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小兒戲言
“爹,您聽說了嗎?鎮上有點規模的鋪子,都接到了那位道人的契約,出手可闊綽了,家家一枚金豆子,聽說足足撒出去數十枚。”
跟在老爹後面打下手的季央,一臉興奮:“乖乖,這可是金豆子啊,這不得值幾百兩白銀?”
“咚!”
“哎呦!爹——”
一個腦瓜崩敲得季央抱頭直跳腳。
博彥石記的老山匠——季津,眼睛一瞪,訓斥道:“乖什麼乖?沒大沒小!”
說起季津山匠,那可是壽山鎮的傳奇。
其之傳奇,既在於盛名在外的雕刻技藝;
也在於他是親眼目睹壽山雷君之人!【第51章】
若不是他親口篤定,壽山鎮民又怎會相信?
事實上,決定祭祀壽山雷君,也是他提議並帶頭捐錢捐物,這纔有了後來浩浩湯湯的祭祀之舉。
“爹!我也不是關心咱們嘛!”
季央揉着腦門,不改興奮之色:“您看啊,這道人這麼有錢,又找了全鎮匠師,很明顯是擇優而取,說不定這就是一場考覈,爲了準備修建道觀呢!”
“忘了爹怎麼教你的?”
季津一邊訓斥,一邊拇指中指張開作拃,比劃着一塊巨石,丈量尺寸。
“……不準妄言客人。”
季央表情一僵,頓時有些氣餒。
“壓住!”
季津拉起一根墨線,命令季央壓住。
“哦!”
季央有些悶悶不樂的按住墨線,瞧着老爹忙前忙後,一會兒彈墨線,一會兒做標記,許久才停下動作,似有不滿,正盯着石頭暗暗琢磨。
“爹,你打算把這山神廟雕成什麼模樣?”
“神廟還能是什麼模樣?牌樓,大殿,臺階,杵個塔,立個碑,點幾座石缸,基本也就大差不差。”
季津一邊思考着,一邊隨口應付兒子問詢。
“這也太俗套了吧?”
“咱們就是一個匠師,還能學那……”
話未說完,季津戛然而止,驀然看向兒子。
“……怎麼了爹?”
季央摸了摸臉龐,因爲手指剛按過墨線,頓時將臉上摸出一道道黑印,顯得頗爲滑稽。
“季央,你覺得這山神廟該雕刻成什麼模樣?”
“我說了有什麼用?我又不是師傅,最後還不是挨伱教訓。”
季央嘀嘀咕咕着,不願多說。
“爹刻了一輩子的石頭,還從來沒按照自己的想法雕刻過。今兒可不一樣,保底也有一粒金豆子,說不得可以孟浪一回兒。”
季津呢喃道。
季央聞言眼睛一亮:“對呀爹!”
“那你覺得這山神廟,該是什麼模樣?”
“爹,要我說,既然是山神廟,那就得有山,您想想要是,在這周圍聚了一圈的山,多氣派?”
“那不成了掀蓋的蚌殼?”
“你看,爹你又教訓我……要不咱們刻個大大的山神,頭頂天,腳踩地,身周祥雲朵朵……”
“那是神像不是廟!”
“爹——”
……
……
這一天,壽山因爲青衣道人的一把金豆子,徹底熱鬧起來。
作爲壽山鎮人,彼此互爲競爭,也相互通氣。
彼此一打聽,便知青衣道人將交貨時間和地點,皆設在同一天同一個地點。
這下好了,一些本想隨意糊弄交差的工匠,也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精神!
畢竟落選事小;
砸了招牌事大。
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小鎮叮叮噹噹之聲不絕於耳。
七日之期,彈指即逝。
三月十日,天光正翳,壽山鎮已然早早醒來,陷入忙碌之中。
除了裝卸貨物;
更多的是將“山神廟”搬上板車,運往鎮口。
太陽升起時,鎮口已然熱鬧一片。
“劉掌櫃,早啊!”
“早早早!”
“呦,這就是貴鋪作品吧,讓我瞧瞧……哎呀,瞧瞧這窗櫺,雙面鏤空,惟妙惟肖,可謂成風近堊!讓我猜猜,這是出自趙師傅的手筆吧?”
“哎呦,您好眼力,除了趙卓,咱這壽山鎮誰有這鏤雕技法?”
“您說的沒錯!”
“呀,韓師傅早!”
“讓我瞧瞧,嘖嘖,韓家不愧是細雕大家,瞧瞧這獅子,這刀畫功夫端是一絕!瞧着小巧可愛,跟貓似的,簡直都要活過來捉老鼠了。”
“呦,這就是貴鋪作品吧?這牌樓瞧着怎麼歪了?這雖是內景微雕,不求你鬥榫合縫,但也不能如此歪斜吧?”
“韓師傅,您得看看眼了。不是牌樓歪了,這是山道,斜的!”
好傢伙!
今兒壽山鎮算是徹底熱鬧起來。
各門各派,高手齊聚,一個個皮笑肉不笑,彼此遛彎打探。
關係好的,相互吹捧;
關係差的,明褒實貶。
可把茶攤老伯看樂了。
他擺了幾十年的茶水攤子,還從來沒見過鎮口如此熱鬧,更沒瞧見山匠們如此模樣。
那瞧着精湛廟宇便急眼,看見拙劣之作便得意的模樣,屬實有趣!
“博彥石記來了!”
“走,去瞧瞧。”
人羣中突然傳來的一聲驚呼,吸引在場無數匠師的注意力。
作爲壽山鎮最具實力的博彥石記,大家自然緊張得很。
沒多久,便見幾名匠師學徒,小心翼翼推着一輛板車而來,班車上,赫然擺放着博彥石記的作品。
衆人打眼瞧去,場中登時鴉雀無聲,俄而悉悉索索的議論聲傳來。
“這是……山神廟?瞧着就是一座神像啊!”
“可不是!”
“呀,神像之下有廟宇。”
“我瞧瞧!哎呦,我活了五十三年,還真沒見過山神廟長這樣。”
衆人議論紛紛間,立馬有相熟之人,上來打招呼。
“劉掌櫃早啊,博彥石記的雕工,還真是一如既往的鬼斧神工啊!”
“是啊是啊,瞧着那叫一個點屏成蠅,活靈活現。”
“過獎過獎!”
博彥石記老掌櫃拱手迴應,心中感覺有些操蛋。
說實話,他寧願迎來明嘲暗諷。
作爲同行,他深知若是真心誇獎,哪會用如此虛無渺渺的詞彙兒?
最起碼得點出得意之處,那才叫鑑賞與肯定。
眼下這叫什麼?
安慰呀!
爲啥?
博彥石記的作品,屬實有些另類。
一座似道非道神像佔據大半石基,上本身是人,下半身連接山脈;
神像之下才是規規矩矩的殿堂樓閣,雖然佈局排列,乃至雕工稱得上一句巧奪天工,但整個微雕立意已然跟山神廟不搭邊。
畢竟哪有山神廟長這樣的?
老掌櫃也是無奈。
季津是鋪裡扛把老師傅,他一直十分信任,因此將活計交給他之後,便不曾過問,怎料,成品竟是這般模樣?
如今交差在即,已然無法更改。
唉!
也罷也罷!
還好雕工尤在,金豆子賺不到,倒也不至於毀了名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