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勸說

第423章 勸說

桅杆槍手的掩護下,戰鬥工兵用簡單的木料搭建了可以爬上城牆的棍子。

那些需要爬桅杆射擊的士兵,脫掉了自己的鞋,就像是在甲板上一樣,握着支在城牆上的長木杆,像個爬桅杆的猴子一般,很快衝上了城牆。

這就是舊城牆體系和棱堡體系最大的區別,不是曲折的城牆和馬面,而是立體的防禦結構。

如果這是棱堡類的建築,攻破了外牆,只是戰鬥的開始。裡面還有更高的地方,立體層面的防禦。

而舊城牆體系下,城牆城門就是制高點,佔據之後,裡面也就無法防禦了。

爬上城牆的射手迅速集結,守住城牆之後,拋下來船上用的繩索軟梯,後續的部隊從軟梯爬上去。

朝着下面投擲了幾枚手雷後,建禮門附近集結的準備開門死戰的武士一鬨而散,徹底亂了。

沉重的建禮門被打開,從攻入蛤御門到打開建禮門,只用了不到兩刻鐘時間。

建禮門面對的,便是倭國的僭紫宸殿——雖然大順宮廷是紫禁城,不是大明宮,可不論是大順還是朝鮮,誰要是敢起個紫宸殿的名,誅九族是跑不了的。

僭紫宸殿裡,昭仁面色平靜,坐在正殿內。

他一開始想的很好,依託內城抵抗,讓土岐賴稔在二條城集結兵力。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這一支大順軍即便沒有大炮,依舊很輕鬆地攻破了這種完全過時的防禦體系。

這支軍隊從建立之初,攻防演練的對象,便是棱堡式的立體層次堡壘和炮臺,劉鈺心裡的假想敵是荷蘭和英國,從來都不是日本。

手雷的爆炸聲就在不遠,建禮門的喊殺聲在紫宸殿聽的清清楚楚,身邊的人都向後躲避,但毫無意義。

吳芳瑞認爲,這種城牆,既是防禦,也是囚牢。只要佔據城牆,內城的人一個也跑不掉,所以各處都在登城,分成數隊控制了城牆和城門。

昭仁並不知道,但身邊的人除了關白之外,都跑的沒影了。

他坐在正殿中,面色很平靜,手中拿着一口倭刀,一條兼香就在他的身旁。

死,還是不死,這是個問題。

看似漫長實則並沒過多少時間的等待後,大順軍的士兵衝入了紫宸殿,舉起槍對準了在那坐着的昭仁和一條兼香。

他們又不穿戲文裡的龍袍,士兵也沒去過紫禁城,自然不知道眼前這兩個人就是倭王和戲文裡聽過的倭國大官關白。

“我是天皇。你們有懂和語的嗎?不要向前了,否則我就自盡。”

通譯一聽,連聲道:“不準開槍!不準開槍!那是倭王!”

連喊了兩聲,像是被瘋狗追着一樣跑到了外面,喊道:“將軍!將軍!我們抓到了倭王!抓到了倭王!”

正在建禮門城牆上的吳芳瑞一聽,也是興奮地握緊了拳頭,朝着木頭做的城樓就是狠狠一拳,拳頭打不過木頭,骨節處全是淤青,可他一點都沒感覺到痛。

內心只有“老子立下了不世之功!老子要封爵了”諸如此類的想法,握着短銃的手甚至有些顫抖,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

深吸了好幾口氣,從兜裡掏出一支威海出產的捲菸,顫抖着在衣服上劃斷了三根火柴,點燃後猛吸了幾口,直到頭有些暈,眼前有些黑,這才惡狠狠地把菸捲扔到地上,猛踏了兩腳。

“傳令,攻佔城牆、把守內城各門,一個不得放過。通譯四散到各門處,向內喊話,都躲在屋子裡不要亂動,出來就打死。”

“擲彈兵收起火油,不要失誤把這裡燒了,咱們還要在這堅守,還要以此爲要挾。”

興奮之餘,在猛吸了半支菸後,還是恢復了一個參謀該有的冷靜,下達了命令。

站在城牆上的吳芳瑞回頭看了看倭人的御苑,心道自己當年帶人突襲伊犁的準噶爾王城時候,可沒有這樣的興奮。

那時候大局已定,主將是鷹娑伯。

如今,自己再一次站在了敵國的王城中,這一切都是自己指揮的,這種心情遠非當日可比。

整理了一下衣衫,慢慢走下了城牆,來到了僭紫宸殿,看着在那隨時準備自殺的昭仁,淡然道:“何不早降?朝貢天朝,仍守社稷宗祧,豈不美哉?聖天子仁慈,亦知倭國政事,島津藩侵琉球,中山王往江戶,皆幕府之罪,你無罪。”

昭仁擡頭看了看吳芳瑞,心道你是想抓活的我,自是不敢動粗,我以死相逼,如今你固然勝利,可還不是不敢對我動粗?

待通譯將這話翻譯過去,昭仁冷聲道:“你中華人也,自有禮儀之大,豈不聞君王死社稷?順國難道真的是爲了琉球的事就開戰的嗎?如果只是爲了琉球事,難道會提出開國貿易這樣的要求嗎?古人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所言者琉球,所爲者金銀,難道不是這樣的道理嗎?”

吳芳瑞心道我可沒工夫在這和你扯淡,但我想抓活的纔是大功。死了的話,雖然還能抓一堆公卿宗室,這功勞終究是差了些。你既存了什麼君王死社稷的想法,這便有些難辦了。

琢磨了一下,吳芳瑞決定試一試,揮揮手叫士兵現在門外守着,只留下了一個熟悉一些的通譯。

待士兵退出後,吳芳瑞解下自己的兵器,向前靠了兩步道:“此時的話,不傳第五人。有些話,我就不妨直說了。”

“你認爲,倭國打過的天朝嗎?”

昭仁見士兵都退了出去,不知道吳芳瑞想要幹什麼,見他向前邁了兩步,神情更加警惕。

可吳芳瑞問完這個問題後,便止步不前。

沒有了被突襲俘獲的威脅,昭仁漸漸冷靜下來。

想了想,終於搖頭道:“不能戰勝。古人云,君以此始,必以此終,難道天朝就沒想過,今以力辱和國,明日焉知沒有別國以力辱中華?”

“況,以利假仁,縱和國朝貢,心豈能服?”

吳芳瑞大笑道:“王八才活得久,我可活不了那麼久。我只管在我活着的時候,無人敢辱便是。至於以後,漢祖唐宗尚不知後世,我一小小的軍官,哪去管那麼多?”

“君王死社稷,固有其禮,但此一時、彼一時。本朝鷹娑伯嘗言,爾國有小禮而無大義,如今觀之,果然如此。”

“如今天朝大軍雲集小濱,日本國海疆萬里,卻無半艘戰艦,再打去去,也無半分勝算。早日和談,早少一些損失,既爲百姓,也爲爾國之元氣。”

“你若真是爲了社稷,就不該死。一死了之,卻有何用?不過懦夫爾。”

“我不是要抓你做俘虜,而是請你去和談。抓了你,難道有用嗎?幕府難道不會行伊尹霍光之事,再立一個?前明土木堡之變,明無幕府,尚可再立新君,難道爾國連這個都不會嗎?廢了少帝,難道就沒有獻帝了?”

“如今幕府正在爲難之際。若是幕府提出和談,則九州島上諸藩必然不滿,定有說法,人心不安,幕府受制於此,只能硬着頭皮撐下去。可再撐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百姓死傷無數,城池接連被克,這時候死,不但不是死社稷,反而是危害爾國。”

“你若自盡,幕府豈無失陷倭王之罪?幕府若亂,倭國再度混亂,百姓苦難,這也不符合天朝的仁義。”

“所以說,你只知小禮,而不知大義。小禮,當死;大義,當與天朝談,以全幕府之威、保大名不亂。”

嘴上是這樣說,實際上吳芳瑞一直受劉鈺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日本的處置也傾向於劉鈺之前就說過的守土官長論。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現在的他,並不支持軍中一些人“實封日本”的想法。

他的功勞已經熬到了足以封爵了,就算實封日本,也只能是封小不封大,不可能封五爵於日本。

所以他是支持劉鈺讓日本維繫幕府穩定、但又削弱其權威,而使得天朝可以操控日本,迫使幕府爲了維繫穩定,不得不對天朝妥協,以免天朝支持西軍的後裔大名。

天朝需要新的理藩政策。

分而治之,分化控制,便於通商即可。

既不佔領,也不控制,那樣成本過高,也會牽扯朝廷的過多精力。

嘴上都是仁義,心裡都是生意,他之前到處縱火的時候,可是半點都沒猶豫。

支開了其餘的士兵,吳芳瑞是想勸一勸昭仁,畢竟他要是死了,實在不如活着值錢。

他的思路很明確,現在日本上下都知道打不過了,不過現在和談幕府要考慮後續影響。

他內心支持大順在九州島登陸作戰,讓陸軍發揮作用,自己也能立大功、真正指揮一次會戰,增長一些經驗。

但他內心其實也明白過來了,樞密院這麼搞,派海軍到處打,就是不在九州島登陸,恐怕並不是脫褲子放屁。

顯然,樞密院並不想過度削弱九州島諸藩的力量。

就像是大順用準噶爾嚇唬喀爾喀部一樣,需要九州島諸藩來讓幕府對大順服從,想壓制外樣大名,就得聽大順的。

大順軍要是和九州島諸藩戰個痛快,軍改後大順損失倒不會太大,可九州島諸藩損失可就大了。

到頭來幕府依舊強大,反倒是最大的反對勢力被大順掃了一遍,這就很容易讓吳芳瑞聯想到劉鈺給他們講的歐羅巴的英法戰爭:英國人幫着法王把實權的封建主清掃了一遍,反倒使得法國最先集權。

而且要打九州島,幕府可以坐等諸藩受不了,主動要求和談,那幕府既有最強的軍力、也不會因爲主持和談而備受指責。

樞密院大概、可能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戰略,至少吳芳瑞是這麼想的。

若是昭仁能夠以倭王的身份,去和大順談判,也算是給幕府了一個臺階下。

用一個很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是蜀漢暴打了曹魏,曹魏明顯打不過,蜀漢又抓了漢獻帝,而只是要求封劉備爲“漢中王”,並不是要統一北方。

這是一場雙贏,幕府也高興,大順也樂呵。

將話說透之後,吳芳瑞又道:“你便是想死社稷,也應該是和談之後再死,如此方可稱之爲死社稷。譬若甲申年事,前明幽宗當禪位於我祖皇帝,約誓天下、共逐韃虜,之後再死,方可稱之爲死社稷。”

昭仁聞言,思索片刻,冷笑道:“汝只說甲申年,卻忘了明英宗事,服於瓦剌,叫城開門、獻功臣妻眷於韃酋,立也先之廟於京城?難道叫吾效之?”

吳芳瑞大笑道:“獻帝叫曹丞相自刎,曹丞相聽嗎?你以爲你是誰?莫說叫各藩之城,便是如今讓你去叫二條城,你看他們開門嗎?你心裡有點數,行嗎?”

“若你前去,幕府另立新王,你自可死,那是要奮戰到底;若沒有另立,你就更不應該死了,足見幕府是希望你和談的,只是之前不好意思主動把你送去天朝的大營。”

“難道不是這樣的道理嗎?”

(本章完)

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4章 衝突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987章 止步(下)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736章 機遇(上)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127章 必拿下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736章 機遇(上)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936章 綁定(下)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796章 工商局第1451章 “帝”(三)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5章 居高臨下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700章 反圍城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278章 夷丁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00章 槍和槍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054章 站臺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245章 垂釣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026章 割裂(四)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77章 入吾彀中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207章 守成第248章 鎖鏈第783章 作死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030章 氛圍第112章 絕纓第93章 破題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320章 榮譽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681章 隱喻(下)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078章 爭功(三)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65章 報捷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128章 志向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499章 洗頭第936章 綁定(下)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
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4章 衝突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987章 止步(下)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736章 機遇(上)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127章 必拿下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736章 機遇(上)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936章 綁定(下)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796章 工商局第1451章 “帝”(三)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5章 居高臨下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700章 反圍城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278章 夷丁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00章 槍和槍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054章 站臺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245章 垂釣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026章 割裂(四)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77章 入吾彀中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207章 守成第248章 鎖鏈第783章 作死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030章 氛圍第112章 絕纓第93章 破題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320章 榮譽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681章 隱喻(下)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078章 爭功(三)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65章 報捷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128章 志向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499章 洗頭第936章 綁定(下)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