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

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

劉鈺心道得虧老子結婚了,而且牀笫上花樣玩的還不少,足以證明自己不是公公。要不然單聽派的這差事,十足的前朝太監……

也虧得劉鈺一直以來都不行儒雅之事,皇帝也才能好意思把這事安排下來。要不然,換了此時的正常思維,多半覺得這就是一種侮辱,有脾氣的可能就直接把官服一脫表示要告老了。

聽起來像是把個公侯勳貴,照着皇商舍人的“卑微”身份去安排了。

不過皇帝嚐到了裡面的甜頭,也知道這裡面的利錢到底有多大,實實在在是想讓劉鈺當他的錢袋子,內心裡只覺得和過去的皇商舍人等並不相同。

皇帝倒不是提防劉鈺的軍權之類,杯酒釋兵權這樣的把戲,在大順不用玩。也只有剛剛結束了五代十國之亂的宋初,需要這麼搞一搞。

皇帝心裡主要還是對未來未知的恐懼。

他能感覺到世界在變化、天下在變化,內外都在變化。

但他不知道,這種變化到底有多少好的、多少壞的,多少有利於李家王朝的、多少有害於李家王朝的。

終究,對未知的恐懼,讓皇帝希望把這些變化,保持在一個自己能控制的範疇之內。

在劉鈺出訪歐洲的這段時間,皇帝也嘗試着讓別人接管一下那些新興產業,結果發現行政上蕭規曹隨即可,技術上又不懂。

短時間內,也沒出什麼讓皇帝覺得有什麼難以控制的情形。

遼東地區的礦業開發、京畿地區的煤炭開採,雖然聚集了一大堆的僱工,可短時間內也沒出什麼亂子。

最多也就鬧過幾次諸如求加工資、求加酒錢之類的事,但鬧得也不是很大。

歐洲的一些政治歷史,皇帝摘掉了劉鈺挑選壟斷後的信息渠道,也知道了一些更多的。

但看過之後,覺得也就那麼回事,暫時看起來也沒什麼非常值得提防的。

皇帝覺得,大順最熟悉的法國、俄國,君主完全壓得住;荷蘭在皇帝看來,那是爛透了;英國則是遠隔大洋,若不然哪能搞出什麼“煌煌乎若三代之君臣議政”的那一套。

加上劉鈺在歐洲鬧了一圈,皇帝更覺得,這法蘭西國,集權如此,必爲西洋之首強之邦,日後說不得要有法蘭西人效始皇之志。荷蘭國,遲早要完。待法蘭西一統西夷而如秦之基業,想來那些荷蘭、英國的令人驚詫的議政之法,也會煙消雲散。

政治之外,所好奇的便是西洋諸國的賦稅制度,看看到底是怎麼收到那麼多錢的。按照比例來算,大順要是按照英國國庫收入的比例,這天下怕不是要亂翻了天?

思來想去,似乎覺得所不同之處,便在於工商、海外貿易。

在這一點上,他和劉鈺的想法就截然不同。

劉鈺覺得,最大的問題,在內。

若只是所謂工商、海貿,那便是隻看錶象了。

皇帝看不透徹,劉鈺也自知自己無力解決內部的大問題,只有把希望寄託在那兩個互爲表裡的新型階層身上。

是以皇帝這樣安排,劉鈺心裡雖吐槽說這特麼簡直就是前朝太監,換個別人有點氣性、氣節的,的聽說要當主管招商引資興辦工業徵收商稅礦稅的,早一頭撞死了;但總體上對皇帝的這個安排,內心還是滿意的。

皇帝對劉鈺的表現,也相當滿意,他也明白這種事雖然自己知道里面利有多大,關乎多大的事,在在外面看來,確實有些“侮辱”。

而隨後劉鈺的一番話,讓皇帝對劉鈺的表現更加滿意。

“陛下既有聖命,臣敢不盡肱骨之力?只是臣不願駐節江南,乞居京城。如今船隻又快,只要每年去往江南數月,安排一些事宜。其餘時候,還請回京以侍陛下。”

聽起來,這好像是說劉鈺不想離開權力中心。

但實際上,這話的意思,是說自己不想在地方以免尾大不掉,也不駐節,就是個跑腿辦事的,類似於前朝的巡撫就是了。不在地方駐節,大部分時候還是在京城,不會在地方擴張自己的勢力。

同樣的話,不同身份的人說出來,意義就不一樣。

文官怕離開權力中心,也怕諸如守孝之類的事,一下子三五年,回來風月無情人暗換、人非物也非了。

勳貴,尤其是軍事勳貴,沒吊事的話,卻最好不要去地方常駐,不然弄得盤根錯節,就算沒有皇帝也擔心。留在京城,大順的軍制也好、制衡也罷,勳貴在京城根本沒啥威脅。

就劉鈺現在這個尷尬的功勳、功勞、能力,真要是請爲“南洋都護府大都護”,皇帝就不免不爽了。

留在京城,這就不同了。

皇帝如何不知劉鈺的言外之意,聽到劉鈺這又是在主動避開瓜田李下,笑道:“朕所慮者,愛卿未及弱冠,便已戎馬從軍,北征羅剎、西討準叛。如今大敵既除、南洋已下,朕覺江南風光好,又是一等一的好地方,正是讓愛卿去享受享受。”

“不過,愛卿說的,也有道理。雖這大敵已除、南洋已定,但是周遭事情卻還不少。愛卿又多急智,思路迥異常人,往往叫朕茅塞頓開。若愛卿真的駐節江南,常年不歸,若有大事,朕還真不知該問誰。”

“也好,那就讓愛卿辛苦辛苦,南北跑吧。”

“確實,此時與往時不同了。往時從京城至江南,來回少則三月、多則半年。如今往來,若順風相送,不過一旬。”

“若是往日,朕還是要愛卿駐節江南,督辦工商的。”

劉鈺主動給了個臺階,皇帝也順着這個臺階,按照一般的流程:先否定、再思索、最後肯定。這事,便是皇帝想要去駐節地方,可你自己不願意,那皇帝便恩榮一下,同意你的意見就是。

趁此臺階,劉鈺又道:“感念陛下之恩。臣還有一不情之請,還請陛下恩准。”

皇帝倒是爽快,見劉鈺自己都知道退一退,笑道:“愛卿只管說。”

“回陛下。昔日臣與妻曾乘熱氣球,觀日暮雲海,感嘆造物神奇,天下風光無限。其時,臣之妻欲再同遊,臣曰:大事未成,身已許國,不敢置危牆之下,以免沒了爲君國社稷效力之軀。”

“臣未及弱冠,便從戎出征。白山黑水、西域黃沙、東洋倭島、南洋海波,已歷廿年。”

“如今四海昇平,國無大敵。臣以爲,大事成矣。”

“臣不好吃穿奢靡,唯好世界風物、自然風光。昔日熱氣球之約,如今也該到兌現的時候了。”

“是以,臣請,每年或給臣假期,攜妻暢遊名山大川……”

皇帝先是被這個奇怪的請求楞了一下,隨後內心微微有些觸動。

若是別人,倒像是宣泄不滿,示威於皇帝,示意內心不爽,有些事缺了老子便幹不成,還不重新安排?

可劉鈺就不一樣。

劉鈺說的這些事,皇帝或有耳聞,或是派人偵看過,或是十餘年如一日表現出來的,都是如此。

熱氣球上的對話不提。

說劉鈺喜好名山大川、世界風物,這一點皇帝絕對信。

別人收禮,都收些珍品寶玩。

可劉鈺收禮,京城皆知,喜好些各地的特產植物、動物、石頭種種,都不值錢。

這事兒,在大順軍中也算是個梗了。

對此,皇帝深信不疑,一個人即便作僞,不可能十餘年一直作僞。

而且這種作僞,毫無意義,並不是劉鈺想表現自己清廉……從劉鈺當初學實學一事,以及表現出的實學功底來看,皇帝絕對相信,劉鈺是真喜歡這些奇葩的玩意兒。

現在劉鈺這麼一說“真正的理由”,皇帝如何不信?

相信之後,再想想劉鈺說的,弱冠年紀,就開始從軍征戰。東北、西北、東洋、南洋,除了西南沒去過,幾乎走遍了邊疆。

都是艱苦之處。

十餘年的辛苦,朝中也確實無人可及。

又想想劉鈺當年訴說的志向,似乎現在也確實達成了,國無外患了。

剩下的外敵,盡皆太遠,夠不到;剩下的擴張,盡皆太弱,根本用不着他親自領軍。

說一句“大事成矣”,竟似也不爲過。

聽起來,像是要學留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

但似乎又終究放不下剛剛起步的科學院和工商業。畢竟除了劉鈺嘴裡說的世界風物之外,朝中皆知劉鈺的另一個興趣,就是實學,格宇宙之理。

於是搞了這麼一個請求。

皇帝內心觸動。

既是感嘆劉鈺這樣的性情中人,終究只是臣子,累了就跑、功成便退,有遊歷山川之心便可乞行。哪像自己,就像是被困在了這宮殿之中,去哪都不容易,就算出去遊幸,又如何有劉鈺這般輕鬆?

雖然真讓他不做皇帝,肯定不行。但事情到處,略微感嘆觸動一下,卻也有之。

除此感嘆,也是想到了劉鈺這些年的征戰之功。都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些年如砍瓜切菜一般解決了諸多外患,皇帝也知道劉鈺爲此付出頗多,耗費心力。這樣一個小小的請求,自是不爲過。

然而,很快,皇帝便將這內心的觸動隱去,問道:“愛卿真以爲是大事成矣了?南洋事定,以後的印度事,也着實不必殺雞用牛刀。”

“可外敵之外,天下之內,愛卿真以爲這天下就此安定太平再無禍患了?恐怕未必吧?”

(本章完)

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64章 笑與悲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184章 備戰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270章 先驅者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95章 任俠士第1054章 站臺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047章 大改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972章 割袍(下)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809章 閹黨(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252章 特許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810章 聖君第28章 初來乍到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411章 出奇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53章 選擇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231章 開戰(十)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31章 收心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954章 釣魚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
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64章 笑與悲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184章 備戰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270章 先驅者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95章 任俠士第1054章 站臺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047章 大改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972章 割袍(下)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809章 閹黨(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252章 特許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810章 聖君第28章 初來乍到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411章 出奇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53章 選擇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231章 開戰(十)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31章 收心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954章 釣魚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