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將計就計

bookmark

“這黃鼠狼給雞拜年,總沒有好事;你說張玉伯與元翰成過來,是不是東海狐在背後使詐計賺我?”

張玉伯與元翰成前腳離開,陳韓三就一軲轤的從牀上爬起來,哪有半點病容?將侍妾趕出去,只留下馬臻商量事情。

馬臻蹙着眉頭,張玉伯初提詐降之計時,他也下意識的認爲這是陳韓三託病不去淮陽,一計不成林縛又託張玉伯再施一計,這會兒他倒有別的想法。

“馬服案,林縛斬了楚王婿,將馬家抄了個精光,肥了自家的口袋,楚王屢屢叫冤而不得,恨不得將林縛剝皮下油鍋吃了,怎麼會與張玉伯配合來賺我們?”馬臻說道。

“那老匹夫,頂着楚王的帽子,誰人鳥他?折騰了這麼久,指不定他自己在淮東面前先服軟了。”

陳韓三說道。這些年來只有他詐計騙人,可不想終年打雁,最後給雁啄了眼。

“即使是計,只要帥爺守住徐州城,不使淮東兵馬有機會進來,淮東又計出何處?”馬臻推敲道。

“也是啊。”陳韓三皺起眉頭來,自言自語道,“張玉伯要我們詐降,是要誘大燕兵馬來取徐州城時與淮東兵馬圍殲之;但待大燕兵馬過來,我們真個將徐州城門打開,放他們進來,淮東又能奈我們何?這根本算不上什麼計策啊,難道說張玉伯跟老匹夫當真的想我們詐降配合淮東殲滅大燕兵馬一部!”

“許是如此!”馬臻說道,“帥爺或可將計就計!”

“哼,那麼容易?”陳韓三輕哼一聲,說道,“若是林縛真心想我們詐降誘大燕兵馬過來伏擊之,或許可以將計就計,但這只是張玉伯跟老匹夫一廂情願所想,我們就算想將計就計,林縛又怎麼可能輕易上當?”

“我看沒有壞處,”馬臻說道,“倘若張玉伯之計真的能成,配合淮東誘殲北朝數萬兵馬,又順手解了東平之圍,怎麼也要算一樁大功績!林縛倘若認定我們即使投了北朝也撈不到多大的好處,這一樁大功績怎麼也有點誘惑力啊!”

“那你且說說,要如何將計就計?”陳韓三給馬臻的話吊起胃口來。

“便讓張玉伯去淮陽找林縛搓合此策,我們順勢而爲就是……”馬臻說道。

“只是順勢而爲?”陳韓三問道。

“只是順勢而爲。”馬臻說道。

“倘若袁立山那邊不信我們,不派兵馬過來,我們如何順勢而爲?”陳韓三說道。

“帥爺可先遣大小公子過去爲質,取信於袁立山。再者袁立山派人來取徐州城,一兩萬人足以。一兩萬兵馬跟徐州城相比,哪個重要,還不是一目瞭然?袁立山即使不敢做這麼主,在濟南坐鎮的葉濟多鏑也沒有這個膽量?再者北朝對淮泗之間的情形也相當的瞭解,不然也不會派高將軍潛過來,跟帥爺您相見。”馬臻說道。

陳韓三摸着頷下亂糟糟的鬍鬚,沉默起來。

徐州與淮陽緊挨着,淮陽有什麼風吹草動,他敏感得跟兔子一樣,近兩年來,淮東在淮陽鎮的投入能瞞過別人,卻瞞不過他們。

以往的紅襖軍一向都要算流民軍裡的精兵,但缺兵少甲、缺衣少糧,很難跟官兵裡的精銳匹敵,但在過去兩年時間裡,淮東向淮陽輸入多少物資,陳韓三心裡大體有個數。

大量物資的支援,使得淮陽鎮軍的兵員總數沒有增加多少,但淮陽鎮軍的戰力卻是呈直線的上升,遠非昔比。其他且不說,目前駐守在淮陽鎮的騎兵數量,就已經是徐州的兩倍還多。

青州軍在陽信一帶築壘,差不多是等大燕兵馬壓上之前才倉促進行,而淮東對淮泗地區的城池修繕整固,從兩年前就開始了,可謂城池整固、壁壘成羣,實際已經依仗淮、汴、泗諸水系構成完整的防線。

陳韓三知道大燕兵馬強盛,但也很懷疑能否一下子就摧枯拉朽的將淮泗防線捅破。

要是不能一下子將淮陽防線捅破,最終形成殘酷的拉鋸戰,作爲新投過去的勢力,陳韓三也曉得他們不可能逃過打前陣的命運。

若能將計就計,哪怕是將淮陽鎮打殘掉,也是極耀眼的一份投名狀——關鍵將淮泗戰線摧枯拉朽的打穿掉,能避免他這些年來好不容易攢起來的精銳拿出去跟淮東拼消耗。

關鍵是所謂詐降之計,不過是張玉伯跟元翰成一廂情願所想,僅順勢而成,怎麼可能叫淮東中他們的將計就計?

馬臻看得出陳韓三心裡的遲疑,說道:“即使將計就計不成,對我們也沒有什麼壞處,不過是順手將北朝兵馬放進徐州來——徐州這時候夾在當中,帥爺該下決心了,不然兩邊都討不了好!”

陳韓三蹙着眉頭,河淮戰雲籠罩,雖說北朝一再派密使過來說他投附,他都猶豫着沒有下最後的決心。倒不是說他對越朝還抱有希望,只是不想這時候投過去給北朝驅使着去打頭陣、消耗太多的實力。他曉得即便是投了燕胡,要想能得到重視,也要手裡有兵才成!不然誰會理會他一個馬賊出身、又有多次叛降劣跡的叛將?

但是,等到大燕兵馬趕到徐州城下再投附過去,那時就不是“投”,而是“降”了。

“投”跟“降”這裡面的區別有多大,陳韓三心裡自然清楚,這恰恰也是他心裡最糾結的地方。

聽馬臻這麼說,陳韓三情不自禁的捏緊拳頭,暗道:將計就計不成,無非是提前投附過去,自己還猶豫個屁!

馬臻窺着陳韓三的眼色,又說道:“要是將計就計成了,帥爺的功績可就足以跟袁、陳並立了……”

新附軍以袁立山、陳芝虎聲名最爲顯要,能與他二人並立,陳韓三也心滿意足,但他曉得,他僅僅是保守的投過去,是不可能跟袁、陳二人並立的。

****************

陳韓三答應配合淮東行詐降之計,還特地派馬臻代表他隨同張玉伯去淮陽見林縛密議細節。楚王元翰成自以爲計,爲確保陳韓三不會變卦、爲安其心,他特地留在徐州城裡不走。

張玉伯與馬臻是十八日將夜趕到淮陽說起詐降之事,趕巧劉庭州也在淮陽。

劉庭州代表董原而來,他倒是較爲純粹的忠於元氏,之前配合嶽冷秋行事,這時候配合董原行事,都沒有什麼掛礙。

舉宴議事時聽得張玉伯說起詐降之計,高宗庭就拍手稱道:“此策甚妙,若能將燕虜兵馬誘一部到徐州城外予以殲滅,東平之圍說不定就能解了……”

馬蘭頭等淮陽軍將卻勃然色變,也不顧林縛在場,馬蘭頭推桌立起,說道:“陳韓三這狗賊,萬萬信不過,且看他發跡以來,多少‘自己人’死在他手裡,淮東斷不能重蹈覆轍!”

劉庭州陰沉着臉不吭聲,孫壯更沉不住氣,指着馬臻的鼻子就要開罵。

林縛端在茶杯,重重的砸在長案上,壓着聲音說道:“夠了,今日我等與陳帥同殿爲臣,哪有在背後如此數說同僚的道理?你們不要太放肆!”

孫壯給訓得啞口無言,悶聲坐下;馬蘭頭臉頓時就黑了,他與淮陽諸將雖有心附淮東,但還沒有正式投附過去,林縛如此不留情面的訓斥,叫他很是難堪。

馬臻心裡暗樂,站出來打圓場,說道:“以往種種,確有對不住諸位的地方,但也是有種種無奈跟被迫;陳帥今日有病在身,下官代陳帥向諸位謝罪,任罵任打,悉聽尊便。但今日異族侵凌,陳帥實是一片赤誠,諸位就不能捐棄前嫌?”

馬臻如此,淮陽諸將及劉庭州深受陳韓三反覆之害者,始終不給他好臉色看,宴議也就不歡而散。

宴議散去,馬蘭頭沒有回居所去,而是與李良等人,拉上孫壯,一起到劉妙貞府上。

馬蘭頭給林縛當頭喝斥,心裡還極爲不舒服,到劉妙貞府上喝過一趟茶,還黑着臉,悶悶不樂。

劉妙貞臉色戴着面具不解下來,看向馬蘭頭,甕聲笑道:“馬爺還真是小心眼——林大人跟高先生到淮陽來,日夜所謀,就是防備陳韓三,哪可能張玉伯、馬臻一過來說起這事,就信以爲真了?”

“大人素來推重張玉伯,張玉伯還能合夥來騙淮東不成,還不是輕信了陳韓三?”馬蘭頭平時素來穩重,這時也動了心氣。

這會兒有侍衛進來稟報林縛來訪,片刻後,侍衛領着林縛、高宗庭、葉君安、周普等人進來。

林縛看到馬蘭頭、李良、孫壯等人也在這裡,朝馬蘭頭作揖施禮道:“就猜到馬爺在這裡,剛纔席間的話過重了,我特地追過來給馬爺賠禮……”

林縛這一賠禮,馬蘭頭尷尬得不知道要說什麼纔好,心頭的火氣瞬時消個精光,站起來回禮,說道:“末將在宴時確實莽撞了,該給大人訓斥……”

劉妙貞將主座讓出來給林縛坐,她就坐在長案側旁。

林縛盤膝而坐,說道:“詐降之計,確實是張玉伯最先提起——張玉伯素來介直,能夠信任,但他對陳韓三抱有幻想,也不難理解,我們所關心的是陳韓三是真心配合還是將計就計……”

“大人是想反過來將計就計?”馬蘭頭之前對陳韓三仇怨太深,所以一時間氣血衝頭,沒有想到太多,經林縛這麼解釋哪可能再想不明白,爲剛纔沒來緣的怨氣感到不好意思。

“不那麼簡單啊!”林縛搖頭說道,“陳韓三窩在徐州城裡不出來,就拿他沒有辦法——但既然高先生都開口稱此計甚妙,我怎麼也要配合將戲先演下去再說,倒害馬爺平白無故挨我一頓罵……”

第78章 密議出兵第61章 黨同伐異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49章 轉攻爲守第18章 巡政(一)第27章 結營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87章 試探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24章 高麗戰略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29章 還都第75章 北行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57章 好快第38章 顧宅家事第69章 爲何造反第5章 兵甲第69章 爲何造反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37章 配刃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31章 風向變了第12章 津海號第126章 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133章 耐心第111章 異動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25章 海陵知府第71章 南陽第50章 北伐疑雲第95章 觀戰臺第80章 鐵橋營第42章 伏火弩第37章 分功酬勞第20章 調虎離山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14章 東海形勢第9章 問政殺心第24章 淮東制置使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42章 五虎凋零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120章 降服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49章 東行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1章 林政君號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12章 拖延第55章 伏兵多時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62章 遷島第113章 廷爭第7章 城門觀戰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6章 糧荒第38章 三個摺子第28章 廢除匠戶第6章 息議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68章 天下未雨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67章 取刀之謀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23章 三月潼原第86章 臨行第80章 鐵橋營第34章 請戰第116章 斬將第13章 將田種好第19章 惑敵第4章 江寧風潮(四)第5章 幕僚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3章 海塘說策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66章 淮陽行第107章 疑兵之計第65章 大堤築成第94章 關門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5章 幕僚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55章 易幟立軍第2章 相認第52章 棄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65章 雪中送炭
第78章 密議出兵第61章 黨同伐異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49章 轉攻爲守第18章 巡政(一)第27章 結營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87章 試探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24章 高麗戰略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29章 還都第75章 北行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57章 好快第38章 顧宅家事第69章 爲何造反第5章 兵甲第69章 爲何造反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37章 配刃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31章 風向變了第12章 津海號第126章 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133章 耐心第111章 異動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25章 海陵知府第71章 南陽第50章 北伐疑雲第95章 觀戰臺第80章 鐵橋營第42章 伏火弩第37章 分功酬勞第20章 調虎離山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14章 東海形勢第9章 問政殺心第24章 淮東制置使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42章 五虎凋零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120章 降服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49章 東行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1章 林政君號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12章 拖延第55章 伏兵多時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62章 遷島第113章 廷爭第7章 城門觀戰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6章 糧荒第38章 三個摺子第28章 廢除匠戶第6章 息議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68章 天下未雨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67章 取刀之謀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23章 三月潼原第86章 臨行第80章 鐵橋營第34章 請戰第116章 斬將第13章 將田種好第19章 惑敵第4章 江寧風潮(四)第5章 幕僚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3章 海塘說策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66章 淮陽行第107章 疑兵之計第65章 大堤築成第94章 關門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5章 幕僚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55章 易幟立軍第2章 相認第52章 棄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65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