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杜府後院的小小風起雲涌,朝堂之上更是呈現出暗潮洶湧之勢。
天牢衆人剛剛遣至皇家林場,寧王便截獲了一封密摺。
而這摺子竟是緊追着靖王之後送進京的。
便是靖王離開南方不久,南方數縣便爆發大面積瘟疫,感染數以萬衆,每日死亡人數十衆,而人數還在上升當中。
這份密摺並非是遞給皇帝的,而是靖王親隨密報於他的,當地官府已經擬折快馬上奏,而這份摺子是提醒靖王早作準備。
寧王看着手中的摺子,連忙招府中謀士。
若這摺子出自旁人之手,他尚會有所懷疑,但這卻是出自有“布衣宰相”之稱的蘇培然之手,他便不得不慎之又慎。
蘇培然此人與旁人不同,雖有大才卻不忠朝庭。
蘇培然少年英才,甚至先帝都認爲其才超過當年的杜奉天,可偏偏因爲他長姐嫁給了襄王,蘇家與當年的三王之亂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牽扯,最終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當年蘇培然雖然已經才名在外,但卻尚未滿十五,按律可免死刑,太后憐其才華出衆,便收入宮中做了靖王侍讀。
蘇培然雖不順朝庭,但對靖王卻忠心耿耿,是以寧王纔不得不重視。
他苦心經營了十幾年,如今再讓他放手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而就在此時,宮中又探子又傳出消息,宮中的太后是假的,真正的太后不知所蹤。
由此可見,皇帝只怕已經知曉他的圖謀,他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然就在此時真正打消他顧慮的還是謀士的一句話,“王爺,帝王不賢是以天降大難,王爺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時值年關,原本該是一片祥和的京城,卻是人心惶惶,‘帝王不賢天降大難,瘟疫蔓延。’的消息如同雪片一樣飛進千家萬戶。
而結合前不久杜奉天病重不起的消息,瘟疫的源頭是在杜府的消息也不徑而走。
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在杜府門口吵嚷着要讓杜府的人全部滾出京城。
除了已經去相國寺進香的杜老夫人沒有被波及,杜府的人更是沒有片刻安寧。
杜奉天無詔不得離京是皇帝下的旨,便是被百姓圍攻杜府的人也不敢輕易離開,於是乎朝堂之上對於杜奉天該不該離開的事,更是爭執不休,比起討論如何賑災還要激烈,畢竟這是關乎切身利益的事。
而就在當日下朝後,由京城百姓聯名上書的萬民書便送到了龍案之上。
而那個被傳不賢的帝王,正一手執着白子與對面的人對弈。
看也沒看那所謂的萬民書,只思考着這一子該落在何處,好半晌實在沒有出路了,纔將棋子往棋笥裡一扔道,“你說朕該準了萬民所請,把你老丈人攆出京去嗎?”
楊修寧聞言睨了他一眼道,“你這麼聽話,現在外面都在傳你這帝王不賢才招致天災不斷,你是不是該退位讓賢呢?”
皇帝聞言不僅不惱反而聳了聳肩雙手一攤道,“只要逸肯,我立馬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