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行走在凡間(六)

——這幫垃圾個個都該死!尤其是他們居然裝作病患,利用他人的同情心來謀財害命!這種行爲最是讓黃昶感到無法忍受——在他的前世裡,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經常能看到那種“老人跌倒不敢扶”,“見義勇爲沒人幫”之類事情,每每看到這些消息時都會讓黃昶憤怒不已,在感慨世風日下的同時,也對那些造成整個社會如此自私冷漠的始作俑者愈發痛恨。

終於,有朝一日,當他自己也遇到了一件差不多的事情時,他果斷站了出來,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了一個二十多歲大學生應有的熱血和正義——之後便來到了這個世界,擁有了“黃昶”這個名字,以及一段全新的,更加精彩的生命。

黃昶從未因此後悔過,他有時候甚至會想:是不是正是因爲自己的義舉,上天才會又給了他這次機會?也許正是因爲抱着這種念頭,重生以後他的正義感並未有絲毫削弱。平時住在仙山上還看不出來,但前幾年跟着師父長青子在山下游歷時,黃昶對很多事情的意見看法,卻是讓長青子都感到這個徒弟什麼都好,就是棱角太過於分明瞭一些,頗有法家嚴苛刑峻之風。

爲此長青子也刻意在這方面對他多加疏導,尤其是在對待那些“惡人”之時——西崑崙乃是道家一脈。而道家修士講究師法天地,順其自然,專注於自身的修煉,一切求諸於己,對於所謂“善惡”,“正邪”之分其實並不看得很重。西崑崙因爲受岐山劍派影響較多,在天下諸多道家門派中已經算是非常正直的了。但長青子在平時教導黃昶時,也還是儘量向他灌輸道家清靜無爲的思想,同時希望他能建立起對於生命的敬畏,尤其是對於他人的生命。

黃昶以前在聽師父教導時,總覺得這些理論過於空虛,沒什麼實際意義。然而到今天,此時此刻,當他獨自一人,手握利刃,看着身前這五六個哀號呼叫的蟊賊時,黃昶卻忽然猶豫了……

——這些人的生命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只要輕輕一揮手就能把這些人全部殺掉,他也有足夠理由這麼做。就是回到山上,向宗門執法堂稟報此事,甚至向長青子本人稟報,師長們也只會稱讚他爲民除害,而不可能因此對他有任何苛責。

但黃昶此刻卻想起了當初師父在放過一羣山賊後向他所說的話——放過他們,這些人當中也許會有那麼一兩個改邪歸正的,當然也許一個都沒有。但無論如何,這應該由他們本人來決定,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好惡來判斷。

“擁有力量,並且學會謹慎的使用它。知道什麼時候該出手,做到哪一步時又該適可而止……阿昶,人死不能復生,在作出那些無法挽回的決斷之前,最好謹慎一些。”

——這是當年師父長青子給他的教誨,而現在,輪到黃昶自己做出決斷了:是根據師父的教導,放過這些人一馬。還是秉承着“除惡務盡”的思想,將他們全部殺掉?

黃昶一時間有些恍惚……

…………

“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回我不殺你們,給你們一個改過的機會。但如果你們還敢幹這種事情……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總聽說過吧!”

黃昶最終還是沒殺那些人,而是給了他們一次改過的機會——儘管他對那些人說的話聽起來很老套。以前黃昶在聽旁人說出這些言辭時,總覺得這傢伙真是迂腐。然而今天,輪到他自己頭上,在說出這番話後,卻感到自己心湖中微微一動,恍然間似乎又有所得。

細細琢磨一番,方纔覺察出這其中真有奧妙——自己把人全殺了固然簡單痛快,卻也把事情給做絕做死了。所謂天道五十,大衍四九,天地之間尚有一分不足呢。凡事留有一分餘地,以待變化,恰恰是他們修行之士平常鍛鍊身心時最要注意的一件事。難怪師父一向主張不要隨意殺人,人死不能復生,殺了人就再也無法挽回,這並非師父心慈手軟,而是爲了保護自己作爲修道者的心境。

“原來師父一直說的‘上天有好生之德,做事要適可而止’是這個意思啊……可爲什麼不直接告訴我們呢?……嗯,難道是要自己領悟出來的才管用?”

黃昶這邊恍惚猶豫了一會兒,如果按照一般故事劇情,那幾個蟊賊這時候就應該不知死活的跳起來主動襲擊他,這樣就可以讓黃昶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把他們幹掉了。

可惜現實中即使是盜賊也不會這麼蠢——那幾個小賊聽到黃昶居然不殺他們,自是喜出望外,連連叩首,保證說今後決不敢再犯了。他們能不能說到做到其實黃昶並不在乎。反正,作爲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他就算決定放過這幫人,也多少要給他們留下一番教訓——當初師父放走那些山賊之前可是切斷了那幫傢伙手上筋絡的。黃昶做不到這麼細緻,只能馬馬虎虎,每人留下幾根手指頭算了。

剛纔那一刀已經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剩下一兩個運氣好沒被削掉手指的這會兒便被補上一刀,真正是和同夥們有難同當了。至於那個爲首之人,以及躺在地上裝病騙人的傢伙——這兩個作爲首惡,黃昶對他們的懲罰也更加重一些:直接一人砍掉了一隻手,從手腕處截斷。

這其實反而救了他們一命——黃昶先前已經把他們那隻手或踩或捏的碾成了一團爛肉,骨頭經脈血管全都徹底壓碎了。這些人只是尋常凡人,沒什麼好的治療手段,如果熬不住疼痛或傷口腐爛的話,活活疼死都有可能。黃昶這一刀子下去卻是乾淨利落,當時連感覺都沒有,只要及時包紮,止了血,今後無非少一隻手而已——依然勉強可以謀生,但想再要去跟人爭鬥就比較困難了,而這也正是黃昶的目的。

至於那兩個人是否能體會到這番“好心”,黃昶是不在意的,反正只要他自己念頭通達就行了。

七十三 金榮的再次挑戰(四)一一七 救世荒原八 特訓(一)一零四 動手(三)五 兄弟夜談(一)三十三 交流與情報(一)一八二 仙桃五十四 突發事件四十九 水靈宮(四)八十九 古魂(中)八十三 岐山劍派(二)一一四 新挑戰(一)三十一 黃昶的秘密(一)(求月票!求推薦票!)六十八 劍修(上)一六零 有意思一二一 教誨(中)八十九 聯手七十二 好東西(一)十四 鬥妖(九)五 考驗二十八 緣故六十四 新的想法一四三 銅鼎三十二 拍賣會(七)三十八 書生(二)一五八 大校檢(五)五十三 新指揮(二)二十三 修仙界(中)五十二 大師兄(下)二十五 戰慕容(三)七十一 變化(三)一四八 再次拜師三十二 黃昶的秘密(二)九十 初遇邪教(七)七十三 好東西(二)九十八 鬼宅(六)五十六 天篆地書(中)五十五 天篆地書(上)八十三 回鄉(一)一二五 衝車(上)一四五 烙紋一四八 再次拜師六十八 家族秘寶七十 釣魚者四十五 收穫(二)九十六 鬼宅(四)七十三 金榮的再次挑戰(四)二十二 見家長(一)二十九 踏上征途(二)七十四 好東西(三)八十三 與美同行(二)四十六 絕靈之體?六十六 好貨?(下)九十七 約戰(一)六十 陳家莊防衛戰(六)二十二 鬥法(六)一零零 入城(六)五十六 天篆地書(中)一一八 師弟們(二)九 太元丹一三三 捉迷藏三十九 門規(下)五十 新嘗試二十五 見家長(四)一三四 自制力四十三 先天(一)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七十二 侯府會議一零三 殷商諸王列傳(三)(月票200加更)九十 初遇邪教(七)三十三 交流與情報(一)一零六 姬若的選擇(三)五十八 特殊培訓(二)八 老太婆(下)八十三 與美同行(二)一零二 殷商諸王列傳(二)(求訂閱!)四 拜山之路一零五 迴歸(五)一八零 客人(二)四十八 行走在凡間(七)一二四 拜師六十九 宗門來人(五)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四十六 行走在凡間(五)(求月票,求推薦票!)一六零 大校檢(七)一一九 鬥將相爭(下)六十 夜宿(上)一一三 白袍小將(一)八十五 波波的請求(上)一零八 結局(一)二十七 拍賣會(二)五十二 師哥一八三 伐樹三十九 下山(四)九十三 幻境與老鬼(下)九十六 鬼宅(四)四十三 先天(一)一二八 攻城(一)一零零 入城(六)一九四 還債
七十三 金榮的再次挑戰(四)一一七 救世荒原八 特訓(一)一零四 動手(三)五 兄弟夜談(一)三十三 交流與情報(一)一八二 仙桃五十四 突發事件四十九 水靈宮(四)八十九 古魂(中)八十三 岐山劍派(二)一一四 新挑戰(一)三十一 黃昶的秘密(一)(求月票!求推薦票!)六十八 劍修(上)一六零 有意思一二一 教誨(中)八十九 聯手七十二 好東西(一)十四 鬥妖(九)五 考驗二十八 緣故六十四 新的想法一四三 銅鼎三十二 拍賣會(七)三十八 書生(二)一五八 大校檢(五)五十三 新指揮(二)二十三 修仙界(中)五十二 大師兄(下)二十五 戰慕容(三)七十一 變化(三)一四八 再次拜師三十二 黃昶的秘密(二)九十 初遇邪教(七)七十三 好東西(二)九十八 鬼宅(六)五十六 天篆地書(中)五十五 天篆地書(上)八十三 回鄉(一)一二五 衝車(上)一四五 烙紋一四八 再次拜師六十八 家族秘寶七十 釣魚者四十五 收穫(二)九十六 鬼宅(四)七十三 金榮的再次挑戰(四)二十二 見家長(一)二十九 踏上征途(二)七十四 好東西(三)八十三 與美同行(二)四十六 絕靈之體?六十六 好貨?(下)九十七 約戰(一)六十 陳家莊防衛戰(六)二十二 鬥法(六)一零零 入城(六)五十六 天篆地書(中)一一八 師弟們(二)九 太元丹一三三 捉迷藏三十九 門規(下)五十 新嘗試二十五 見家長(四)一三四 自制力四十三 先天(一)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七十二 侯府會議一零三 殷商諸王列傳(三)(月票200加更)九十 初遇邪教(七)三十三 交流與情報(一)一零六 姬若的選擇(三)五十八 特殊培訓(二)八 老太婆(下)八十三 與美同行(二)一零二 殷商諸王列傳(二)(求訂閱!)四 拜山之路一零五 迴歸(五)一八零 客人(二)四十八 行走在凡間(七)一二四 拜師六十九 宗門來人(五)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四十六 行走在凡間(五)(求月票,求推薦票!)一六零 大校檢(七)一一九 鬥將相爭(下)六十 夜宿(上)一一三 白袍小將(一)八十五 波波的請求(上)一零八 結局(一)二十七 拍賣會(二)五十二 師哥一八三 伐樹三十九 下山(四)九十三 幻境與老鬼(下)九十六 鬼宅(四)四十三 先天(一)一二八 攻城(一)一零零 入城(六)一九四 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