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

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

爲了羣衆的幸福,領導幹部應該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

如何認識和對待壓力,是爲政者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人們常說,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幹部有壓力,辦事才更有動力,落實才能更加給力。如果缺乏壓力,精神懈怠,庸庸碌碌,甘於當“太平官”、“混事官”,甚至有的還當了貪官、贓官,對羣衆而言,不僅毫無幸福感,恐怕更添痛苦感、憤懣感。《人民日報》曾刊文指出,領導幹部有危機感,羣衆纔能有幸福感,並從發展要有緊迫感、本領要有恐慌感、對羣衆要有敬畏感等方面論述官員的壓力觀。

發展上要有緊迫感。當前,國際和地域競爭日趨激烈,改革難題新舊交織,羣衆的民生期待也水漲船高,不管是相對欠發達的地區,還是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都面臨“不進則退、不轉則衰”的挑戰,有人更是疾呼“一天也不能等”。形勢逼人,身爲領導幹部,理應有“時不我待、無功即過”的緊迫感和憂患意識,迎難而上謀發展。如果滿足於“平平安安佔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就會錯失發展機遇,誤己更誤人。

本領上要有恐慌感。欲攬瓷器活,須有金剛鑽。履行職責要有好作風,更要靠真本領。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對領導幹部的能力不斷提出新考驗。特別是隨着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發展,對地方領導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常聽一些地方領導說:“有了互聯網,我們的工作難度和壓力越來越大。”這話值得分析,確有個別媒體存在捕風捉影、惡意炒作等現象,但一些幹部的媒體素養不夠、迴應社會關切的能力不足也是實情。更重要的是,有些幹部落實科學發展的能力不夠,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多、成效不大,甚至出現了失誤。說到底還是本領不夠。

對羣衆要有敬畏感。官有所畏,業有所成。“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無論是誰,不管官做得多大,脫離了人民羣衆,就像希臘神話中離開大地的巨人安泰,立即失去了所有力量。對今天的爲政者來說,不管是幹事創業還是攻堅克難,一刻也離不開羣衆的力量,到處都少不了民意的支持。只有老實“拜人民爲師”,對待羣衆意見虛懷若谷;踐行“羣衆利益無小事”理念,對待羣衆訴求盡心盡力,才能贏得人心、凝聚力量。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流傳千古,圓明園正大光明殿也有一副楹聯:“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樂民之樂,以和性怡情。”爲政者的憂患辛勞之中,往往生長着百姓的幸福安樂,古人尚且有這種認知,今天的共產黨人理應把這篇“憂樂”文章做得更好,寫進千千萬萬羣衆心裡。

除了正確的壓力觀,官員還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當前,改革正處於攻堅階段,社會轉型期的矛盾層出不窮,大量民生問題亟須解決,官員們只有提高行政能力,搞好社會建設,解決好民生問題,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讚譽,而這種認可會使他們產生工作的幸福感和繼續努力的動力。同樣,依法行政纔有安全感,清正廉潔、遵紀守法的官員自然胸懷坦蕩,心底無私天地寬。然而在現實中,有些官員的幸福觀卻與之大相徑庭。究其原因,是他們的權力觀和價值觀出了問題。權力成了他們以權謀私的工具,權力越大,越能爲所欲爲,他的“幸福感”便越強。忘記了權力來自於人民,自然忘乎所以,最終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我們黨歷來都不乏爲了羣衆幸福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的優秀幹部。從焦裕祿到孔繁森,從楊善洲到吳天祥,他們把羣衆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爲了羣衆的幸福,寧可捨棄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這種幸福觀,可敬可嘆,是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本章完)

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一、我國經濟建設歷程與當前問題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
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三、和諧社會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一、我國經濟建設歷程與當前問題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二、文化建設是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一、各級黨委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