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家訪

儘管拿着段飛宇家裡確切的地址,真開車到了那附近,戴煦和方圓還是花了一番功夫,才總算找到了大概的方位,因爲那一片實在是太老舊了,很多街道都很窄,雞腸子一樣曲曲彎彎,沒有很明確的路標指示,建築也大多都是差不多的模樣,三到五層不等的小樓,卻不是時下里房地產開發商熱衷於宣傳的所謂“拼疊式連體別墅”,或者“電梯森林裡面的最後一塊低層建築”,這附近的樓,大概在剛剛興建之初,三五層的高度,在a市就也算得上是發達時髦的高樓了,看那一片片黑乎乎的水泥牆體,還有幾乎已經不多見的木質窗框,以及個別小樓上陽臺外圍鏽跡斑斑,幾乎搖搖欲墜的露天陽臺,幾乎可以想見,當初這裡剛剛建成了這一片居民區的時候,周遭應該還都是被平。房包圍着的,那些小樓的一樓,有很多牆體上還依稀可見斑斑駁駁的油漆字,有的寫着“糧油”,有的寫着“理髮”,還有一個房子的窗邊寫着“彩芳小百貨”五個字。

當然,現在僅存的,也就只剩下這些刷在牆體上,所以還沒有完全沒磨蝕乾淨的油漆字了,那些原本的小店早就已經不復存在,剩下一個個髒兮兮、黑洞洞的窗口,方圓想起來,她小的時候,家裡的老房子周圍也有很多這樣的小店,那個時候,不管你住在哪裡,每一個居民區裡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小店鋪,這裡是理髮剃頭的,那裡是日用小百,還有縫紉手藝好的,自己把位於一樓的房子給改成了裁縫鋪,誰家有需要修修改改的衣服褲子,或者想拿布料裁衣服,就從窗口遞過去,或者進屋去量量體,總之每個居民區都有一個小小的商業氛圍。而這些由周圍居民構成的最質樸的小商圈,隨着經濟的發展,大型百貨,大型超市。高檔連鎖店的遍地開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已經很難看到,即便居民區周圍仍然有用普通一樓住房改成的商鋪,也大多是出租給別人經營。而不是房主自己的小小營生,這中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所以看到那些字眼兒,方圓忽然就想,或許原本住在這裡的居民,也並不是a市生活水平堪憂的那一羣,而是隨着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市區裡的發展重心也慢慢轉移到了更便利,更發達的新商圈,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從街邊小鋪的便宜變成了追求品牌品質。於是這裡就一天一天的萎靡沒落下來。

就好像段飛宇父母工作的那家國營企業,曾經在a市也是名噪一時的大型企業,誰家的孩子要是能去那裡工作,甚至會讓周圍的鄰居親戚都好好的羨慕上一番,方圓家裡還有個遠親,當年哭着喊着想要找門路去那個廠子上班,最終也沒有辦成,懊惱了很久,只可惜,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轉眼到了現在,方圓家的那個遠親已經算是個小有所成的生意人了,而當年被他羨慕的要命的那些國營廠職工。卻有許多面臨着段飛宇父母這樣的窘境。

同樣是轉變,由不順遂慢慢變得風生水起的那部分人,當然是心滿意足的,甚至可以開始有資格憶苦思甜了,那麼那些曾經收入好,工作好。受人羨慕的職工呢?就比如段飛宇父母這種,放在十年前,他們就是被人羨慕的那一羣,然而到了今天,卻一面不捨得國企的工作崗位,一面又不得不爲了生計,在企業經營不善,不得不被停薪留職放大假的時候,爲了討生活,出去推着車子賣小吃。他們的心裡面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心境呢?會不會有不甘?會不會有不平衡?會不會憤世嫉俗?這種情緒的流露或者言語的表達,又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那幾個學生說起段飛宇的時候,用了很多的形容詞,比如古怪,比如狂傲,比如讓人害怕,雖然沒有一個人否認段飛宇學習成績在班級裡面還不錯,但是說起性格方面的東西,就都不剩下什麼太積極正面的形容詞了。

一個人的個性,當然有先天遺傳的那部分因素,不過後天的生活環境,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也是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所以看到段飛宇家附近的這種環境,想一想段飛宇父母現在的這種境遇,包括戴煦也說過,段飛宇父母在電話裡面表現的可以說是很不友好,會不會這一家子就都是帶着戾氣的人呢?

一想到饒海、張超他們那幾個學生提到段飛宇手裡曾經出現過木頭人,方圓就總覺得這兩者之間一定有着某種關聯,到底是什麼,她不敢猜測的太過具體,怕因爲自己先入爲主的觀點,影響了之後的判斷。

幾經周折,停車問了幾次路之後,戴煦總算找對了方向,不過最終他也只能把車子停在馬路邊上,然後和方圓兩個人步行走過去,因爲通向段飛宇家那棟樓的路況實在是很糟糕,路窄還不說,原本的柏油路經年累月的被車子碾來軋去,再加上冬霜雨雪,早就已經碎的亂七八糟,做一個坑,又一個坑,樓前面的空地就更窄了,騎着摩托可能還會比較好走,開車過去,就算勉強能夠開進去,想要再退出來,恐怕都會比較困難,還不如走過去效率比較高一些。

兩個人下車往前走了一段路,遇到了一個大水坑,好像是這附近哪裡的污水井出了問題,導致污水迴流,在路面上的一個大坑裡面積了一汪水,髒兮兮的,還散發着淡淡的異味兒,戴煦和方圓是繞着邊上,踩着之前別人鋪在那裡的幾塊磚頭才勉強通過的,這個過程中有人騎着自行車過去,都得必須打從水坑旁邊過,一不小心就會被甩了一褲子的髒水。

“段飛宇父母不是每天都得出去賣捲餅麼,”方圓走過去之後,又回頭看了看那個出入必經之路上的大水坑,“每天從這裡來來回回,真是不容易。”

“是啊,爲了生活,確實不容易。”戴煦點點頭,嘆了口氣。

方圓知道他爲什麼要嘆氣,其實他也和自己有着一樣的想法。只不過這樣的結果一旦成真,對於這個已經舉步維艱的家庭而言,打擊幾乎就是致命的。

畢竟都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更何況段飛宇還是這種學習成績突出。會有這大好前程的這種孩子,對於一個清貧的家庭而言,這樣的一個孩子,能夠帶給他們的希望,可就更大也更強烈了。

兩個人找到段飛宇家。段飛宇家所在的那棟樓一共有五層,在這周圍已經不算是最舊最破的了,而他們家住在二層,估計當初選擇這樣的一個樓層,也是爲了方便段飛宇的爺爺和奶奶出入,畢竟老人家上上下下也很不方便,單元門早就已經壞了,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門框,外加兩個鏽的不成樣子的摺頁留在那裡,讓來的人能夠知道。這裡曾經的確有過一道門,樓梯間裡也很黑,水泥的樓梯臺階沒有鋪過任何的瓷磚,經年累月的被人走來走去,表面已經磨得十分光滑,就連樓梯的邊緣都已經被磨得很圓潤了,不再是原本的銳角,兩個人摩挲着上到二樓,老實一梯三戶的建築格局,三扇看起來有點單薄的防盜門旁邊都貼着春節時候張貼的福字和對聯。還有很多層層疊疊的小廣告貼紙,根本沒有門牌號。

戴煦按照慣常的排序方式推測了一下,然後站在了中間那一戶的門前,舉起手來敲了敲門。門板不厚,敲起來有點空空響。

“來啦來啦!”一個老太太的聲音在門裡面響了起來,由遠及近,應該是聽見了敲門聲,就立刻迎了上來,腳步窸窸窣窣了一陣子。門鎖吧嗒一聲就被打開了,門開了一道縫,一個看起來有八十歲的老太太探出頭來,好奇的看了看門外兩個面生的人,開口問,“你們這是要找誰啊?”

“大娘,你好,請問這裡是段飛宇的家麼?”戴煦開口問。

“誒?你說什麼?”老太太用手攏在自己的耳朵後面,“我沒聽清啊。”

“我說,大娘,你好,請問這裡是段飛宇的家麼?”戴煦知道是老人年紀大了,耳朵有些背,就提高了音量又問了一遍。

“誒誒!是啊!是啊!這是段飛宇家,我是段飛宇的奶奶!”一說起段飛宇,老太太立刻眯縫着眼睛笑了起來,對自己的這個大孫子,顯然是充滿了驕傲的。

通常耳朵背的老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自己聽別人說話聽不清的同時,也總認爲別人聽不清自己講話,所以說起話來嗓門兒都特別的洪亮,這個老太太也是一樣,別看身材不大,回答起戴煦的問題來,那可是中氣十足,聲音非常的響亮,隨着她那麼一應聲,屋裡又傳來了踢踢踏踏的腳步聲,一個看起來五十出頭的中年女人從屋裡跑了出來,一看老太太開着門正和兩個陌生人說話呢,嚇了一跳,連忙過來詢問,她先把老太太拉到一邊,埋怨說:“媽,你看你呀,我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別都不問清楚就給人開門!這年頭壞人多啊,我跟你兒子都不在家的時候,就你和我爸兩個人,萬一遇到壞人怎麼辦!”

“壞什麼人壞人,”老太太可有點都不買賬,打着嗓門兒回答,聲音門外的戴煦和方圓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就你們一天到晚疑心病那麼重,這個壞人,那個壞人的,好像這個世界上沒好人了似的,我就覺得還是好人多!而且了,人家是來找我孫子的,連飛宇的名字都知道,這還能有假啊?”

很顯然,那個中年女人就是段飛宇的母親了,她對段飛宇奶奶的這種觀點感到十分無奈,但是畢竟老人年紀比較大了,門外又有人等着,她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嘆了一口氣,先不和老太太爭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的問題,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門外,上上下下的打量了戴煦和方圓一番,問:“你們找誰?”

戴煦拿出自己的證件,遞了過去,方圓在一旁也順便趁着段飛宇母親查看戴煦證件的功夫,偷偷的打量了一下對方。

段飛宇母親的年紀看起來,要比柯小文父母,以及吳書琴都要更大一點,一頭已經半開的捲髮,草草的攏在腦後,紮了一個不長的小辮兒,身上穿着一件袖口已經有些起毛的針織衫,腰上要繫着一條圍裙,身上散發這一股淡淡的香味兒,不過不是護膚品,更不是香水,是剛剛在廚房裡面炒菜,然後沾染上的那一股菜香味兒。

一想在廠子那邊找人打聽的時候,那個人說的話,看樣子還真是挺準確的,很顯然段飛宇媽媽方纔是在廚房裡正忙着準備呆會兒出去買捲餅要用到的配菜,聽到了段飛宇奶奶給別人開門問話的聲音,這才覺得不大放心,趕緊出來看看的,就在他們說話的當口,方圓還隱約能聽到有叮叮噹噹的聲音,應該是段飛宇父親仍舊在廚房裡面忙活着呢。

“你們警察找我家幹什麼啊?”段飛宇母親表現的有一點緊張,侷促不安的看着戴煦,開口問,就連戴煦的證件都拿在手裡面,忘了還回來,“我兒子在學校裡是有請了假的,沒有無辜曠課,而且這事兒……也沒那麼嚴重吧?”

“哦,不是這樣的,大姐你可能是誤會了,”戴煦笑着對段飛宇媽媽說,“不是因爲段飛宇請長假的事情,是段飛宇的一個同學,出了一點事兒,我們現在受家屬委託,瞭解一下情況,段飛宇平時和那個學生還算有些交情,所以我們想找段飛宇詢問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什麼幫助,但是段飛宇請了長假,我們只好到家裡來問問了,說不定他跟你們提過什麼呢。”

“那孩子跟我兒子有交情?”段飛宇母親聽到這話,似乎有些感到驚訝,她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閃開了門口,說,“那你們也別在門口堵着了,先進來說話吧。”(。

第67章 報復第28章 橋樑第61章 碰大運第49章 始作俑者第71章 租車人第74章 意見分歧第65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5章 託夢第39章 跑車第67章 住處第12章 邀約第33章 經濟來源第26章 不利證據第64章 負擔第42章 策略第12章 套近乎第34章 女人病第13章 自己人第20章 套話第24章 悔不當初第15章 嘻哈風第2章 亂刀第53章 反饋第16章 跋扈第5章 鎮靜劑第44章 心事第21章 不歸第22章 炫耀第66章 威脅第62章 相親男第47章 去留第57章 打撈者第46章 不說破第73章 心神不寧第39章 尾隨第39章 扮豬吃老虎第72章 借刀殺人第1章 江湖第二第72章 父母的說法第63章 要求第22章 突變第28章 橋樑第8章 衝突第56章 約定第33章 管閒事第50章 撫卹第38章 兩種擔憂第36章 爐膛第15章 大相徑庭第10章 租房人第27章 隔山觀虎第77章 把戲第31章 拍攝角度第72章 花邊新聞第7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55章 同步進行第68章 放鴿子第18章 初露鋒芒第32章 亂墳崗第68章 放鴿子第67章 一條短信第42章 道義關懷第85章 欲蓋彌彰第31章 拍攝角度第4章 尋骨第68章 坐不住第72章 花邊新聞第14章 打架第18章 日記第9章 神秘房客第22章 優秀青年第39章 扮豬吃老虎第80章 消失的鎮靜劑第29章 網戀第36章 戰術第47章 去留第36章 爐膛第67章 趨之若鶩第58章 黑色轎車第39章 打聽第28章 橋樑第33章 管閒事第27章 疑點第64章 隱瞞第59章 碰壁第15章 相貌還原第70章 防凍液第31章 詛咒第6章 乖寶寶第27章 安頓第60章 深淺第46章 意料之外第44章 自殘第34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創傷第14章 謾罵者第7章 小草第10章 一個盒子第64章 隱瞞第56章 電話
第67章 報復第28章 橋樑第61章 碰大運第49章 始作俑者第71章 租車人第74章 意見分歧第65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5章 託夢第39章 跑車第67章 住處第12章 邀約第33章 經濟來源第26章 不利證據第64章 負擔第42章 策略第12章 套近乎第34章 女人病第13章 自己人第20章 套話第24章 悔不當初第15章 嘻哈風第2章 亂刀第53章 反饋第16章 跋扈第5章 鎮靜劑第44章 心事第21章 不歸第22章 炫耀第66章 威脅第62章 相親男第47章 去留第57章 打撈者第46章 不說破第73章 心神不寧第39章 尾隨第39章 扮豬吃老虎第72章 借刀殺人第1章 江湖第二第72章 父母的說法第63章 要求第22章 突變第28章 橋樑第8章 衝突第56章 約定第33章 管閒事第50章 撫卹第38章 兩種擔憂第36章 爐膛第15章 大相徑庭第10章 租房人第27章 隔山觀虎第77章 把戲第31章 拍攝角度第72章 花邊新聞第7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55章 同步進行第68章 放鴿子第18章 初露鋒芒第32章 亂墳崗第68章 放鴿子第67章 一條短信第42章 道義關懷第85章 欲蓋彌彰第31章 拍攝角度第4章 尋骨第68章 坐不住第72章 花邊新聞第14章 打架第18章 日記第9章 神秘房客第22章 優秀青年第39章 扮豬吃老虎第80章 消失的鎮靜劑第29章 網戀第36章 戰術第47章 去留第36章 爐膛第67章 趨之若鶩第58章 黑色轎車第39章 打聽第28章 橋樑第33章 管閒事第27章 疑點第64章 隱瞞第59章 碰壁第15章 相貌還原第70章 防凍液第31章 詛咒第6章 乖寶寶第27章 安頓第60章 深淺第46章 意料之外第44章 自殘第34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創傷第14章 謾罵者第7章 小草第10章 一個盒子第64章 隱瞞第56章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