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徐庶歸降

爲了適應大漢四大水師未來的發展方向,劉靖頒佈聖旨。

河水水師改名黃海狐,狐基地從洛陽遷往東牟(威海),下轄河水艦隊(洛陽)。

江水水師改名東海狐,狐基地從西陵遷往東冶(福州),下轄江水艦隊(西陵)。

渤海狐和南海狐的基地還是臨渝(秦皇島)和番禺(廣州)。

四大狐展開針對性和聯合作戰訓練,以襄平朝廷的水師和海船作爲攻擊目標,逃到夷州的海船也不放過!

朝廷已經頒佈聖旨,詔令天下,嚴禁大漢的商人和漁民與夷州叛逆貿易往來,違反者以反叛罪論處,誅滅九族!

三國曆史上,遼東王公孫度的水師就經常跑到東萊郡來搶劫,劉靖重生後,歷史大變,遼東太守公孫度向劉辯求援無望,最後與玄菟太守鄧承、樂浪太守金銘投降了劉綜,公孫度被任命爲幽州牧兼鎮北將軍,公孫康爲幽州校尉,金銘爲右北平太守,鄧承爲遼西太守,劉綜將玄菟郡作爲禮物送給了東部鮮卑大人彌加,如今彌加和公孫康已死,劉綜遷都朝鮮(樂浪郡治),公孫度、金銘和鄧承也成了光桿司令!

據特種右營幽州校尉郭鳴稟報,襄平朝廷有十一艘樓船和四十多艘海船。

護匈奴左中郎將劉去卑和右中郎將須卜霍敬率領匈奴騎左營和匈奴騎右營回匈奴休整,護羌左中郎將滇廚和右中郎將鐵頭率領羌人騎左營和羌人騎右營回涼州休整二個月,明年開春出發,趕往襄平。

歸附的匈奴人和羌人爲大漢收復疆土立下汗馬功勞,皇上劉靖一視同仁,按照軍功封賞,毫不吝惜,當兵能發財,能養活一家人,戰死後家人生活無憂!讓軍人成爲大漢富有和受尊重的一羣人,能成爲大漢的軍人是一種榮耀!

皇上劉靖採納了魯肅的建議,鎮西將軍徐榮、驍騎將軍龐德(從金城郡趕來)、護鮮卑將軍鮮于輔、護鮮卑左校尉拓跋真、護鮮卑右校尉拓跋霄、護羌左中郎將滇廚和右中郎將鐵頭率領三萬騎兵押送近七萬鮮卑俘虜和家眷遷往涼州金城郡。

護羌左中郎將滇廚和右中郎將鐵頭順路帶領族人回去休整二個月。

廣威將軍徐榮文武全才,能熟練使用匈奴語、鮮卑語、烏桓語和羌語,與出生玄菟郡的公孫度是同鄉好友,如今公孫度的接班人公孫康死在劉靖的手下,公孫度肯定不會投降,再將徐榮留在遼東郡的作用已不大,憑藉堅守盧龍塞的功勞,皇上劉靖下旨晉升鎮西將軍,在金城郡成立鎮西將軍府,統率涼州和益州兵馬,有涼州二處屯田營和三處牧場生產的糧食和供應的戰馬,就近就能解決糧草輜重,步步爲營,以戰養戰,開始蠶食崑崙山以南(青海、西藏和尼泊爾等)的廣袤草場,十年後,鳥瞰孟加拉灣,飲馬尤洋,與貴霜帝國的戰爭也不可避免,這是皇上劉靖心中既定的戰略,以前騰不出手來,到時交給魯肅和馬超等去完成。

大漢欲成爲世界霸主,與貴霜帝國、安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戰爭不可避免,這是重生者劉靖餘生的目標!

生活沒有目標,也就沒有希望!

如今將士千里迢迢回家,不需要馱着幾十斤重的銅錢趕路,他們拿着洛陽銀行開設的存摺,直接到所在郡縣的分行隨時提瑞幣、銀幣和銅錢,也可以存在分行裡,收塞息,戰死沙場,連同撫卹金和銀行存款由家人繼承。

重生者劉靖倡議和主導開設洛陽銀行及其分行,帶給這個時代是革命性的貢獻,對各行各業影響深遠。

負責管理和安置鮮卑俘虜的代幽州牧鮮于輔被皇上劉靖任命爲護鮮卑將軍,這四個多月的時間,他派出一批批鮮卑俘虜前往大漠,勸降和收容了五千多鮮卑人(多是老人、女人和孝)。

中部鮮卑大人軻比能和鮮卑王庭大帥奚鬥盧靈已經逃回族人之中,帶着族人遠遁大漠深處。

皇上劉靖下旨,赦免鮮卑俘虜的罪過,授予漢籍,將從鮮卑人招募四萬騎兵,與大漢騎兵享受同等待遇,剩下的鮮卑人與避難的中部鮮卑人(拓跋族)合在一起,被遷往金城郡,在西海大草原上放牧,開始新的生活。

鎮西將軍徐榮、驍騎將軍龐德、護鮮卑將軍鮮于輔、護鮮卑左校尉拓跋真和護鮮卑右校尉拓跋霄將率領九萬多鮮卑人,幫助護羌東中郎將兼湟中羌渠帥闊鷹、護羌南中郎將兼燒蕩羌渠帥吾雉、護羌西中郎將兼先零羌渠帥零虎和護羌北中郎將兼河西羌渠帥蛾遮塞率領的十一萬羌人,開始收復他們的祖宗曾經擁幽西海大草原。

暗地裡資助叛逆韓遂和張魯,騷擾益州的發羌王俄何罪該萬死,皇上劉靖開始要他頭疼,現在就是將韓遂和張魯的人頭拿來也晚了!

青海和西藏都不能收入大漢的版圖還是一位成功的重生者嗎?

重生者劉靖不可能讓發羌王俄何和唐旄王燒戈的後裔有絲毫的機會建立西夏國和吐蕃國,胡人的天性就是搶劫,不勞而獲,臣服於大漢是他倆唯一的瘍!

“罪民叩見皇上!”

與家人團圓三天後,面色紅潤的徐庶在魯肅的帶領下進了皇宮,見到皇上劉靖,跪伏在地,三叩九拜。

“朕一直認爲徐元直是大漢不可多得人才,徐元直是否願意輔佐朕?”

“罪民甘願肝腦塗地!”

“徐愛卿快快請起!”

皇上劉靖上前攙扶起徐庶,面帶笑容,內心說道,要不是魯子敬歸降,你杏再堅持一次,朕就要你的小命,你杏命大!

重生者劉靖也知道,“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身在曹營心在漢”都是羅貫中那老夫子藝術加工,宣傳儒家的忠孝大義實歷史上,徐庶離開劉備回到曹操的身邊後,一直幫助曹操爲攻打劉備和孫權出謀劃策,竭盡全力,各爲其主,他在魏國擔任御史中丞、右中郎將,家人幸福。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投降也是對,不投降也是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徐庶出身貧窮,看到好友魯肅帶回來的母親和妻兒後,就決定投降,是個孝子是可信的!

“多謝皇上!”

徐庶內心還是很感謝皇上劉靖的,當年爲了招攬他,沒穎場殺他,軟禁起來,一晃就過去了二年多,是看重他的才華,這次又將家人送還,再次招攬自己,要是再推脫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了,送命都有可能,好死不如賴活着!

誰不願意一身才華有施展的舞臺?誰不願意光宗耀祖?誰不願意讓老母親和妻兒過上平靜富庶的生活?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徐庶要是再次拒絕招攬,就是一個愚忠而不顧家人的自私小人!連家人都不愛,都不管不顧,他可能去愛別人?去照顧別人?皇上劉靖堅決棄之不用,永不錄用,送他們一家回農村種田,去做閒雲野鶴,讓他老死鄉野。

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靖登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一章 豐收在望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六章 擔心的事發生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章 報一箭之仇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弘農歸附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九章 封鎖河岸第一零三章 收復東冶(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九章 樂在其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罵朱儁第七十一章 不死不休(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章 報一箭之仇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斷後第九三章 乘勝追擊(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七章 長途跋涉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章 收復交州(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一百八十五章 弘農侯劉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二章 董卓的援軍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七章 救援南皮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佔領蒲阪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五章 殺殺管亥的銳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八章 兵曹從事戲志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區第五十七章 譙縣決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二章 戰事重啓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七章劉備溜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八章 不亦樂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抓住了徐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整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三章 救駕有名第一零三章 收復東冶(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五章 軍馬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休戰一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二百零七章 鮮卑人也簽了停戰協定第二百十五章 征討周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過年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九七章 乘勝追擊(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章 小黃門蹇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辨登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二章 春花秋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一章 辭職第九五章 乘勝追擊(四)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一章 臧霸出場第六十三章 譙縣決戰(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戰死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章 洛陽出了大命案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鄭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甫鴻和段毅走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八章 勢鈞力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四章 喜出望外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二百章 傾巢出動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一章 蔡琰走了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八章 密謀廢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突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軻比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九章 翻雲覆雨
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靖登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一章 豐收在望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六章 擔心的事發生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章 報一箭之仇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弘農歸附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九章 封鎖河岸第一零三章 收復東冶(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九章 樂在其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罵朱儁第七十一章 不死不休(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章 報一箭之仇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斷後第九三章 乘勝追擊(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七章 長途跋涉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章 收復交州(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一百八十五章 弘農侯劉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二章 董卓的援軍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七章 救援南皮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佔領蒲阪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五章 殺殺管亥的銳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八章 兵曹從事戲志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套地區第五十七章 譙縣決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二章 戰事重啓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七章劉備溜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八章 不亦樂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抓住了徐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整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三章 救駕有名第一零三章 收復東冶(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五章 軍馬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橫空出世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休戰一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二百零七章 鮮卑人也簽了停戰協定第二百十五章 征討周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過年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九七章 乘勝追擊(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章 小黃門蹇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辨登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二章 春花秋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張遼立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一章 辭職第九五章 乘勝追擊(四)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一章 臧霸出場第六十三章 譙縣決戰(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戰死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章 洛陽出了大命案第二百十一章 恭迎鄭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甫鴻和段毅走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八章 勢鈞力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四章 喜出望外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二百章 傾巢出動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棋逢對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一章 蔡琰走了第二百零六章 新年的計劃第二百十九章 漳水之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八章 密謀廢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章 涼州告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突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軻比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火光一片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九章 翻雲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