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

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

劉鈺來淮南不是巡查墾荒,而是來查辦私鹽案的消息,一經傳出,和墾荒公司有爭執的場商,頓時就慌了。

因爲……阜寧也在黃河南邊,距離這邊並不遠。

他們知道劉鈺是真敢殺人的,而且會“網羅罪名”去殺人。

雖然那些煮鹽的竈戶、竈丁還在外面鬥爭,而這些場商卻已經準備投降了。

只要他們投降,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或者說,剩下的事,至少理論上可以算作“依法辦案”了。

也就是說,只要這些場商選擇了投降,那麼劉鈺理論上就可以出動軍隊了。

這裡面的糾葛,就要從大宋建炎二年扒黃河大堤開始,再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建立了嚴苛的竈戶制度,再到商品經濟發展這種嚴苛的人身控制制度撐不住了說起了。

范仲淹修范公堤,不會閒着沒事幹,在距離大海百餘里的地方修。

黃河南遷,海岸線不斷東移,這是整個的地理大背景。

然後還需要知道兩個背景。

第一:淮南煮鹽,不是用海水,而是用淤泥地的鹽。靠的是大海海潮上漲,鹽潤土地,再把土地裡的鹽用草灰富集,用水溶化再煮。

第二:這些草蕩,不是耕地,所有竈戶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這兩個背景之下,有些事的出現幾乎就是必然的。

明朝前期,控制力還算不錯,竈戶作爲國家的“佃戶”,煮鹽。

每個竈戶都有自己的草場——他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這和耕地不一樣,這些煮鹽地的所有權是歸屬朝廷的。

海岸線不斷東移,能夠煮鹽的淤土也不斷東移,浸潤泥灘的海潮,在明朝開國時候使使勁兒能衝到范公堤,而現在除非有風暴潮天災,否則得多大的勁兒能衝一百多裡?

所以,明朝的竈戶體制下,不談什麼小生產者是生產力低下之類,只說最基本的東西。

海岸不斷東遷,需要一個強力的政府,每隔一段時間考察海岸東遷的情況,然後將竈戶也一併東遷,重新劃分煮鹽的燃料草場。

比如說,甲這個竈戶,這幾年發現,自己場內的淤土已經沒辦法煮鹽了。而海岸不斷東遷,東邊也長出來荒草蘆葦地了。

要注意,如果這時候,甲這個竈戶不經朝廷允許,就去東邊煮鹽,這叫“私煎”,是私鹽,是犯罪。

那麼,這就需要一個非常強力的中央政府、以及一個非常強力的基層官僚機構,通過每隔幾年一次的統計,由朝廷的核算部門重新劃定每一個鹽戶的遷徙。

所以……所以,這一套東西,是必然要崩的。

大明要是有這樣的行政能力,別說一個薩爾滸了,二十場薩爾滸也打得起。

因爲沒有這樣的行政能力,而鹽又是國家運轉所必須維持的。

這種情況下,商人階層就會必然出現,由商人組織鹽的生產。

換句話說,就是由商人的資本,消滅小鹽戶小生產製度,雖然生產力上沒有革新技術,但調整後的生產關係是可以維繫鹽的產量的。

由商人的逐利性,戰勝了朝廷統計和分配的滯後性。

由此,也就產生了一個“其實不合法、但實際上大家都默認其合法”的特殊羣體。

比如說,海岸東移,在朝廷鹽戶草蕩範圍之外的一些草場,這裡其實比被海岸線甩在身後的原來鹽場更適合煮鹽。

那麼,商人出資,承包這一片草蕩,然後他們煮鹽生產。

每隔一段時間,朝廷這邊考察鹽場,需要“升蕩”——也就是,將原本非鹽戶草蕩而無主草蕩,升格爲有煮鹽價值、並且課稅價值的草蕩——的時候,鹽商會非常主動的繳稅。

因爲,如果他們不交稅,那麼他們就是搞私鹽。

而如果他們交了稅……要搞私鹽,一定不能全搞私鹽,那是沒事找事作死。必須要有官鹽生產許可,至於私下裡搞多少私煎,這就叫摻在一起渾水摸魚,最是難查。

這種事,其實地方官和上面都已經默許了。

因爲小鹽戶太容易破產了,生產能力也真的太低下了,年年有逃亡的,年年還得到處找人來補。

一方面,是天災。

另一方面,是鹽引制導致鹽商對這些小戶的壓榨。

最後就是朝廷的不作爲,理論上,朝廷有義務爲這些鹽戶提供生產物資、提供貸款的。但是,萬里四十五年的鹽引制改革後,實際上連煮鹽的盤鐵,都是商人在搞……

有些東西,就是這樣,一旦開了口子,後續幾乎就是崩塌式的潰爛。

這種模式,基本上可以理解爲鹽引製出現的翻版:

原來的運輸模式,是朝廷——一個個小鹽商。原來的生產模式,是朝廷——一個個小鹽戶。

而伴隨着鹽引製出現的,是朝廷——壟斷特權大承包商。商人介入的生產模式,是朝廷——鹽業運輸銷售承包商——生產商——生產商下轄的僱工或者依附他們的原鹽戶小生產者。

可以理解爲朝廷的行政能力的嚴重退化,也可以理解爲朝廷的基層控制力在逐漸瓦解。

當然也可以理解爲工商業的發展。

比如,現在正在和墾荒公司對抗的那些女人、竈戶後面的真正組織者,現在已經怕劉鈺殺人而準備投降的這個場主,就非常典型。

豪商。有錢。

朝廷升蕩,招不到鹽戶,他主動包場,納稅,產鹽。

如果,按照大明和大順的正規法度,這是違法的,是不允許的。

但是,又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原本的竈戶模式已經崩了,所以這是上下默許的。

地方官已經無法管控了。

不準商人入場,鹽直接崩掉,可能退化成萬曆四十五年時候,有引無鹽的情況。

准許商人入場,誰都知道,下一步必然是兼併草蕩,放貸竈戶,製造事實上的人身依附關係。

其實,早在劉鈺動鹽政之前,朝廷內部因爲鹽業生產的問題,已經吵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嚴禁商人入場派、准許商人入場派,天天吵、日日吵,也不是啥新聞。

劉鈺是大力飛磚的技術碾壓派,因爲他就知道,只要生產力還是淋滷煮鹽這一套,那爭吵就是扯王八犢子,毫無意義。

大型曬鹽法是降維打擊。

而在這個降維打擊之前,官員是以淮南現有的生產力水平在論事,不管是商人入場派、還是商人不得入場派,他們都有自己的道理。

後世最像這事的,就是俄國的1861農奴改革。

民粹派、傳統派反對改革,因爲【村社的土地所有權被破壞,個人的自私自利因素佔了首要地位,私有和土地買賣之下,地主開始兼併土地,富農形式的粗暴利己主義興盛起來】。

【農民獲得了土地買賣的人身自由,成爲了‘自由人’,但是土地使用權沒了,淪爲佃戶、赤貧僱工了……】

這種反動思潮的生命力之頑強,直到俄羅斯的良心索爾仁尼琴都還在堅持這一套,並且上書蘇共,希望放棄工業發展,恢復村社田園鄉村之仁美,找回真正的俄羅斯,村社配聖君,保持傳統。

這邊類似的思潮,也差毬不多,生命力極其頑強。

而就具體的鹽政問題,僅從經濟上來講,是很類似的,只是因爲這是副業不是農本,少了點井田聖王的幻想。

僅從經濟上講,和俄國農奴解放的情況有點類似,草蕩,鹽戶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以不存在被兼併的可能,理論上兼併是不合法的。

鹽戶其實就是大明的國家農奴。前期也是由朝廷劃定草蕩,發給生產工具,鹽戶不能遷徙,要在領取生產工具後履行在規定場地賣鹽的義務且不得外出私賣。

大順這邊放鬆了人身控制之後,也是一樣的狀態:鹽戶有自由了,但是他媽的草蕩沒了。

這戶典型的場商,入場之後就是老三樣。

鹽戶撐不住的時候,他放貸,然後鹽戶還不起錢了,他把鹽戶的草蕩收了:稅我出,你依附於我,你生產的鹽把租子交給我。

鹽戶不想繼續幹這一行了,就逃亡、脫籍,去那些無主荒地割草,賣給場商煮鹽。

顯然,按照朝廷的計劃,是一戶鹽戶配幾百畝的草蕩,每年煮多少鹽都是有數的可以控制的,那麼這些無主荒地的草割來賣給場商,是煮計劃外的私鹽的。商人是樂於買草煮私鹽的。

理論上,僅僅是理論上,這些草蕩,鹽戶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是無法出售的,也沒資格出售的。

但,這就和後世農村基層土地確權時候的問題一樣。之前土地也不讓賣呢,但私下裡賣的可多了去了,在給農業補貼之後,每年去圍各地基層政府討說法的人有的是。

之前不是沒有地方官、鹽政官,尤其是反對商人入場派的鹽政官希望解決此事。

但怎麼解決?

所有契約,一概不認,暴力機器迫使場商把兼併的草蕩退還?

劉鈺或許敢這麼玩,是因爲他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而且皇帝是支持的。小小地方官敢這麼玩,敢直接不認契約,這不是作死嗎?

再說,小鹽戶那一套,朝廷根本玩不轉,鹽業不想崩,就只能默許商人入場。

這戶典型的場商,在入場後,通過放貸、行賄等等方式,拿到了大量的“不合法”但朝廷承認的草蕩。

但是,鹽戶和場商又不是純粹的僱傭關係,甚至也不完全是租佃關係。

這就又有點像是英國圈地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地主把地租給開價更高的資本家,佃戶咋辦?

英國那邊,是資本家開高價地租,地主主動賣地。

這邊是場商辦私鹽,墾荒公司開不起價,人家一年辦私鹽賺多少錢?你得開出多高的價,才肯把地賣出去?況且,墾荒公司圈佔的無主地,就是在斷他們煎私鹽的根本,這個價,是無論如何開不起的。

劉鈺則是魔法對魔法,你不是不賣嗎?好,咱不談契約問題,咱談私鹽問題。你既知我名頭,亦當知我最善於網羅罪名,你覺得你之前辦私鹽的事,我能給你定個多大的罪?你認識地方官?你覺得地方官是向着你還是向着我?

理論上,其實根本不用這麼麻煩。

草蕩地法理上所有權在朝廷,鹽戶從來都是隻有使用權,甚至私下賣草蕩都是違法的。

這也是爲什麼會有官員反對商人入場,會提出讓場商退還鹽戶草蕩的法理。

理論上,這也算是土地國有化,真要能依法辦事,那倒簡單了:依法辦事,拍賣土地使用權,墾荒公司拿到。鹽戶的鍋碗瓢盆、鹽坑房屋、再按照每年納稅的稅額反推煎鹽數給補償,滾蛋。

但,這隻能是理論上。

劉鈺這個國公,也不敢這麼玩,也完全不敢不認這些契約。

所以,場商怕了,只要把契約交出來,那麼劉鈺理論上就可以直接動暴力手段了。

契約是堵天下悠悠之口的。或者說,是給皇帝留面子的,找臺階的。不然,從地方官到節度使再到劉鈺再到皇帝,是要被人噴死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小農小生產時代的道德、是非標準,以及空想的制民恆產,是無法兼容工業時代的,哪怕剛起步的這幾步,都是此時道德下的罪惡髒髒且吃人的惡行。

這件事的根本矛盾,不是圈地不圈地,而是淮北大鹽場生產模式和淮南小生產模式的鬥爭。

劉鈺不圈地,這些鹽戶也得失業,只要淮北大鹽場模式不被拆掉。

圈地,只是這種鬥爭的附屬品,區別只在於劉鈺要搶時間,等不及這些鹽戶自己破產的過程。

因爲劉鈺可以明確的說,淮北鹽加上稅,也能把淮南鹽逼死,那麼這些小鹽戶的命運在海州鹽場建起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

這些小鹽戶、小資產者的鬥爭方向都搞錯了。

他們不應該在這邊和圈地的鬧,而是應該直接武裝起義,衝向海州,搗毀蒸汽機、毀滅大鹽場。

這也是除了自然條件、雨熱條件、海水濃度條件、煤產區條件之外,劉鈺堅決反對把大鹽場建在淮南的原因之一。

他怕,這些小生產者,真的找對了最符合他們利益的鬥爭方向,去拆機器、砸煙囪。

(本章完)

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236章 中介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17章 天誅!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38章 扣個人質第204章 投名狀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251章 壓力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227章 開戰(六)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282章 放鬆第542章 惡毒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37章 分歧(三)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312章 偶然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50章 誤解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781章 談定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282章 放鬆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712章 反擊第270章 先驅者第499章 洗頭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340章 宿命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34章 買賣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248章 鎖鏈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6章 震動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355章 對罵第736章 機遇(上)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
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236章 中介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17章 天誅!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38章 扣個人質第204章 投名狀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251章 壓力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227章 開戰(六)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282章 放鬆第542章 惡毒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37章 分歧(三)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312章 偶然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50章 誤解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781章 談定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282章 放鬆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712章 反擊第270章 先驅者第499章 洗頭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340章 宿命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34章 買賣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248章 鎖鏈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6章 震動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355章 對罵第736章 機遇(上)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