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事情亂紛紛

更新時間:2013-1-11 10:25:31 本章字數:18326

易宗澤羞得滿面通紅,他和趙赦還不是鐵桿盟友,關係還在需要對方尊重的層次上,不想今天,出現這樣的事情。

“噓,”趙祥忽然輕輕示警。帳篷外,有沉重的腳步聲傳來。關二的帳篷不小,裡面放着地毯、矮几、衣櫃等物。因爲關二去議價了,帳篷裡並沒有燭火。趙赦把易宗澤所在的箱子蓋關上,自己打兩個手勢,主僕三個人各自尋找躲避的地方。

進來的也是三個人,這三個人恰好是老熟人。噶裡都和他手下的副將三個人大步走進來,這外面肯定是有看守的人,趙赦和趙吉趙祥是割破帳篷從下面鑽進來的。

見到他們這樣大搖大擺地進來,趙赦對於關家的事情,也就相當的明白。

“嚓”地一聲輕響,噶裡都點亮火摺子一面用突厥話道:“我覺得這個漢人,還是咱們自己看着最好。”

火光一亮,帳篷裡無處遁形。易宗澤在箱子裡,急得只是想蹬腳。他不知道身在何處,聽到突厥話,還以爲趙赦他們在敵營。

突厥大軍,也時有進犯白石王的封地,一年不說多,也會去個七、八次左右。

這一蹬腳,易宗澤計上心來,他身子是縮着手腳捆着在大箱子裡,此時捆在一起的雙腳用力,狠狠“蹬”在箱子上。

箱子外面,是勝負已分,並不需要易世子再蹬腳引開噶裡都注意力。

趙赦佩劍已經指着還不及拔劍的噶裡都,趙吉和趙祥已經制服另外兩個人。事出忽然,素來對關二比較放心,又覺得趙赦必來,卻不會來這麼早的噶裡都,是出其不意沒有防備。

“趙將軍,我忘了,是趙王爺,”噶裡都又是一嘴流利的漢話,張着雙手看着胸前的長劍對趙赦冷笑:“你來得挺快!”

趙赦黑眸中冰冷森然:“噶裡都將軍,你還是將軍,哦,我忘了,你吃了我的敗仗,這幾年都沒有翻身。”

噶裡都眼睛瞪得好似銅鈴,同時眼神兒不忘盯着指向身前的長劍。趙赦是帶着貓戲老鼠的悠然,嘴角邊一抹冷笑:“你今天,還想往哪裡逃呢?”

箱子裡的易宗澤耳朵聽不清楚,他擔心趙赦一行,又用力“咚咚”蹬起來。

全神貫注看住噶裡都的趙赦示意趙吉:“去放他出來。”趙吉已經傷了一個,腳下是一個沒有手臂的突厥人,趙祥和趙赦一樣,是看住自己的那一個,讓他動彈不得。

聽到趙赦吩咐,趙吉應一聲:“是。”終覺得腳下這一個還不太讓人放心,對趙赦看一眼,手起劍落,劍光對着他腿上就刺過去。

“小心,”喊出來的是趙赦,他喊小心的趙祥。趙祥劍指的那一個眼看着三個人都要不妙,他是一咬牙心一橫,一頭給着趙祥劍尖上撞過去,撞個透心亮的同時,他一把抓起地上的地毯,帶得這帳篷里人全都動了一動。

這一動之後,噶裡都“嗖”地一下躥到帳篷門簾處,眼看着一步就要出去,覺得身後一涼,急忙撲倒躲避,見機大喊了一聲:“關二爺的帳篷裡來了賊!”

四周全無房屋的馬市,敢在這裡扎帳篷的人,來的人就不會少。上好良駒都是上萬兩黃金,何況他們是一羣馬一羣馬的賣。來的客商身上錢多,走的時候馬商身上錢多,就全是銀票,也是肥得可以引來不少土匪。

所以這裡除了趙赦會派士兵維護這收不上稅的馬市安全,並且在附近幾百裡處駐軍。來的人,他們也是人手警惕。

一聲關二的帳篷裡有賊,嘩啦啦如潮水來了一片人,足有二、三十個大漢往這裡擁過來。噶裡都一個打滾人已經出去,在人堆裡更是手指着大喊:“偷金子的賊!”

他是人人知道關二的相識,噶裡都這麼一指,幾乎人人相信。

趙赦在帳篷裡不急着追噶裡都,只是催促趙吉:“快把世子解開。”燭火下,可以看到易宗澤渾身帶傷。趙吉蹲下身來:“我來揹你。”把易宗澤負在背上,趙赦“唰唰”幾劍劈開帳篷,在外面人喊道:“不好,圍住帳篷。”

帳簾處,先跳出來一個是趙赦,緊接着跳出來一個是趙祥,最後是負着易宗澤的趙吉。主僕三人趁着大漢一愣神間,甩開大步跑得飛快。

身後大漢們大步追上來,趙赦護着揹負易宗澤的趙吉,趙祥從懷裡取出一個煙火點亮,用力拋上了天空。

“啪啪”幾聲,煙火在空中綻開。護衛這裡集市的士兵們立即整隊,由兩個將軍帶隊,一左一右地包抄過來。

迎面見到趙赦被人圍攻,將軍們毫不猶豫:“左隊,上前,右隊圍起來!”關二的隨從們立即亂了陣腳:“不要打,我們纔是抓賊的!”

看着那三個賊從容而去,士兵們沒有一個人阻攔的!關二的隨從們傻了眼睛。

煙火一上空中,逃出來的噶裡都就知道不妙,他雖然有一隊人在這附近山中埋伏着,不過離得有些遠,而且這裡畢竟是趙赦的地盤,輕易噶裡都不敢暴露自己的人。

趁亂,他急急搶了一匹馬,來這裡的人馬上全是弓箭俱全。在馬上把弓箭背在身上,銀月下一個人打馬奔得飛快。

奔了有一刻鐘左右,身後隱隱有馬蹄聲。回身看時,雖然還看不清楚來的是什麼人,卻可以看出來他騎的是一匹好馬。

憑直覺,噶裡都知道這個人是趙赦。他用力打馬,並悄悄摘下弓箭,拉一拉是把強弓,拔箭上弦出其不意的,回身就是一箭。

弓弦響聲中,趙赦不躲不閃,也一箭射出去。他是往前射順力,噶裡都是返身往後面射。趙赦是自己的弓箭,而噶裡都手中卻是別人的弓箭。

兩箭相交,把來箭擊落後,又往前飛出數丈直擊在逃跑的馬腿上,這才落下來。

馬一聲嘶鳴又奔幾步,摔倒在地。噶裡都也是久經戰場,立即從馬身上跳起來,腰中刀已經雪刃在手。

銀色月光灑在這一片草原上,秋草茫茫在夜風中起伏着,似乎在爲這一對即將交戰的人擂一通戰鼓。

趙赦也下馬,他靜靜站在月光下,手中粗如兒臂的寶雕弓鍍着的月光清冷冷的,好似趙赦此時的心情。

要殺的人就在手中,趙赦心中沒有喜歡,他只是想起來自己的上司將軍袁厲。他是個嚴厲的人,而且也是對將士們一視同仁的人。

初到他手下時是罵聲不斷的:“公子哥兒吃不了苦就滾回去!”

蒼茫月色下,趙赦面上起了一層悲傷,這悲傷讓他筆直健壯的身子看上去,比他嚴厲時還要讓噶裡都害怕。

也站得筆直的噶裡都不是害怕死,他是害怕不死!趙赦身後火光涌動,已經有人馬往這邊來趕。

“趙赦!”噶裡都大喝一聲後,閃電似的舉刀對自己脖子上就是一刀,這一刀快似閃電,卻不如趙赦手中的箭快。

叮噹響聲過,腰刀重重摔落在地上。噶裡都握着受傷的手掌,覺得這痛不僅是鑽心,更讓他是透骨的恐懼。

他不怕死,卻怕活在趙赦手裡受折磨。噶裡都眼前想到自己曾抓到的漢人、漢軍俘虜們,都是折磨夠了最後才殺死。

不,眼前死了是最好!

想到這裡,噶裡都怒瞪着血紅的眼睛開始怒罵:“你爲着袁厲是不是!你沒有找到他的屍身吧?知道他怎麼死的嗎?我把他放在馬上,踏……”

最後一句踏成肉泥這句話還沒有說出來,趙赦怒氣已經勃發。他本來就沒有想留噶裡都活口,他本來就沒有想從他嘴裡能拷問出什麼。

安平王在大而又圓的月色下,只覺得心中淒涼,全是一片緬懷上司將軍的心。

當年的戰場上,他果然沒有找到袁厲最後的全屍,只餘下一個頭顱。趙赦親手埋葬了袁將軍,在他墳前咬牙切齒髮誓要爲他報仇。

眼前,何必再等!

月亮照在安平王身上,他手一伸,開始舉弓。這一舉弓,噶裡都不由得閉一閉眼。不怕生死和生死就在眼前沒一點兒反應,這是兩回事情。

一輪明月照着飛也似把噶裡都釘在地上的一叢連珠箭,趙赦舉弓箭射光了自己箭囊中全部的羽箭。

一枝接一枝,一箭接一箭,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安平王痛快淋漓的圓了自己的誓言。

而噶裡都將軍,被釘在地上成了刺蝟。

他身上扎的,不下十幾枝羽箭。

“王爺,”趙吉和趙祥這才趕到,另一匹馬上,坐着的是遍體鱗傷的易宗澤。趙吉跳下馬走過去,對着這一叢刺蝟一樣的人伸頭看了看,回來伸伸舌頭:“這傢伙沒氣了,王爺,我讓士兵們去護王妃,沒敢讓他們過來接應您。依奴才看,王爺是不需要接應的。”

趙赦點一點頭再問道:“沒有人知道我來這裡吧?”趙吉和趙祥齊聲道:“沒有人知道。”趙赦覺得滿意,看也不看噶裡都一眼,吩咐下來:“把他送到關二帳篷裡去吧,問問關二,這通敵是怎麼回事?”

哼,看他還有什麼可解釋的!趙赦再吩咐:“去接王妃,今兒晚上咱們得趕路了。”

“觀風巡查使”外加趙赦嘴中的永遠“淘氣包”真姐兒去議價,見到她的人都是十分客氣。把她接進去,是在一個不小的帳篷裡,裡面如會議室一樣擺着紅木雕花沉重的大長桌子,桌子兩邊,已經坐着商王的大管家魯公孫、江陽王的管家、陸少白、白寡婦、關二和林家的東家等人都在這裡。

小公子一坐下來,就笑容滿面問道:“查過我的銀票了?”這裡不是容人搗蛋的地方,如真姐兒白天往那裡一坐,張嘴就和人搶東西,也是要有身份證明的。

燭火下的小公子比白天還要喜人,整個帳篷裡最發光的東西就是她。白天是粉色嘟嘟的薔薇色衣衫,到了晚上反而又是一件亮眼的象牙色衣衫,上面是滿襟繡,全是大朵大朵的菊花。

白寡婦不屑對着關二看一眼,敢在這兒喊價格的有身上不帶銀子的嗎?只看他這一身衣服,袖口衣角處也不容空白的繡上好些花,這樣的裝束,只有京裡的嬌少爺,闊少爺,好宰的少爺們纔會這樣打扮。

覺得自己也愛打扮也會打扮的白寡婦,對着真姐兒這一身衣服和她頭上新換的一根白玉玲瓏佛手型簪子,是自愧不如。

這孩子打扮的,一看就是哪一家的嬌寶寶。從頭到腳,沒有一處不是精緻吸引人,讓人看着眼珠子就不想轉開的。

想想關二白天還說官差?哪有官差能打扮出來這種紈絝子弟模樣。只有本身就是紈絝子弟的人,纔有這粉嫩的氣質。

“小公子的銀票莊子已經難過,是京外有名氣的大銀莊,存的現銀也足夠提取。”關二還是不想把馬賣給真姐兒,販馬的大家不願意結交來歷不清的人。

這在座的人,不管是商王處也好,就是私下裡來往的噶裡都也好,至少賣家關二是清楚和自己交易的是什麼人。

平白冒出來的這種如新剝糉子的闊少爺,關二對白寡婦和林東家看過,覺得自己還是不能放心。他不看陸少白,陸少白自己開了口,含笑道:“這位小兄弟的來歷,我證明是清楚的。”

白寡婦和林家的東家鬆了一口氣,關二冷笑道:“那請陸少東家說說他的來歷如何?”陸少白剛表示不悅,真姐兒搶先開了口:“你們賣馬不收銀子只收來歷不成?你敢說你賣出去的馬,全是來歷清楚的?”

被扎到心病的關二長身而起,手掌一拍還沒有落在桌上,林家的東家林守溫架住了他的手,溫和地道:“關二,你不要焦躁。他說的本不錯,我們的規矩是銀子來歷清楚,哪管他江洋大盜去,只要不通敵,咱們就可以賣。”

真姐兒又慢吞吞地道:“賣給江洋大盜不算通敵嗎?”她面上懶不兮兮的表情,白寡婦看着一笑:“小兄弟,你家裡有親事沒有,要沒有,嬸孃給你尋一門親事。”這孩子,膽子大不說,還真可愛。

“我家裡有十七個妾,二十多個通房,還有三門親事等我挑。”真姐兒胡說過,陸少白也笑了一下:“不要亂說,這是正經做生意。”

真姐兒這才收起胡扯,微微一笑:“那就來做生意吧。”她剛纔是一臉小無賴相,現在收起來突然微笑,在座的人全感到容光一振,這孩子氣氛真是好。

“一共是三羣馬,我和白家、林家的馬都在這裡,你們幾家搶着要,給個價錢出來你們自己商議。”關二從來是主角,他坐在正中間,攤開來不客氣道:“我們只賣最高價的,銀子不夠的,對不住,明年您再來。”

魯公孫幾個人眼睛全看着真姐兒,來議價的還有兩、三個不知道來歷的人,也把眼睛放在真姐兒面上。

“小兄弟,我們說過,你肯定要跟着攪和,這一回,你先說吧?”魯公孫也看覺得這小孩子透着怪異,說膽子大吧,他帶的人也不多。這集市上最多的,還是安平王的士兵。而且離此幾百裡有安平王一支軍隊,一旦有事最多一個時辰快馬就奔來了,這也是人人皆知。

要敢在這裡鬧事的,其實要吃苦頭。因此魯公孫覺得真姐兒應該是有倚仗,纔在這裡胡攪一通,他請真姐兒先說。

真姐兒是和趙赦說好,晚上在這裡能拖一時就拖一時方便趙赦做手腳,她漫不經心地問道:“總共多少匹來者?”關二見她年紀這樣小架子這樣大,早就心不忿,忍氣道:“一共是一千八百匹。”

“這馬,我全要了。”真姐兒纖細的手指輕敲着桌面,這手指“吧嗒”一下子敲上去,又是一下“吧嗒”聲中,是大家的吸氣聲。

白寡婦也道:“這不合規矩,我們向來的規矩,不會全賣給一家。”林守溫也道:“這是王爺的規矩,不是我們自己訂的。”

“王爺的規矩?”真姐兒很是狐疑,白玉面龐上如螺黛的春山小眉頭皺着,紅脣中似譏諷又似不解:“你們還守王爺的規矩?”

這小子坐在這裡大模大樣,別的人面面相覷。覺得自己多少明白些的陸少白忍住笑竭力不說話,想到眼前這是個女子,又想到死去的寧兒。他房中丫頭們不少,事先自己相中或是家裡相中要給他當妾室的人只有那麼幾個,陸少白心中一痛。

奸細,出在自己房中。少年情愫,就此夭折在血泊秋風的深處。

“小子,你到底是什麼人?”魯公孫不能再接受,他是商王的大管家之一,平時只有別人巴結他討好他,就是來到這裡是安平王的地盤,做爲一個年年的大主顧,魯公孫也從來是人上人。

對着一而再、再而三的真姐兒,說正經又不正經,拿着王爺在嘴裡也可以評論幾句,說她不正經吧,她小臉兒正容起來,又容光凜人。

真姐兒含笑:“我呀,”這就想不起來狀,回身去問綠管和紅箋:“我是什麼人來者?”帳篷裡坐的人面色都難看起來,一羣大人在這裡約他商議事情,他在這裡裝模作樣。

“您是觀風巡查使,”紅箋和綠管一起笑眯眯:“是王爺親封的。”真姐兒勾起手指敲自己的額頭:“是了,我是觀風巡查使,多虧你們還記得,我早就忘了。”

“咳咳,小兄弟,我們開始吧。”走神的陸少白從傷痛中醒來,圓轉了一下。關二沉下臉,他通敵心中有鬼,厲聲道:“觀風巡查使,你有腰牌還是有官印手諭?”

真姐兒打一個哈哈:“手諭,哎呀,還沒有來得及寫。”紅箋和綠管笑盈盈:“可不是,沒來得及寫。”趙如和趙意笑哈哈:“你要看,回來寫了來給你看一眼何妨。”

“我說,已經耽誤了許多時間,這位小公子,有銀子就買馬,沒有銀子就不給他馬,咱們開始吧。”又有一箇中年人忍無可忍開了口,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帳篷裡的真姐兒,也老實起來,這一會兒沒有跟話,也沒有接話,而是凝神認真聽他們議價格。

“我要一百匹,加上兩匹上好寶馬,我出一萬黃金。”魯公孫說的時候,眼睛還是看看真姐兒。真姐兒不動聲色,只偏着頭對趙如示意一下,趙如從懷裡取出一疊子龍頭銀票放在桌子上,最大的一張,上面寫着五千兩。

“砰”地一聲,這桌子總算有人拍了,魯公孫大怒道:“這馬多得是,你何必和我搶?白天當着人不和你爭論,這晚上麼,”他嘿嘿冷笑幾聲,真姐兒接過話:“這晚上,你不要面子,可以和我爭了是不是?”

“砰”地又是一聲巨響,魯公孫愕然,這不是有人拍桌子爲他助威,也不是他自己再拍桌子,而是外面傳來的呼喊聲:“關二爺的帳篷裡進了賊!”

關二跳起來,兩步就到了帳篷門處,聽身後那個小公子笑聲又傳來:“正在議價,你哪裡去?”兩道劍光把關二逼了回來,他怒目而視趙如和趙意:“你們是什麼人!”

“我不是告訴過你,我是……”說到這裡,記性又不好了,真姐兒又看紅箋和綠管,兩個人異口同聲的道:“觀風巡查使!”

真姐兒好整以暇地看着帳篷裡的人:“我不是說過,這馬,我全要了。”

外面呼喊聲又重起來,夾雜着呼喝聲:“小心防範,列隊,快列隊!”真姐兒關切的往外面看去,見帳簾子一把掀開,走進來一個衣甲鮮明的將軍躬身一禮:“請隨我來。”

趙如和趙意放開呂二,護着真姐兒和紅箋綠管匆匆而去。帳篷裡的人這才互相喘了一口氣,眼神裡都有疑問:這個嬌娃娃是誰?

只寂靜半刻,突然有兩、三個人跳起來同時往門外躥,白寡婦笑看着他們出去,才悠悠說了一句:“祁連山下盜馬賊,居然也來買馬了。”

林守溫好笑:“你認出來,還同他們交易?”白寡婦粉白碩大的粉面上拋來一個媚眼:“我認出來了,不是怕你們不認識?”林守溫趕快取出帕子掩住口,生怕自己會吐出來。白寡婦又對着陸少白使眼色過來:“小陸,你看呢?”

陸少白這年青人,更受不了白寡婦這一套。他也趕快站起來往外面腳底抹油:“我去看看外面怎麼了,我們是守王爺規矩的人,出去幫着也是好的。”

等他出去,白寡婦才冷笑:“陸家幾時,也守王爺規矩了。”魯公孫也冷笑:“你會面子上裝裝,他也是一樣。”

這裡面的人,就沒有一個是認真守安平王規矩的人。陸白關林四家,在關外逍遙無比,趙赦想一下子讓他們乖乖聽話,在魯公孫看來,都是笑話一樁。

烏黑綿延的山崗背影前,是趙赦佇立的身影。在他身邊,還伴着兩個將軍,手指着遠處比劃着方向在說着什麼。

騎在馬上的真姐兒這才放下心,在月暈下她還沒有明白自己的心思已經一點一點地飛到趙赦身上。而聽到馬蹄聲的趙赦對真姐兒看一眼,繼續同將軍們在說話。

“王爺,他敢到這裡來,這附近只怕埋伏的有兵馬。”將軍手指着山崗後:“那裡我們至今還沒有怎麼查看過,人手不足夠,而且山路也不好走。”

趙赦在星光下也起疑心,噶裡都到這裡來,算是趙赦三不管的地方,卻是離他很遠的地方。當然和關家互通情報也重要,不過……。趙赦也有疑心。

不遠處真姐兒住馬,靜靜的看着趙赦的身影。都說男人在工作時最有魅力的,趙赦此時,就是這樣。他全身被月光沐浴成銀色,看上去似披銀甲的戰神。擡手揮指間,帶着男兒漢的決斷,又自然流露出王爺的威嚴氣勢。

真姐兒看出了神,突然微微一笑,表哥這樣子看不到面目讓人更注意他的身姿,這才發現,他的身姿比自己平時看到更要迷人。

覺出了什麼的趙赦回身又看過來,再對將軍們匆匆幾句,命他們:“你們回去維持秩序,不要放走一個人。我們不過去就在這裡,行藏既沒有暴露,讓他們自己猜剛纔是怎麼回事。陸白關林四家,讓他們寫明白了呈給我。就說,我要親自過問。”

“是!”將軍挺直身子答應着,又關切地道:“王爺,您行藏既沒有暴露,不如跟着我們一起回去住,到底安全些。”趙赦道:“不用了,看他們見不到我,對着噶裡都的屍體會說些什麼!”將軍再開口,是小心翼翼:“左將軍要是知道我把您安置在這野地裡,他肯定要揍我。”趙赦眼睛一瞪:“那就揍你吧,聽令,整隊回去!”

“是!”這一次再答應,是列隊而去。趙赦走到真姐兒面前,見她輕咬着嘴脣在笑,把她抱下來:“你這個要見識的孩子,今天咱們要睡在野地裡。”真姐兒撫着他健壯的手臂:“睡在這裡可以看天空。”

趙赦扯着真姐兒仰起頭來,繁星無數在深邃的暗空中閃爍。久久只聞軍情政事的趙赦也讚歎道:“真的是美。”真姐兒笑靨如花:“咱們今天晚上看一夜吧。”

這清脆的嗓音聽在易宗澤耳朵裡,也可以感受到說話的人無憂無慮,心思是一片澄寧。他身上傷已經紮好,白布條子裹得他好似一個繭寶寶。

坐在夜風寒冷的潮溼草地上,再看着這兩個不管今天如何睡,只知道看星星的夫妻,易宗澤也能感受到他們之間,有着濃濃的密切。是不是無間,還不知道。

“怎麼睡呢?”真姐兒找不到帳篷,帳篷全紮在集市上,隨身的馬匹上再也沒有帳篷。趙赦又要逗她:“你看馬怎麼睡的,咱們就怎麼睡。”真姐兒格格笑着:“站着能睡嗎?我試試。”閉上眼眸又睜開:“睡着了會摔倒,我得找株樹靠着。”

說着,真要走開。趙赦拉着她:“靠着表哥,表哥肯定不會摔。”真姐兒信以爲真,佩服地看着趙赦:“真的嗎?表哥真厲害,站着也能睡覺。”

又有馬蹄聲傳來,隨行的士兵們過來。馬上扛來的帳篷等物,就此安扎起來。真姐兒猶有不甘心:“不能親眼看到表哥站着睡覺。”易宗澤一笑,趙赦也是忍俊不禁,在真姐兒耳邊低聲道:“表哥是馬嗎?真姐兒的馬?”

雖然月光這一會兒又昏暗了,真姐兒面上的飛紅也看得一清二楚,她嬌嗔的輕推一下趙赦,趙赦裝腔作勢往後面踉蹌退了兩步,真姐兒急忙伸手去扶,被趙赦一把拉入懷中,他自己笑起來。

對着這個又欺負自己的丈夫,真姐兒低着頭裝生氣不理他。低下頭時纔看到易宗澤就在旁邊,這和丫頭小子們不同,是一個外人。

帳篷很快就搭好,真姐兒急急躲進帳篷裡去,趙赦緊隨着進來,在裡面還要玩笑:“今天晚上,表哥給你當……”

“不!”帳篷外面可以看到裡面小小身影在跺腳,易宗澤剛覺得菀爾,趙吉在身後請他:“您的帳篷也搭好了。”

這裡的人包括趙赦在內,沒有一個人問易宗澤是如何被人所捆,又怎麼弄得一身是傷。睡下來覺得傷痛難忍的易宗澤想想自己這一次,真是足夠晦氣。

送長姐雲陽郡主出嫁,嫁的是當地夷人。白石郡王身處蜀地深處,周邊不僅有突厥來犯,還有烏山癉水中的夷人。

向來通婚,是最好的安撫手段。白石郡王和易宗澤自己,都有夷人女子爲妾。

白石郡王一家之女,當然是百家來求。有求不得的當地夷人,當然不會高興……易宗澤現在纔想明白,他們是早早就盯上自己,而且和突劂人是勾結好的。

喜宴歸來的山路上以前就不平穩,現在多了敵兵,也是有的。他們取下易宗澤身上的一件信物,不知去向。易宗澤這時候可以明白,自己成了誘惑趙赦的一個靶子。

非親又非故,不去找白石郡王反而去找趙赦,這也是一閃念間就可以明白的。有人恨自己,想自己去死。有人要拿自己試探,和安平王交情到底有多深。當然噶裡都是算好的,安平王必出現纔是。

這事情巧就巧在,趙赦出來得早了。所以措手不及的人成了別人,想甕中捉鱉的人,捉住的是自己。

易宗澤對着帳篷頂幽幽嘆氣,皇族強權,強權中才有皇族的穩固,是皇族必要有強權。這二者,是缺一不可……。

另一邊的帳篷裡,趙赦正在拍着真姐兒睡覺。安平王身體健壯,不過在這野地裡,動一動外面就可以聽到動靜的帳篷裡,他沒興趣讓別人都聽到。

野地裡萬籟俱靜,風吹草動的聲音在睡下來的人耳朵裡,都是清楚的。因此趙赦哄了真姐兒睡下來,精神旺盛之餘,只是想事情。

趙吉和趙祥守上半夜的班,還有隨行來的士兵們也分幾個出來守夜。集市上的將軍們到底不放心,分一隊騎兵不時來巡邏着,下半夜趙如和趙意起來守着,一直到天亮。

秋天的草原上永遠都是美不勝收,白楊樹淺黃色一片,紅葉林嫣紅如丹,清清的流水細長如線,也不見得多清澈流在草地上,卻是也有游魚可數。

紅色白色紫色黃色的野花三五朵在一起,在早晨盛開掛着露珠顆顆。真姐兒梳洗過,就一朵一朵地去採野花。

不多時採到一小把,回來拿給趙赦看:“我採得不少。”趙赦還在眺望遠山,只伏下身子聞一聞把真姐兒支開:“再去多采些。”

女孩子天性,沒有人不愛花。走出帳篷方便人收拾的易宗澤對着真姐兒身影又着迷的看着,他不是動了心思,只是愛看這無拘無束的人兒。

她像是,半點兒心事也沒有。

再看旁邊的安平王,皺眉眯着眼睛在樹下看得出神,或者是想心事想得出神。而離開十幾裡的集市那一處,也有炊煙升起來。

昨夜的動亂,好似一場夢境。只有野花叢生中精靈似的真姐兒,纔是今天最爲真實的一幕。

紅箋和綠管在篝火旁準備早飯,聽到一陣輕輕的哼唱聲。這哼唱聲,是從採花採得喜歡的真姐兒紅脣中出來的。趙赦回過身來一笑,丫頭和小子們也都是一笑,易宗澤也是一笑。

沈王妃,還是一個沒有多少心思的人兒。

早飯過後,真姐兒有了心思。趙赦把她喊到一旁,慢慢地告訴她:“表哥有事情,小子們送你先回去,還有老石頭那人是個常趕路的人,讓他也陪着。”

真姐兒一針見血:“表哥你要追查那奸細地事情。”趙赦伏下身子給真姐兒理一理衣襟:“下次再陪你出來玩,今天,你回去吧。”再看看易宗澤:“帶上易世子,把他安置在王府裡,不要讓別人知道。”

想說什麼的真姐兒張張嘴,又被趙赦溫和的笑容和低低親切的語聲給堵回去:“送易世子回去養好傷,是一件很要緊的事情。這樣的事情,只能交給真姐兒。”

他就是重傷,也沒有傷到不能騎馬不能走。哪裡不能養傷,一定要送回去。真姐兒張張嘴,想到趙赦還有一句“不要讓別人知道”,她猶豫一下:“你又把我拋下來。”

“沒有,表哥很快就回去,真姐兒要是走得慢,也許表哥先到家。”趙赦含笑:“乖不乖,聽不聽話?這件事情,幫不幫表哥做。”真姐兒有如泉水的眸子幽深深的,嗓音也更動聽:“好吧。”

草原深草處,趙赦和以前一樣,只留下趙吉和趙祥,把所有跟來的人全給真姐兒。雖然真姐兒上馬下馬十分矯健,安平王還是親手抱她上了馬,把她新的瑪瑙柄兒的鞭子交到她手上,長身的趙赦看着依然不比坐在馬上的真姐兒矮多少,他含笑叮囑:“路上不要貪玩,早些回去。”

紅日跳出東山,真姐兒帶着一行人上路,只回了一下頭。出來尋找鹽礦的沈王妃心裡只明白一年事情,是有危險而且是趙赦覺得未知危險比較大的時候,纔會把她送回去。如在馬市上,如在客棧裡,趙赦都不會這樣做。

送真姐兒走後,趙赦和收馬市的將軍們會合:“分一半兵力給我。”安平王也覺得,這附近山裡,像是有什麼不對頭。

真姐兒路上沒有耽誤,因爲易宗澤的傷的確說重不重,說輕卻又不輕,是很受過一番嚴刑拷問。

想想趙赦說沒準兒比自己還要早到,真姐兒要嘟嘴。想想嘟嘴沒人看,才先放下來。把易世子交給自己,當然肯定地要早早地把他帶回來才行。

以真姐兒來想,趙赦作爲一個古代王爺,與周邊諸王交往,過密也好過疏也好,都是不恰當的。

所以趙赦特意交待,不要讓人看到易世子,真姐兒也能明白。在進城的前幾天,真姐兒請來路上躲在真姐兒行李包裹馬車中的易宗澤,客氣地道:“可不可以請世子扮成我的丫頭?”易世子風華如嬌女,扮成丫頭最爲合適。

白石郡王和趙赦以前並不是太親近,打着共同剿匪的旗號是個理由。但易宗澤一身是傷出現在安平王的地方養傷,易宗澤自己,也能明白這不合適。

拿什麼理由給別人呢?

趕路回來是半個月過去,這半個月裡易宗澤面上的一道傷痕還在。他也不能讓人看到自己,又覺得有些事情需要自己看明白,從易世子的角度來說,是極願意到安平王府裡再做一次客。上一次,他看的全是安平王的軍隊、城鎮和糧草。這一次,他想看安平王的內宅。

對着真姐兒注視的眼光,易宗澤着實的尷尬一下:“扮小子不行嗎?一定要扮丫頭。”真姐兒解釋道:“在大門外面養傷,人多嘴雜。表哥既然交待給我,我想請世子二門裡面養傷。”

趙赦不在,易宗澤是個男人進二門很不方便。

“我……”易宗澤無話可說,當天晚上紅箋和綠管送來街上新買的女裝,易宗澤對着女裝發呆了半個晚上。

他生得單弱似女人,從小被人這樣說並不引以爲榮,反而覺得難過。現在……只能穿上。

爲什麼趙赦不請易宗澤回自己的地方去養傷,爲什麼易宗澤又答應到安平王府裡養傷?這一點真姐兒沒有問,易宗澤也沒有說。

過了幾天,真姐兒回到王府中。

二門以內的王府有京裡幾個大,因爲裡面有園子。園子中有幾座山丘,據趙赦自己後來對真姐兒說的,有些是他墊起來的。

這墊起來的山丘中怪石全是按着趙赦所說安置其中,裡面,有小小房屋。

出去時是秋天,回來時是初冬。真姐兒命人在一座山丘下的藏雪塢生了暖暖的炭火,把易宗澤安置在這裡。

王妃隨行的丫頭多一個少一個門上的媽媽是可以看得出來,所以真姐兒先回府,見過姨娘們分發過土儀,等人散去後,讓人把易宗澤扮成倪觀家裡來請安的丫頭,帶進來後再沒有出去。

二門上此時的當值媽媽全是信得過的人,所以易宗澤神不知鬼不覺的,進來了。

當晚,真姐兒把易宗澤寫給白石郡王的又一封信送走。信路上已經發過,易宗澤又寫了一封報平安,而且謹慎的給真姐兒看過,請她讓人發出去,讓自己的家人過來。

第二天韋大人就得知了這個消息,趙赦再手眼通天,做不到別人一絲一點都不知道。也沒有人能作到自己有奸細,而別人的奸細滲透不進來。韋大人就知道,也只明白王妃回來後,往外面快馬送了一封信。

他只能明白這些。

家裡有韋姨娘,趙赦和真姐兒兩、三個月不在的消息韋大人早就知道。要是趙赦單獨不在,別人不進來請安,未必知道真姐兒也不在。只有家裡有人,又是雖然請安不多,三、兩天去請一次安的姨娘,所以王妃不在,也是知道。

一個小小的動向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韋大人撫須想了又想,往軍中去的信每天無數,這一封他是覺得可疑,未必就有什麼關係,

當官的、爲宰的人,沒有不想站穩腳根,穩固自己關係的。韋大人想真姐兒突然先回來,要麼得罪王爺,要麼是王爺不喜歡。還能有別的原因,她會一個人先回來。

別人的夫妻關係,有時候自己其實未必明白。

案頭上放着幾封書信,韋大人露出笑容,王妃聰明的名聲在外,這件難題就交給她吧。韋大人走出門來命人:“備轎,我要去王府。”

微雪飄融,真姐兒臨窗正在寫字。手中是上好的紫毫筆,筆下不是澄心堂紙,也是上好梅花箋。筆下落在紙上,給趙赦記了一大過。

這是真姐兒自己的功過簿子,是回家後左思右想,覺得趙赦拋下自己太不應該,氣無可氣時,給自己的丈夫準備了這樣一個簿子。

“這樣不對,這樣不好,”真姐兒再念叨幾句,就聽到外面窗下趙如在回話:“韋大人說有要事求見王妃。”

真姐兒放下筆,很是謹慎地道:“書房裡張先生不在?”展祁爲給商少陽製造巧遇族妹的機會,名義上是乞假回家。俞道浩在軍中,只有張士禎在書房裡。

“韋大人直接來見王妃,說這事情王爺不在,只有王妃能夠定奪。”趙如又回過,真姐兒還是想了一想纔回話:“請他小花廳中候我。”

這是目前趙赦表面上最爲倚重的西北本地官員,真姐兒也不是糊塗人,可以掂量出來韋大人要見自己的份量。

要麼他真的有話說,要麼他刁難人。一般的事情,韋大人可以自己做主,重大的事情,書房中又有張先生會直呈趙赦,所以韋大人此次來,只能是刁難人。

說直白些,真姐兒覺得自己應該小心。

如果是親信官員,可以直接請進來見。因爲趙赦對韋大人不放心,知道的真姐兒只能換衣服出來見他。

遍放紫檀木雕,生了火盆的小花廳上,韋大人恭敬呈上幾封書信:“這是陸白關林四家的辯解,想來他們別有奏呈上來,這是給臣的,臣不敢耽誤在手中。”

真姐兒接在手上,第一封信是陸家的,信中備細說了馬會上的事情,最後,是爲自己推託。聲稱通敵一事,自己家裡絕無僅有。

第二封信是白家的,也是聲聲喊冤枉,不過白家在信中,說是受關家拖累,至於什麼事情,到沒有細說。

林家的信也是如此,不過多了一個對於草場分佈的不滿。關家的信,讓真姐兒看得抿脣而笑,這個關二,實在可笑!

馬市上噶裡都被趙赦亂箭射死送到關二帳篷裡,讓他好好解釋他這個朋友是怎麼一回事?關二先是抵擋不認,後來被指認這的確是突厥大將時,關二敏捷的做了一個動作,把矛頭對着當夜失蹤的趙赦一行人。

聲稱他並不瞭解噶裡都底細,是他們自己殺自己纔是。

真姐兒笑了一聲:“下面奏上來的事情,從來是仔細的。”要不是自己當時在場,還真的會以爲是別有奸細。

“王妃所言甚是,以我來看,這來馬市上搗亂的人,肯定不是好人。依這關二所說,這一行搗亂的人先是亂開高價,幸好關二一力頂住沒有把良馬賣給他們。想來他們不滿,不知何故趁夜又自己內鬨,”韋大人說得彷彿胸有成竹,如他親自看到一樣:“這馬市上將軍是王爺親自委派,不想,也被他們逃走。”

手裡掂着信的真姐兒笑容自如:“韋大人,依你看,如何追查這事?”韋大人當即侃侃:“奸細出沒而沒有被發現,馬市上將軍當有罪責。當然這人把關二矇蔽,也是扮得相當不錯。王爺征戰需要良馬,關外陸白關林四家中,理當挑出一、兩家來格外優遇,讓他們盡心盡力效勞。”

“依你說,這關二這一回,反而是有功的人?”真姐兒小小銀牙咬了一下,果然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好,要不是自己在那裡,估計也能被糊塗。

那馬市沒有去過的,聽到會以爲是集市。其實是四處無擋頭的一處空地,有人想來就可以來了。馬市上的將軍們,何罪之有?

這種官僚主義,也是中國獨特的產物。

韋大人着實收過關二一批財物,而且歷年和關家關係也不錯。他的一個遠房親戚就是許在關家,關內關外互通款曲,大家以爲裙帶。

要說西北潰爛無人時,着實這些人過得不錯。現在趙赦來了規矩嚴緊,不喜歡的人着實不少。

“這關家以前是在關內,後來慢慢遷到關外爲草場大養馬方便,要說陸白關林這四家中,關家的根基是最深的。陸家雖然年頭久,在關外的名聲遠遠不如關家。林家,現在的子弟中馴馬出色的,沒有幾個。白家更是不行,一個寡婦掌家,不會有能爲。”

韋大人覺得自己算是好心,對着沈王妃再重新介紹一回。他面上得色看在真姐兒眼裡,真姐兒只是笑一笑,好似賈探春管家,管事媽媽在述說舊例一樣,他覺得自己,是有一大功。

“讓他們的家主都來,等王爺回來再行處置這件事情。”真姐兒這樣說過,韋大人殷勤問道:“他們快馬,只要半個月就可以到來,不知道王爺幾時纔回來?”

真姐兒笑吟吟:“韋大人,還有別的事情嗎?”碰了一個軟釘子的韋大人面色微沉,又回了一件事情:“幾處城鎮有傷風化,居然辦起來女學,請王妃示下,該捉的人要捉,該拿的人要拿纔是。”

“這不是有傷風化,這是我的話。”真姐兒緩緩說過,與韋大人四目相碰,兩個人都心知肚明,對方是明白的。

韋大人當然知道這是王妃的話,所以他今天是一定要回出來,再躬身道:“自古男主外女主內,女人紡織針指煮炊是本分。敬奉家人尚且不是人人做到,再辦女學,女子將失本分,男子也將被人恥笑。”

“爲什麼被人恥笑?”真姐兒不疾不徐的問出來,韋大人細細解釋道:“一家子裡,男人是拿主張的,女人是恭順依從的。男人們認字有謀略,才更好的當家主,再求功名求上進。女人都認了字,還是要去針指和煮炊。一指半解中,就有許多的奇談怪論出來,牡雞司晨,國變之先兆。”

真姐兒驟然變了面龐,斥責道:“大膽!”趙如和趙意各自上前一步,喝道:“韋大人,對王妃說話要恭敬。”

這些話在心裡早就想好的韋大人只怔了一下就躬身道:“臣直言進諫,請王妃不必動怒。”他沒有跪下,也覺得自己說得對不必跪下。而且心裡很是震驚,王妃居然敢對自己發脾氣。不過性子不好,也不是件壞事情。

再看真姐兒,已經換了笑容滿面,真姐兒也有腹誹,居然不跪,要是表哥這樣動怒,早就跪倒了一片。他既然敢不跪,就是有藐視自己的本錢,或者說他從來,在心裡就是藐視自己的。

要是一個認爲自己正當寵,正飄乎乎的人,這個時候大發脾氣覺得自己正是立威的時候。真姐兒一直不是看不清局勢的人,也不會在趙赦不在的時候給自己找這種下不來臺的事情。

要再有人說,又依靠王爺。請她看看自己再看看別人,活在日子裡的人,是每天都有依靠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是一樣。

韋大人是趙赦扳倒呂家後,一力扶持的西北臣子,當然韋大人在有些地方不如趙赦意,比如呂大人失勢後,漸有些尾大不掉。不過這也是哪朝哪代會出現的事情,也沒有可奇怪的。

真姐兒又含笑,不僅不計較韋大人不跪,反而對着趙如和趙意道:“我和韋大人說話呢,就說惱了也沒什麼,你們扶起韋大人來,讓他坐下我們再說話。”

韋大人尷尬了,他不得不撩袍跪下:“臣全是諫言,請王妃三思女學一事纔是。”他跪下來,趙如和趙意就有扶的意義,把韋大人扶起來,請他重新坐下,真姐兒侃侃而談:

“王爺心中所想,就是西北繁華昌盛。繁華昌盛,文人展才不可缺少。韋大人,你有沒有下去看過?”

“臣,也年年出城去看。”這句話把韋大人着實的問倒,他居上位何必下去親看,只要不時與下面的州官通信瞭解,他覺得就行了。

明知道這是假話的真姐兒沒有再深究,接下去道:“只舉一個例子吧,王爺和我出城去問及農閒時做什麼營生,農人們家的女子說針指雖然好,不過奸商們可恨,欺負他們不認字,王爺明明張貼布告,聲明布帛麻價格在其上,還是有人敢不守法令,欺騙他們不認字。”

黑亮的眸子放在韋大人身上,真姐兒微笑:“你看,要是會認幾個字,也是有好處的。”韋大人這一次學乖了,趕快跪倒道:“奸商們從來可恨,請王妃重重懲治。上個月才報上來的茶葉商人,就有不少以假充真,又擾亂茶葉品級的奸商,這樣的人,其實可恨。”

真姐兒面臨一次嚴重的藐視,沈吉安就是從事茶葉販賣的商人之一。

“可去看過韋姨娘?”真姐兒只說了這麼一句,不倫不類地插在韋大人的問話,是聲音悅耳,語調動聽。韋大人心中冷笑,面上恭敬地回道:“臣進王府理當先拜王妃。”

真姐兒這才慢慢道:“關於商人不仁的事情,已經是多起報上來。韋大人既然提出,等王爺回來,官員們議一議吧。”

把韋大人推走,真姐兒一個人出神笑了笑,磨刀霍霍對準的,並不是趙赦一人。

韋大人回到家,就有客人上門。是關家的老三又攜重禮而來:“這奸細的事情與我們無關,我們要知道,當然不會賣給他。說死的那個人是突厥名將噶裡都,我們也不認識,再說他的銀票,是京裡底子硬的銀莊子,二爺就和他相識,也沒有幾年。”

撫須而笑的韋大人道:“青雲有路你不走,你往我門上來是沒有用的。”關三忙道:“請大人指教?”韋大人含笑:“王妃是個能幹的人,又能管內宅又能陪王爺又能管政事,你何不尋個門路,去求到王妃面前?”

關三很是爲難:“我們不認識,不然您給我們引見引見?”韋大人笑顧他:“你怎麼會不認識?王妃孃家姓沈,是個販茶葉的生意人。”

“哦……。”關三若有所思,想想韋大人這話,說得也不無道理。

飛雪又一次伴着梅花盛開而至,易宗澤傷養得大半。面上傷痕不再可以嚇到自己時,他有時候也會在藏雪塢附近走一走。

這是園子裡的一處地方,平時飯菜是趙如和趙意親自送來。再加上進府後,真姐兒一次也沒有見過他,所以易宗澤在這裡,還沒有人發現。

站在飛雪下的易宗澤,是真正的看到安平王府的內宅。

綠枝在冬天裡也是遍佈叢生,想來春夏飛花,格外的絢麗。偶然有行走在這裡的人,也是面有笑容,看上去,是一個和詳的內宅。

有人匆匆走來,在白雪地上印上一片腳印。趙如來送熱茶,再告訴易宗澤一個消息:“清源王殿下奉旨勞軍,明天就要到了。”

“怎麼到得這麼快?”易宗澤吃了一驚。奉旨勞軍肯定是明旨先發,處處州縣傳到這裡,至少也會提前一個月知道。就是明旨一發,當天就啓程,打前站的人急急送信,也是半個月前會知道。

這樣突然的到來,只能說明清源王是微服而來。近這裡時,才亮了衣冠。奉旨從京中來的人微服私訪,不用說沒有好事兒。

易宗澤在吃驚,書房裡和真姐兒在一起的幕僚們也都是吃驚的。張士禎覺得這事情不小,對王妃道:“先行迎接,把殿下安置在哪裡合適?”

要是安置在王府,張士禎擔心清源王會發現白石世子。真姐兒略一沉吟:“準備紅氈住處,請殿下安置在驛館裡。”

驛站裡忙活起來,清掃房子收拾雪地,人人忙得不得閒。掌燈以後,門外一輛馬車停下來,紅燈高照着王妃下了馬車,親自來看清源王的住處。

寶鼎香,軟羅榻一一看過,真姐兒滿意的點點頭。驛卒張老五站在黑暗隊列,這一次纔算是見到沈王妃真容。

說書的人說面如芙蓉,應該就是王妃這樣被紅色宮燈照亮的容顏吧,張老五和一干驛卒們正在貪看王妃華麗的衣飾和首飾,見王妃笑容滿面,往這邊看了一眼。

這一眼水暖春波,看得人人只覺得那眸子中斂豔收魄,把衆人魂魄一起收走。人人都把胸膛再挺一挺,心裡想着王妃在看自己。

只有張老五心中明白,沈王妃看的,是自己。她上一次對自己說的話:“有什麼話要對我來說。”在張老五心中轟然響起。

大紅宮燈前面高高挑起,衣飾上繡着金鳳帶大羅袖的王妃在新鋪的紅氈上一步步走出去,在一干沒有見過王妃的人心中,留下一個永不磨滅的深深印痕。

大雪滿地,飛雪亂舞,十里梅香中駛來清源王的馬駕。他是紫衣玉帶坐在馬車中,見兩邊梅花朵朵,彷彿滿意,又似有譏諷。

“殿下,王妃帶着官員們來迎接您。”侍衛們在馬車旁問過話,清源王往外面看看,白雪茫茫中,一羣身着紅袍的人中,大紅色宮裝的真姐兒還是一眼可以看出來。

她身上是紅色衣服,頭上是鑲紅寶石的一套頭面,在這頭面和紅色衣服中,唯這個人的雪白,比白雪還要姣好。

清源王命停車下來,雪地中清冷空氣讓他一振,精神更顯神采奕奕。讓行禮的人平身,對兩邊橫枝豎斜的如螭梅枝看着,帶笑道:“這梅花不是新栽的吧,我來只是看看,過於擾民這就不好。”

“處處都有愛花人,殿下,這花全是百姓們春天自己栽種而成,”真姐兒語氣裡並沒有得意,不過她心裡和明白的人都知道這是王妃對王爺的進言,小罪者依過錯而罰栽樹。梅花愈冷愈香,所以成活的反而最多。

清源王是真的吃了一驚,西北自古印象就是貧瘠,一貧瘠給人感覺就是野蠻、粗魯,不斯文的感覺。

西北也出文人,不過處處百姓風雅愛種花,清源王來到西北,長了第一個見識。

疏冷香濃中,又有玉人羅袖如花,清源王殿下開了一個玩笑:“想來是爲王妃,這北風才催香花開。”

“爲殿下來,香花不敢不自開。”真姐兒彬彬有禮回話,垂斂展袖對着馬車相請:“冰雪寒冷,請殿下上車裡暖和。”

清源王哈哈笑了兩聲:“帶馬來,我豈是怕霜寒冷凍之人。”他微微笑着,與紅衣玉嬌女並騎入城,不知道什麼滋味兒?

------題外話------

一萬六更新,求下個月各位親早給票票。睡覺去……。

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二百零五章,回西北第一百四十四章,緩上一緩待轉機第九十五章,馬京尋仇記第七十章,示威第一百一十八章,真姐兒的仁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柔莊和世子第九十一章,護短的安平王府第一百章,又要鬥嘴一回第一百四十九章,風要動第三十一章,青蠅第十八章,在園子裡晚上補過節第三十三章,阿諛奉承之徒第七十七章,回雲家第六十七章,以後的家人(修)第一百七十六章,新封趙小毛第二百零二章,“沒有能耐”的世子第五十八章,贏家是誰?第一百三十九章,一家人出遊第一百二十六章,煙花滿空中第一百一十三章,說話沒譜的人第一百七十七章,心愛的東西第四十四章,爲來爲去爲王爺第五十四章,王爺心思如電不容人瞞第三十八章,打趣表哥第一百二十四章,產子第五十四章,王爺心思如電不容人瞞第一百九十一章,王爺的心事第四十五章,初碰王府規矩第一百四十六章,聰明的左將軍第一百五十章,親事先去了一件第一百一十三章,說話沒譜的人第三十四章,念舊的真姐兒第十七章,書房裡找貓兒第十三章,表哥陪着逛集市第一百一十四章,選擇是自己的第一百七十七章,心愛的東西第一百九十七章,真姐兒的敲打第五十八章,贏家是誰?第一百五十章,親事先去了一件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二百一十二章,私奔第一百一十六章,世家裡的事情第六十三章,陪伴的姑娘們第一百一十章,被慢待的王爺不情願第一百二十七章,相當相當的表哥第一百七十章,淘氣包佐哥兒第二百零一章,離間第四十三章,趙赦出席露個面兒第一百四十五章,真姐兒去捉表哥的短兒第一百五十七章,兩位先生的親事第六章,王爺的主張第一百三十一章,不乖的一對人第三十三章,阿諛奉承之徒第二十二章,爲人自視不要太高第七章,不願意離開家的沈姑娘第五十五章,王爺吃癟第四章,當沈家的女兒可以出門玩第一百一十七章,真姐兒的日子第一百八十七章,世風日下,小毛當家第十四章,船到了第三十六章,如今的真姐兒第二百零三章,分東西第一百六十一章,王妃從軍第三十四章,念舊的真姐兒第六十八章,做客第八十二章,別人的日子自自己不懂第一百一十六章,世家裡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三章,要和母親一樣的人第二百章,未婚夫妻的避嫌第一百五十三章,真姐兒送嫁衣第六章,王爺的主張第六十三章,陪伴的姑娘們第一百二十六章,煙花滿空中第一百一十章,被慢待的王爺不情願第二百一十一章,回京第一百七十五章,王爺窘迫第七十九章,娘娘廟第一百二十七章,相當相當的表哥第十六章,甚得寵愛的真姐兒第五十六章,真姐兒是個大好人第一百一十七章,真姐兒的日子第七十二章,趙赦進宮去告狀第二章,未來王妃認識壹貳叄第二百一十章,小孩子第二百一十章,小孩子第一百六十一章,王妃從軍第三十一章,青蠅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一百九十三章,世子是個香餑餑第一百八十二章,這一跪,從此低三分第四章,當沈家的女兒可以出門玩第十六章,甚得寵愛的真姐兒第七十八章,真姐兒做生意第一百一十五章,腦補過度後,日子還是要過第六十八章,做客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一百四十九章,風要動第一百章,又要鬥嘴一回第五十一章,又來一位自作聰明的
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二百零五章,回西北第一百四十四章,緩上一緩待轉機第九十五章,馬京尋仇記第七十章,示威第一百一十八章,真姐兒的仁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柔莊和世子第九十一章,護短的安平王府第一百章,又要鬥嘴一回第一百四十九章,風要動第三十一章,青蠅第十八章,在園子裡晚上補過節第三十三章,阿諛奉承之徒第七十七章,回雲家第六十七章,以後的家人(修)第一百七十六章,新封趙小毛第二百零二章,“沒有能耐”的世子第五十八章,贏家是誰?第一百三十九章,一家人出遊第一百二十六章,煙花滿空中第一百一十三章,說話沒譜的人第一百七十七章,心愛的東西第四十四章,爲來爲去爲王爺第五十四章,王爺心思如電不容人瞞第三十八章,打趣表哥第一百二十四章,產子第五十四章,王爺心思如電不容人瞞第一百九十一章,王爺的心事第四十五章,初碰王府規矩第一百四十六章,聰明的左將軍第一百五十章,親事先去了一件第一百一十三章,說話沒譜的人第三十四章,念舊的真姐兒第十七章,書房裡找貓兒第十三章,表哥陪着逛集市第一百一十四章,選擇是自己的第一百七十七章,心愛的東西第一百九十七章,真姐兒的敲打第五十八章,贏家是誰?第一百五十章,親事先去了一件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二百一十二章,私奔第一百一十六章,世家裡的事情第六十三章,陪伴的姑娘們第一百一十章,被慢待的王爺不情願第一百二十七章,相當相當的表哥第一百七十章,淘氣包佐哥兒第二百零一章,離間第四十三章,趙赦出席露個面兒第一百四十五章,真姐兒去捉表哥的短兒第一百五十七章,兩位先生的親事第六章,王爺的主張第一百三十一章,不乖的一對人第三十三章,阿諛奉承之徒第二十二章,爲人自視不要太高第七章,不願意離開家的沈姑娘第五十五章,王爺吃癟第四章,當沈家的女兒可以出門玩第一百一十七章,真姐兒的日子第一百八十七章,世風日下,小毛當家第十四章,船到了第三十六章,如今的真姐兒第二百零三章,分東西第一百六十一章,王妃從軍第三十四章,念舊的真姐兒第六十八章,做客第八十二章,別人的日子自自己不懂第一百一十六章,世家裡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三章,要和母親一樣的人第二百章,未婚夫妻的避嫌第一百五十三章,真姐兒送嫁衣第六章,王爺的主張第六十三章,陪伴的姑娘們第一百二十六章,煙花滿空中第一百一十章,被慢待的王爺不情願第二百一十一章,回京第一百七十五章,王爺窘迫第七十九章,娘娘廟第一百二十七章,相當相當的表哥第十六章,甚得寵愛的真姐兒第五十六章,真姐兒是個大好人第一百一十七章,真姐兒的日子第七十二章,趙赦進宮去告狀第二章,未來王妃認識壹貳叄第二百一十章,小孩子第二百一十章,小孩子第一百六十一章,王妃從軍第三十一章,青蠅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一百九十三章,世子是個香餑餑第一百八十二章,這一跪,從此低三分第四章,當沈家的女兒可以出門玩第十六章,甚得寵愛的真姐兒第七十八章,真姐兒做生意第一百一十五章,腦補過度後,日子還是要過第六十八章,做客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一百四十九章,風要動第一百章,又要鬥嘴一回第五十一章,又來一位自作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