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三大中轉地之一

建康就位處長江邊上,理所當然是有渡口,並且渡口並不止一處,是多達二十餘處,最大的三個渡口就在建康城北側城牆邊上。

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一直是歷代中原王朝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主要就是水源的充足,水又關乎到耕作,有足夠的水源代表灌溉系統發達,有了更多的產出當然是能養活更多的人。

建康之所以會發展到二百萬以上的人口,與之位處長江邊上有着絕大多數的關係,除開水資源的豐富之外,也是經過多年發展對長江水運的應用發展成熟。

事實上,建康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要是歷史沒有被劉彥改變,它一度發展到擁有二百三十萬居民,比漢時長安、唐時長安和洛陽、宋時汴京的人口還要多。

東晉小朝廷曾經的官方統計的總人口也就接近五百萬,僅是建康就有接近兩百萬的人口,那是何等誇張的一件事情。並且根據東晉小朝廷的官方戶籍統計,不算建康居民的揚州人口也有將近兩百萬,可以想象其餘疆域該是地廣人稀到什麼地步。

揚州的人口有相當一部分是從長江以北遷徙而來,光是“衣冠南渡”就南下了一百多萬,後面又陸陸續續南逃了不少,也讓揚州成爲問題最多發的地區,所謂的“北人”與“南人”的衝突就沒有消停過。

京口是一個很大的港口,曾經作爲艦隊基地,後面被改爲民用。因爲港口的地理位置是在長江出海口附近,漢國的內河水道以及大海航運發達,京口逐漸顯示出它的商業作用,僅是七個月過去這裡就變得異常繁榮。

劉彥踏上了長江以南的陸地,來到京口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排排的商鋪,就是因爲清場的關係看不到市集該有的人頭聳動。

“人?”京口的催官蔡顯被問到人都安排到哪去,遲疑着說:“店鋪和倉庫都有,一大部分是臨時請到了野外的空地。”

所謂的催官,其實就是市集的管理者,負責統計貨物的種類以及數量,監督貨物的往來。

京口不是縣,沒有所謂的縣令,它又被獨立到丹徒縣之外,催官是最大的官職,下面有集丞、集尉、六曹和衆多小吏。

說到倉庫,艦隊在長江河道上就能看到一大片整齊的倉庫,它們是位於京口東南側的一個山腳邊上。

京口改爲民用,從長江中上游下來的船隻在出海前基本是會暫時停靠一下,許多商隊是看重了京口的地理位置方便,也就讓京口成爲一個很重要的貨物中轉站,那當然是需要倉庫的存在。

劉彥對於自己到來的清場已經沒有多少感覺,他知道那是君王威嚴的一部分,身爲君王真要沒有底線的親民,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國家都沒有好處,尤其是隻有劉慎一個獨子,王室僅有兩個男丁的前提下。

絲毫不開玩笑的講,君王將自己陷入險地,不將自己的安全當回事,就真真正正是愚蠢。真要發生刺殺,死了國家必然陷入動亂,沒死也會造成政治地震,反正只要有意外發生,倒黴的絕對是多數人,與之有影響的絕對不是君王一人。

所以咯,千萬別去講什麼君王善待臣民,臣民不會去行不軌之事,等等好的方面想。用最大的謹小慎微來進行安全保證纔是正確的事情,也就別說爲什麼要去做“自絕於人民”的那種話,尤其是在古代。

劉彥後面是親自走了一圈,能夠察覺到每一件店鋪的門板後面有着相當多的人,有些門板大一些的縫隙都能看到那一雙雙好奇而又敬畏的目光。

“看來京口真的發展不錯。”劉彥樂呵地指着街道上的各種招牌:“吃的、喝的、穿的還有住的,一應俱全。”

蔡顯得以有幸能夠吊在劉彥後面,是在蔡優的目光示意下,近乎於一臉諂諛地說:“皆是王上指示之功。”

那麼說也沒有錯,京口轉爲民用是來自劉彥的指令,考慮的就是長江出海口邊上真的需要一個貨物中轉站,但是後續的發展劉彥就沒再關注過了。

每一間店鋪邊上都至少是兩名以上的軍士在站崗,那是必要的一種警戒。其中一間的軍士是在劉彥的示意下拍擊門板,向裡面的人喊話讓收起門板。

所謂的門板就是一種長型卻不寬的木板,它們是被卡在一種卡槽。

這個時候店鋪基本是使用門板,那是因爲店鋪開門做生意需要有比較寬大的門面,再來是合頁還沒有被髮明出來,傳統的門佔用的空間着實大,用門板來拆裝無疑是最合適。

裡面的人收門板的時候,又來了十多名的軍士進行警戒,門板稍微收起一些就已經能夠看到裡面的人,那是一種人擠人的場面。

擠在一起的人,他們在門板漸漸被收起的時候,大多數人腦門已經出汗,幾乎每個人都是一種想看劉彥又不敢看的模樣。

“小人拜見大王!”

“小的叩見大王!”

人是在催官的催促下出了店鋪,到了街道上一個個跪地,口中喊出來的話也參差不齊,有的是用祭祀的跪拜禮,有的直接是五體投地,場面有些雜亂。

“漢家除祭祀以及罪犯並無跪禮。”劉彥說的是實情,聲音聽着很是溫和:“都起來罷。”

不管是先漢,還是現在這個漢國,皆是不主張雙膝跪地,百姓見官也就是躬身行禮,百官見君王也同樣只需要躬身行禮,只有在祭祀場合的時候纔會有跪禮,另外就是罪犯失去不跪的權力。所以百姓哪怕是見到君王,實際上也只是需要躬身行禮並轉過身去,千萬別傻乎乎一直盯着看。

說不上是擔憂跪拜成爲習慣會失去骨氣的那些道理,大概就是拿治下百姓當人看的一種尊重,一直到明清兩代見官必跪才形成規則。

劉彥就是想看看這間賣布匹的店鋪賣的都是什麼布,先有軍士進去一陣詳查,後面進去一看,貨架上大多數竟然是絲綢和蜀錦,相反麻布倒是很少,就召來了店鋪的掌櫃。

掌櫃是一個看着有些養尊處優的胖子,能看出他處於絕對的緊張之中,好像隨時都會身體一軟倒在地上。

劉彥是君王嘛,不管願不願意都要擺些譜,是由荀羨代替來問一些問題。

“絲綢大多是揚州本地,蜀錦則是利用長江從蜀地那邊購置。”掌櫃說話並不利索,磕磕巴巴得和有口吃病一樣,一邊說還一邊抹汗:“小的這邊不是做零售,擺在貨櫃上的是樣品,客人下單之後,是從倉庫那邊出貨。”

看得出來,店鋪裡面的樣品很多,多種色彩的絲綢、蜀錦、麻木林列。成衣也擺了不少,基本上是有繡上一些華麗和複雜的圖案或是花紋,甚至能夠看到繡有龍形的圖案。

現在龍並不指天子,也就沒有所謂的保重龍體之類的說法,並且龍也不止是有一種模樣,比較普遍的是騰雲駕霧的龍。晉魏風度嘛,怎麼沒有譜就怎麼來,天馬行空的設想很多,龍就是在魏晉時期纔出現有云與霧相伴的色彩,給予龍可以飛行的設計。先秦時期的龍要麼是憨厚可愛,要麼就是像大蛇。先漢的龍則屬於比較凌厲有威嚴。

對了,可能很多人不信,但歷朝歷代真的沒多少將龍擡到絕無僅有的高度,也很少有將龍作爲圖騰的朝代,相反是鳥類圖騰比較受歡迎。

龍是到明朝纔得到官方認證,到了滿清才被皇帝蓋上專屬烙印。

現代那個龍的傳人的說法,還真不知道是怎麼出現的,反正在明朝或是滿清敢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一定會被拉到菜市場咔擦掉腦袋。

“這邊往來行走的都是商賈。”蔡優肯定是去了解了向西的情況,一邊走一邊對劉彥說:“除了吃喝以及住宿,都是大件交易。”

劉彥已經發現了,京口雖然是一個渡口,可是佔地的範圍真的有些大,比起一些縣的佔地還要廣闊一些,光是建立倉庫的用地就非常大。

事實上,京口現在就是作爲南北的貿易集中地,不管是長江以北還是以南,包括巴蜀等地方的貨物都是儘可能運到這裡,然後再由各地商賈採購進行分流。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自然是與漢國對內河水道以及海航的利用得力,走內河水道以及海運遠要比陸路方便得多,也是能夠節省更多的成本。

劉彥回憶了一下,問道:“寡人沒有記錯的話,青州的蓬萊以及廣州的番禺就是另外兩處大催場吧?”

蔡優管的就是資源調配,商貿也是職權範圍之內,肯定了劉彥的問話。

蓬萊是在東牟郡,它距離黃河出海口也不遠,既能聯繫遼東半島,也可以快速進入黃河水道,作爲貨物中轉站的確合適。

番禺其實就是現代的堪江,它其實是爲了聯繫交趾那邊的印度次大陸,運過去的商品並不多,主要是接收印度次大陸和一些海上島嶼的資源,以翡翠、玳瑁、香料和名貴木材爲主。集中抓捕到的奴隸也是其功能之一。

在京口巡視了一番,劉彥重新出發,他們走後被清場的人才重新返回,談論的就是剛纔發生的事情。

那一間劉彥親自走進去觀看的店鋪一時間擠滿了人,基本上是被詢問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一些本來不是做布匹買賣的商賈竟然購進,那些被劉彥親自觸摸過的布匹更是有商賈出天價求購。

揚州人口多,開發程度就高,不止是農業上面,基礎建設也非常不錯,道路上面四通八達。

京口這邊有開挖一條水渠,名字叫破岡瀆,是三國時期用以連接秦淮河和太湖的水網,也可以通往建業,算得上是揚州的運輸幹線。

得益於有破岡瀆的存在,周邊也有煉湖以及赤山塘這兩處大水泊,修建灌溉系統也就有了基礎,致使農桑業極其的發達。

劉彥這支隊伍是沿着長江南岸不遠處走,會先去高驪山登高望遠,他們到山頂之上向南看去,一大片的沃野良田盡收眼底。

“至少二三十萬畝的農田,難怪建康會有那麼多的人口。”田朔這個太僕平時很少說話,他現在卻是雙眼放光地看着一望無際的農田,後面不知道是發現了什麼卻開始皺眉:“怎麼沒有栽種樹木?這樣不會讓風大一些吹倒稈?”

農田之間每相隔一段距離栽種樹木是近些年才提倡的事,尤其是以南方最爲重視,那是從沿海地區經常發生颶風、颱風得來的經驗。

這邊是長江邊上,風勢並不算小,可以想象越是靠近長江的農田收成肯定就越不好,田朔實在搞不懂東晉小朝廷打仗不擅長,怎麼連農桑也這樣胡來,至少是應該在長江河岸邊多栽種樹木纔是。

漢國沒有設立大司農,太僕除了管理馬政之外還兼管農桑,田朔此行南下並不是單純陪劉彥巡視,他大部分時間是會被用來實地看看各地的農業,等待劉彥進駐建康,也就是他到處奔波的時候。

對了,現在南方也並不是大規模種稻米,除了麥之外,以小米的栽種最多,另外就是黍、慄、稷、菽,稻現在是印度次大陸那邊的主糧。

漢國重新收復交趾,除了不斷侵襲林邑與扶南進行搶劫之外,就是在幹挑選稻種的事,已經在廣州那邊進行培育和改良試驗,等待稻種過了幾代,會緩緩向北進行一再培育以及改良,反正絕不是直接推廣。

要說拿到什麼地方的糧食就立即全國各地進行大規模的栽種,那真的是不懂農業的人才會幹的事情。

比如說得到南亞優良的稻種就弄到北方去種,因爲稻種不適應氣候和水土的關係,顆粒無收絕不是什麼稀奇和誇張的事,真的是需要有一個緩慢的培育和改良過程。

倒是像土豆和馬鈴薯這種根莖類的食物對氣候和土質不挑剔。

劉彥趁着白令海峽那邊還能直接從陸路去北美,派出隊伍嘗試過去,冒險爲的就是了尋找到更多的物種。他還不斷要求南海艦隊尋找新大陸,也是想要搞到更多的物種,尤其土豆這種寶貝。

第362章 攪局之人第756章 血盆大口第81章 君主無家事第396章 漳水戰線第547章 法制的一大步第103章 知易行難第444章 敢持兵杖者,斬之!第157章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薇》第106章 高句麗?第609章 滅燕之戰(一)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686章 波斯人的手段第561章 該懂的都懂第777章 慕克國?沒聽過第664章 我來,我見,我發射第783章 老劉家的江山穩了?第752章 序幕第58章 紛紜雜沓第512章 小朝廷之亡(五)第1096章 來勢兇猛第199章 一觸即發第969章 時代已經改變第62章 態勢升級第814章 仇恨轉嫁第124章 戰場紀律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374章 這是“藥丸”(下)第362章 攪局之人第520章 鳳雛初鳴第817章 大漢的倭島第832章 到希臘第215章 石虎的百萬大軍第158章 小人物也有野望第186章 震驚的發現!第849章 怕背鍋的尤利安第930章 他們將成爲新的戰場主宰第147章 強襲燕使團第624章 吾輩經綸萬千第942章 一段故事第1004章 歷史長河啊……第792章 還有這好事?第1027章 別緻的想法第1010章 舉世攻漢(一)第48章 誰都不蠢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770章 不堪一擊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569章 第一次接觸第679章 來自不同文明的碰撞第858章 認慫第783章 老劉家的江山穩了?第313章 專門給刷戰績的名將第216章 晉人的大難臨頭第329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89章 當斷不斷第1006章 大茶壺計劃第1004章 歷史長河啊……第887章 明智的選擇第8章 幾欲癲狂第155章 慕容鮮卑的國策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490章 漢將,吃吾一箭!第793章 目標薩特城第95章 長廣郡郡守第680章 連老天都站在大漢這邊!第130章 虛與委蛇第71章 知道嗎?詩的力量!第173章 姑娘?可惜了!第106章 高句麗?第839章 這就開戰了?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488章 “漢軍敗了,追擊啊!”第186章 震驚的發現!第808章 要不要把長城拆了?第725章 友邦驚詫是什麼梗?第825章 漢人就是大爺第1032章 覺悟第424章 膝蓋中了一箭的謝石第279章 成爲歷史名人沒有偶然第162章 怯戰者,滾!第537章 殺掉,統統殺掉第277章 搞不好要失控第883章 公私兩不誤第1054章 手太長第750章 就是歧視,怎麼了?第381章 難道就沒明白人?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585章 對涼前線第217章 吾可遣軍來也!第455章 再來一次百年戰爭?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1004章 歷史長河啊……第660章 世界的門戶第476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611章 滅燕之戰(三)第125章 時不待我第200章 開戰既大戰第78章 皆餌,願者上鉤第974章 無奈的孤家寡人
第362章 攪局之人第756章 血盆大口第81章 君主無家事第396章 漳水戰線第547章 法制的一大步第103章 知易行難第444章 敢持兵杖者,斬之!第157章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薇》第106章 高句麗?第609章 滅燕之戰(一)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686章 波斯人的手段第561章 該懂的都懂第777章 慕克國?沒聽過第664章 我來,我見,我發射第783章 老劉家的江山穩了?第752章 序幕第58章 紛紜雜沓第512章 小朝廷之亡(五)第1096章 來勢兇猛第199章 一觸即發第969章 時代已經改變第62章 態勢升級第814章 仇恨轉嫁第124章 戰場紀律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374章 這是“藥丸”(下)第362章 攪局之人第520章 鳳雛初鳴第817章 大漢的倭島第832章 到希臘第215章 石虎的百萬大軍第158章 小人物也有野望第186章 震驚的發現!第849章 怕背鍋的尤利安第930章 他們將成爲新的戰場主宰第147章 強襲燕使團第624章 吾輩經綸萬千第942章 一段故事第1004章 歷史長河啊……第792章 還有這好事?第1027章 別緻的想法第1010章 舉世攻漢(一)第48章 誰都不蠢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770章 不堪一擊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569章 第一次接觸第679章 來自不同文明的碰撞第858章 認慫第783章 老劉家的江山穩了?第313章 專門給刷戰績的名將第216章 晉人的大難臨頭第329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89章 當斷不斷第1006章 大茶壺計劃第1004章 歷史長河啊……第887章 明智的選擇第8章 幾欲癲狂第155章 慕容鮮卑的國策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490章 漢將,吃吾一箭!第793章 目標薩特城第95章 長廣郡郡守第680章 連老天都站在大漢這邊!第130章 虛與委蛇第71章 知道嗎?詩的力量!第173章 姑娘?可惜了!第106章 高句麗?第839章 這就開戰了?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488章 “漢軍敗了,追擊啊!”第186章 震驚的發現!第808章 要不要把長城拆了?第725章 友邦驚詫是什麼梗?第825章 漢人就是大爺第1032章 覺悟第424章 膝蓋中了一箭的謝石第279章 成爲歷史名人沒有偶然第162章 怯戰者,滾!第537章 殺掉,統統殺掉第277章 搞不好要失控第883章 公私兩不誤第1054章 手太長第750章 就是歧視,怎麼了?第381章 難道就沒明白人?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585章 對涼前線第217章 吾可遣軍來也!第455章 再來一次百年戰爭?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1004章 歷史長河啊……第660章 世界的門戶第476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611章 滅燕之戰(三)第125章 時不待我第200章 開戰既大戰第78章 皆餌,願者上鉤第974章 無奈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