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到毛主席那裡接受任務

楊成武:到毛主席那裡接受任務

楊成武時任華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政治委員。

1948年8月,楊成武奉命到黨中央駐地西柏坡,接受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配合東北我軍作戰,把華北的敵人拖住,保證遼瀋戰役的勝利。

黨中央爲了在華北建設人民解放軍後方,以支援全國作戰,決定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區合併,成立中共中央華北局、華北人民政府、華北軍區。

……

兩區合併後,華北軍區轄冀魯豫、太嶽、太行、冀南、北嶽、冀中和晉中七個二級軍區。野戰軍有兩個兵團。第一兵團轄三個縱隊,以徐向前同志兼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周士第同志爲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第二兵團也轄三個縱隊,以楊得志同志爲司令員,羅瑞卿同志和我爲政治委員。連同北嶽軍區的第一縱隊,冀中軍區的第七縱隊,全區共九個縱隊,兩個炮兵旅。

接到軍區通知後,我立即準備行裝,次日一早騎馬登程。剛下過暴雨,羣峰疊翠,百鳥齊鳴,秋風拂面,我騎在馬上縱目遠眺,令人心曠神怡。

……

我猜測着到毛主席那裡將要接受的任務,輕輕地提了提馬繮,小馬欣然放開了四蹄。

八月二日,我到了華北軍區所在地平山縣煙堡村,見到了聶司令員。

聶司令員對我說:“主席找你去,一起談。任務是準備配合東北作戰。東北部隊準備攻錦州,打錦西、瀋陽增援的敵人。主席考慮,要華北野戰軍配合東北作戰,把華北的敵人拉住,不讓他出關,否則東北戰鬥會受影響。你指揮的部隊組成第三兵團。具體情況到那裡去談。”

八月三日,聶司令員和我各騎一匹馬,沿滹沱河北上,由南岸到北岸,一上午就到了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

我們先見到周恩來副主席。周副主席說:“下午三點,毛主席和書記處的同志跟你們一塊談。”

下午三點鐘,我隨聶司令員到毛主席的住處。

這是一個前後院相連的小院,從右手邊門走進去,

迎面一幅影壁,從影壁頂上露出一株椿樹嫩綠的樹冠,影壁前是一排實心竹,前後的綠色相互輝映,使得影壁超凡脫俗,別有風韻。從影壁前向左拐,是一條鵝卵石鋪的甬道,這條甬道從院子中間穿過,銜接着正面住室。院子西邊是一幢廂房,廂房門前是獨樹一株鬱鬱蔥蔥的雪梨樹,綠葉間綴滿了碩果,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正面的平房,便是毛主席的住處。

那原本是一間靠後門的門房。小院的後門是在左角上,分出去的石子甬道把斜對着的前後門連結起來。臥室的後牆其實就是院牆的一部分,兩開間的房子像個橫站着的火柴盒,白灰牆壁顯得格外的素淨。

緊靠臥室向右接出來一間棚屋——毛主席的辦公室,大本營最高一級運籌戰略決戰的所在;它從臥室開出一個便門,接着這個門向外,在兩側豎起各三根立柱,上面搭上橫樑,覆蓋葦蓆,四周圍起來,左手一邊的三根立柱砌在牆裡,而右手的立柱還暴露在牆外。從這間棚屋向小院開了一個工作人員進出的便門。

我們走進棚屋,只見正中放着一張高腳舊八仙桌,四面擺着條凳。毛主席坐在對面的一邊,左首是周副主席和朱總司令,右首是少奇和弼時同志。毛主席身後的角角上,是一個權作茶几的矮桌,上面放着暖壺和幾個戰士們用的那種搪瓷缸,搪瓷缸擺在白色搪瓷盤裡,潔淨爽俐,煥發着農家氣息。通往臥室的門開着,可以看到用條凳搭起來的木板牀的一邊,上面擺着土布傲的被子。牆下放着簡易書架,擺滿了線裝書。牆上掛着草帽,屋角上斜放着可以摺疊和展開的簡易屏風。棚屋和臥室裡的擺設簡單質樸,還保持着瑞金時代的傳統。

我們坐在主席對面空着的長凳上,這樣,八仙桌的四周就全圍滿了人。

毛主席非常客氣,用瓷盤裝了一盤子糖果,放在八仙桌的中間,請大家吃;又給每人倒了一搪瓷缸子茶水,這纔拿起一份電報,說:“你們先看看。”

聶司令員接過電報,看完後遞給我。這是中央軍委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時發給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並轉告東北局的電

報。在這份電報裡,中央軍委指示東北野戰軍轉到南面作戰,指出南面作戰的種種有利條件,也預計到這一行動會遇到的困難,特別是糧食困難,要求東北野戰軍研究克服困難的方法,加緊政治動員和糧食等項的準備工作,制訂出具體作戰計劃,要在八月間在北寧、平承、平張等線打響,並命令東北野戰軍機關先期南下,加強冀熱察遼區域的工作。這份電報的核心是命令東北野戰軍八月份開始南線作戰。正是這份電報的精神,導出後來名垂戰爭青史的遼瀋戰役。

我看完電報,把電報放到桌子上。

毛主席喝了口茶水,對聶司令員和我說:有沒有問題?同意不同意?他見我們完全同意,就又遞給我們一份電報。

這第二份電報是中央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日給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的電報。在這份電報裡,中央軍委指出:應當首先考慮對錦州,唐山作戰,只要有可能,就應攻取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殲滅範漢傑集團,然後再向承德、張家口打傅作義。如果不打範漢傑,先打傅作義,則衛立煌將以大力集中錦、唐,衛、範協力向西援傅,那時東北野戰軍可能處於很困難地位。這一份電報使前一份電報進一步具體化,特別是把錦州戰役明確地提到歷史日程上。

讀完兩份電報,我明白了,今天毛主席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召我們來,賦予我們使命,和東北我軍的一次重大戰役——錦州戰役,密切地關聯着。東北,華北脣齒相依,支援開發與建設東北解放區以來,我們曾多次牽制關內敵人,支援東北我軍作戰。如一九四七年東北我軍實施夏季攻勢,中央軍委電報指示我們。“配合東北作戰,不使敵人向東北增援”。我們出兵青滄,威脅天津,拖住了關內敵人的主力,爲東北我軍的夏季攻勢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今,由毛主席親自主持,中央書記處領導同意集體面授機宜,如此莊嚴鄭重,要交代的任務自然非同一般了。

我們看完了兩份電報,毛主席問我們有沒有意見?

聶司令員和我都說。沒有意見,堅決執行!

——摘自《戰華北》

(本章完)

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西柏坡迎來中央工委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毛澤東西柏坡舊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九月會議”會址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周恩來西柏坡舊居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任弼時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任弼時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天津方式”與“北平方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到毛主席那裡接受任務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兩個務必”的誕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朱仲麗:王稼祥同志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棗林溝會議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山溝裡的“紫禁城”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進京趕考”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師哲:米高揚來訪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會議”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朱仲麗:王稼祥同志到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中共中央搬離延安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碑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習近平:使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九月會議”會址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毛澤東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任弼時在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解放石家莊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江澤民與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聶榮臻:和平解放北平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洋客人秘密造訪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徐向前:參加西柏坡會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洋客人秘密造訪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
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西柏坡迎來中央工委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毛澤東西柏坡舊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九月會議”會址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周恩來西柏坡舊居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任弼時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任弼時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天津方式”與“北平方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到毛主席那裡接受任務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兩個務必”的誕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朱仲麗:王稼祥同志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棗林溝會議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山溝裡的“紫禁城”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進京趕考”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師哲:米高揚來訪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會議”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朱仲麗:王稼祥同志到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中共中央搬離延安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碑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習近平:使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九月會議”會址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毛澤東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任弼時在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解放石家莊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江澤民與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聶榮臻:和平解放北平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洋客人秘密造訪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徐向前:參加西柏坡會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洋客人秘密造訪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