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三章 項莊舞劍

陰館,雁門郡的郡治。

雁門太守龔成,四十多歲,皮膚稍黑,三綹短鬚,氣質儒雅。

“將軍大人這次來得有些不巧,草原上下了暴雪,大批馬不好帶過來,要是大人在此等候十日半月,等這場雪化後,馬販子們就回來了,大人到時就能買到好馬。”

“多謝龔太守,本官想親自到馬邑去看看!”

劉靖不能告訴他還要找一個人!

“那也好,下官給將軍大人準備兩名掾屬,他們都是馬邑本地人,好給將軍大人引薦。”

協調員!

“那多謝龔太守了。”

兩位官員進來,一位三十多歲;另一位年紀輕輕,和趙雲差不多。

行叩拜禮。

“功曹史李適、李成吾;門下賊曹張遼、張……”

“張遼,張文遠!”劉靖脫口而出,自知失禮,衆人一臉驚異。

“將軍大人認識下官?”少年問道,一臉疑惑。

“本官在雁門郡聽士卒說的,馬邑張遼、張文遠,武功高強,遠近聞名!”劉靖只能編故事,許褚和典韋等露出會心的笑容。

“將軍大人不要相信,這些都是他們瞎編的!”張遼的臉紅了。

張遼,高大魁梧,大眼,劍眉,面帶微笑,朝氣勃勃。

史書記載,張遼少年時便舉郡吏,果然不假,門下賊曹就是侍衛官。

張遼今年十七歲。

--------

馬邑城(今山西朔城區)距離陰館城七十多裡,通過灰河,有一條寬闊的馳道(軍事目的)。

灰河又名渾河(現稱恢河),《漢書》稱爲治水,發源於樓煩(現寧武縣)縣境內的霧頭山(現稱管涔山),自西南向東北橫貫雁門郡,在馬邑境內匯入桑乾河。灰河是一條季節性河流,豐水季節,河水湍急,河面上有座木橋;枯水季節,流量聚降,成爲涓涓溪流,時常斷流。歷來,北方胡人常常選擇在灰河枯水季節突破樓煩關(後稱寧武關)和雁門關,搶掠太原郡。

著名的馬邑之戰就發生在此,據說還和張遼的祖上有關。

公元前一三三年,漢武帝派和匈奴人做生意的大商人聶壹到匈奴營寨,向匈奴單于詐稱,他能派人斬馬邑縣令和縣丞,並獻城投降,誘使匈奴來攻馬邑。匈奴單于中計,親率十萬騎兵如約進至武州塞(今大同市境內)。漢武帝派韓安國、李廣等率車騎、步卒三十餘萬隱蔽在馬邑附近山谷中,王恢、李息在代郡埋伏,從側後襲擊匈奴軍的輜重,企圖一舉殲滅匈奴軍主力。單于到達武州塞,只見牛羊遍野,不見牧人,感覺到有點異樣。於是攻陷附近一個塞亭降望臺,俘虜了一位亭尉,亭尉膽小泄露了全部機密。單于率領大軍撤退,大漢毫無所獲。

漢武帝大怒,將王恢處死,追究其他人的責任時,聶壹受到牽連,被處沒收萬貫家財;而且匈奴單于也想找聶壹報復,爲躲避匈奴人追殺,他和族人只好改姓張,大多遷往他鄉,只有張遼一家繼續生活在馬邑城。

馬邑是邊陲重鎮,也是雁門關的門戶,城牆由黃土壘積而成,高大宏偉,分內城和外城,城外壕溝寬深,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角還有四座瞭望臺,城內駐紮五千邊軍,統領爲驍勇校尉耿祉,爲度遼將軍劉博的屬下。

縣令秦舞率縣丞、縣尉等出東門迎接。

雖然定襄、雲中、五原和朔方郡的大部被鮮卑中部大人拓跋詰汾佔領,但近階段雙方相安無事,南來北往的商人不少,匈奴人、鮮卑人、羌人和烏桓人混雜在一起,人羣還有不少黃頭髮、藍眼睛的西域人。

城內有二萬多本地人,街上隨處可見騎馬、步行的軍士。

軍士駐紮軍營。

劉靖一行人被安置在驛館和軍營,秦舞接風洗塵。

飯後,劉靖讓李適和張遼回家看望家人,他們的家就在城內。

太守龔成還是很體恤下屬的,公事、私事都辦了。

傍晚,張翔找上門來,面色晦暗,滿臉悲傷,原來他們在路上碰上匪徒,兩名部下戰死了,他僥倖逃脫,找到了張遼的家,但他已到郡上任官。

他孤身一人在此等候了三個多月。

“志葵(張翔)辛苦了,張文遠已找到!我們要在這裡待上很長一段時間,你明天多帶幾個人去找你家人。”

“多謝大人!”

獎勵一萬錢,升爲屯長。

---------

深夜,鵝毛大雪鋪天蓋地。

室內燒起了火盆,散發出松木的清香,溫暖如春。

上午,李適和張遼就從家裡過來了。

“李功曹,下了這麼大的雪,大家也不能做什麼事,你就回家去和家人多聚聚,留下文遠一個人就夠了,有事的話就讓文遠去找你。”

支開他好好和張遼談談,但不能性急,張遼雖然是個小官員,但太守龔成很賞識他,家又離得不遠,讓他帶着家人背井離鄉,要是他或家人不願意怎麼辦?

“成吾兄,將軍大人說得對,也沒什麼事,你就回去吧。”張遼也勸道。

“那多謝大人,有事馬上來叫下官。”

李適臨走時,劉靖送了一匹練帶給他父母,他非常感動,推辭一番,接受了。

張遼站在旁邊一臉驚訝。

這時代,哪有將軍給一個剛認識的地方官員送貴禮的?

劉靖讓馬德把趙雲、顏良和太史慈叫來,加上張成、許褚、典韋和魏延等,除了典韋和顏良年長,其餘幾人和張遼差不多。

“仲康,你不是早想找人比試武功嗎?今天大家閒着無事,你們和文遠比試一下,他可是遠近聞名啊!”

許褚是個武癡,不管是誰,就是呂布,他都不怕!何況一個比他還瘦小的張遼?

“末將遵令,那末將就和這位張兄弟過幾招!”許褚爽朗的應道,脫掉錦袍,露出短襖,躍躍欲試。

“文遠,你和仲康徒手過過招,暖和一下身體,誰贏了?本官請他喝三碗酒!”

劉靖也想看看張文遠的功夫。

“下官恭敬不如從命!”張遼年輕氣勝,血氣方剛,怎能激得?也脫掉身上的布袍。

一行人興致勃勃地到後院,寬闊的空地上鋪上“雪毯”,許褚和張遼走到院子的中央,拱手致意。

劉靖和童淵、田武等站在屋檐下,準備觀看一場好戲。

“點到爲止,不要傷了身體,開始!”

“末將遵令!”

“下官遵令!”

許褚一聲怒吼,邁開虎步,碩大的右拳呼嘯而出,直奔張遼的左頰,力大拳沉,千鈞之力,要是被打中,輕則流血,重則骨折!要是一般人,劉靖還不敢讓他和許褚比試,那是拿性命當兒戲!張遼看到拳頭奔來,不敢小視,急忙右閃,哪知對方的左拳呼嘯而至?躲無可躲,只好用右掌接下這一拳。

“蓬!”的一聲悶響,張遼一個趔趄。

“好勁道!”張遼大吼一聲,左腿朝許褚腹部踢來,許褚猝不及防,捱了一腳,倒退一步……

你來我往,三十個回合下來,不分勝負,兩人氣喘吁吁、頭上冒着熱氣,地上的雪毯已變成泥雪,一片狼藉。

“停!”再打下去也沒有結果。

兩人住手,拱手致意,互相望着對方,一臉敬佩。

“不分勝負,平手!”

“大人,末將和張兄弟比兵器!”許褚有些不服氣。

“兵器不長眼睛,容易傷到對方!要不你們比試一下弓箭。”

“這樣也好!”張遼接手了,拉弓射箭是他的強項。

“大人,這裡沒有箭靶怎樣比?”許褚好像有些不自信。

“無雲(張成),你和文長一起用刀在那棵槐樹上從上向下刻出五個圓圈作爲箭靶。”前面七十多步處有棵粗大的槐樹。

“末將遵令!”張成和魏延高興的衝進大雪之中。

“你們兩人把外袍穿上,免得受寒!”

“多謝大人!”

不一會,張成和魏延一蹦一跳的跑了過來。

“回稟大人,已準備好了。”

劉靖瞄了一眼,銅錢大小,也真夠小的!兩人大概也想看看他們的箭術!

兩把同一型號的長弓,一人十五支箭,五支一輪!劉靖拿出墨汁,在張遼的五支箭羽上沾一些黑汁(不影響)。

“你們同時射擊那五個圓圈,看誰射得又準又快?”

“末將遵令!”

“下官遵令!”

兩人分開兩步並排而立,搭箭上弦。

咻咻……五支箭分別飛了出去,全部射中槐樹,但許褚有二箭沒有射中“箭靶”,張遼有一箭沒射中“箭靶”。

張遼贏了第一輪。

第二輪:許褚只有一支沒有射中“箭靶”,張遼有二支。

許褚贏了第二輪。

第三輪:許褚又有一支沒有射中“箭靶”,張遼全中。

“好箭法!本官宣佈:射箭比賽,文遠獲勝。”

恭喜、恭喜……

許褚敬佩的望着張遼,兩人惺惺相惜。

“子龍、子義,你們兩人比試一下箭術?”

“末將遵令!”兩人接過弓,分開幾步,瞄了一眼槐樹,搭箭上弦。

咻咻……

全中!

“好箭法!”衆人大聲喊道,童淵微微點頭。

第二輪又是全中!

第三輪又是一樣!

“好箭法!”童淵也大聲喊道。

張遼敬佩的望着兩人。

劉靖看見馬德眼睛發亮,他也想表現一下。

“仲衡,你也射三輪。”

“末將遵令!”

馬德接過弓,搭上三箭,拉弦射出,看也不看,又搭上二箭射出。

咻咻……五支從上到下,射中五個“箭靶”。

“好箭法!”趙雲、太史慈跟着叫道,童淵面露驚訝,天外有天!

“你們都不想和仲衡比箭術了吧?”劉靖朝顏良、典韋和魏延等看看。

“不比了!不比了!”衆人連連搖頭。

“仲衡的箭術第一!”

“將軍大人的箭術纔是天下第一!”馬德突然說道,童淵、張遼、顏良和趙雲一愣。

“請將軍大人露一手吧?”張遼有些不信。

看來不得不出手!

“本官射箭主要靠一把神弓,算不了什麼?獻醜了!仲磐,去把弓箭拿來!”

“末將遵令!”典韋跑進屋內,取來龍脊和五支正宗的穿雲箭,雙手遞給劉靖。

衆人眼睛一亮。

典韋希望劉靖成功,善良的典韋!

爲了從心裡讓這些人佩服,劉靖不得不拿出絕招!

劉靖走到雪地上,衆人也跟着走到雪地上(不能失禮)。

搭上三箭,閉上雙眼,靜心凝神,萬籟俱靜,雙龍開始在腦海中游動,一股力量從身體升騰,雙臂緩緩移開,睜開雙眼,槐樹浮現在眼前,五個小圓圈清晰如圓月,從上到下,劉靖選擇一、三、五號圓圈,食指、中指輕輕鬆動

嗤嗤……三箭幾乎同時飛出(其實分先後,關鍵靠手指的把握),發出刺耳的厲嘯,不同於普通的箭矢。

轟、轟……三聲巨響,箭矢貫穿樹幹,一、三、五號圓圈成了三個大窟窿,槐樹晃動,樹枝上的雪塊紛紛墜落。

“好箭法!”童淵大喊。

“好箭法!”衆人叫了起來。

“咔、咔、嚓、轟隆!”一聲巨響,槐樹斷裂,龐大的身軀躺在雪地上。

衆人張大了口,臉色突變。

“大人神武!”典韋率先喊道,跪了下去。

“大人神武!”

“都快快請起!”

“多謝大人!”

“子明(田武),你去叫竈房多煮幾個菜,備些好酒,中午大家好好的喝幾碗!”

“末將遵令!”田武高興的跑走了。

“文長,你也下去舞一套大刀!”

“末將遵令!”魏延高興的脫掉外袍,無雙玄刀寒光閃動,陰寒之氣猝然升起,陰氣逼人。

“好!好……”衆人喝彩。

顏良和典韋也不能錯過。

一把虎頭大刀在衆人眼裡舞動,感覺面前陣陣寒氣撲面而來。

雙戟舞起陣陣旋風,颳起漫天雪花飛舞,一股寒氣在人們的胸口沉降,寧人不寒而慄。

張成也舞了一套奪魂刀……

張遼面頰緋紅,激動不已。

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佔領廣牧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疾風烈火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一章 洛陽武庫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章 劉表出京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章 進京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二章 推波助瀾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二章 趙雲的師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章 爺們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五十五章 女人的心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包圍了徐庶和曹昂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一百八十章 公孫度投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章 劉表出京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四十九章 擾敵之策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章 巧遇許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涼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石多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四章 金城遇趙岐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七十一章 不死不休(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一章 九龍河伏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四章 休養生息(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二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五章 生離死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八章 兵曹從事戲志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把錢花出去(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馬德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二百十六章 諸葛亮發現了陰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圖河渡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二章 兒子出生第四十九章 擾敵之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四章 世界真小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七章劉備溜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章 傳言變成現實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二章 趙雲的師傅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五十一章 關羽襲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四章 郴酒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十三章 製作火藥(二)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六十二章 譙縣決戰(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收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二章 被包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五章 向樂成轉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巔峰對決(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章 爺們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舟橋營到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連弩第八八章 報仇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五章 春回大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報復第五十九章 譙縣決戰(四)第四十九章 擾敵之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章 進京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疾風烈火
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佔領廣牧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疾風烈火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一章 洛陽武庫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章 劉表出京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章 進京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二章 推波助瀾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二章 趙雲的師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章 爺們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五十五章 女人的心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包圍了徐庶和曹昂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一百八十章 公孫度投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章 劉表出京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四十九章 擾敵之策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章 巧遇許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涼州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九章 搬請救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石多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四章 金城遇趙岐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七十一章 不死不休(八)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一章 九龍河伏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四章 休養生息(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二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五章 生離死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八章 兵曹從事戲志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把錢花出去(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五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馬德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二百十六章 諸葛亮發現了陰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圖河渡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三章 蔡邕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二章 兒子出生第四十九章 擾敵之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四章 世界真小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七章劉備溜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章 傳言變成現實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二章 趙雲的師傅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五十一章 關羽襲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四章 郴酒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十三章 製作火藥(二)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六十二章 譙縣決戰(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收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二章 被包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五章 向樂成轉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九章 巔峰對決(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章 爺們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舟橋營到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連弩第八八章 報仇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五章 春回大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報復第五十九章 譙縣決戰(四)第四十九章 擾敵之策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章 進京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疾風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