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

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

在理解了他的“生產力”的概念之後。

再理解了他對國家這個保護生產力發展的工具的理解之後。

也就很容易得出了李斯特經濟學中“窮則關稅保護、達則自由貿易”的道理。

要注意的,是李斯特並不反對自由貿易。

只是,由他對生產力的定義和理解、對國家作爲一種抽象的生產力發展的必須工具的認知,就可以推出來他對自由貿易理論的態度。

即:你英國是先發國家,歐洲的戰亂使得資本大量流向英國,你英國的工業已經發展起來了,對他國呈現絕對的優勢了。

這時候,你英國就高喊着當初根本沒被重視和啓用的亞當·斯密的自由貿易理論。

伱英國這不還是爲了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嗎?

還有你,亞當·斯密,你拿出自由貿易理論的時候,英國的優勢已經建立,那麼你分明是個國家主義者,只不過你對國家有利的政策,是以普遍的、世界的、自由貿易爲名目的。

所以,彼時高喊着自由貿易的、已經建立了絕對優勢的英國,根本不是普遍的、世界的、自由貿易的,而是以國家利益、或者說以維護本國的生產力發展的有理條件爲核心的。

故而,得出,作爲後發國家的德國,要去其掩飾、取其內核。

既然英國的政策出發點,是以國家利益爲基石的,只不過先發優勢下拿着“自由貿易”的大旗。

那麼,後發的德國,自然也要以國家利益爲基石,但基於現實,是要拿“關稅保護”的大旗的。

所以說,李斯特絕對不在根源上,反對自由貿易。

而是“窮則關稅保護、達則自由貿易”。

只不過,先發國家,或者一些優勢國家,可以將對本國有利的東西,用世界的、自由的之類的東西包裝而已。

但本質上,就和英國的自由貿易一樣,不過是爲了“本國的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一種政策和說辭。

這裡的生產力,是李斯特定義下生產力,並不是老馬政治經濟學裡的生產力概念。

在這種定義下。

需要一個強力的國家,來完成德意志關稅同盟,以促進這種生產力的發展。

這是德國。

需要一個強力的國家的干涉,來完成工商業的發展,需要一份詳細的《關於製造業的報告》,包含銅、煤、木材、穀物、絲綢、鋼鐵、玻璃在內的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具體扶持方法包括津貼、獎勵金、出口退稅、提高關稅等……

這是美國的漢密爾頓。

需要一個強力的國家,在已經達成了先發優勢的條件下,以炮艦、軍隊、刺刀等,保護自由貿易、推行自由貿易。

這是英國的自由貿易。

等等、等等,其思路都是一脈相承的。

在這裡,李斯特定義下的“生產力”,更類似於具象的“工業化”。

在這裡,生產力,不只是包括科學技術,工廠,設備,機械,產品等等。

還包括政治制度,社會與文化道德,社會運轉形態、法律等等因素。

簡單來說,就可以理解爲“工業化”——一套包括技術、工廠、產品,以及與工業時代相配套的政治制度、社會道德、文化產品、社會運轉、工業化時代的法律、工業化時代的意識等等、等等。

也就是說,“工業化”、或者說,工業時代,被視作一種目標。

而國家,或者說,政權,將作爲一個“工具”,來實現這種目標。

一切,以這種定義下的“生產力”的發展,爲目標。

定義的區別,在於老馬定義的生產力裡,是不包括生產關係的。而是作爲“尋求到底是啥玩意兒決定了生產關係、上層建築”的答案,即生產力。這是一種邏輯演繹。

而李斯特定義下的生產力,是一種直觀的觀察印象,甚至可以說,是以【國富】這個概念爲出發點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直觀的具象解釋,甚至是一種對“工業化的具象描繪——就像是描繪一種植物,是什麼樣的葉子、花是什麼色的之類”。

當然,魁奈也談過生產力這個詞。但魁奈是重農學派的,其基礎是農業是唯一創造價值的產業,所以,生產力這個詞在魁奈這裡,又指的是專指農業。

故而,生產力這個詞,在不同的文章、不同人的學說裡,是有不同含義的。

用一個粗陋的生物學比喻。李斯特的生產力,類似於描述性生物學階段,是描述植物長啥樣;老馬的生產力,類似於分子生物學階段,是闡述爲啥這玩意兒這樣、是啥玩意兒決定、啥基因決定的這花是紫的還是黑的。

而在大順的現狀下,到底哪種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

在大順此時皇權還穩固的很、資產階級瑟縮着、農業還佔據主導地位的社會形態下,加上劉鈺的斷章取義的潛移默化,顯然,大順的實學派,更容易接受的是李斯特的生產力的概念。

畢竟,劉鈺忽悠的基石,是“國民財富總和”的定義所引出的。

而從這個基石,又推出了所謂的“小塊地小農宏觀意義上的無效勞動”這個概念。

再由“宏觀意義上的無效勞動”,推出了“工商業容納更多人口,創造有效勞動”的想法。

最終這個“工商業發展,容納更多人口”的描述,實質上就是李斯特經濟學的“生產力”概念。

包括工商業發展後的法律、道德、法規、國家政策、以及科技、機器、工廠等等。

在這裡,“生產力”這個概念,被扭曲爲一種“工商業發達的社會的先知般的描述”。

而不是針對先秦制度、周禮空想、小農經濟、皇權、地主、士紳、租佃等等這些社會生產關係的解讀。

一旦這樣理解生產力,自然會出現許多問題。

比如,“先發國家是正確的、所以是正確的”,你看,未來已經擺在那了,如果你和在一些技術上更發達的國家不一樣,那一定是你錯了。

畢竟,既然是是“描述性”的階段,那麼一株“長成的植物”就活生生地擺在那,你把自己改造成那樣就是了。

如果你和那個不一樣,你要先考慮一下你肯定是做錯了。如果對面的花開的並不如你的“鮮豔”,那你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你對“鮮豔”的定義出問題了。

這種對生產力概念的扭曲,自然會有很多負面的問題。

不過於此時的大順,這些負面問題,暫時來說還並不具備現實意義。

反倒是,這種更具象的、更容易理解的、更容易被普通人所方便想象的、實質上把包含生產關係的工業化社會濃縮成的“生產力”概念,具備很強的傳播能力。

而這種傳播能力,又和大順的現狀息息相關。

大順的現狀,又有許多不同的解讀方式。

而劉鈺的“國民財富總和”的解讀方式、以及大順在工業化之前的畝產基本已達牛耕鐵器時代的峰值的現實,又使得這種“工業化”的“生產力”概念,更加清晰。

以華北地區爲例。

兩年三熟、精耕細作,相對於一年一熟、粗獷農業來說,是不是生產力的進步?

你要說,不是,要拖拉機機械化大生產加化肥,纔算是生產力進步,那也不是不對,但現在是不具備現實意義的。

假設,兩年三熟,平均畝產150斤,種一定的面積,需要10個勞動力。

而一年一熟、粗獷農業,平均畝產100斤,種一定的面積,只需要3個勞動力。

但是,這對人少地多的北美,或者說工商業人口不足的北美、英國、甚至法國等,一年一熟是正確的。

這對根本不缺潛在的工資勞動者的大順,兩年三熟、投入更多的勞動力,纔是正確的、具備現實意義的——農業革命在英國才叫農業革命,在大順那叫畝產倒退。

問題在於,即便如此,在華北地區,即便在兩年三熟需要更多勞動力的基礎上,宏觀上,依舊很多人是“宏觀上的無效勞動”。

即便說,搓兩年三熟到此時的精耕細作極致,依舊不需要這麼多人。再減少個幾百萬農業人口,總糧食產量不會有任何影響。

這,就是劉鈺鼓吹的“工商業容納更多人口轉化爲有效勞動”的現狀基礎。

也即是那種描繪出的粗陋的工業化爲生產力的未來的基本模樣——便於想象,人們可以理解爲爲農者戶均30畝地,而戶均之外的人都在工商業中勞作。

即便說,已經壓縮到了戶均30畝地、精耕細作、兩年三熟。戶均30畝地,並不多,因爲還要考慮牲口的牧草地,沒有牲口的精耕細作連基本糞肥都不夠。

饒是從“五口之家、百畝之田”,壓縮到了“五口之家,三十畝地一頭牛”,縮水了三分之一,甚至還可能繼續縮。

以山東爲例,壓縮成這樣,實質上山東依舊還能拿出來將近1000萬的人口,在保證農業糧食產量不變的情況下,投入工商業——山東馬上就要到人均3畝地的鐵器牛耕時代的崩潰紅線了,而“五口之家、三十畝地一頭牛”的另一個說法其實就是農業人口人均6畝地。

所以可以簡單地推斷出在這個“解決無效勞動”的“工業化”的模型中,至少要構建一個“山東至少大幾百萬人以工商業爲生”的社會模型。

這,是一個大順實學派的人,可以理解、並且篤信可以達到的模型。

當然,這個模型,在大順實學派一些人的思考中,又是以前面說的“馬爾薩斯經濟學”爲基石而推導出來的:所謂的“有效需求”概念下的對外貿易、一戰勝利果實、本國的實利階層、軍官團士兵、生員、地主、貴族等。再加上激進派中的一部分把“有效需求”里加上均田小農等,理論上是可以支持一個“數百萬人的工商業社會”的模型,且不崩潰的。

這不是說這個模型就是正確的。

而是說,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也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

大順這些實學派,現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是什麼樣?

在這種條件下,讓他們去幻想一個真正工業化的模樣?甚至連抄都沒處抄、眼見都沒機會眼見。

這和那些只能理解超光速、蟲洞、太空戰艦時代卻依舊是近現代內核的人,一樣。

大順這批人,自然也只能以現在的基礎,去構建一個模型,然後以現在的基礎去思考那個模型的樣子,最終簡單計算得出結論:理論可行。

這就夠了。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各個階級之間的不斷地鬥爭,最終可能變得和此時的幻想面部全非,這纔是正常的、鬥爭的、歷史的發展。

但於此時,這批人自然是在構建出這個模型後,希望把國家作爲一個工具,強化之,從而藉助這個工具,實現這種包含着生產關係含義的李斯特的“生產力”發展。

於是,在大順,被扭曲的經書,已經逐漸成型,有頭有尾。

馬爾薩斯那一套,是作爲大順存在大量實利階層、而佃農小農階層基本無“有效需求”的現狀的解讀。

李斯特的那一套,是作爲國富的目標,新學派希望國家作爲一個工具,去實現他們的目標。這和儒家的三代之治的夢想,要靠國家、政策、教化等來實現,正可銜接。

只剩下最後一個“終極目標”,這又和實學派這羣人的定位、學識、他們自己的利益訴求,以及大順自古以來的均田的小農空想、平均思潮等,息息相關。也正因如此,這個空想的“終極目標”,有了一個在曲解的“工業化”幻想中,符合傳統民本、均田等思潮的空想的“仁義的目標”。

有頭有尾,有便於想象和理解的實體,自然傳播開來,不會簡單的人亡政息。

而要說這個尾,就不得不說大順實學派的階級上的屬性。

而要說這個,就又不得不提大順實學派這些年一直以來的“自嘲”——說自己不是讀書人。

這種自嘲的潛臺詞,是:一,讀書人本身就是一種高人一等的身份;二,我們不反對高人一等,嘀咕的只是科舉讀正學的人才算讀書人我們不算,這種自嘲其實也是一種幽怨,有人仍寄希望於皇帝將來一朝一日也把他們看做讀書人的;三,其實我們纔是真正有本事的讀書人,那些人算個屁的讀書人、有學問的人?

而聖西門主義,在政治上,恰恰又是最符合大順這幫實學派的訴求的。

把社會,簡單的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有學問的人。

第二部分:害怕變革的人,既得利益者。

第三部分:其餘人。

所以,按照這種分法,流血、革命,什麼的,多可怕?

那麼,這第二部分的人,直接把統治權,讓給第一部分的人,和平交接,讓【真正的讀書人】來統治,又不流血,把“理應屬於我們的位置讓給我們”,然後由這些真正的讀書人,引導着過度到新時代,豈不美哉?

對大順的實學派來說,他們的自嘲,其實不就是在說“其實我們纔是有學問的人,我們纔是讀書人,統治者理應是我們,而你們那些所謂的讀書人,你們分明是既得利益者,趕緊下去,給老子讓地方。”

“要讓我們統治、治理,這國家不得起飛了呀?”

而這,又退回到了前一個問題:老馬一直在反對摻雜了生產關係的生產力的解讀,而在大順,生產力是一個被扭曲的概念,並非是一個解釋生產關係的概念,而是一個抽象而又具象的社會發達的未來。

和什麼理想國、東學西漸、三代之治、之類的玩意,其實差不多。只不過,是以工商業發達、或者時髦的工業化爲基底的。

於是,也就很容易產生這種空想。

空想的定義,得出空想的結論。

(本章完)

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1437章 分歧(三)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1230章 開戰(九)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249章 暫借第57章 開戰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809章 閹黨(下)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026章 割裂(四)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230章 開戰(九)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808章 閹黨(中)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725章 殺心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047章 大改第28章 初來乍到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55章 說服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270章 先驅者第1117章 傳承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525章 不敢殺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946章 旗手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441章 瘋了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312章 偶然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935章 綁定(上)第236章 中介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848章 威望(上)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151章 資敵以糧
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1437章 分歧(三)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1230章 開戰(九)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249章 暫借第57章 開戰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809章 閹黨(下)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026章 割裂(四)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230章 開戰(九)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808章 閹黨(中)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725章 殺心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047章 大改第28章 初來乍到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55章 說服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270章 先驅者第1117章 傳承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525章 不敢殺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946章 旗手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441章 瘋了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312章 偶然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935章 綁定(上)第236章 中介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848章 威望(上)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151章 資敵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