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
姜真人辭別二郎廟,一心往‘翠雲山’去,此行正是請護法神歸位,真人不急不躁,任是白鹿慢行,修行亦修心,此事暫是不提。
話表天庭,猴王亂心,打下界去,驚動玉皇大帝,遂封托塔天王李靖爲降魔大元帥,三太子哪吒爲三壇海會大神,興師下界降伏妖猴。
少頃間,天王敗陣而歸,復至靈霄寶殿,堪嘆妖猴神通大,取勝不得,奏請玉帝添兵剿除。
玉帝聞說,驚訝道:“諒一心猿不定猴兒,有多少本事,還需添兵?”
三太子哪吒說道:“望陛下恕罪,那妖猴果是神通廣大,使一條鐵棒,先後戰敗巨靈神與臣。洞門外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其言若不封他做此官,還要打上靈霄寶殿也。”
玉帝聞言,道:“果是心猿張狂一妖猴,着將查清來路,何處成道,懼之何等。再着路神元,歸其本位誅之。”
有將班中閃出,領命而去。
不消多時,一將歸來,查清來路,拜道:“陛下,今已清楚,此妖猴乃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處成道,天產石猴,不明懼之何等。”
玉帝道:“朕記下界有一真人‘廣心’,亦是此處成道,與此妖猴,師出同門耶?”
那將道:“正是,正是!”
玉帝道:“廣心真人深居簡出,功行圓滿,一心修行,朕曾敕封‘真君’,待其歸位。此妖猴既與真人師出同門,怎奈心猿難定,意馬無繮,今嫌官小反下界去,不識真數,那路神元下界誅妖?”
言畢,班中太白長庚星閃出,啓奏道:“陛下,那妖猴不識真數,教諸般遮心矇眼,既今一時不能收伏,恐勞師動衆,此妖猴與廣心真人師出同門,不若陛下大舍恩慈,再降招安旨意,教妖猴做個‘齊天大聖’,有官無祿就罷。”
玉帝問道:“怎作‘有官無祿’?”
太白金星說道:“名作個齊天大聖,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
玉帝道:“養其與天壤間,教收邪心,養其正主,再不生狂妄,使其一用。便依卿所奏。”
太白金星領旨而退,復往花果山,冊封孫悟空爲‘齊天大聖’。
下界猴王聞言,氣焰囂張,只覺神通廣大,上天降不得他,欣然受了‘齊天大聖’的封號,官品極矣,又開府設司,喜地歡天,只覺勝大師兄多矣。
……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三載去。
姜緣騎白鹿入西牛賀洲,往翠雲山去,他行三載間,途徑多國,未有聞道者,只當他是個雲遊的道士。若好些的,教不見他,趕他走罷。若差些的,取笑他無錢無銀,無子無福,真人視之不理。
有道是‘世多爭名奪利者,肉眼愚迷怎識仙’。
三載後,真人終至翠雲山下,他騎鹿背,但見此山正是‘嵯峨勢聳欺蓬島,幽靜花香若海瀛。幾樹喬松棲野鶴,數株衰柳語山鶯’,真是個好去處。
姜真人望之,心中暗道:“西牛賀洲多蠻夷之地,這等仙家好去處,甚少。多是有仙人菩薩所居,再者有本事廣大之妖魔所居。祖師有言,此山有個芭蕉洞,洞中居個精怪,乃是我那護法神妻。”
真人細細想之,心中有數,正是夢中‘西遊記’中,有記載翠雲山芭蕉洞住一羅剎女,乃大力牛魔王之妻。祖師言說,護法神乃是牛,多是應在牛魔王身中。
他輕拍白鹿,使之上山。
姜緣上山不久,忽聞丁丁之聲,他運氣雙目,仔細一看,此乃山中樵夫伐木,他使白鹿近前。
樵夫見真人騎白鹿,有感神仙降臨,撇斧下拜,道:“山野小子,拜見上仙!”
姜緣下鹿背,將之扶起,笑道:“無需多禮,老兄,我今初登山,不識山勢,故來一問。”
樵夫道:“上仙且問,定答之。”
姜緣問道:“老兄,我聞山中有座芭蕉洞,不知那芭蕉洞在何處?”
樵夫指定山中方位,說道:“上仙,山中果有芭蕉洞,那裡居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其使一柄芭蕉扇,十分了得。若教山裡山外,無風無雨時,常以三牲香花香茶時果拜求,那羅剎女愉悅時,便取芭蕉扇起風水救濟。此路向東,五六裡即至。”
姜緣點頭道:“勞累老兄解惑。”
說罷,他正待往芭蕉洞去。
樵夫攔住,說道:“上仙若去芭蕉洞,要小心一人才是。”
姜緣問道:“何人?”
樵夫道:“那芭蕉洞中,非有羅剎女一人,尚有一人,乃是個牛王,其乃羅剎女夫也。其力大無窮,是個不好處的哩,上仙若去,惹其不耐,恐受傷害。”
姜緣笑道:“老兄無需擔心,我此來,正是要教收那牛王,我去也。”
真人騎上白鹿,往山道東去。
樵夫拜禮相送真人。
……
不消多時,姜緣騎白鹿行至芭蕉洞前,他見芭蕉洞府緊閉牢關。
他遂下了白鹿,手拈拂塵,上前叩門。
少頃間,有個女童出門,問道:“你是那來的?”
姜緣道:“靈臺方寸山而來,爲見牛王。”
女童答道:“牛王不在。你且將姓名與我說道,我與奶奶分說,若奶奶見你,自將府門大開,迎你入裡。”
姜緣道:“我法號作廣心。”
女童應聲,復入府內,將府門關上,入裡通報,待行至府內,與羅剎女分說,道:“奶奶,府外有個叫廣心的,要見牛王。大王今不在,不知怎好。”
羅剎女聽得‘廣心’,心下大驚,遂問道:“果是廣心?”
女童答道:“正是。”
羅剎女再聞道:“那廣心的,可似有道仙真?”
女童道:“那府外之人,穿着紫袍,手拈拂塵,相貌豐俊,身邊跟着一白鹿,正如‘有道仙真’。”
羅剎女聞說,大驚失色,說道:“丫鬟,快快點齊人馬,與我相迎真人,此真人乃是昔年在西牛賀洲成道的,那時祥雲九萬里,我曾出府參拜,賀其成道,今真人來訪,不敢不拜,速速與我整衣,迎見真人。”
女童遂與羅剎女整衣,將府中人馬點齊,洞府大開,迎出府外。
姜緣站於鹿旁,見這等陣仗,復見羅剎女,只見此女身穿納錦雲袍,腰掛雙口青劍,鳳嘴弓鞋三寸,龍鬚膝褲金銷,兇比月婆容貌,真是個人間凶煞神。
羅剎女走出拜得大禮,說道:“芭蕉洞洞主拜見真人,失迎之處,但請真人恕罪。”
姜緣將之扶起,問道:“你識得我耶?”
羅剎女道:“昔年真人成道,祥雲九萬里,我曾出府參拜,自識真人。今真人降至,未能遠迎,失了禮數。”
姜緣笑道:“竟是這般。”
羅剎女道:“但請真人入府。”
姜緣欣然應允,羅剎女遂請真人入府,待入府後,奉上諸般時果,獻上香茶,三牲類,禮數週全,待畢,羅剎女方問真人此行何來。
姜緣說道:“乃爲牛王來。”
羅剎女拜道:“真人卻不知,家中大王去了那花果山,與一衆人結拜兄弟,不在家中,我亦正惱,有道是‘男兒無婦財無主,女子無夫身無主’,家中大王常常不在,我恐遭害。”
姜緣道:“我此爲牛王來,既牛王不在,我教府中等他,如何?”
6◇9◇書◇吧
羅剎女答道:“真人臨府,怎有不從?卻不知真人何故尋我家大王,可是我家大王何處惡了真人。若教這等,我定賠罪賠禮。”
姜緣道:“非是惡我,乃我與牛王有些緣法,特來拜請牛王爲我護法神,隨我修行。”
羅剎女聞說,心中知得,若是跟了真人修行,定無自在,故驚問道:“真人,我家大王何德何能。”
姜緣道:“緣法罷。”
羅剎女無言,此間卻不欲教牛王歸來。
姜緣請得一間靜室,安心修行,等候牛魔王歸來。
……
卻說天庭之中,自孫悟空得拜‘齊天大聖’後,日間無事,自由自在,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等俱以‘兄弟’相稱,結交漫天神仙。
玉帝得知此事,道猴兒不修心,復使其與蟠桃園看管。
猴王得了差事,行至蟠桃園,但見那蟠桃園‘夭夭灼灼花盈樹,棵棵株株果壓枝。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猴王心猿意馬,耐不住本性。
猴王將土地遣來,問道:“此間桃樹幾何?”
土地拜道:“大聖,此間有樹三千六百,全周天數,前中後各有不同。”
猴王喜不勝收,問道:“此桃兒,可能與我一二嚐嚐?”
土地慌了道:“不可,不可!大聖,天條天規,萬萬不可如此!”
猴王聞說作罷,心中思量道:“這般天規那般天條,束縛得緊。這天庭奈我怎地,封我作齊天大聖,我尋個由頭,吃上一二纔是。”
猴兒離園去。
一日後,猴王再來,只與看守蟠桃園衆等言說園中歇歇,衆等不覺有異,遂應承下。
猴王使了個法,鑽進蟠桃園裡,在那後林裡,自摘自食,吃了一飽,打盹就睡,好不自在,如此反覆二三日,有七仙女因蟠桃盛會來摘桃,驚動猴王。
猴王知大事不妙,卻是個膽大的,現出身形來,與七仙女問道:“你等何來?”
七仙女道:“大聖,我等奉王母懿旨來此摘桃,開那蟠桃盛會。”
猴王聞說,問道:“此蟠桃盛會,有請老孫否?”
七仙女道:“不曾聽說。”
猴王惱道:“老孫是個齊天大聖,法有天高,當請老孫坐席尊方是,怎個不請?”
七仙女答道:“此乃舊規,卻是這等,我等不知其餘。”
猴王道:“待老孫去看個究竟,再說摘桃,你等立着罷。”
說罷。
猴王口中念訣,指定七仙女,道聲‘定’,使個定身術的本事,將七仙女定住。
好大聖,本事了得,再是縱朵祥雲,往瑤池去,此行正是‘木母欲神齊手來,教將心猿爲惡用,正主悲啼無人聞,只管行使妖魔跡’。
猴王復入天庭瑤池,知得不請他,假傳玉旨騙得赤腳大仙,再將那瓊漿玉液,八珍百味偷吃,又酒醉行至兜率宮,趁太上老君與燃燈古佛講道,衆等俱侍奉,兜率宮無人時,入內偷了金丹,不知怎個數,一股腦的吃進,就如吃炒豆似的。
那金丹有生有熟,盡吞進去,御酒無數,珍味不計,蟠桃在肚,教猴王運火候,盡數煅燒一塊,全了自身造化,根源穩固,真個法力高深。
不知是造化至,亦作酒醒,悟空清醒,暗道:“大事不妙!我怎地行這等事,將蟠桃會散了,將金丹吃了。果如師父言說,生不良哩,這場禍,比天還大,此如何是好。”
悟空生了恐懼,遂將下界去,不敢再留,知得驚動玉帝,定無活路,性命難存。
……
少頃間,大聖使個隱身法,自西天門出了去,返花果山去,待回花果山,那七十二洞妖王,猴子猴孫,六兄弟俱來詢問怎地下界。
大聖說道:“你等卻不知,我本教玉帝拜作齊天大聖,起府設司,那玉帝仰我神通廣大,將蟠桃園交與我看管,又近蟠桃會將至,那王母未曾請我,故我吃了蟠桃,又把仙品,仙酒偷吃,踉踉誤入老君宮闕,吃了老君五個葫蘆的丹藥,恐玉帝見罪,出天門來也。”
衆怪聞說大喜,讚歎大聖神威,遂安排酒果接風,大聖吃了只說不好吃,復又使個隱身法上天,再入瑤池,將竊些酒水來,要與衆等一同分食,品嚐仙酒何等滋味。
衆等吃酒俱是喜地歡天,未有憂慮,不知這是惹了何等禍事。
獨是六兄弟生了憂慮。
牛魔王見衆怪這等,暗道:“該去,該去!這等禍事,惹不得。山妻在翠雲山,且往翠雲山避一避,那兒清淨自在,待這猴頭事去,再出就是,那時自在仍在,若與猴頭一道,必生害矣。”
牛王心生退意,正是要回西牛賀洲,尋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