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袍加身”(一)

顯德九年陰曆二月二十八,剛剛經歷了巨大變故的澶州城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雖然南門及左近城牆的廢墟還沒有清理完畢,南門周邊百姓進出還受到一些妨礙,但城內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已然回覆到大戰之前的狀態——畢竟對於這些升斗小民來說,無論這天下姓柴也好、姓張也罷,與他們並沒有太大關係。他們更關注的是今天能否吃飽、明天能否穿暖。

小民百姓們不在意誰家坐天子,暫居節度府邸裡的趙匡胤和他的那班兄弟卻不能不關注這件事。這天中午,征討軍中趙氏集團的所有成員都聚集到了趙匡胤臨時住處的書房之內,商討一件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的大事。而這件事的起因,卻是一道剛剛送來、現在正展示於桌案上的聖旨。

這是一道有關朝廷對此次平定張永德叛亂的嘉獎和賞賜,以及命征討大軍經過短暫休整後揮師南下,平定李重進叛亂的聖旨。按說,以現今後周的形勢來看,趙匡胤等人接到這樣一道聖旨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平定張永德自然要嘉獎、賞賜,而李重進那邊有意謀反也是證據確鑿,出兵平定也在情理之中。可在通讀了一遍聖旨,特別是仔細琢磨了一番聖旨末尾那段看似很尋常、很不起眼,有關命趙匡胤等參與此次平叛之戰的將領在南下途中進京面聖,接受官家封賞的內容後,卻令趙匡胤和他的那班兄弟們心中疑竇叢生。

大將外出征戰獲勝,班師回朝、進京面聖,這樣的安排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但若是仔細思之,卻會發現其存在的不合理之處。若平定張永德後,再無其他大的戰事,那麼召趙匡胤等領兵大將回朝自然是無可厚非——那時不讓衆將進京纔會令人起疑。可如今卻是戰事未息,朝廷亦在同一道聖旨中命趙匡胤等人揮軍南下,去平定李重進叛亂。在這個時候,命負有指揮責任的大將們進京面聖,就不能不讓人覺得蹊蹺了。正所謂“兵貴神速”,在這種時候自然是部隊轉移的速度越快越好。即便朝廷有意犒賞三軍,以顯示朝廷的重視、官家的恩澤,最適當的方法也應該是派朝廷重臣出城勞軍,而絕不是讓大軍停下,等待絕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面聖活動——特別是在大軍回返京城再南下淮南明顯是在繞路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如此有違常理的作法,自然會令趙匡胤及其一衆親信、兄弟戒心大起,全力提防——這也是趙匡胤召集衆人商議的原因所在。

“叛亂未平,朝廷就讓咱們回京面聖、受封,其居心不問可知,點檢大人可要三思呀!”趙匡胤手下第一謀士趙普進諫道。

“趙判官所言甚是。兄長手握重兵,必爲朝廷所忌憚。此番平定張永德又令兄長聲威更盛,朝廷的疑心必然也會更重。此時將兄長及吾等衆人召回京城,朝廷絕對未安好心。依小弟之見,這京城絕不能回。”趙匡義在旁附和道。

“若就這般生硬的違背朝廷旨意,只怕也不妥當。”趙匡胤的得力干將之一、都押衙李處耘捻鬚說道,“朝廷旨意中明確要點檢大人及衆將回京,若是拒不回京,便是抗旨不遵。如此,豈不是給了朝廷打壓點檢大人口實。”

“便是抗旨不遵又如何?”趙匡義不服氣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兄長領兵在外,自當以戰事爲重,豈可因爲朝廷一道毫無道理的旨意便置社稷安危於不顧,進而誤了討伐大計。況且,兄長如今手握重兵,就算朝廷真個有什麼不滿,又能對兄長怎樣?又敢對兄長怎樣?”

“趙都知此言差矣。”李處耘搖頭道,“如今點檢大人手握重兵,朝廷自然不敢與點檢大人正面衝突。可朝廷無力與點檢大人對抗,卻並不代表其就會甘心受辱,眼睜睜看着點檢大人成爲尾大不掉之勢;朝廷不敢正攖點檢大人鋒芒,卻並不代表其就不會去尋找外援,依靠朝廷之外的力量來對付點檢大人。”

“尋找外援來對付兄長?”趙匡義很在些不以爲然的說道,“當今天下雖羣雄割據,可真正有些實力、又與中原毗鄰的不過江南那個只知吟詩作對、毫無治國本領的草包李煜。漫說柴周朝廷能不能請得動這個死敵,就算李煜真的願意出手相助,以兄長如今的實力,江南那些軟腳兵又怎是我殿前司禁軍的對手。”

李處耘聞言卻再次搖頭,說道:“南兵羸弱,自然不是我殿前司禁軍的對手。可普天之下卻並非只有這一支兵馬可與點檢大人麾下大軍相提並論。須知,這南兵雖弱,可有一支北兵卻是強悍無比。”

“一支強悍的北兵?”趙匡義聽了先是一愣,隨即便反應過來李處耘所指的是誰,當即一擺手,說道:“北平軍雖強,可其早已與我方達成默契,不會干預我方成就‘大業’。況且,以北平軍之強悍,只怕柴周朝廷對其的防範之心較之兄長更重,又怎麼可能‘引狼入室’,命其兵入中原來對付兄長。”

“若是在平時,柴周朝廷自然不會去招惹北平軍這個煞神。可一旦事涉皇權穩固,眼見他柴周天下有易主的危險,朝廷未必不會去施那‘驅虎吞狼’之計,以北平軍來壓制、威脅我等,迫使我等接受朝廷的安排,成爲其砧板上的魚肉。

至於北平軍當初那些或明或暗的承諾,卻是根本不值一提。試想一下,像北平軍這般多次出賣盟友,爲了一己之私而不惜犧牲盟友的小人,又怎麼可能真的被那份連字據都沒有,光靠雙方成員在相互接觸中幾句毫無實質價值的約定所束縛。

想當初,他們赴京覲見世宗時,是何等的恭順、何等的敬畏,可從世宗手中硬奪幽雲十六州、建立北平軍時又是何等的果絕、何等的霸道;世宗北征僞漢時,他們爲了保住這股能夠用來制衡、掣肘柴周朝廷的勢力,可以說是費盡心思、用盡手段。可一旦世宗撤兵,並下旨令其討伐僞漢,面對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他們卻是翻臉快過翻書,當即便毫不猶豫的利用僞漢朝廷對他們的信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對方平滅。至於其與逆賊張永德結盟、借兵的誓約墨未乾,便轉身將其出賣,借柴周朝廷之手將這一宿敵制於死地的作爲,則更是歷歷在目。前車之鑑近在眼前,不可不防呀!”李處耘言詞墾切、甚至稱得上是痛心疾首的說道。

雖說在內心裡,趙匡義並不完全認同李處耘對北平軍的評價,可卻也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確實也有些道理,一時間還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來反駁對方的說法。就在趙匡義細細品味李處耘這番說辭,努力爲自己尋找反駁理由的時候,一旁的趙普卻早就坐不住了。作爲當初派使者造訪北平城,與北平軍暗中聯絡、隱性結盟策略的提出者和積極實施者,趙普自然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戰略方針被他人指摘或者批評。再加上,兩次北上北平城的使者,一個是他的親弟弟,一個是他現在的妹夫,也使得他更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此項政策的懷疑和不信任。因此,不等趙匡義那邊找出合適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觀點,趙普這邊已經出言反駁道:“李押衙此言亦差矣!不錯,以往北平軍或許幹過一些出賣盟友、背棄誓言的醜事,可這並不表示其在與我等暗中結盟之事上也居心不良、心懷鬼胎。畢竟,以北平軍的實力,若其真有心逐鹿中原,只怕早就揮師南下、兵發開封了,又何必等到現在。再者,如今朝廷聖旨已到、削奪點檢大人及我等兵權之心也已彰顯無疑。此時若不下定決心興兵自救,難道還要點檢大人及我等遵旨而行,回京城去任人宰割不成。”

儘管趙普所言未免過於武斷,顯得有些強詞奪理,可他那最後那兩句話卻也着實令原本言之鑿鑿的李處耘無法回答。因爲,除了說明北平軍無心南下、無意中原外,他根本就找不出理由來爲對方明明有足夠實力,卻一直沒有南下中原的做法進行解釋。同時,他更想不出在當前形勢下,既不違抗聖旨、起兵造反,又不會威脅到在場衆人官職權位、身家性命的辦法來。

眼見李處耘被自己問得啞口無言,趙普不由得暗自得意。不過,表面上卻仍然是一臉嚴肅的看着對方,似乎是在等着繼續與對方進行辯論,又似乎是在等着趙匡胤的決定。

趙普與李處耘之間的辯論一時間陷入冷場,趙匡胤那邊卻已經做出了決定。儘管從內心來講,趙匡胤也認爲李處耘所說確有一些道理。特別是從“清園”兄弟自迴歸中土以來的所作所爲中可以看出,這些自幼生長在海外、從未受過中原文化教化、薰陶的傢伙,幹任何事從來都是以自身利益、或者以北平軍利益出發。所謂“道義”、“誠信”,在其眼中根本就是一錢不值。爲了自身利益,他們可以在遼、周之間左右逢源、兩面做人;爲了自身利益,他們可以前恭後倨,對大周朝廷、柴氏官家轉眼間便可以從頂禮膜拜、畢恭畢敬變成橫眉冷對、殺氣騰騰;爲了自身利益,他們可以滿面笑容的與自己的對頭訂立盟約,而後又毫不猶豫的將對方置於死地。面對這樣一個稱得上是“真小人”的所謂“盟友”,要說趙匡胤心裡不打鼓,那絕對是騙人的。

只是,心裡打鼓歸打鼓,真要叫趙匡胤因此而放棄自己的“大業”,卻也是萬萬捨不得的。要知道,爲了走到這一步,他趙匡胤以及他的那些心腹、親信可是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如今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卻讓他因爲一個並不十分確定的威脅而放棄,又怎麼可能甘心。再者,就算他想放棄,他的這些個心腹親信也不會答應。在這些人中雖然也有像李處耘這樣行事謹慎、思慮周全的穩妥派,可更多的卻是渴望大權在握、追求榮華富貴、看重從龍之功的激進派。如果自己就此放棄,等於是斷了這些人的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之路,他們又豈能輕易接受。可以想見,一旦自己表露出放棄的意思,這些人要麼強迫自己出頭,要麼殺了自己另推“賢明”,卻肯定不會眼睜睜看着機會從面前溜走。更何況,就如今的形勢來看,只要自己和一衆心腹親信遵照旨意,隻身返回京城,便會成爲“張永德第二”,柴周朝廷絕不會給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到時候,自己和心腹親信們輕則失去兵權,成爲有職無權的“閒官”,重則丟官罷職,成爲那刀下之鬼。

一方面是雖有可能被北平軍背叛,從而落入對方彀中,成爲對方逐鹿中原的犧牲品。可一旦成功,便會一步登天,成爲那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另一方面是肯定會被柴周朝廷削權奪職,搞不好還會賠上身家性命乃至一家老小。在這兩種選擇面前,最終還是對至高無上權力的追求,以及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佔了上風,使得趙匡胤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於是,在沉吟片刻後,趙匡胤打破了書房中的沉默,沉聲說道:“正元所說雖有一些道理,然則如今形勢已不容我等畏首畏尾、猶豫不決。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連些許風險都不敢冒,又如何做得大事。”

說到這裡,趙匡胤略頓了頓,擡眼掃視了一圈在場所有心腹親信,見包括李處耘在內,並無人對自己的決定表示反對或疑問,這才繼續說道:“不過,柴周朝廷既然下了這道聖旨,想必其對我等可能的反應已然有了預測和防備。是以,我等成就大業的最後一步棋該當如何走法,卻還要諸君仔細思量,以求一擊中的、不出紕漏。”

趙匡胤話音才落,不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因自己觀點得到首領支持而內心欣喜不已的趙普已然上前一步,胸有成竹的說道:“稟點檢,卑職有一計,定可令柴周朝廷自食其果、助大人您成就大業。”

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零七章 對峙保興莊(一)第一百五十章 “讖緯”再現(上)第十二章 實施決議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戰幽州城(下)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飛燕”內鬥(下)第五十七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二)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澶州城下(中)第二十一章 結拜第四十章 強軍中的強軍(上)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涉(下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二十五章 槍炮齊鳴(中)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十六章 遇險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下)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四十章 去而復返第四十二章 強軍中的強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讖緯”再現(下)第四十八章 《接觸準則》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十章 內外有別(中)第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三十八章 兵發白馬山第十七章 逆轉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第一百章 難啃的固安城(中)第二十二章 團聚(上)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三)第七十三章 大戰前夜(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戰幽州城(上)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第五十五章 榮譽勳章第三十章 壽州城下(下)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一百四十章 飛揚的心思(下一)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圖謀第五十一章 密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十一)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五章 新的起點,新的目標第五十八章 情義爲重第八十五章 駐蹕瓦橋關(下)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十六章 意外(四)第七十一章 大戰前夜(五)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漸行漸遠(中)第十章 海濱之旅(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戰幽州城(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十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袍加身”(一)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戰保興莊(上)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一百八十一章 澶州城下(上)第五十三章 擴軍(上)第五十三章 密議(完)第二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中)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斷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六十七章 投效第五十三章 密議(完)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十九章 試探(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戰長城邊(八)第四十七章 果然是“大戶人家”第二十七章 南邊來的客人(上)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反?逼他反!(下一)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
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零七章 對峙保興莊(一)第一百五十章 “讖緯”再現(上)第十二章 實施決議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戰幽州城(下)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飛燕”內鬥(下)第五十七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二)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澶州城下(中)第二十一章 結拜第四十章 強軍中的強軍(上)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涉(下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二十五章 槍炮齊鳴(中)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十六章 遇險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下)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四十章 去而復返第四十二章 強軍中的強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讖緯”再現(下)第四十八章 《接觸準則》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十章 內外有別(中)第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三十八章 兵發白馬山第十七章 逆轉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第一百章 難啃的固安城(中)第二十二章 團聚(上)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三)第七十三章 大戰前夜(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戰幽州城(上)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第五十五章 榮譽勳章第三十章 壽州城下(下)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一百四十章 飛揚的心思(下一)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圖謀第五十一章 密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十一)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五章 新的起點,新的目標第五十八章 情義爲重第八十五章 駐蹕瓦橋關(下)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十六章 意外(四)第七十一章 大戰前夜(五)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漸行漸遠(中)第十章 海濱之旅(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戰幽州城(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十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袍加身”(一)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戰保興莊(上)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一百八十一章 澶州城下(上)第五十三章 擴軍(上)第五十三章 密議(完)第二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中)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斷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六十七章 投效第五十三章 密議(完)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十九章 試探(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戰長城邊(八)第四十七章 果然是“大戶人家”第二十七章 南邊來的客人(上)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反?逼他反!(下一)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