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夜說圓球事

天色陰沉,寒風呼嘯。

即使蒙着面巾,林耀華依舊感覺整個臉已經完全凍僵,完全不屬於自己了,但林耀華的腰桿卻挺得筆直,心頭一片火熱,目光落在前面如閒庭散步般隨意的背影上,露出崇敬孺慕的神色。

此時已經十一月下旬,掌門在巡視完舟山後,帶着林耀華等七人,開始步行回山。因天氣漸冷,擔心走商洛到達秦嶺時大雪封山,故選擇了走中原大地這條平坦的路線。林耀華等毫不在意天氣的變化,每天白天趕路,夜黑投宿,七人都抓住一切機會向掌門請教,過了這一趟,以後也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能如此長時間和掌門呆在一塊,還能隨時請教修煉問題。

林耀華在十月出發前,已經修完手少陽心經,華山心法五層完成過半,雖比劉長安郭三水兩人落後少許,但這是因爲兩人提前一年修煉華山心法緣故,即使如此,也只比自己提前四個月而已,與同期的師兄弟相比,自己是最快之一了,想到此,林耀華嘴角露出一絲驕傲的微笑。

通過掌門一路的指點,林耀華明顯感覺到自己修煉的進度比上半年加快了,預計只要六個月,就能完成手陽明大腸經的修煉,跨入三流中期,這比原來師叔們的預期將提前八個月,能到八個貢獻分的獎勵,加上這大半年,自己兩度遠行舟山,又參與圍剿魔教陝西分舵,全部合計,應該能得到三十分左右,能兌換三百兩銀子,只是現在華山上下,幾乎沒有人肯用貢獻分去兌換銀子,兌換功法都還嫌分數不足呢!

撇了一眼旁邊一樣打扮的楊健,一身灰白長袍,揹着個大大的旅袋,面巾裹頭蒙臉,只露出一雙烏黑的眼睛,感受到林耀華的目光,楊健轉頭看來,似乎咧嘴一笑,又擡頭挺胸,直視前方。林耀華現在可一點都不敢輕視這個小子,原來以爲是個只會臭美的小子,現在兩人住所相鄰,才知道這小子練功之刻苦,一點也不比自己差,內功進度一直和自己平齊,稍有懈怠可能就會被他趕超過去。

一行八人,除嶽羣身高超過五尺六外,其他七人都已超過五尺二,郭三水和劉長安更是達到五尺四,雖都是十六七歲的少年,但各個身強體健,臉龐一蒙與成人無異,揹着三尺多高的旅袋,健步如飛,很快就把背後的開封府遠遠拋開,進入中牟縣。

嶽羣擡頭看天,見天色尚早,寒風雖冽,但還不到下雪的程度,轉頭對身後五個弟子道:“我們再行一個時辰,今晚到鄭州住宿。”五人大聲應是,遂提高步速,大步向前。

天剛擦黑,嶽羣等人已進入鄭州。劉長安很快打聽到城中最好客棧位置,提前趕去訂了個院子,一行人住了下來,一番洗漱,用過晚飯,照例一個一個向嶽羣請教,嶽羣耐心一一作出解答,待七人問完,說了些路上趣事,劉長安突然問道:“掌門,爲何對航海之事如此看重?還特意走一趟。”

衆人其實都有這疑慮,雖說在外海賺了不少,但只對付一些二三流人物,派幾個內門師兄就足夠了,如發生大事,最多讓不字輩的師叔出面處理,實在不值得掌門親自走這一趟。

嶽羣知道這些年輕的弟子,對於海洋,幾乎一無所知,更不知道海洋對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正好藉着機會,把一些海洋概念灌輸給這些華山未來的精英弟子。

當下招呼衆人在廳中坐好,郭三水見掌門似乎有意長談,忙給掌門續了茶水,又給茶壺灌滿水放到燒水爐子上,繼續燒開。

嶽羣環視七人一眼,緩緩道:“你們也都讀過一些史書,誰來說說我們華夏文明的疆域發展是怎樣的?”這些都是童生班課程,見掌門一問,衆人紛紛舉手,嶽羣環視一圈,對林耀華道:“耀華,你來說。”

林耀華站起身道:“是,掌門!我們華夏文明發源於陝西,至炎帝黃帝時期,據有中原;至周朝,已北達幽州,南極湘楚;有秦一朝,進入南越;劉漢之際,北至遼東南至交趾;盛唐之時,已達天山之北,北海之濱;後逐漸回縮,有宋一代,丟失陝西以西及燕雲十六州;大明建制,奪回長城一線,直至遼東,但據聞交趾叛亂,至今尚未王化。”

嶽羣伸手讓林耀華坐下,點點頭道:“基本是如此,大家想想,秦漢之時,華夏文明已北至長城一線,後千年以降,不斷試圖向北,但只有盛唐據有短時優勢,其他歷朝均未成功,此爲農耕文明缺陷所致,無可奈何。但我華夏可向南呀,爲何依舊止於廣東廣西,與秦漢相比,相差彷彿。這是什麼道理?”

衆人紛紛舉手,嶽羣道:“長樂來說。”薛長樂剛要站起來,嶽羣道:“坐着說,這是閒聊,不必多禮。”

薛長樂頷首道:“是,掌門!桂西山脈縱橫,道路險阻,叢林密佈,瘴氣瀰漫,不宜居住。”

嶽羣點點頭又搖搖頭,道:“還有誰要補充?”

劉長安舉手道:“越人不知禮義,不服王化。”

嶽羣又問:“還有嗎?”

林耀華舉手道:“離中央朝廷太遠,揮師遠征,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嶽羣再問:“還有嗎?”七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搖搖頭。

嶽羣道:“你們說的都有理,歸納起來,因爲各種困難,導致漢人難以到達交趾,致使交趾漢人稀少勢弱,不能掌控交趾局勢,導致不斷反覆。”七人都點點頭,是呀,不就是因爲這樣嗎,如果漢人多了,哪個蠻夷敢作亂,不找死嗎?

嶽羣道:“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就沒有好的辦法能輕鬆到達交趾嗎?”

楊健道:“坐船最快,聽說從廣東徐聞出海,不過三四天就可到達交趾。”

“這麼近?”劉長安奇怪道:“那交趾叛亂怎麼還沒平復?”

“大明水師腐敗,打不了仗了。”楊健道。

嶽羣道:“究其原因,是因爲我們華夏文明,現在還只是大陸文明,沒有發展到海洋文明的階段。”

“海洋文明?”七人滿頭霧水,從來沒聽過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說法。

嶽羣笑笑,問大家:“不知你們是否留意,海面上看到的船隻,是先看到船的哪部分?”七人還在想着這海洋文明有何不同之處,突然聽到掌門話題一轉,說起船來,不知是和用意。

楊健率先舉手道:“先看到桅杆,然後纔看到船身。”說完得意看看衆人,其他六人卻是不知,質疑道:“怎麼可能?船來了,一眼就看到了,怎麼會只看到桅杆?”

楊健見衆人都質疑他,急道:“是真的,我親眼看到的,海里來的船,就是先看到桅杆的,掌門您說是不是?”楊健向掌門求援,掌門見多識廣肯定是知道的。

嶽羣笑着點點頭,道:“楊健觀察很仔細,確實是先看到桅杆,纔看到船身。”楊健一聽,得意望着六人,一副你們見識少的模樣,其他六人見掌門如此說,那應該是這樣,不過實在想不到怎麼會是這樣子。

嶽羣問道:“楊健,那你知道爲什麼會是這樣的?”楊健臉上笑容一僵,搖搖頭,他也想過這個問題,還問了幾個跑船經驗豐富的水手,但沒人知道是爲什麼?千百年都是這樣子,都習以爲常了,沒人深究這個問題。

嶽羣道:“你們想想,什麼情況下,是先看到上面,然後纔看到下面。”

“我知道!”林耀華舉手道。

“哦!”嶽羣感到意外,一個山裡長大的孩子,居然知道海平面是圓的?“你說。”

“爬山的時候,對面的人先上到山頂,就先看到他的頭,然後纔看到全身。”林耀華道。

“還有爬樓梯也是一樣,上樓梯的人,先冒出頭來,然後才露出全身。”孫功成道。

嶽羣欣慰點點頭,這些孩子的觀察力都很好,反應亦快,笑道:“是的,這些都是這樣,從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共同點,只有從下面往上面,纔會先露頂後露全身。我們看到的海船也一樣,肯定地從低的地方上來,所以我們才先看到桅杆。”

“可海面都是平的呀?”楊健疑惑道。

“你怎麼確定海面是平的?”嶽羣似笑非笑,看着楊健,楊健繞繞頭,不敢回答。

“如果海面是圓的,而且是個大圓,就會先看到桅杆,再才慢慢向下看到船身全部。”林耀華遲疑道。

嶽羣沒想到,還是這個山裡面的孩子先想到這個答案,讚許道:“那說明了什麼?”

林耀華遲疑看着掌門,不敢開口,實在是這個答案太驚世駭俗,嶽羣點頭鼓勵道:“說出來,沒有關係。”

林耀華才用不確定的語氣道:“說明我們腳下的大地是圓的。”

“圓的?你說我們住在一個圓球上?”楊健驚訝道,“那下面的人不掉下去了嗎?”

其他衆人也覺得太匪夷所思了,紛紛叫道不可能,劉長安誇張笑道:“我們頭上可是頂着天,如果下面的人也是頂着天,那就說明我們其實是生活在天上,我們都是神仙了!”其他五人也覺得好笑,鬧哄哄取笑林耀華。

嶽羣不悅道:“好了,別笑耀華,那你們說,除了這個理由,還有什麼理由來解釋先看到海船桅杆這件事。”衆人停下笑聲,低頭思索,各種理由都無法解釋,而林耀華提出的圓球理論,則完美無缺解釋了這一點,越想越迷茫,都轉頭看向掌門,希望掌門能給個答案。

嶽羣醞釀一下說辭,道:“我以爲,腳下的大地是個圓球,是造物鬼斧神工之作,祂賦予圓球一種偉力,遍佈整個圓球內外,把圓球上的每一個事物都拉住,不讓他飛走。而且,你們看,太陽是圓的,月亮也是圓的,月食時,我們腳下之地遮住的月影也是圓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是,我們這裡也是圓的,太陽太熱,月亮太冷,所以造物把我們都安排在這裡居住,不至於熱傷冷壞,是爲大慈悲。”

衆弟子聽了,在覺得震撼無比之餘,卻越想越覺得掌門說的有理,是呀,這些我們每天都看到細節,卻從來沒有思考過爲什麼,掌門智慧超羣,見微知著,他老人家所說的,定是真理。

嶽羣當然不能給這些弟子解釋萬有引力什麼的,就是解釋也沒有牛頓那本事。但這種說法慢慢傳了出去,說不定就有有心人,不斷去研究或嘗試驗證,說不定還能比麥哲倫更早完成繞地航行,證明大地爲圓球。

卻沒有發現,座下的林耀華眼中升起莫名神采,對於待己恩重如山的掌門,林耀華是頂禮膜拜,一言一行都奉爲真理,現在掌門指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真理,作爲弟子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踐行證實呢?一股崇高的使命感充斥在他的心間,人生第一次爲自己確定了一個目標。

第87章 青城派來了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41章 小山村細語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20章 比武定盟主第5章 古墓現雷鳴第34章 強襲怒刀幫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96章 林易華回山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86章 林平之回家第2章 破家值萬金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92章 金盆洗手難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26章 外門新弟子第62章 大戰中發展第109章 嶽掌門出行第46章 欲入南直隸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20章 比武定盟主第30章 黃雀捕螳螂第62章 大戰中發展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73章 紡織廠雜務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61章 人閒遐思起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37章 滅魔教分舵第73章 紡織廠雜務第116章 華山的自信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5章 古墓現雷鳴第60章 耀華傳經驗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7章 鼎新華山規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75章 侯府欲結親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60章 耀華傳經驗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31章 收服舟山盜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41章 小山村細語第87章 青城派來了第25章 十年磨一劍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34章 強襲怒刀幫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47章 拜訪風清揚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99章 掌門要喝茶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54章 夜說圓球事第93章 硬鋼嵩山派第8章 三秋如一日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67章 牆裡牆外香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39章 正邪大混戰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22章 事了拂衣去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98章 令狐沖失戀第98章 令狐沖失戀第80章 巡視造船廠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37章 滅魔教分舵第30章 黃雀捕螳螂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69章 生番襲雲臺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12章 開山傳惡訊第47章 拜訪風清揚
第87章 青城派來了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41章 小山村細語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20章 比武定盟主第5章 古墓現雷鳴第34章 強襲怒刀幫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96章 林易華回山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86章 林平之回家第2章 破家值萬金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92章 金盆洗手難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26章 外門新弟子第62章 大戰中發展第109章 嶽掌門出行第46章 欲入南直隸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20章 比武定盟主第30章 黃雀捕螳螂第62章 大戰中發展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73章 紡織廠雜務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61章 人閒遐思起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37章 滅魔教分舵第73章 紡織廠雜務第116章 華山的自信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5章 古墓現雷鳴第60章 耀華傳經驗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7章 鼎新華山規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75章 侯府欲結親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60章 耀華傳經驗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31章 收服舟山盜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41章 小山村細語第87章 青城派來了第25章 十年磨一劍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34章 強襲怒刀幫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47章 拜訪風清揚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99章 掌門要喝茶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54章 夜說圓球事第93章 硬鋼嵩山派第8章 三秋如一日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67章 牆裡牆外香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39章 正邪大混戰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22章 事了拂衣去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98章 令狐沖失戀第98章 令狐沖失戀第80章 巡視造船廠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37章 滅魔教分舵第30章 黃雀捕螳螂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69章 生番襲雲臺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12章 開山傳惡訊第47章 拜訪風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