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

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

如果莫爾帕伯爵會用成語的話,應該會想到“驅虎吞狼”這個詞。不過更準確一點的說法,是誘虎吞狼。

杜普萊克斯的意思很明確,海軍如果養着不用只是防守,就是賠錢的,尤其是周邊沒有對等海軍存在的情況下。

陸軍還可以剿匪、鎮壓叛亂。海軍如果沒有敵人,就是毫無意義的一堆垃圾,而且每年還得往裡面貼錢。

既然大順興建了海軍,而且從齊射的速度上就能知道至少是一週訓練兩次的水平,足見這支海軍投的錢不少。

既如此,大順的擴張方向無非就是日本,或者南洋。

而若去南洋,肯定要和荷蘭發生矛盾。

在英荷同盟的背景下,唆使大順對荷蘭宣戰是符合……或許是法國,也或許只是法國東印度公司的利益。

英法誰拿下了整個孟加拉,纔有資格真正染指東南亞。

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此時此刻看來,誰也想不到可能幾十年內印度就會徹底淪爲殖民地,此時更是沒人敢去認爲印度會那麼脆弱。

杜普萊克斯的建議,始終圍繞着“法國的海外利益是在印度收稅”這個明確的目標。

莫爾帕伯爵沒有立刻反對,也沒有表示支持,他想要再看看。作爲全權特使,他有一定的決斷權。

船隻靠港之後,岸上的吉普賽人樂隊演奏了《天佑吾王》的曲調。聽上去和英國的那首《天佑女王》很像,實際上也很像,甚至原版本來就是法國歌。

這是一首標準的君主制頌歌,和詩經裡的雅樂類似,和一般共和國的戰歌國歌不同,聽起來跟哀樂似的。

這也是一首很標準的“舔腚”歌,而且是字面意義上的。這是路易十四做了肛瘻手術之後,爲了慶祝手術康復而由“倖臣”進獻的曲子,也算是此時法國波旁王朝的國歌了。

這樣的接待形式,莫爾帕伯爵還未見過。

可還是站在一旁,跟着哼哼完了頌歌后,和前來迎接的劉鈺見了面。

大順這邊沒有國歌,就算有雅樂,那也不是劉鈺有資格演奏的。

到了京城,皇帝接見的時候可能會奏雅樂,但在這肯定是不行的。

雙方按照互相的禮儀見了禮,劉鈺拱了拱手,莫爾帕伯爵用了法國的禮儀。

精挑細選出來的擲彈兵和高個子的海軍陸戰隊做了儀仗隊,高大的山東大漢的身高對這些法國人還是有壓倒性優勢的。

對這支傳說中和信息錯誤理解的打過俄國和準噶爾的陸軍,莫爾帕伯爵確信大順有一支很強大的陸軍,而且和歐洲士兵有着很明顯的區別:頭頂上帶着紅纓的氈帽。

除了軍帽軍裝的區別,槍械倒是一樣的。

燧發槍不是什麼神秘的高科技,如果大順不從法國這邊買,從荷蘭英國乃至西班牙,一樣可以買到。

之所以買法國的槍,主要還是爲了拉近和法國的關係。只不過大順這邊就買了兩批,之後就自己生產了。

劉鈺也沒指望這支儀仗隊能讓法國人驚呼不可戰勝,寒暄之後,劉鈺先進入了正題。

“皇帝陛下希望你們能夠儘快前往京城。從這裡起航,在天津登陸。我是接待團的副使。請問伯爵先生,國書翻譯了嗎?”

莫爾帕伯爵表示國書已經翻譯完畢,而且找的是在中國多年的傳教士翻譯的,絕對沒有什麼大不敬的內容,應該採取的避諱也已經做了避諱。

有幾個還是去過宮廷的傳教士,翻譯的國書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爲了穩妥起見,劉鈺又拿過來副本看了一遍,讓康不怠找了一些“避諱”的專業人士仔細考究之後,確定基本沒什麼問題了,這纔算是放心。

朝中已經有很多人對大順不顧體面搞外交的行爲相當不滿了,這時候不能出現紕漏,以免被人借題發揮。

國書沒問題,談什麼就成了問題。

法國不是和大順有着漫長邊界問題的俄國,這一次法國使團前來,要談什麼事,雙方其實都心知肚明。

劉鈺想要派人去法國學造船,以及拿到法國的新型戰列艦的設計圖,還有就是法國國王那邊能在官方層面派幾個真正優秀的造船技師。

他想要軍艦,想要很優秀的法國74炮戰列艦。

這個意向不是表達了一次兩次了,但是法國一直捏在手裡,給劉鈺的都是些過時貨。

新設計圖法國早就有,只是自己還不想造,因爲缺錢。

劉鈺過早的暴露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法國人肯定是要用來換取他們想要的東西的。

法國想要什麼,這個劉鈺心裡也有數。

法國因爲簽署了楓丹白露赦令,導致許多的非天主教徒手工業者跑路,手工業有些一蹶不振。

對外貿易,和荷蘭英國互相加關稅,對外出口很不行。優勢行業如葡萄酒,荷蘭對法國的關稅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

內需,法國更拉胯。密西西比泡沫割完了法國的韭菜,外銷又不行,內需更完蛋,每年對大順的貿易逆差爆表。

法國人很自信,而且大順畢竟離得太遠,估計法國對大順這個盟友雖然有興趣,但對錢更有興趣。

絲綢、瓷器、茶葉,老三樣,劉鈺估計法國想要用戰列艦設計圖交換。

這肯定是不能換的。

不是不能賣。

瓷器這東西,用不了多久一些低端貨歐洲本地的瓷器就會擠佔。

這時候賣肯定是可以賣出高價的,但問題是用來換戰列艦的圖紙,又有些不太合算。

至少還得大幾十年時間歐洲瓷器才能追平,這期間少說也得個幾千萬兩的白銀順差。

但別的東西,也沒什麼可換的。

法國的海軍不可能打得過英國,距離這麼遠,更多的是互相利用,牽制共同的敵人,指望配合作戰暫時是不行的。

劉鈺手裡有的新東西,平板玻璃法國人沒興趣,因爲平板玻璃本來就是法國的技術更先進一些,英國還要去偷師。

菸捲沒太大意義,火柴倒是能賣,反正這種易燃的火柴也不可能裝船往歐洲賣。但是火柴製作技術去換圖紙,法國人肯定不會同意。

好在軍火上,劉鈺手裡還有幾張壓箱底的底牌,他想試一試。

新型戰列艦,靠從巡航艦開始一點點琢磨,也不是不能琢磨出來。只是這需要太長時間。

時間,正是他所缺乏的。

今日的盟友可能就是明日的敵人,而且印度這個能夠爲大順工業革命提供棉花的地方肯定是要爭奪的,靠這幾艘破巡航艦和跑起來慢的跟不上的六十四炮老式戰列艦,肯定不行。

至於皇帝想要的威望、名頭等,劉鈺其實並不怎麼太在意。

念及於此,劉鈺便佯做無意地問道:“法國海軍的桅杆上,有槍手吧?他們用的滑膛槍還是帶膛線的呢?”

膛線出現的時間,比燧發槍還要早。準確度要高得多,只不過想要讓鉛彈轉起來,子彈肯定要比槍口粗。這就導致裝填的時候很麻煩,需要用錘子往裡面敲,這時候又沒有標準件公差,時不時會有兩錘子下去鉛彈沒飛出來,堵在裡面炸膛的情況。

莫爾帕伯爵道:“都是用滑膛槍的。帶膛線的雖然打得準一些,可是裝填太麻煩。”

“你們的炮手裝填速度很快,看來貴國的海軍訓練的很嚴格。但是隻有巡航艦的海軍,不能稱之爲一支強大的海軍。”

雖然法國現在就剩下七八艘隨時可以出港的戰列艦了,但是底子在那擺着,只要充錢氪金再加上愛國主義一鼓動捐錢,很快就能搞出來一支艦隊。莫爾帕伯爵還是有資格對威海的艦隊表達一點驕傲的。

“是啊,我們的海軍纔剛剛起步。但是中國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以保證我們僑民的利益。”

“在巴達維亞,那裡有數萬華夏子民,他們在那裡的生活一直受到歧視,很多都是幾十年前被荷蘭人和英國人從舟山、澎湖等地抓去的勞工奴隸後代。這是不能夠允許的。”

“而且,西班牙也曾在呂宋屠殺過天朝的子民。”

“沒有一支強大的艦隊,是無法保證他們的利益的。法律,只在艦炮的射程之內。”

“只可惜,貴國並不向我們提供最新型的戰列艦設計圖紙。我們只要加緊訓練,用各種方法提高火力。”

“我們的大炮可以發射的更快;我們的桅杆上,也都是打的更遠的膛線槍手。而且,一種新的技術,可以使得膛線槍的裝填更簡單,和滑膛槍一樣。”

拋出了誘惑之前,也很隱晦地向法國表明,大順的利益在南洋,而且第一目標是荷蘭的巴達維亞。

反正法國的手,現在還沒伸這麼遠,他們控制的地方也沒有中國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荷蘭的經濟支柱,如果在南洋爆發了衝突,幾乎可以立刻讓荷蘭的資金運轉不靈。

這對此時的法國是極爲有利的,英荷同盟針對的就是法國。

莫爾帕伯爵很好奇劉鈺說的炮術革新,對於新的膛線槍裝填技術,倒是不怎麼太在意。

因爲沒有親眼見到。

可是親眼見到了艦炮齊射的速度,的確很快,而且快的有些離譜。雖然有嚴格訓練的加成,卻也有些過快了。

聽到劉鈺說在艦炮上有新技術,莫爾帕伯爵作爲海軍大臣,立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不過劉鈺沒有讓他去參觀,也沒有着重說艦炮上的燧發機,那東西沒有技術難度,只是一個思路問題。

“伯爵先生,你可以看一看我們的新式膛線燧發槍的操練,我想這是貴國所急需的。雖然您是海軍大臣,雖然海軍需要的是大炮,但法國面臨的情況和大順是一樣的:既要保持一支強大的陸軍,又要保持一支強大的海軍,而總的軍費是有限的。”

“或許,這種新的膛線槍裝填技術,可以提升法國的陸軍水平,從而節省下開支投入到海軍上。”

(本章完)

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970章 給錢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051章 坐莊(下)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394章 軍費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987章 止步(下)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932章 覺醒(四)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932章 覺醒(四)第808章 閹黨(中)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713章 活路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081章 爭功(六)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029章 不公第1453章 “帝”(五)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795章 南巡意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850章 誤解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76章 恍然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922章 歸來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704章 海戰(二)第712章 反擊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6章 震動第368章 我是誰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026章 割裂(四)第92章 欽定?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62章 紙老虎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224章 開戰(三)第1024章 割裂(二)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587章 不平等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53章 鎖國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
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970章 給錢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051章 坐莊(下)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394章 軍費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987章 止步(下)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932章 覺醒(四)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932章 覺醒(四)第808章 閹黨(中)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713章 活路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081章 爭功(六)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029章 不公第1453章 “帝”(五)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795章 南巡意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850章 誤解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76章 恍然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922章 歸來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704章 海戰(二)第712章 反擊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6章 震動第368章 我是誰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026章 割裂(四)第92章 欽定?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62章 紙老虎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224章 開戰(三)第1024章 割裂(二)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587章 不平等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53章 鎖國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