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反正她也就是借別人的詞來表達自己那同樣的心境,也不算是對蕭閒的欺騙吧。
但是爲避免蕭閒失望,她還是不要讓他知道的好,畢竟大家不也都用什麼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來表達誓死不渝的愛情麼。
那她也借用一下自然是沒有關係的。
沈明珠盤算着現在的時節,自己要製造一個機會,利用蕭澈來達到離開京城的目的,這樣她就可以去海邊和蕭閒會合,幫助蕭閒一舉將那些倭寇給殲滅,讓他們再也不能來岸上作亂。
這些倭寇就好像是吸血蟲一樣,他們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也不能像北方鐵騎一樣可能會亡了大秦。
可這些倭寇時不時就來騷擾,讓海邊的百姓們不勝其苦,朝廷派人去剿他們的時候,他們又迅速地躲去了海上。
東海上島嶼衆多,大海上茫茫蒼蒼的,方向都不好辨認,所以要找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他們就仗着這些有利條件,所以才肆無忌憚,而大秦皇帝也覺得很是頭疼,打還打不死,不打還一直讓他們騷擾。
而且後來這些倭寇也有人數暴增的趨勢。
除了東洋來的真正的倭寇,還有海邊一些海島以及流民,甚至還有南洋來的,他們以倭寇爲旗號幹着搶掠的勾當,他們也被歸爲倭寇的行列。
所以說倭寇不只是東瀛人,而且他們人數越來越多,也開始有要佔領東南海邊的勢頭。
如果不講他們給徹底打敗殲滅,那他們是不會甘心離開的。
而如果大秦不定,那蕭閒也不會真的放心,他一直都覺得先皇對他太好,他對先皇也有很深的感情。
而且現任皇帝對他也非常器重,對他幾乎比親兒子還要好,雖然是逼宮來的,可因爲還算是一代明君,所以蕭閒也沒有摻雜過個人恩怨,對皇帝也是十分地敬重。
就算是他不參與宮廷爭鬥,但是讓他離開,他肯定也要做到心無旁騖才行。
尤其是朝廷有難的時候,他不會坐視不理。
所以沈明珠覺得要幫助他搞定金國、平了倭寇,至於南越她覺得問題可能不大。
因爲南越是女帝當家,性情溫良,愛好和平,很少會有戰爭的情況。
西陳就更簡單了,到現在還是金、秦、越三國的勢力在裡面此消彼長,加上西陳原本的四大家族,關係複雜,內鬥厲害,根本就沒有精力和時間來攻擊別國。
而她已經和蕭閒出使了金國,擺平了耶律飛雄,扶持了耶律晉上位,再加上和耶律恩的關係,她覺得金國目前是沒有問題的。
至少可以保持十年到二十年的和平時期。
如今最急迫的就是海邊的倭寇,將他們殲滅之後,大秦可以說就是國泰民安了。
只要皇帝不太昏庸,就會穩步進入上升階段。
文有沈粲,不會有黨政,沈粲帶領的士林文官們風氣也還算是清廉的。
武的話雖然沒有蕭閒那麼厲害,可如今蕭閒有意爲朝廷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