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休戰一年

十月中。

德陽殿。

“回稟皇上,今年幽州和冀州之戰,除了荊州外,各州郡都派出了大軍,消耗巨大,但託皇上的福,各地風調雨順,微臣預計今年的稅賦和去年持平。”大司農張昭答道,面色平靜。

去年是四十七億(稅錢二十五億、賦錢二十二億)

“回稟皇上,微臣預計少府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增長超過二倍。”少府蒯明面帶微笑。

去年是二十三億

少府的收入竟然超過了大司農府少府的收入供養皇室,也就是說劉靖的收入超過了國家通過十一年努力,他不僅控制了軍隊,還掌控了國家的經濟。

除了孫嵩、荀攸、賈詡、張昭和韓琦外,黃忠和荀彧等文武大臣一臉驚訝,面露喜色。

劉靖面色平靜。

去年底,大司農府和少府達成妥協,從今春開始,賣馬的收入歸入大司農府,作爲戰爭所需的賦錢;中央軍和邊軍消耗的糧食和肉食計入大司農府的財政預算。

少府下轄的屯田和牧場(典農中郎將牟貴)今年又獲豐收,糧食和牛羊除了滿足大軍需要外,還供應洛陽三百萬石糧食和二十萬頭牛羊,獲利豐厚外,還保證了洛陽糧價的穩定。五個多月的戰爭,四十八萬大軍消耗了九十五億銅錢(不包括一萬四千匹戰馬的損失),糧草和肉食消耗的三十二億又流回了少府。

要是把戰馬的消耗也計入財政預算,大司農府早就破產了

少府下轄的製鞋廠、製衣廠、被服產、酒廠和礦業(典工中郎將顧雍)今年的產值增長了一倍,郴縣、長沙、江陵、宛城、洛陽、長安、隴縣、晉陽、涿縣和漁陽的製鞋廠、製衣廠和被服廠忙碌不停,生產的產品不能滿足四十七萬大軍的需要,不得不把訂單交給蒯家、蔡家、馬家、王家和田家去做。鐵礦、煤礦、銅礦、金礦和銀礦也擴大了生產規模,產值翻番。

總產值達到了四十五億,利潤十七億。

洛陽商行的利潤今年不會少於七億。

太尉府今年的戰爭預算是八十億(除了二十二億賦錢外,從稅錢中撥出了十億,加上去年沒收彭城的假幣所得和賣馬所得),到如今已經超支十五億(只能由少府支付了)要不是知道少府的收入,就是朱儁想打下去,劉靖也打不起了

戰爭就是燒錢,是個無底洞歷朝歷代的戰爭消耗,最終都攤在老百姓的手上,節衣縮食,忍受失去親人和飢餓的痛苦,時間一長,百姓忍無可忍,**爆發劉靖深知這點,當上皇帝后,沒有增加百姓一個銅子的稅賦,靠屯田、牧場和繳獲維持,不得不打打停停。

“各位愛卿,朕決定休戰一年”劉靖習慣性的停頓下來,看看文武大臣的反應。

如今天下形勢對洛陽朝廷極爲有利。

冀州一戰,朱儁(辭職沒有被劉辨同意)不僅丟掉了冀州和平原,還喪失了七成的騎兵,通往幽州的陸路也被封鎖,彭城就是有錢一時半刻也買不到便宜的好馬,失去了在冀州平原與洛陽鐵騎抗衡的能力,加上河水天險,冀州無憂。

周旌撤出榆關,徐榮率領二萬邊軍堅守,幽州的威脅解除。

中部鮮卑大人拓跋潔汾聯手外甥騫曼與鮮卑大王魁頭和東部鮮卑大人彌加在草原上打了二個多月,難解難分,雙方傷亡了四萬多人。劉靖班師回朝的消息傳到大漠,雙方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劉靖宣佈士卒休假二個月,暗探看到跟隨漢人征戰的羌人和匈奴人紛紛回到了草原,雙方又打了起來,上月底,大漠飄起了漫天的雪花,鮮卑人休戰。

北方五郡平靜。

“皇上英明”

太尉孫嵩、司徒荀攸、司空賈詡、光祿勳程昱、太傅趙岐、益州牧兼鎮西將軍傅燮、幽州牧兼徵北將軍鍾繇、宗正劉弘、尚書令荀彧、廷尉鮮于雨、司隸校尉蓋勳、大鴻臚審配、太僕韓琦、河南尹鄭平和冀州牧韓馥連連點頭,大司農張昭和少府蒯明露出了微笑,

車騎將軍黃忠、執金吾皇甫鴻、衛尉武虹、城門校尉辛曾、右將軍劉民、度遼將軍耿祉、鎮北將軍王國、使匈奴將軍劉資、護烏桓將軍劉袧、廣威將軍徐榮、廣武將軍鞠義、驍騎將軍龐德、廣寧將軍趙雲,長水校尉耿臨、射聲校尉史車、步兵校尉吳騰、屯騎校尉萬懇、越騎校尉劉豹、中郎將蔡瑁、張允、孫威、顏良、韓豐、張濤、太史慈、于禁、臧霸、許褚、張遼和高順等武將有些失望和無奈,

想打,龐大的軍費從哪裡來?

二十二億的賦錢還不能滿足二十九萬中央軍和邊軍一年的糧草消耗和軍餉

“黃愛卿,朕決定休戰一年,但襄平又沒有和朕簽訂停火協定,朕不會讓二十幾萬大軍閒着的”

“皇上英明”黃忠等人露出期待的神態。

“朕打算首先剿滅襄平的叛逆,然後出兵彭城,一統天下”

“皇上英明”

“朕打打停停,差的就是軍費明年秋,朕的手裡就有錢了開過年,朕就帶領各位愛卿征討襄平”

停戰一年,冀州明年秋天就能上繳十二億稅賦,幽州能自保,各州的稅賦都會增加,大司農府的稅賦就能達到七十億

少府的收入不會少於七十億

劉靖把今年少府的收入存下三十億,到明年末,籌措到一百四十億的軍費,聚集三十萬大軍,就能征討劉綜了。

“皇上英明”

“從榆關到襄平一千五百餘里,道路崎嶇不平,糧草輜重的運輸是個大問題,朕打算在榆關海邊建造一座船廠,利用臨渝上好的木料打造儘可能多的樓船和運輸船,到時朕率領大軍水陸並進,一舉剿滅叛逆劉綜”劉靖說完望了一眼蔡瑁、張允和孫威這三員水師中郎將。

蔡瑁是奉旨帶着二百名造船的工匠從夏口(今武漢)水師大營趕來的,心裡充滿了期待。十一年過去了,和自己同級別的韓琦成了少僕、鮮于雨成了廷尉、王國成了鎮北將軍,比自己低的蒯明成了少府、趙雲成了廣寧將軍,其他小字輩都和自己平齊平坐了。

“蔡愛卿聽旨”

“微臣聽旨”

“遷蔡瑁、蔡德珪爲橫海將軍”

“叩謝聖恩”蔡瑁大喜,皇上並沒有忘記自己,急忙跪地三叩九拜。

“平身”

“謝皇上”

“朕再給蔡愛卿一百名掾屬和一萬步卒,從少府撥出五億錢,趕往榆關,建造船廠,一年之內打造出二艘戰艦和三十艘運輸船,不得有誤”

“微臣遵旨”

“張愛卿和典愛卿進來”

“遵旨”

衆人調頭向殿門口望去。

張成和典韋各端着一大盤金光閃閃的錢幣大步走了進來。

“朕讓各位愛卿看幾枚錢幣”

兩人一左一右,走到每個大臣的面前,面帶微笑的請每人從盤子裡各拿出三枚銅錢、三枚銀幣和二枚金幣。

除了孫嵩、荀攸、賈詡、趙岐、張昭和蒯明外,衆人好奇的看着手裡大小不一的八枚錢幣,議論紛紛,三枚銅錢中除最小的一枚大家認識外,另兩種的正面分別鑄着十和一百的字樣,反面是劉靖的頭像;三枚銀幣分別鑄着一、二和五,二枚金幣鑄着一和十,反面也是劉靖的頭像。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二章 盛情挽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二章 郭太求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七章叛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六章 東阿程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三章 渭水水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陽之戰(二)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六章 築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當一面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的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八章 趕到邯鄲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二章 戰事重啓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九章 豪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韜光養晦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三章 小試牛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人到了定邊城第五十七章 譙縣決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八章 練箭第一零七章 徐庶歸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八十一章 晉陽之戰(一)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七章 發現了煤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陰謀敗露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一零三章 收復東冶(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四章 休養生息(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六章 靜觀其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二章 趙雲的師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軻比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人到了定邊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章 敵人的弱點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四章 郴酒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一一章 徐庶獻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章 黃忠斬張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三章 小試身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九章 樂在其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八章 劉靖的陽謀第二百零一章 趨於平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章 巧遇許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三章 救駕有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八章 拓跋力微溜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七章 河北四庭柱之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六章 齊心協力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六章 築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隴縣一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益州牧劉表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章 命中註定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八章 潛伏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抓住了徐庶第七七章 佔據譙縣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許家莊出事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六章 響噹噹的英雄人物第二百十六章 諸葛亮發現了陰謀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七章 種植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八章 練箭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詔告天下第一零七章 徐庶歸降第二百十六章 諸葛亮發現了陰謀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六章 東阿程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韜光養晦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
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二章 盛情挽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二章 郭太求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七章叛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六章 東阿程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三章 渭水水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陽之戰(二)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六章 築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當一面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的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八章 趕到邯鄲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二章 戰事重啓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九章 豪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韜光養晦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三章 小試牛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人到了定邊城第五十七章 譙縣決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八章 練箭第一零七章 徐庶歸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八十一章 晉陽之戰(一)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七章 發現了煤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陰謀敗露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一零三章 收復東冶(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四章 休養生息(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六章 靜觀其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二章 趙雲的師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軻比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庸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人到了定邊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章 敵人的弱點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四章 郴酒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三章 暴雪將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一一章 徐庶獻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章 黃忠斬張濟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三章 小試身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九章 樂在其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八章 劉靖的陽謀第二百零一章 趨於平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章 巧遇許褚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三章 救駕有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八章 拓跋力微溜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七章 河北四庭柱之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六章 齊心協力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六章 築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三章 小心爲妙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隴縣一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益州牧劉表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章 命中註定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八章 潛伏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抓住了徐庶第七七章 佔據譙縣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三章 許家莊出事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六章 響噹噹的英雄人物第二百十六章 諸葛亮發現了陰謀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七章 種植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八章 練箭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馬河襲擊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詔告天下第一零七章 徐庶歸降第二百十六章 諸葛亮發現了陰謀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六章 東阿程昱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韜光養晦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