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周王落幕

三月,劉淵降諭,着羣臣議立太子,長安諸臣,六成以上,請立周王劉珝。

“聽說你最近,大開府門,廣迎賓客。周王府,甚是熱鬧啊!”禁宮之中,劉淵將劉珝喚至,便不陰不陽道。

聽出了劉淵語氣之中的不善,劉珝眉頭一緊。

“古有孟嘗,今有周王!”劉淵盯着一副恭順模樣的劉珝,咂咂嘴道:“那般大的名頭,朕聞之,如雷貫耳啊!”

“兒臣只是與一些志同道合之友,講些詩書,談些辭賦罷了!”拱手低頭,淡定地答道。但劉淵的態度,讓劉珝的好心情徹底消散了。

“你是何時,對詩書辭賦如此感興趣了?”劉淵呵呵輕笑:“同的是何志,合的是何道?爭儲奪嫡?”

面對劉淵這種不加收斂的誅心質問,劉珝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隱藏在袍服之下的雙手,捏得很緊。此次劉淵將自己喚來,很明顯,其意不“善”。

“這些你周王府招了多少幕僚?蓄了多少甲兵?在角鬥場,收了多少勇夫?”劉淵疾言厲色,連珠般發問,令劉珝心中有些慌了。

頭又低了低:“不知父皇,此言何意?”

“自內衛中傳出構陷洛妃與鄭王之消息,是你授意的吧?”劉淵看着劉珝,轉變話題,竟然有點笑意:“太子勾連黑衣衛,你布眼線於內衛,意圖爲何?”

“絕無此事,兒臣豈敢!”聞言,劉珝直接跪下了,一臉的激切,面上還露出點茫然之色:“父皇所言之洛妃與鄭王,是何事?兒臣着實不明白!”

心中瘋狂地反思盤算,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當年傳播賢妃之流言,也是你安排的吧!”劉淵突地高喝一聲:“你的膽子當真不小啊!還用朕再給你提點醒嗎?”

劉珝臉色有些發白,沉默了。

“你是什麼時候,變得只會行此陰謀詭計,盡做些小人行徑!嗯?”

“廣收羽翼,培植黨羽,蓄養死士,勾結地方,暗謀兵權!你這是想幹什麼?學劉珩嗎?”

面對劉淵的質問,劉珝身體矮了下來,昂着腦袋望着劉淵:“不知父皇,從何時起,對兒臣有了這麼多偏見?”

“父皇所提,兒臣所爲,劉珩、劉瑞,包括那劉琤,哪怕是漠東的劉琝,他們哪個沒做過?”

“父皇,何其不公也!”似乎也擺脫了對劉淵的敬畏,回視劉淵。

對劉淵,劉珝這些年也是怨氣頗深,就從劉瑞被立爲太子之後。

“父皇想要廢了兒臣,爲劉琤鋪路,直言即可!”

......

劉珝是神情落寞地出得未央宮,魂不守舍地,回王府的距離並不算遠,但就劉珝的感觀,此次極爲漫長。今日之後,劉珝便明白了,自己沒有機會了。

“殿下!”回府,楊阜、尹奉還有蘭氏兄弟等劉珝心腹正一齊等候着,氣氛有些微妙。

見到這陣仗,淡淡問道:“諸位這是?”

有些苦澀,楊阜出列拱手道:“臣等是來向殿下辭行的!”

“何意?”劉珝眼神微冷。

“禮部已經行文已至,臣等皆奉調外放出京。”尹奉語氣低沉。

“父皇的動作好快啊!”劉珝立刻明白過來了,腳步沉重,緩慢地步至堂案之後坐下:“都說說,朝廷如何安排諸君的!”

蘭暉外放至漠東爲將。

蘭轍遷美稷令。

伏德遷代郡太守。

楊阜遷朔方太守。

尹奉遷敦煌太守。

馬氏兄弟,或調入軍隊爲將校,或至地方爲一郡尉。

其餘諸臣,或多或少,有所升遷,都有了去處。如此安排,若是之前,劉珝求之不得,但如今,心頭卻如受重擊。劉淵這是削其羽翼,當年立太子之前有過這麼一手,但此次,沒有留絲毫餘地。赤裸裸地告訴所有人,劉珝沒戲了。

“雖地處偏僻,卻也爲一方疆臣大吏,總算沒有因孤,牽累了諸君!”劉珝面上露出微笑,頗爲豁達地一擺手,對楊阜道:“御一郡之土,牧一郡之民,治一郡之政。這些年義山在孤這邊甚是蹉跎,如今總算可以於地方上,大展身手,一籌己志!”

“殿下言重了!”聞其言,楊阜心中甚感酸楚,下拜行大禮。

說得動情,又看向其他人:“諸君都是有才之人,日後當勤於王事,孤在長安,與諸君共勉!”

“殿下!”在場的有十多人,雙腿一軟,都跪倒了。

“這些年蘭氏受挫,蘭暉也近而立之年了,不似當年那狂莽少年,明顯成長了許多。紅着雙眼,對劉珝猛磕幾個響頭:”還望殿下保重!”

“都起來吧!”擺擺手,劉珝的心緒,反倒愈加平靜了。

“爭了十多年,不過一場空!到底,不過全憑父皇之心意,全憑其一紙詔書!何苦來哉!”劉珝長長一嘆,表情有些悽迷。

底下人聞其言,竟有哽咽哭聲。

“傳孤命令,從今之後,周王府,中門緊閉!”趕走了所有僚臣,劉淵對王府家令嚴肅吩咐道。

曲終人散,是周王府的結局。在太子爭途上,劉珝算是落幕了。

憤懣而無奈,劉珝深居簡出,暗地裡,帶着看戲的心態,他倒要看看,劉淵要將這江山交給誰。

劉琤?呵呵!

劉珩死,太子廢,如今劉珝也基本“殺青”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劉琤身上了。劉琤再想韜光養晦,低調做人,難了,再者,他前些年,替劉淵辦了那麼多大事,可一點也不低調。

表面上看來,太子之位,幾乎就是鄭王劉琤的了。但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要知道,代王劉琝一家子,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這點,長安不少人都知道。

在東宮,還未有新主人搬入之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而上下朝臣同樣也明白了,大夏的嗣君之位,絕不是他們說了算的。什麼諸臣共議,如今也沒人當真了,花落誰家,全由劉淵一言而決。在大夏,這便是現實。

十三年,夏,辛苦趕了三個月路的代王一家,終於回長安了。劉淵下詔,由韓王劉珣率人親迎,當夜於未央設宴,喜迎子媳孫的歸來。

劉淵的態度,太子之位,代王劉琝,真有機會?

第222章 河東第59章 漢軍的應對第89章 五馬分屍第284章 袁紹定幽州第154章 袁紹入主太原第75章 軻比能第31章 羌渠敗亡第366章 劉曹會第442章 宮變第325章 曹孫合軍第19章 趁夜突襲第218章 都不簡單第319章 徐晃阻路第269章 內亂第31章 羌渠敗亡第277章 天下震動第292章 應對第118章 突擊第227章 河東將校第339章 賈逵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229章 投降第254章 作秀第230章 衛氏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259章 連下三城第284章 袁紹定幽州第270章 十萬大軍一朝歿第29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314章 火馬陣第373章 劉淵被“綠張濟”第135章第311章 局勢大變第267章 幽州、徐揚、關中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368章 陳王在南,都督在北第173章 城中的暗子第391章 河東事第134章 全面漢化第350章 太行山中的較量第214章 劉瑞,你打斷你父王的好事了第54章 匈奴的變革第344章 調度準備第312章 再見日常第195章 世家可用第72章 一晃三年第293章 劉焉欲贖子第101章 突襲鮮卑駐地第256章節 北方風雲動第262章 李郭東來第321章 成公英第47章 鮮卑精騎依舊強悍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210章 張燕之死,黑山消亡第67章 劉淵第269章 內亂第445章 收尾處置第405章 劉淵很頭疼第286章 夏國來使第293章 劉焉欲贖子第67章 劉淵第236章 逃不掉第232章 關中兵禍第407章 晉王第285章 袁紹定幽州(續)第305章 鄭竹第251章 上黨第222章 河東第363章 魏軍該敗了第443章 事敗則死第367章 劉珩的撤軍之路第445章 收尾處置第103章 鮮卑軍回援第273章 一個不留第156章 討董大幕拉開第149章 與董卓結盟第401章 劉淵被打臉第32章 弒父第204章 分割內衛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14章 漢人商旅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103章 鮮卑軍回援第143章 御駕走北邙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384章 儲位之爭方始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197章 布子太行,兵圍陰館第31章 羌渠敗亡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375章 孫策襲柴桑第76章 倉皇敗歸第151章 北撤第330章 遷都第57章 先清理臥榻之側第325章 曹孫合軍
第222章 河東第59章 漢軍的應對第89章 五馬分屍第284章 袁紹定幽州第154章 袁紹入主太原第75章 軻比能第31章 羌渠敗亡第366章 劉曹會第442章 宮變第325章 曹孫合軍第19章 趁夜突襲第218章 都不簡單第319章 徐晃阻路第269章 內亂第31章 羌渠敗亡第277章 天下震動第292章 應對第118章 突擊第227章 河東將校第339章 賈逵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229章 投降第254章 作秀第230章 衛氏第406章 難眠之夜第259章 連下三城第284章 袁紹定幽州第270章 十萬大軍一朝歿第29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314章 火馬陣第373章 劉淵被“綠張濟”第135章第311章 局勢大變第267章 幽州、徐揚、關中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368章 陳王在南,都督在北第173章 城中的暗子第391章 河東事第134章 全面漢化第350章 太行山中的較量第214章 劉瑞,你打斷你父王的好事了第54章 匈奴的變革第344章 調度準備第312章 再見日常第195章 世家可用第72章 一晃三年第293章 劉焉欲贖子第101章 突襲鮮卑駐地第256章節 北方風雲動第262章 李郭東來第321章 成公英第47章 鮮卑精騎依舊強悍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210章 張燕之死,黑山消亡第67章 劉淵第269章 內亂第445章 收尾處置第405章 劉淵很頭疼第286章 夏國來使第293章 劉焉欲贖子第67章 劉淵第236章 逃不掉第232章 關中兵禍第407章 晉王第285章 袁紹定幽州(續)第305章 鄭竹第251章 上黨第222章 河東第363章 魏軍該敗了第443章 事敗則死第367章 劉珩的撤軍之路第445章 收尾處置第103章 鮮卑軍回援第273章 一個不留第156章 討董大幕拉開第149章 與董卓結盟第401章 劉淵被打臉第32章 弒父第204章 分割內衛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14章 漢人商旅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103章 鮮卑軍回援第143章 御駕走北邙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384章 儲位之爭方始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197章 布子太行,兵圍陰館第31章 羌渠敗亡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375章 孫策襲柴桑第76章 倉皇敗歸第151章 北撤第330章 遷都第57章 先清理臥榻之側第325章 曹孫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