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蟲災

陳凡並沒有發現任何強敵,但直覺告訴他,有一股巨大危險正在逼近,而且恐怖之極,不由其來,心中一陣顫抖。

動物的第六感應比人類還要靈敏,特別是遠處的獸鳥最先察覺,恐懼感迅速蔓延到所有的種羣,怪鳥羣迅速向高空逃竄,獸羣頭也不迴向西方狂奔,它們橫衝直撞,前赴後涌,相互踐踏,所過之處無堅不摧,所有的樹木均應聲而倒。

無用置疑,危險來自於東方。

這一幕似曾相識,與五色林的情景完全一樣,來者肯定是一種厲害的六靈,要麼正是幽靈或姒鷲,要麼是同一個級別的妖靈,甚至於更爲可怕。

“我怎麼辦?跑!”念頭在腦海裡一閃,陳凡毫不遲疑緊跟着獸羣逃亡。

鳥獸尚且知道避禍,他當然也有自知之明,不會坐而待斃,這些妖魔鬼怪大都擁有特殊的稟賦,在它們面前,無影神覓毫無用武之,姒鷲的目光就是一個教訓。

上一次逃出陷境有些僥倖,幽靈沒有刻意搜尋,後來又被姒鷲追逐,如果它們其中一個真正搜索,陳凡也許已經命喪當場。

無數羣怪獸彙集成一股巨大的鋼鐵洪流,漫山遍野,似乎是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頭,個個奮不顧身,聲勢極其浩大,蔚然壯觀,可惜不是去奔赴沙場,而是狼狽而逃,彷彿大軍尚未接戰自動潰退,兵敗如山倒。

陳凡當然也是竭盡全力,樹木已經倒,只有從它們的頭頂掠過。

不知踏過多少怪獸的腦袋,陣陣慘叫起此彼伏,一浪高於一浪,悽慘而絕望,彷彿世界的末日已經降臨,比五色林的吼聲還要慘烈。

陳凡暗自驚駭道:“來者到底是什麼怪物?好像比幽靈還要恐怖百倍,難道是夜遊神駕臨?”

沒過多久,身後傳來密集的“嗡嗡”聲,彷彿萬鼓齊擊、千鑼齊鳴,雖然非常遙遠,更談不上震耳欲聾,卻是震撼人心,陳凡氣血騷動,渾身煩躁難受,呼吸爲之一滯,隱約感到一股死氣洶涌而至,經驗告訴他,那是來者的目光。

“嗡嗡”聲迅速逼近,速度快得不可思議,陳凡頭暈腦漲,血液沸騰,劇烈震盪,隱隱有膨脹的跡象,獸羣更受不了刺激,目光呆滯,完全失去了理智,更加瘋狂奔跑,只要稍慢一些立即淹沒在洪流之中,瞬間化爲一攤肉泥。

聽到響聲越來越近,場面越來越慘不忍睹,陳凡頭皮發麻,情不自禁回頭一看,頓時目瞪口呆,全身僵立,倒吸一口涼氣。

雖說是黑辰,天間漆黑一團,但陳凡還是看得清清楚楚,滿眼都是紅彤彤的燈光,不,是紅彤彤的眼睛,數量多得驚人,也許是數十萬只,也許是百萬只,甚至於上千萬,密密麻麻,真正的鋪天蓋,從左到右遮蔽了小半個天空。

陳凡心中不住呻吟:“天啦,那是一羣妖鳥!”瞬間回過神來,撒腿就跑,那麼多妖鳥一涌而上,任你有通天修爲也無計可施,即便是紫靈仙在此也無法倖免,難怪獸羣聞之喪膽。

追兵越來越近,不足十里時,陳凡耳膜巨痛,真氣在經脈裡亂串,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平靜下來,無影神覓面臨崩潰。

修爲較低的怪獸開始停止奔跑,口吐鮮血,哀鳴不斷,軟癱在上一動不動,準備束手就擒,可是它們很快就死在同類腳下。

陳凡咬牙強行支撐,在此生死關頭絕對不能鬆懈,必須堅持到底,停下來就意味着死亡,也許比死亡還要恐怖。

“嗚!”前方極遠處傳來一陣獸吼,緊接着大批獸羣急馳而至,腳下的怪獸也停下來觀望,陳凡暗暗奇道:“它們怎麼回頭送死?”

幾秒鐘後,他同樣停下了腳步,從頭到腳一片冰涼,傻愣愣盯着前方,自言自語道:“前堵後追,天啦,這一次真的無路可逃!”那裡也出現了無數雙紅彤彤的眼睛,然後是左右兩側,顯而易見,怪鳥從四面八方將所有怪獸包圍。

剩下的數千只怪獸均爲丹道境界,個個被怪鳥嚇破了膽,壓縮在方圓五、六裡狹小範圍內,躺在上紋絲不動,甚至於停止了吼叫,默默等待着死神的來臨,

陳凡飛快環顧四周,紅眼睛已經佈滿了整個天空,如同一張紅色的天羅網,又像一座龐大的山峰懸浮在空中,緩緩的向面壓來,彷彿隨時都會突然砸下,氣勢極爲駭人。

羣鳥一聲齊鳴,“嗡嗡”聲驚天動,陳凡真氣一滯,一個踉蹌跌下樹頂,落在一隻怪獸身上直喘大氣,無影神覓隨之消散。

怪獸早已經沒有了知覺,只是在不停顫抖,陳凡涌起了一絲奇異的念頭,好像要放棄抵抗,甘於束手就擒,大駭之下奮起勇氣,強自振作精神,拎起怪獸,張嘴一吐,黃金匕直衝面,轉眼間挖出了一個洞,陳凡迅速鑽進去,並將怪獸擋在洞口。

剛安頓妥當,陳凡就聽到頭頂傳來“嗡嗡”巨響,面似乎在劇烈顫動,不由分說,繼續使用黃金匕向下挖,深入十五、六米後,接着又向左連拐三道彎,直到自己覺得相對安全才稍稍放心。

他收斂了全部氣息,晉入心鏡通明,仔細觀察面怪鳥的動靜。

看了怪鳥的真面目,陳凡暗自叫道:“那是怪鳥嗎?不,絕不是鳥,應該是一種飛蟲。”

絕大部分怪蟲均爲先天,只有拳頭般大小,渾身淡紅,頭部像鴨子,身軀如蜜蜂,又像蝗蟲,突出的眼球如同兩滴鮮血,中間有一個閃亮的小黑點,半尺長的扁嘴彷彿一把匕首,八對橢圓形的翅膀薄如蟬翼,形如蒲扇,直徑將近一尺,修長的尾部拖着一根三尺半的尖刺,六對粗壯的長腿佈滿了絨毛,腳如鷹爪,指爪間還連着短蹼。

它們修爲越高體積越大,金丹境界的通體金黃,體長達到三尺,扁嘴有一尺半,尖刺足有五尺,它們並沒有落下,而是在低空飛舞,似乎有一定的規律,組成某種神秘的圖案。

羣蟲仰頭齊鳴,彷彿在歡呼着什麼,不一會兒,份份向四周躲閃,十三隻巨大的怪蟲赫然出現,其中十二隻金光閃閃,耀眼奪目,體長五尺,扁嘴兩尺半,另一隻卻是淡青色,長度更是達到七尺。

它們已經修至靈道,成爲精靈,一個是青靈、十二個是金靈,顯然是蟲中之王,唯一令人奇怪是,尾刺只有短短的半尺。

青靈蟲高鳴一聲,羣蟲飛至高空,懸浮不動,丹道的在下,先天的在上,按照修爲排列,井然有序,多而不亂,整個森林鴉雀無聲,死一般的寂靜。所有的金靈蟲忽然開始人語:“大王,您先請!”吐字生硬,但是對青靈蟲王異常恭敬。

青靈蟲向它們微一點頭:“你們一起來!”它的人語流利了許多,清晰流暢。

每隻蟲王都落在一隻怪獸身上,尾部的尖刺猛的伸長,一頭扎進怪獸的腦門,瞬間功夫,怪獸的腦袋癟下去,只剩下一層皮,它們在吸取怪獸的腦髓。

蟲王吸食的速度極快,僅僅一刻鐘時間,所有的怪獸都被吸去了一半,青靈蟲向空中尖叫一聲,羣蟲歡天喜,先是數不盡丹蟲落下,吸食另一半。

丹蟲數量多,但食量也小,很快將另一半吸完,然後飛至原處,接着是其它修爲最低的怪蟲,它們與衆不同,使用的是扁嘴,吸食的是血液,數百隻怪蟲同時享用一頭怪獸,幾秒鐘就完全吸飽。

青靈蟲突然高飛尖鳴,羣蟲齊聲呼應,絕對是排山倒海,山崩裂,陳凡渾身劇震,一口熱血直衝嗓門,差一點脫口而出。

呼聲持續時間很短,青靈蟲振翅而去,金靈蟲分飛左右,羣蟲緊跟其後,瞬間消失在黑幕之中。

“它們走了?一切都結束了?”陳凡依然不敢動彈,隨即恍然大悟,東方出現一抹亮色,原來黑辰已經過去,晨日即將升起。

陳凡什麼也不想,立馬閉目調息,其實他的傷勢並不重,更多的是驚魂未定。

不多久,陳凡破土而出,凝視着初升的晨日,但覺精神抖擻,神清氣爽,不由自主的長嘯一聲,渾身舒暢之極。

再看看四周觸目驚心場景,他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

一望無際的森林已經消失不見,所有的樹木都連根折斷,一片狼藉,這是獸羣的傑作。

殘枝斷幹間,橫七豎八躺着怪獸的屍體,它們只剩下一張空皮囊,裡面的肌肉乾枯疏鬆,骨頭粉身碎骨,就連體毛也是暗淡無光,只有大眼睛依然圓瞪,滿含悲切和無奈。

黑辰之前,這裡還是生機勃勃,熱鬧非凡,現在卻變成一片死,一個生命的荒漠。

“太可怕了!”怪蟲吸食的一幕在眼前閃過,陳凡心有餘悸,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怪蟲的厲害之處不在於修爲高深,而在於數量太多,殺之不盡,陳凡無法想象有哪一種七靈是它的剋星,最令人恐怖的是,靈蟲擁有極高的智商,它們不是對獵物窮追不捨,而是有策略進行圍獵。

幽靈、姒鷲儘管可怕,但是功力高絕的靈仙還能正面抗衡,可一旦遇到怪蟲,唯一的辦法就是落荒而逃,或者像自己一樣躲起來。

“圍獵?對,它們是在圍獵!”想到這兒,陳凡突然僵住了,喃喃道:“也許每到黑辰,它們就傾巢出動,集體圍獵,天啦,這裡太危險了,快走!”

怪蟲向西北飛,陳凡只好反其道而行之,向東南方跑。

三、四里之後,場面更加慘烈,沒有一具完整的屍體,怪獸們不是死於怪蟲之口,而是被同類踏成肉醬,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血腥味,令人作嘔。

陳凡不忍心看下去,加快速度一掠而過,一口氣狂奔五、六百里,終於見到了茂密的森林,壓抑的情緒才稍稍減緩。

回頭看了一眼,長嘆一口氣,迎着晨日繼續趕路,心中暗忖道:“一場蟲災滅林千里,死去的怪獸也不下於數十萬,不知是禍還是福,幸好它沒有在五色林活動,否則所有的仙府都不能倖免,無論是大哥還是凌虛上人、青蓮上人,只好擇而居。”

一想到秦城上人,陳凡放慢了腳步,他不知道身在何方,隱約感到那場狂風方向不定,似乎一會向南,一會向東,一會向北,偶爾還向西吹過,如果方向判斷錯誤,豈不是南轅北轍?距離秦嶺越來越遠。

遲疑了許久,陳凡搖了搖頭,暗自說道:“當務之急,應該先躲避怪蟲,最好能找到當的仙友,對,只要見到人就好辦。”

這一片森林大得驚人,從晨日升起到昏日落山,陳凡跑了三、四萬裡,前面還是茫茫綠色,一馬平川,除了沿途的河流之外,沒有看到任何一座山脈。

晚霞越來越淡,落日的餘輝慢慢消失,密林又開始了夜間的喧鬧,陳凡苦笑一聲:“看來又是一座荒翠林,唉,希望明天能有好運。”

落回面,陳凡迅速挖了一座洞,深入表七、八丈,入洞後將洞口完全封閉,他原本打算在林中佈置一座幻陣,隨即立馬否決,在獸羣瘋狂的衝擊下,小型幻陣毫無作用,瞬間就會土崩瓦解。

在洞底靜靜坐了一會,陳凡取出黃木上人、羅扶上人贈送的兩片玉簡,神識一展,很快就愣住了,每片玉簡上記各載着一段口訣,分明來自於《千咒語》,而且是自己沒有領悟的部分。

“高級咒術?”陳凡又驚又喜,二老修爲高深,黃木上人甚至於說能夠抵禦一道天劫,由此可見,它們的威力非同尋常。

黃木上人的口訣叫天雷訣,羅扶上人的口訣是虛空罩,一攻一守,陳凡壓下心中的興奮,全神貫注領悟其中的奧妙。

兩段口訣都是臃長而繁瑣,正常默唸完畢需要一分鐘的時間,陳凡大感頭疼,咒術與功力息息相關,沒有高深的修爲,再厲害的口訣也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威力。

陳凡考慮良久,決定重溫《千咒語》,將整部秘訣從頭到尾過濾一遍,然後取出師父的玉簡,認真研究他的思路。

漸漸,陳凡完全沉浸於咒術之中,忘卻了時間的流逝,忘卻了外界的一切。

隨着時間的推移,口訣、《千咒語》、師父的玉簡默唸了無數遍,再相互對比,慢慢有所領悟,不知不覺中,咒術跨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突然間,陳凡睜開眼睛,感覺自己似乎有了某些變化,功力有所增進,儘管是微乎其微,但還是大喜過望,輕笑道:“其實六藝就是天道的一部分,呵呵,領悟六藝的過程就是領悟天道。”

晉入心鏡通明,面是陽光明媚,午日剛剛升起,心念一動,頓時大吃一驚,自己在洞內呆了十七天,毫不遲疑破洞而出。

呼吸着新鮮的空氣,陳凡心情舒暢之極,神識一展,不由眉頭微皺,他感應到西北面百里之外似乎有些不妥,猶豫了片刻,立即施展無影神覓急馳而去。

剛走了十幾裡,神識也延伸到遠處,陳凡驚道:“天啦,又是蟲災。”那裡的森林已經毀於一旦,到處都是血淋淋的場面,枝葉夾雜着碎肉,慘不忍睹,其景象與那一夜的一般無二。

陳凡暗忖道:“難道它們的老巢就在附近?不,也許是另一羣,也許森林裡有數不盡的蟲羣。”他一邊想着,不由自主加快速度,繼續向東南奔去。

接下來的幾天,森林依然向天邊延伸,怪蟲肆虐的痕跡也隨處可見,陳凡更是騎虎難下,看着莽莽密林,心裡總有一絲迷惘:“哪裡是通往秦嶺的方向?繼續前進,還是原路返回?”

返回是不可能了,否則就是前功盡棄,只有橫下一條心,無論前面有多遠,總有一天會走到盡頭。

決心已定,煩躁之意漸去,陳凡安下心來,白天趕路,夜間研習六藝,他慢慢淡忘了趕路的目的,只要心有所悟,立即擇閉關,完全隨心所欲。

回山之路變成了修行之路,陳凡漸入佳境,修煉已經成爲生活的全部,入定的時間越來越長,每一次最少十天半個月,三、四個月醒來是家常便飯。

他全身心投入,從道門六藝到老瘋子的心得、秦城上人的玉簡、二老的口訣,無不爛熟於心,領悟越來越深,每一次體悟都有極大的收穫,意味着解決了一道難關,跨入一個新的天。

因爲在洞裡閉關,他漸漸產生一絲奇妙的感覺,似乎與大融爲一體,自己已經成爲大的一部分,隱約感受到它的脈動,它的深沉與厚重,它的呼吸和歡騰。

恍惚間,陳凡彷彿正與大交流,向它講述六藝的精妙,傾訴其中的困難,大雖然沉默不語,但他感應到大的心聲,從中獲得了絲絲靈感。

這一天,陳凡從冥思中醒來,瞬間衝出洞,心中充滿了無限喜悅,萬幻靈術第一章已經完全領悟,咒語也有了重大突破,天雷訣、虛空罩更是收穫極豐,雖說是剛剛入門,只能發揮一成的威力,但畢竟正式跨入門坎,能夠實際對敵。

與此同時,境界也水漲船高,向前跨入了一大步,非飛昇時所能比擬。

心念一動,這一次閉關居然有六個月零十二天,不禁會心一笑,笑過之後猛的一震,僵立當場,滿臉詫異:“師父說一年之內必有初劫,我在這裡好像已經超過了五年,怎麼它還沒降臨?”

想了許久,百思不得其解,疑惑道:“難道是因爲陰氣在體,老天爺對丹師手下留情?也許靈身與凡身合爲一體,老天感到爲難,一直舉棋不定。”

“不過,世事無常,禍福難測。”高興之餘,陳凡又感到一絲憂慮,因爲他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一旦陰氣跨入靈道,會不會兩次初劫同時降臨?

“兩劫齊至,肯定是非常恐怖。”陳凡忽然笑了,一拍腦袋,輕笑道:“車到山前必有路,師父贈有金丹,還有天雷訣、虛空罩,除了萬年劫、紫靈劫之外,其它天劫應該不在話下。呵呵,不管天崩裂,我自巍然不動。走!”

陳凡邁着輕盈的步伐,迎着冉冉升起的晨日飄然而去,陽光燦爛,映紅了他的臉龐,森林中生長着奇樹異木,五顏六色,色彩斑斕,成羣的鳥兒在空中飛舞,展示着精湛的舞姿,樹叢中傳來陣陣獸吼,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他在樹頂悠然自得飄蕩,享受難得的清靜,欣賞四周的美景。

接近午日午時,陳凡忽然感到氣氛有異,不知從何時開始,鳥獸均消失不見,凝神注目,四顧張望,前方隱約聳立着一座紅色的小山,頓時喜不自禁,顧不上其它,立即加快步伐向小山奔去。

小山越來越近,陳凡卻大爲奇怪,此山只有八、九百米高,但是形狀怪異,好像一座巨大的蒙古包,表面還有無數洞穴,空氣中似乎瀰漫着一股血腥味。

“不好,似乎有妖孽!”陳凡心生警惕,不由放慢了腳步,全神戒備,緩緩向小山靠近。

“嗡嗡!”隨着幾聲輕響,小山上空出現一朵紅色的雲霧,陳凡驚駭失色:“天啦,是怪蟲,這裡是它們的老巢!”迅速施展無影神覓,轉而向南狂奔。

隨着修爲的增長,他的速度比從前快了一半有餘,直到昏日漸漸西下,陳凡終於看到了一座大山,毫不遲疑飄上山頂,頓時呆了呆。

山下是一片汪洋大海。nk"

第二十一集 第八節 第二個鳳凰湖第十四節 絕命遺書第六節 真人第八節 病虎打賭第十一節 破道上人第十四節 敢死隊(中)第十三節 百草隱秘第九節 沉魚落雁第八節 探秘(上)第一節 萬鷗島第十八集 備戰 第二節 帝陽的世界第一節 初到靈界第十八集 備戰 第六節 衆靈求護第十八集 備戰 第一節 佈陣第七節 石猴降世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五節 歡迎第十九集 苦戰 第三節 青精石第四節 秘謀第十二節 棄場第九節 長奔遠襲(下)第十九集 苦戰 第十一節 皇文第二節 青衣第十一節 再見虹姑(下)第十四節 金丹對決第九節 長老會第七節 羅門內訌第三節 大天劫第一節 擒龍第七節 丹人黑皮(上)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二節 雷嶺第八節 趕市第十二集 大災 第六節 金童玉女第十節 上古隱秘第十二集 大災 第三節 閉關第十三節 重返山谷(上、下)第四節 大劫之前第七節 靈泉洞第十一節 靈芝島(下)第十一節 血戰羅門(八)第十九集 苦戰 第三節 青精石第九節 相約比試第九節 雙心人第八節 山靈傳警第四節 兄弟重逢第六節 爲義而死(中)第十八集 備戰 第八節 再入地洞第十二節 百靈子(上)第三節 魏老哥哥第七節 羅門內訌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二節 雷嶺第十一節 血戰羅門(九)第六節 小谷潛修第九節 深海龍鯨第十二節 棄場第十節 落入羅網第十二節 驚天一鞭第五節 歡迎第八節 禍不單行第十九集 苦戰 第九節 圈套第十節 返回羅門第六節 火兔第十一節 天波上人第四節 報仇第三節 生與死第三節 覆沒第十三節 琅琊仙境(下)第五節 百草世家第五節 定策第二十一集 大結局 第一節 喜相聚第九節 萬鵬嶺第九節 神龍入侵第八節 病虎打賭第一節 初至蒼山第七節 啞奴黑皮第一節 孔雀第一節 初至蒼山第五節 花貓第十節 一場空第五節 靈泉山崩第三節 生與死第五節 思鄉谷第六節 海難第十三集 潛洲 第二節 識破陰謀第六節 靈蛛絲第三節 烏雞送行第十節 雪狼嶺第二節 重劫第五節 天上人間(中)第十一集 再回容洲 第十節 詭異第十一集 再回容洲 第十節 詭異第六節 平衡之力第二十集 新世界 第二節 帝月第十七集 追兇 第八節 查案第五節 三鬼第十二節 棄場第十四集 靜修 第八節 天劫大戰第十七節 決戰山谷(上)第十節 度劫第七節 死亡森林第十九集 苦戰 第三節 青精石
第二十一集 第八節 第二個鳳凰湖第十四節 絕命遺書第六節 真人第八節 病虎打賭第十一節 破道上人第十四節 敢死隊(中)第十三節 百草隱秘第九節 沉魚落雁第八節 探秘(上)第一節 萬鷗島第十八集 備戰 第二節 帝陽的世界第一節 初到靈界第十八集 備戰 第六節 衆靈求護第十八集 備戰 第一節 佈陣第七節 石猴降世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五節 歡迎第十九集 苦戰 第三節 青精石第四節 秘謀第十二節 棄場第九節 長奔遠襲(下)第十九集 苦戰 第十一節 皇文第二節 青衣第十一節 再見虹姑(下)第十四節 金丹對決第九節 長老會第七節 羅門內訌第三節 大天劫第一節 擒龍第七節 丹人黑皮(上)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二節 雷嶺第八節 趕市第十二集 大災 第六節 金童玉女第十節 上古隱秘第十二集 大災 第三節 閉關第十三節 重返山谷(上、下)第四節 大劫之前第七節 靈泉洞第十一節 靈芝島(下)第十一節 血戰羅門(八)第十九集 苦戰 第三節 青精石第九節 相約比試第九節 雙心人第八節 山靈傳警第四節 兄弟重逢第六節 爲義而死(中)第十八集 備戰 第八節 再入地洞第十二節 百靈子(上)第三節 魏老哥哥第七節 羅門內訌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二節 雷嶺第十一節 血戰羅門(九)第六節 小谷潛修第九節 深海龍鯨第十二節 棄場第十節 落入羅網第十二節 驚天一鞭第五節 歡迎第八節 禍不單行第十九集 苦戰 第九節 圈套第十節 返回羅門第六節 火兔第十一節 天波上人第四節 報仇第三節 生與死第三節 覆沒第十三節 琅琊仙境(下)第五節 百草世家第五節 定策第二十一集 大結局 第一節 喜相聚第九節 萬鵬嶺第九節 神龍入侵第八節 病虎打賭第一節 初至蒼山第七節 啞奴黑皮第一節 孔雀第一節 初至蒼山第五節 花貓第十節 一場空第五節 靈泉山崩第三節 生與死第五節 思鄉谷第六節 海難第十三集 潛洲 第二節 識破陰謀第六節 靈蛛絲第三節 烏雞送行第十節 雪狼嶺第二節 重劫第五節 天上人間(中)第十一集 再回容洲 第十節 詭異第十一集 再回容洲 第十節 詭異第六節 平衡之力第二十集 新世界 第二節 帝月第十七集 追兇 第八節 查案第五節 三鬼第十二節 棄場第十四集 靜修 第八節 天劫大戰第十七節 決戰山谷(上)第十節 度劫第七節 死亡森林第十九集 苦戰 第三節 青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