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劉淵又欲搞事

“父皇究竟何意?”在周王府中,劉珝聲音有些高,冷着臉對衆屬臣道:“難道真的是在劉瑞鋪路,欲立他爲太子!”

底下,包括楊阜在內的僚屬,也不禁面面相覷。頓了許久,新錄用的王府戶曹參軍尹奉,起身對劉珝道:“殿下且寬心,陛下定無意立晉王爲嫡子。要知道,晉王初及冠,除了嫡子的名望,在朝中並無根基,手中也無實權。陛下如此恩寵與之,只會因此諸王的反彈,以陛下的英明神武,絕不會不明白。若陛下真欲立晉王,絕不會榮寵過甚,這對年輕的晉王來說,並不是好事!”

見尹奉滿臉的肯定,劉珝神情稍緩,但顯然心中不是很接受這套說辭,畢竟劉淵對他們三長子與劉瑞的待遇差距太明顯了。沉默一會兒,看向楊阜。

迎着劉珝徵詢的目光,楊阜面上也不禁帶着點猶疑,沉聲道:“次曾兄之言,也不是沒有道理,陛下或另有打算亦說不準。不論如何,晉王也只是晉王,東宮之位尚未有歸屬,一切都還未落定,殿下不必太過緊張!”

“再者,就算太子之位定下了,難道就不能爭了嗎?殿下在朝野,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只要有實力、有勢力,大位落於誰家,哪有定論!”尹奉在下肅聲補充道。

尹奉這話,倒是勾起了劉珝的豪情,很快拋去那些許不忿之感。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劉淵的安排,讓他有些失了方寸。

而這兩年來,他感覺自己走得不如當年那般順風順水了。

對新進之人尹奉,劉珝面露滿意之色,轉向楊阜:“義山,你替孤舉薦次曾先生這等賢才,是爲孤立下大功了!”

劉珝對着楊阜說話,言語間卻充滿了對尹奉的讚譽,尹奉在旁聞之,也不由露出一點矜持的笑容。看向劉珝,眼中也露出滿意之色,誠如楊阜之言,劉珝是值得投資的對象。

......

“張讓!”宣室殿內,劉淵饒有興趣地問道:“如今長安城中只怕是沸反盈天吧!”

張讓明白劉淵的意思,低聲稟道:“晉王殿下開府,朝野矚目,上下皆言......”

說到這兒,張讓看了看劉淵。

“皆言朕欲立元祥爲太子吧!”見張讓那小心翼翼的模樣,劉淵不禁笑了。

笑容隨即一斂,帶着些冷意:“這段時間,有些大夏的朝臣們,在其位而不謀其政,整日盯着太子東宮之事......”

劉淵想了想,有些嚴厲吩咐道:“命御史大夫絺慮代朕申飭,曉諭諸臣,大夏如今強敵環伺,國力疲弊,遠不至國泰民安,歌舞昇平。讓他們都給朕警醒些,將心思放到治政理事上來!”

“諾!”

“派人去民部問問,土地丈量清查之事,進度如何了?”劉淵是一直記掛着此事的,有一歲之時長了,總該有些進展了。

新升任至中書舍人的僕固藺,恭敬受令而去。

命人取來一張大夏全國輿圖,在殿內地板上攤開,盯着“東亞”屬於他劉夏的地盤,每每見此,劉淵心中都難免感慨。他這南來方佔據前漢西北一隅,可夏國的版圖南北東西俱縱橫數千裡,大,遼闊!

輿圖上標註着各處城關要塞的兵力駐防,劉淵雙手抱懷,目光逡巡掃視,他有意對夏國的兵力部署再做一次調整了,中軍暫且不論,各州郡關卡的駐軍,都需要進行一些換防調動。

異地戍防,異郡戍防,也該啓動實施了。有不少中低級軍官與士卒雖處異地異郡,卻多有與父母妻子遠隔千里者。過往對於各地駐軍的安排,劉淵都是遷徙將士親屬至相鄰地域居作,不過那是方南遷之時的動作,這麼些年過去了,情況又有所變化。

對背鄉上千裡之士卒,或可進行一些“人性化”的調度,讓他們離家近些。當然,劉淵的打算,絕不是僅生“愛兵之心”,他是想要在進行將校士卒的調動中,加強朝廷對各地駐軍的掌控。

夏國軍隊,雖然也是中軍爲主,邊郡兵爲輔,但劉淵可不會自大地以爲僅靠雍涼七萬多中軍精銳,就能掌控大夏諸域這方圓數千裡的國土。

在當今夏國,有太多的將領常駐一地,官爵都在提升,但就是不見挪地方,這對於整個國家來說,是不健康的。以往,受時局影響,隨時可能與外爆發大戰,劉淵也不好貿然進行大規模的調動。但現在,天下再次進入休戰期,劉淵又欲折騰了。

之前,劉淵一直是對各方手握重權之將進行調配防範,對中上層將校倒一直未有多調整,這次,劉淵動了此心了。

烏華黎統軍坐鎮涼州,有點久了,該動一動。漠南、雲並二州的將校,也多一就職便是長達數年,太久了!潼關、武關、軹關、井陘,此重隘要塞,將可不輕動,但這卒,可以考慮。

邁着步子,劉淵繞着輿圖走了好些圈,腦子在瘋狂轉動。思維一發散,劉淵又想到,韋端這個大夏的第一任涼州刺史,做到現在也沒有變動過。

還有有幷州的常林,從太原郡守到幷州刺史,歷任近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在幷州只怕勢力深植了吧。

早年劉淵手下的漢臣,趙息在稱帝兩年後便被劉淵升任爲吏部尚書。連王柔、王澤這樣的股肱之臣也都在去歲被劉淵調回帝都,如今劉淵又豈能再容韋、常這樣的臣子,長居一州封疆大吏。

面上露出一點淡漠的笑容,閔純的上黨太守之職,也當了七八年了,勞苦功高的,該調到長安讓他就職中樞?

想得多了,劉淵也不禁大感頭疼,原先只是想進行一些兵力的調整調動,想法怎生偏到此處了?用力搓了搓臉,舒緩面部神經,重舒一口氣,精神好了些。

坐下,劉淵細細思考。想法在劉淵腦中盤旋,就揮之不去。雖然還不成熟,但劉淵顯然已經下定了推動這場波及全國將軍、刺史、士卒之調遷的決心。

一伸手,劉淵高聲吩咐道:“將中書、門下衆臣與吏、兵而部尚書侍郎,都給朕喚至宣室!”

第174章 破城第234章 北投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393章 圍場第434章 老實回京第88章 反叛者攣鞮柘宇第326章 壽春城破第363章 魏軍該敗了第146章 專攻袁紹第441章 劉珩要動手了第346章 袁曹動兵第29章 掌控王庭第378章 鄴都之亂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248章 休兵第297章 建章宮中有章臺第123章 濡水大戰第335章 武關行第26章 萬事俱備第246章 夏王的生活,水啊第386章 羽林第201章 “青樓”見聞第200章 “日”常生活第300章 坐看天下起風雲第277章 天下震動第311章 局勢大變第185章 反夏聯盟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136章 使者閻柔第246章 夏王的生活,水啊第249章 犒軍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381章 漢祚之亡第338章 曹老大是個老陰bi第5章 積蓄實力第227章 河東將校第341章 馬超上門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209章 沾縣第282章 “佳話”第276章 止步三輔第450章 秦王第363章 魏軍該敗了第217章 劉珝第348章 聞訊而動第36章 王庭大慶第437章 風雲再起第23章 呼徵繼位第352章 須卜赤弇入幷州第97章 拓跋鮮卑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106章 捷報第181章 梗陽之戰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第335章 武關行第230章 衛氏第97章 拓跋鮮卑第326章 壽春城破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322章 涼州事安排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184章 振作起來的袁紹第13章 主使者何人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12章 蘭妧與嬀媶第11章 名望大增第271章 段煨與賈詡第387章 長孫第431章 決戰第384章 儲位之爭方始第97章 拓跋鮮卑第400章 自毀長城?第407章 晉王第34章第43章 大勝屠各第80章 擊潰蒲頭第322章 涼州事安排第29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106章 捷報第169章 劉備初亮相第29章 掌控王庭第393章 圍場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43章 大勝屠各第60章 接觸戰第284章 袁紹定幽州第39章 開拔出徵第433章 造反?第17章 行險第449章 周王落幕第365章 楊修有話說第19章 趁夜突襲第357章 鎮壓第319章 徐晃阻路第342章 何惠妃薨了第151章 北撤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
第174章 破城第234章 北投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393章 圍場第434章 老實回京第88章 反叛者攣鞮柘宇第326章 壽春城破第363章 魏軍該敗了第146章 專攻袁紹第441章 劉珩要動手了第346章 袁曹動兵第29章 掌控王庭第378章 鄴都之亂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248章 休兵第297章 建章宮中有章臺第123章 濡水大戰第335章 武關行第26章 萬事俱備第246章 夏王的生活,水啊第386章 羽林第201章 “青樓”見聞第200章 “日”常生活第300章 坐看天下起風雲第277章 天下震動第311章 局勢大變第185章 反夏聯盟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136章 使者閻柔第246章 夏王的生活,水啊第249章 犒軍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381章 漢祚之亡第338章 曹老大是個老陰bi第5章 積蓄實力第227章 河東將校第341章 馬超上門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209章 沾縣第282章 “佳話”第276章 止步三輔第450章 秦王第363章 魏軍該敗了第217章 劉珝第348章 聞訊而動第36章 王庭大慶第437章 風雲再起第23章 呼徵繼位第352章 須卜赤弇入幷州第97章 拓跋鮮卑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106章 捷報第181章 梗陽之戰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第335章 武關行第230章 衛氏第97章 拓跋鮮卑第326章 壽春城破第337章 東行函谷第322章 涼州事安排第188章 聯軍進軍第184章 振作起來的袁紹第13章 主使者何人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12章 蘭妧與嬀媶第11章 名望大增第271章 段煨與賈詡第387章 長孫第431章 決戰第384章 儲位之爭方始第97章 拓跋鮮卑第400章 自毀長城?第407章 晉王第34章第43章 大勝屠各第80章 擊潰蒲頭第322章 涼州事安排第29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106章 捷報第169章 劉備初亮相第29章 掌控王庭第393章 圍場第100章 狹谷激戰第43章 大勝屠各第60章 接觸戰第284章 袁紹定幽州第39章 開拔出徵第433章 造反?第17章 行險第449章 周王落幕第365章 楊修有話說第19章 趁夜突襲第357章 鎮壓第319章 徐晃阻路第342章 何惠妃薨了第151章 北撤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