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大茶壺計劃

漢帝國其實是已經有機械驅動裝置的,但說白了其實還是依靠人力去進行驅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械驅動裝置。

海軍現在有十五艘炮艦,其中的“泉州號”就是安裝了齒輪模式的驅動裝置,但讓齒輪產生動力的是人力(畜力),同時齒輪結構只有少部分使用了金屬。

所謂的齒輪驅動模式,可以視作一種另類的“驢拉磨”超複雜版,用衆多大大小小的齒輪和承軸組成,形成大小齒輪的增力方式。

“泉州號”的那一套驅動裝置的試驗並不成功,一來是零件構成的材料撐不住磨損,再來就是哪怕齒輪的佈置存在問題,造成使用壽命過短,同時故障率太高,等等的問題。

佈置是部件關係,其實還存在佈局位置的錯誤。

歷史上蒸汽機被研究並安裝在船隻上,划水裝置的佈局採取船舷左右兩側並不是沒有道理,主要的原因就是馬力不足,有多少馬力就採取什麼樣的佈局,能夠發揮出有限馬力之下的更大作用。

初代的船用推力裝置是那種彷彿圓形水車一般的槳葉,不是螺旋槳那樣的槳葉,可能也不是想象力不足夠,是動力不足爲前提,圓形水車的漿葉面積租後大,然後增替的滾動模式能發揮更多的效能。

“陛下,推力裝置佈置於船尾,舵的位置也改動……”

馬會講了很多的專業術語,包括一些船隻的部位和相關部件。

一些劉彥能聽得明白,更多則是聽不懂。

船舵是控制船隻航行方向的部件,它並不是佈置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同時也不是每艘船的船舵大小一樣,還是需要考慮到船隻本身的噸位,再去考究應該怎麼進行佈局,也是根據船隻的噸位設計船舵的大小。

“‘泉州號’的船舵進行了十七次的更改,最後才確定佈局在位置和多大才能使船隻轉向得到最大的靈活度。”馬會所說的“泉州號”目前是江南造船廠的主基地:“船舵進行重新設計,船體也在重新進行設計。”

劉彥想起來了,似乎是有那麼一封奏報,提到“泉州號”僅是使用不到兩年,原本可以使用十年的龍骨出現問題。而那是龍骨不斷進行維護的前提之下,還是出現了必須停止航行的大麻煩。

事實證明只要是涉及到科技相關,真就沒有一蹴而就那麼一回事,無不是不斷進行試驗,在發現問題中不斷地進行完善,可能完善度都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了,卻是發現了無法扭轉的難題,最終又推翻了整體設計。

要是沒有對某個領域涉足到一定程度,不會去發現那個領域遠比自己所知道的還要複雜,甚至可以說對這個領域越是研究,會發現困惑的地方不是越變越少,相反是隨着研究的深入產生了更多的困惑。

不懂行的人看船隻,就是看一艘顯示長形的物體。

懂行的人去看船隻,只看船體就會琢磨那樣的設計對不對,水平面和以下的設計是不是已經達到最佳。

船隻是航行在水中,肯定要考慮該是什麼樣的線條,才能使水本身的阻力降到最低。經過重複的試驗之後,先發現原來三角尖銳線條,或是完美的拱形,會是最佳的設計方案。

再深入的研究下去,還會得出水平面之下應該是剃刀形狀,不但會使阻力降到最低,還能提供船隻最大的穩定性。

劉彥已經上了鐵船,看到甲板都是金屬,一問得到的答案是隻包了一層鐵皮。

鐵船分爲三層,甲板只有一層,船艙則是兩層。

旗艦室是被放在了中間靠後的位置,恰好是處於船尾船桅和船中船桅的中間。

“船桅是木材結構……”桑虞遠看的時候船桅也是漆黑色,近了一看再敲了敲,發現原來不是鐵的:“也對。船帆是火浣布,既然船帆燒不起來,船桅是不是鐵的真無所謂。”

沒錯,桑虞說的就是火浣布。

相傳漢武帝劉徹從西域獲得了一塊火浣布,發現無論怎麼燒都燒不毀,視爲無價之寶。

所謂的火浣布就是一種石棉布,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它都是被當作無價之寶,要是誰能擁有都是需要藏起來絕不能讓人發現,要不然有的是想要幹滅門搶奪的人。

諸夏大地上有石棉礦,以河西區域要多一些,南方只探勘到兩處。

最先發現石棉礦特質的並不是諸夏的人,是阿三那邊的人,然後傳到了西域。

要是翻閱史書,會發現拿火浣布當珍寶到諸夏之地賣的人,不是西域人就是所謂的天竺人。

漢帝國橫掃西域,有個家族就是想拿石棉的秘密換取活下去的價碼,秘密當然是被漢人撬嘴獲知,那個家族也沒有爭取到活下去的機會。

海軍早就想要獲得一種不怕火的帆,得知火浣布秘密的四個漢人接了海軍的懸賞,他們得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海軍掌握了火浣布的秘密,等於是中樞也掌握了秘密。

當一件東西不再是秘密之後,那也就沒有什麼好稀奇的地方,尤其是動用國家力量去進行生產的時候,東西會少是尋找到的礦產不夠,絕對不是受於生產力的不足。

原本是珍寶的火浣布,只因爲海軍掌握了生產技術,珍寶也就變成了尋常物。

“就是個鐵殼子?”劉彥在穿上巡視了一圈,船體內部是有金屬結構,但其實主體材料還是木材:“既然是木材結構,使用金屬防水艙門是個什麼考慮?”

馬會露出了尷尬的表情,答道:“有相關的概念,累積一下經驗。”

也對,這就是一艘試驗性質的船隻,保證不會下水就沉下去的前提,肯定是要將它的利用價值最大化,甭管是不是靠譜的玩意,能裝就裝,能建就建。

劉彥下了底艙,沒去查看水手休息室,是來到船尾的位置。

這裡被進行清空,看一些架構能發現好像是爲了什麼特意空置,再看架構的款式會發現並不是胡亂地擺設,好像是在等待安裝什麼。

“臣以爲鐵甲艦非風力驅動之物。”馬會不知道是因爲什麼,臉上出現了狂熱的表情:“‘泉州號’使用機械驅動最快能跑十六節。雖然只能維持五分鐘不到的效能,但是臣相信船隻就該是使用機械能量,不是單純依靠自然風力。”

馬會沒說的還是,那一次“泉州號”是跑了十六節,但代價是齒輪裝置轉着轉着給崩潰了,當時進行監督和維護的有二十四人,其中的十三人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泉州號’近千噸,能夠跑十六節。臣做過猜想……”馬會興奮地說:“要是能保證那一套裝置運行,驅動百噸以下的船隻,是不是能跑到三十五節?”

劉彥沒忍住,啞然失笑後看着從一臉興奮變成一臉便秘的馬會,提醒道:“體積。”

裝在千噸船隻上的裝置,想裝在百噸船隻上面,機械必然是要進行體積縮小化,需要考慮到一旦縮小還能不能發揮一樣的效能。

“……”馬會當然是有考慮到縮小化,要是別人他絕對是張嘴就噴,面對皇帝只能憋着,違心地恭維道:“陛下聖明。”

搞科研的人,他們或許在其他領域上是個青銅,面對自己熟知的領域則會是一個王者。

他們並不害怕在一個科研項目上重複失敗,因爲所有的失敗都在是爲成功累積經驗。

搞科研的人,他們最害怕的是官僚,那些官僚明明連屁都不懂一個,偏偏仗着官位就喜歡信口開河,美其名曰進行指導,搞得科研人員照做註定得不到成功,不做則連繼續失敗的機會都失去。

劉彥是提到了“點子”上面,至少是說對了。

馬會鬱悶之後又生出了更大的興奮之情。

漢帝國的很多科技產品都是出於天子的提點,不是搞科研人的會認爲天子什麼都懂是理所當然,搞科研的人卻明白天子肯定有着科研的素質和知識。

“海軍搞得那一套畜力裝置……”劉彥摸着金屬支架,含笑說:“朕知道充其量就是一個過渡產品,還是讓他們做了。”

馬會停止呼吸,眼巴巴地看着劉彥的嘴巴,心臟是“噗通——噗通——”劇烈地跳動着。

“什麼都應該試一試,要不然怎麼會知道有沒有成果呢?”劉彥沒去注意馬會,走了幾步看向地面的一個咬合裝置:“畜力驅動自然是不行,註定失敗的產物,僅是讓齒輪應用得到足夠的累積,就是齒輪應用方面取得了成功。”

馬會繼續屏住呼吸,那種會有收穫的第六感越來越激烈。

“今天事了,你可以往長安一行。”劉彥蹲下去看着咬合裝置,猜測是用來固定什麼,一邊說:“少府正在搞‘大茶壺’計劃,你或許能夠加入進去。”

馬會知道自己的收穫就是這個了,恢復呼吸的時候是大口大口地吸氣吐氣,也不知道是憋的還是什麼,臉上滿是潮紅。

所謂的“大茶壺”計劃當然是對蒸汽機的研究,相關的工作是從元朔十年就已經在進行,四年過去之後已經搞明白蒸汽是怎麼產生,由一開始單純試驗煮水觀察蒸汽,又試驗蒸汽的推力,各種管道發揮蒸汽功能。

劉彥離開長安之前去了一趟,發現相關的人員已經進入到觀察蒸汽進入氣缸的階段。他還聽說之前已經爆了幾個,所幸是隻有傷患,沒有人因爲事故死亡。

一旦蒸汽機的研究進入到氣缸階段,剩下的也就是搞明白氣缸內部構造該是什麼個佈局法。

劉彥對蒸汽機並不熟悉,卻知道知道氣缸需要有滑動閥和活塞這麼兩個玩意,再多則沒有相關的知識。

“大茶壺”計劃僅僅是因爲劉彥提到滑動閥和活塞,就讓研究人員震撼到不行,他們之前就納悶應該是缺少了什麼,只是從無到有需要時間來思索,也需要一再歷經失敗,無數次的失敗之後不斷對部件和構造進行更改,最終產生結果。

劉彥是不懂氣缸的滑動閥和活塞該是什麼樣的佈局法,要不然就該是自己主持試驗。他雖然內心急切,卻只能耐心等待,也許今年“大茶壺”計劃就會產生結果,可能要再等個三五年甚至更久。

要是“大茶壺”計劃取得成功,首先受益的卻不會是海軍,絕對會是被先運用到陸地之上。

只是搞懂了蒸汽產生動力,並不等於掌握了動力的使用方式,再接下來就是機械科技配套,要不然光有蒸汽機而沒有配套的連桿機構和飛輪裝置,產生的動力也只是有蒸發的效果。

“泉州號”去搞齒輪機械,不就是在爲蒸汽機的動力輸出摸索嗎?

蒸汽機的動能帶動飛輪運轉,接下來就是承軸和齒輪的事情了,它們轉動起來就是動力的一種運用,只要能轉得起來,接下來就是考慮加大馬力的問題。

劉彥一圈看下來,發現這個地方的佈局就是等待安裝相關的機械,就是納悶“泉州號”已經證明安裝在船尾不合適,怎麼還是選擇船尾佈局。

“會稽那邊打造了一套磨具,已經鑄造出一批齒輪。”馬會不確定劉彥知不知道那麼回事,被問了自然不敢隱瞞:“臣所知,是使用了鋼。”

劉彥點了點頭,沒有其餘表示。

有探索精神是極好的,尤其是在科技相關方面,不就是在什麼都去試一試的前提下,才能產生結果嗎?

或許還會因爲要實驗某種東西,沒搞出要弄的東西,卻是整出了新的科研成果,科技樹本來就是這麼一個回事。

劉彥創建的這個國家,元朔十二年的時候,每年生鐵產量已經達到十九世紀中葉俄國的產量。

或許應該說,當今全球各個國家的生鐵產量的總合,大概也就是漢帝國的一個零頭。

漢帝國現如今每年的生鐵產量爲二十六萬噸,鋼產量爲四點三萬噸。

看着並不多,但需要知道的是現在纔是公元三五六年,可不是一九XX年!

第687章 死對頭第416章 等等,我吟首詩。第207章 最後嘗試(下)第167章 另類版欲擒故縱第97章 漢人庇護者?第957章 消耗第284章 高層無小事第279章 成爲歷史名人沒有偶然第655章 令人開心不起來的信任第41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653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426章 僧人的冒頭第1007章 代價就讓別人去承擔第931章 心有餘悸第54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693章 到了波斯的炫耀時間第739章 只是順路溜達一圈第580章 君王私宴第525章 滿臉正經的胡說八道第542章 無近慮,卻有遠憂第586章 攻涼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827章 還真是刺激第770章 不堪一擊第535章 堪憂的征途第369章 絕殺之策第976章 怎麼能是沒用呢?第1061章 阿三還有救嗎?第548章 躁動第36章 總有動心的第493章 晝來夜去第932章 皆大歡喜第781章 劍與犁第1044章 強國的風度?第1096章 來勢兇猛第942章 一段故事第1036章 太穩了第303章 名士是什麼?第672章 以強漢的名義(上)第994章 簡直是驚天噩耗第1003章 唯美德至上!第1034章 抵達第859章 投入文明的懷抱第648章 還有點玩不轉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621章 巡幸於南第675章 撤退?那是不可能的!第641章 可別往死裡作第738章 但憑聖裁第723章 爲萬世奠基第206章 最後嘗試(上)第188章 敲鑼唱大戲第868章 眼見爲實第220章 胡人可稱漢,唯漢人不允第982章 武人之幸第501章 糟心事第48章 誰都不蠢第607章 源遠流長啊……第987章 真要成羅馬都護府了第460章 有才,任性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1079章 爸爸救我!第278章 有一個集體就夠了第337章 撤不撤?第530章 總有意外第953章 重生的儒家第231章 該自豪還是鬱悶?第292章 狂暴前總顯寧靜第713章 朕的“美人”在哪裡?第1000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982章 武人之幸第957章 消耗第345章 在下王猛第676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24章 晉人?廢物耳!第1030章 帝國皇長子第219章 何等氣魄第733章 人性如此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553章 緊張之餘第176章 春耕爲期第309章 好歹吱一聲第60章 莫名期待第118章 制度規章第961章 永不放棄第86章 長廣李家第527章 不使傳承丟失第188章 敲鑼唱大戲第948章 附加BUFF的威力第645章 野望無止境第510章 小朝廷之亡(三)第159章 印綬,遼東刺史的印綬!第502章 等待已久第182章 揭開謎題第697章 五國同盟第9章 橫生枝節第1005章 驚奇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241章 什麼是具裝重騎第734章 虎頭蛇尾?
第687章 死對頭第416章 等等,我吟首詩。第207章 最後嘗試(下)第167章 另類版欲擒故縱第97章 漢人庇護者?第957章 消耗第284章 高層無小事第279章 成爲歷史名人沒有偶然第655章 令人開心不起來的信任第41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653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426章 僧人的冒頭第1007章 代價就讓別人去承擔第931章 心有餘悸第54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693章 到了波斯的炫耀時間第739章 只是順路溜達一圈第580章 君王私宴第525章 滿臉正經的胡說八道第542章 無近慮,卻有遠憂第586章 攻涼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827章 還真是刺激第770章 不堪一擊第535章 堪憂的征途第369章 絕殺之策第976章 怎麼能是沒用呢?第1061章 阿三還有救嗎?第548章 躁動第36章 總有動心的第493章 晝來夜去第932章 皆大歡喜第781章 劍與犁第1044章 強國的風度?第1096章 來勢兇猛第942章 一段故事第1036章 太穩了第303章 名士是什麼?第672章 以強漢的名義(上)第994章 簡直是驚天噩耗第1003章 唯美德至上!第1034章 抵達第859章 投入文明的懷抱第648章 還有點玩不轉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621章 巡幸於南第675章 撤退?那是不可能的!第641章 可別往死裡作第738章 但憑聖裁第723章 爲萬世奠基第206章 最後嘗試(上)第188章 敲鑼唱大戲第868章 眼見爲實第220章 胡人可稱漢,唯漢人不允第982章 武人之幸第501章 糟心事第48章 誰都不蠢第607章 源遠流長啊……第987章 真要成羅馬都護府了第460章 有才,任性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1079章 爸爸救我!第278章 有一個集體就夠了第337章 撤不撤?第530章 總有意外第953章 重生的儒家第231章 該自豪還是鬱悶?第292章 狂暴前總顯寧靜第713章 朕的“美人”在哪裡?第1000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982章 武人之幸第957章 消耗第345章 在下王猛第676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24章 晉人?廢物耳!第1030章 帝國皇長子第219章 何等氣魄第733章 人性如此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553章 緊張之餘第176章 春耕爲期第309章 好歹吱一聲第60章 莫名期待第118章 制度規章第961章 永不放棄第86章 長廣李家第527章 不使傳承丟失第188章 敲鑼唱大戲第948章 附加BUFF的威力第645章 野望無止境第510章 小朝廷之亡(三)第159章 印綬,遼東刺史的印綬!第502章 等待已久第182章 揭開謎題第697章 五國同盟第9章 橫生枝節第1005章 驚奇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241章 什麼是具裝重騎第734章 虎頭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