無葬身之地。史平復冷眼旁觀,見潘乘年雖不露倦態,身軀卻黯淡了幾分,心中一凜,隱隱有所察覺。

孟中流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額頭滲出一滴滴冷汗,正彷徨間,卞雅忽然尖叫一聲,秀髮無風自動,伸手指向一處,俏麗的小臉又驚又喜,她眉心放出一道白光,一枚魚形古鎖躍躍欲試,將出未出,牽着她向前飛去。

卞慈一把拉住妹子的手臂,反被她拖着往前行,她不由驚呼一聲,回頭望向潘乘年,後者皺起眉頭,尋思片刻,道:“且由她去!”

卞慈微一躊躇,鬆開手,陽鎖將卞雅引向前,衆人亦步亦趨緊隨其後,數息後,淤泥層層盪開,黑龍潭的入口顯露在眼前,陽鎖迸射出耀眼的光華,似乎感應到什麼,直欲射入潭中,忽然又失去了目標,迅速暗淡下來,縮回卞雅眉心間,重歸於沉寂。

卞雅垂下手腳,眼神迷離,不知發生了什麼,卞慈抱住妹子察看了一回,見她安然無恙,這才鬆了口氣。

潘乘年若有所思,心道:“莫非……陰鎖竟在黑龍潭下?”

崑崙祖師佈下的須彌幻陣運轉了數萬年,早已入不敷出,威力大減,攔得住孟中流,卻攔不住太一宗的掌門,潘乘年祭起一件法寶,輕而易舉就破開幻陣,衣袖一展,衆人身不由己隨他投入黑龍潭中。

身形入水,潘乘年揮出四張避水符,四張驅靈符,粘在史平復、孟中流和卞氏姐妹的肩頭,又祭起一張青燈符,照亮了亙古未變的黑暗,也不見他划動手腳,徑直擡腿而行,似慢實快,在四下裡迅速繞了一圈,視水流爲無物。

史平復暗暗嘆息,劍修入水,一身神通所剩無幾,遠不及玄門修士有種種異寶護身,進退自如,如履平地。

妖氣絲絲縷縷飄來,如附骨之蛆,爲驅靈符所阻,不得侵入衆人體內。潘乘年凝神探查妖氣的源頭,虛無縹緲,亦不得頭緒,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衆人跟隨青燈符潛入黑龍潭,潘乘年當先開路,水流嘩嘩分在兩旁,如有靈性,卞慈時刻照料着妹子,罔顧其餘,史、孟二人心中惴惴不安,又不敢脫逃,只得硬着頭皮一路隨行。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亮起一點幽光,一人埋頭趕路,匆匆忙忙撞上來,直到近處才駭然警醒,臉上堆着笑打招呼,不是夔牛晏南平又是誰人!

卞雅低着頭,秀髮遮住半幅臉龐,不言不語,卞慈睜着一雙妙目,心中猜測着對方的身份,忽然右腕一緊,被妹子死死握住,指甲刺進肌膚,滲出血來。她臉色大變,急忙扭頭看去,只見卞雅翻着白眼,顫抖得像風中枯葉,俏臉扭曲,形同鬼魅,黑沉沉的潭水翻涌迴旋,陽鎖再度從她眉心探出,飢渴難忍,竟失去控制,直奔晏南平而去。

潘乘年有話要問對方,擡手欲阻止,心念一動,又按捺下來,山河元氣鎖桀驁不馴,陽鎖尤甚,花了不少心思,好不容易纔將其制服,區區一個半人半妖的混血,就送與它吃了吧!

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八十九節 消受不起第三十七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五十二節 符名誅仙第三十二節 有此刀無此刀第六十節 泥菩薩過江第五節 我覺得這很公平第四十一節 柿有七德第一百零五節 有始有終第二十二節 轉輪黑騎第五十六節 上仙救小畜一命第三節 另有高人第六節 形狀像一頭鳳凰第十七節 黑暗中的獵人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六節 直如割雞耳第一百節 扮一回縮頭烏龜第五節 兵者兇器也第一百四十一節 大雷音寺第三十八節 蜿蜒如龍蛇第十九節 甕中捉鱉第五節 江山代有英雄出第二百零六節 有百利而無一害第十節 誅仙金符第二十九節 想必是天妖第五節 他這裡度日如年第八十一節 聖靈巨人第一百三十七節 生死只一線之隔第七十六節 始作俑者第二百二十一節 一萬年太久第七十五節 一口老血哽在喉第三十節 同處一殿第七節 玄都玉京七寶山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五十五節 人形的靈寵第七十六節 盡在不言中第四十一節 魏十七對丁一氓第十七節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2第四十四節 兵過落風谷第一百零六節 陰陽雙照第六十三節 一清道人第七十八節 沒眼色的蠢貨第二十八節 鬆壑小界第一百十一節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十三節 如果有一天第二十五節 飛將軍從天降第四十五節 大人有大量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十九節 打人不打臉第十一節 吞江巨蟆第七十一節 既來之則安之第八十二節 一滴何曾到九泉第八十三節 沒有退路可言第六十五節 長夜漫漫第五十七節 故事的隱喻第十一節 必欲得之而後快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五十七節 鐵佛出世之日第二十五節 按捺不住好奇第八十八節 歸元一氣杖第二十七節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九節 久戰不下必有失第三十二節 稍遣愁悶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二十一節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三十九節 斬草不除根第五十一節 引刀成一快第二十九節 今夜無人入眠第二百三十七節留下袖中之物第三十九節 夜屠刀陣第一百十七節 另闢道門一脈第四十三節 安排香餌釣鰲魚第四十七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一百二十二節 開闢難守成易第一百六十二節 惑界第一人第五十三節 泠泠七絃上第二十節 器靈之身第一百零二節 魅影入體第五十四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十四節 扯虎皮拉大旗第六十一節 昊天神域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二十五節 從沉睡中甦醒第七十八節 雖萬千人吾往矣第一百十九節 欲速則不達第十節 一而再再而三第八節 有風自海外來第十二節 鬼頭魚王第七十六節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十九節 好了傷疤忘了痛第八節 百思不得其解第三節 報仇的機會到了第七十節 退而求其次第一百八十三節 幽冥孤域第四節 法則之線第四十四節 擡頭不見低頭見第一百零一節 避之唯恐不及第二十七節 兩害相爭取其輕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
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八十九節 消受不起第三十七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五十二節 符名誅仙第三十二節 有此刀無此刀第六十節 泥菩薩過江第五節 我覺得這很公平第四十一節 柿有七德第一百零五節 有始有終第二十二節 轉輪黑騎第五十六節 上仙救小畜一命第三節 另有高人第六節 形狀像一頭鳳凰第十七節 黑暗中的獵人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六節 直如割雞耳第一百節 扮一回縮頭烏龜第五節 兵者兇器也第一百四十一節 大雷音寺第三十八節 蜿蜒如龍蛇第十九節 甕中捉鱉第五節 江山代有英雄出第二百零六節 有百利而無一害第十節 誅仙金符第二十九節 想必是天妖第五節 他這裡度日如年第八十一節 聖靈巨人第一百三十七節 生死只一線之隔第七十六節 始作俑者第二百二十一節 一萬年太久第七十五節 一口老血哽在喉第三十節 同處一殿第七節 玄都玉京七寶山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五十五節 人形的靈寵第七十六節 盡在不言中第四十一節 魏十七對丁一氓第十七節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2第四十四節 兵過落風谷第一百零六節 陰陽雙照第六十三節 一清道人第七十八節 沒眼色的蠢貨第二十八節 鬆壑小界第一百十一節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十三節 如果有一天第二十五節 飛將軍從天降第四十五節 大人有大量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十九節 打人不打臉第十一節 吞江巨蟆第七十一節 既來之則安之第八十二節 一滴何曾到九泉第八十三節 沒有退路可言第六十五節 長夜漫漫第五十七節 故事的隱喻第十一節 必欲得之而後快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五十七節 鐵佛出世之日第二十五節 按捺不住好奇第八十八節 歸元一氣杖第二十七節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九節 久戰不下必有失第三十二節 稍遣愁悶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二十一節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三十九節 斬草不除根第五十一節 引刀成一快第二十九節 今夜無人入眠第二百三十七節留下袖中之物第三十九節 夜屠刀陣第一百十七節 另闢道門一脈第四十三節 安排香餌釣鰲魚第四十七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一百二十二節 開闢難守成易第一百六十二節 惑界第一人第五十三節 泠泠七絃上第二十節 器靈之身第一百零二節 魅影入體第五十四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十四節 扯虎皮拉大旗第六十一節 昊天神域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二十五節 從沉睡中甦醒第七十八節 雖萬千人吾往矣第一百十九節 欲速則不達第十節 一而再再而三第八節 有風自海外來第十二節 鬼頭魚王第七十六節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十九節 好了傷疤忘了痛第八節 百思不得其解第三節 報仇的機會到了第七十節 退而求其次第一百八十三節 幽冥孤域第四節 法則之線第四十四節 擡頭不見低頭見第一百零一節 避之唯恐不及第二十七節 兩害相爭取其輕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