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節 故事的隱喻

冬日的山林,又剩下魏十七一個人,心腹之患已去,可他卻沒有感到輕鬆。某種意義上,是丹毒逼迫着他一步步前行,絲毫不得鬆懈,少了如此盡心盡力的鞭策者,他有些悵然若失。

魏十七搖搖頭,先把血蟒的屍身收入蓬萊袋,再叫醒青狼。青狼吸入少量毒霧,昏睡了許久,稍稍緩過勁來,還有些萎靡不振,魏十七從袋中取出一塊美人蟒的血肉,喂青狼吞下。

等了半晌,預想中青狼像打氣的皮球一樣鼓脹起來,到處撞樹的一幕並沒有出現,它依然是老樣子,昏昏欲睡。

魏十七又取了一小塊血肉,不顧血腥,一口吞下肚,剎那間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精純的艮土之氣充斥着每一個毛孔,他不由自主弓起背,朝樹幹狠狠撞去,巨大的力量衝擊着經絡竅穴,他如飲甘霖,痛快地咆哮一聲。

枝頭的積雪大團大團墜落,把他埋在雪堆裡。

又是一下沉重的撞擊,“喀嚓”一聲響,樹幹被他生生撞斷,魏十七從雪堆裡踉踉蹌蹌爬出來,渾身上下蒸汽氤氳,狼狽不堪。

“他奶奶的!”他抹去頭上的殘雪,忽然想起阮靜的話,“……要證明你有妖族的血脈,也很容易。鳥天生會飛,魚天生會游水,老鼠天生會打洞,這叫做天賦,你自己想想,有沒有哪一種能力,是常人所沒有的?”

魏十七站在林間,一時間不由癡了。

十天後,張景和找到魏十七,叫他準備一下,翌日清晨在月牙潭邊等候,跟隨衛蓉娘外出歷練。說這番話的時候,她的心情很複雜,荀師兄的眼光很獨到,居然從沙礫中發現了珍珠,而她所看重的弟子胡鏞,被證明只不過是銀樣鑞槍頭。

這一撥試煉弟子,因爲有了魏十七和辛老幺兩個“妖孽”,其他人都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魏十七安頓好師妹,打點行囊,準備踏上新的旅程。秦貞聽他說過此事,早有心理準備,臨到分手,終究有些傷懷。

魏十七見師妹悶悶不樂,說些閒話逗她開懷,他提起長瀛觀中的六座大殿,三清殿是主殿,蓬萊殿是副殿,內藏經丹劍器,其餘四座是配殿,其中青陽殿煉丹,朱明殿祭器,白藏殿鑄劍,玄英殿研經。

掌門奚鵠子親自坐鎮三清殿,但他常年在蓮花臺的洞府修煉,不問俗事,三清殿由捧劍童子和掌印童子輪流看護,鄧守一和傅抱元的地位也水漲船高,隱隱以掌門弟子自居。剩下的五座大殿,由掌門的五位親傳弟子分別執掌。荀冶是首徒,執掌蓬萊殿,並且代掌門召集同門議事,衛蓉娘執掌青陽殿,李少嶼執掌朱明殿,鄧元通執掌白藏殿,劉柏子執掌玄英殿。所謂執掌,也就是一個虛名,五殿中另有仙都長老坐鎮,不得自專。

天都峰下的四間石室,按陽、明、藏、英字號排列,其實取的是青陽、朱明、白藏、玄英的後一個字。陽字號石室之所以無人居住,是由於三十多年前的一樁慘禍,當時陽字號石室中住了六名試煉弟子,其中一人竟是妖物所化,將試煉弟子盡數殺死,吃空內臟,一路殺入仙雲峰,最終爲奚鵠子重創,逃入崑崙山不知所蹤。自那時起,陽字號石室就佈下禁制,空關至今。

秦貞抱着他的胳膊,默默聽他說些仙都掌故,偶爾“嗯”一聲,表示自己仍在聽。

魏十七想了想,又講了個故事給她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在曠野中游走,被一頭兇惡的大象追逐。遊人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恰好看到一個空井,井旁還有一棵大樹,遊人趕緊抓着樹根,爬入水井藏身其中。

這時候有兩隻老鼠,一隻白色,一隻黑色,它們開始啃咬樹根。水井四邊又有四條毒蛇,正在吐着舌頭;水井下面還有一條毒龍,正在向上張望。

遊人心中畏懼毒蛇、毒龍,又擔憂樹根被老鼠咬斷,真是進退兩難,不知所措。就在這千鈞一髮的生死時刻,從樹上的蜜蜂窩中滴下五滴蜂蜜,不偏不倚落入遊人嘴中。

遊人頓時忘了一切恐懼憂愁,盡情品嚐那甘甜的蜂蜜。

故事講完了,沒頭沒腦,秦貞的眼睛閃閃發光,問他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

魏十七悠悠說道,有空的時候多想想,留一個念想,等他回來,再告訴她故事的隱喻。

那一夜,他們坐在月牙潭邊,沐浴在月光和星光下,誰都沒有閤眼。

第四十七節 有誰能想得到第二十六節 身大力不虧第八十七節 天時不如地利第二百六十六節 平起平坐第一百三十七節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五十八節 歲末賭局第九節 何方神聖第十九節 兩頭大叫驢第四十節 熱得不大對勁第三十五章 強按牛頭喝水第四十節 井底之蛙眼界淺第二十四節 不打不相識第九十四節 九節鬆斛石第八十四節 咬上一大口第六十四節 命中註定終須有第二百十八節 好馬不吃回頭草第一百二十九節 一而二二而一第二節 蛇無頭不行第十九節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一百零三節 柿子得揀軟的捏第九十七節 廣恆殿主第三十三節 你可願拜我爲師第一百九十九節 且做壁上觀第九十九節 平等傀儡第五十五節 落肚爲安第一百零四節 殺人者人恆殺之第五十節 人模人樣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三十二節 可願皈依否第二十二節 子午煉妖壺第九十四節 病急亂投醫第十八節 舌頭忙得打結第五十節 見見往日的同僚第七十四節 橫生一番枝節第四十九節 深淵西方之主第三十一節 大角十惡相輝映第七十一節 五明仙界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二十一節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七十九節 無定汪洋第十八節 羅剎妖鬼第三十九節 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五節 要出大事了第一百零九節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八十節 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四十八節 山人自有妙計第九節 一羽不能加第六十四節 成仙尚未可知第一百二十節 損人不利己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十九節 山河萬里圖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四十四節 趁他病要他命第三十二節 一夜之間改變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二十五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十二節 橫豎不能餓死第八十四節 時辰到洞府自開第七十四節 恆河數沙劍第五十節 天大窟窿第五十六節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五十七節 黃沙淘盡始見金第三十四節 終於言歸正傳第八十四節 一波平一波起第五十三節 不可失了禮數第六十六節 天外之天第二十九節 點石成金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一百二十七節 遠走高飛第四十七節 深淵之人第七十七節 兩尾陰陽魚第二十二節 極盡變化之能事第三十五節 汝可敢現身第二百三十二節 根本道法第三十四節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八十三節 富貴險中求第三十九節 夜屠刀陣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七十七節 從雲霄到泥潭第二百二十節 鐵冠道人第一百八十一節 不可以常理度之第四節 浮白嶺魚娥第十五節 事不諧矣第七十九節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六節 兩相罷手第二十五節 聖人賜與穿心鎖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八節 百思不得其解第十七節 猶有無上劍域第三十五節 天意弄人第二十九節 點石成金第十三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十八節 世事總不得兩全第六十節 萬事皆有可能第十三節 孫雀孫瘸子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九節 一羽不能加
第四十七節 有誰能想得到第二十六節 身大力不虧第八十七節 天時不如地利第二百六十六節 平起平坐第一百三十七節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五十八節 歲末賭局第九節 何方神聖第十九節 兩頭大叫驢第四十節 熱得不大對勁第三十五章 強按牛頭喝水第四十節 井底之蛙眼界淺第二十四節 不打不相識第九十四節 九節鬆斛石第八十四節 咬上一大口第六十四節 命中註定終須有第二百十八節 好馬不吃回頭草第一百二十九節 一而二二而一第二節 蛇無頭不行第十九節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一百零三節 柿子得揀軟的捏第九十七節 廣恆殿主第三十三節 你可願拜我爲師第一百九十九節 且做壁上觀第九十九節 平等傀儡第五十五節 落肚爲安第一百零四節 殺人者人恆殺之第五十節 人模人樣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三十二節 可願皈依否第二十二節 子午煉妖壺第九十四節 病急亂投醫第十八節 舌頭忙得打結第五十節 見見往日的同僚第七十四節 橫生一番枝節第四十九節 深淵西方之主第三十一節 大角十惡相輝映第七十一節 五明仙界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二十一節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七十九節 無定汪洋第十八節 羅剎妖鬼第三十九節 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五節 要出大事了第一百零九節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八十節 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四十八節 山人自有妙計第九節 一羽不能加第六十四節 成仙尚未可知第一百二十節 損人不利己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十九節 山河萬里圖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四十四節 趁他病要他命第三十二節 一夜之間改變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二十五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十二節 橫豎不能餓死第八十四節 時辰到洞府自開第七十四節 恆河數沙劍第五十節 天大窟窿第五十六節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五十七節 黃沙淘盡始見金第三十四節 終於言歸正傳第八十四節 一波平一波起第五十三節 不可失了禮數第六十六節 天外之天第二十九節 點石成金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一百二十七節 遠走高飛第四十七節 深淵之人第七十七節 兩尾陰陽魚第二十二節 極盡變化之能事第三十五節 汝可敢現身第二百三十二節 根本道法第三十四節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八十三節 富貴險中求第三十九節 夜屠刀陣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七十七節 從雲霄到泥潭第二百二十節 鐵冠道人第一百八十一節 不可以常理度之第四節 浮白嶺魚娥第十五節 事不諧矣第七十九節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六節 兩相罷手第二十五節 聖人賜與穿心鎖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八節 百思不得其解第十七節 猶有無上劍域第三十五節 天意弄人第二十九節 點石成金第十三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十八節 世事總不得兩全第六十節 萬事皆有可能第十三節 孫雀孫瘸子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九節 一羽不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