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藏書室裡,彌勒菩薩心驚東來佛法之妙,亦感此法難修,重於心,重於覺,重於悟。
彌勒菩薩合掌問道:“廣心真人,敢問真人可修成禪法。”
姜緣搖頭道:“我未修成禪法,彌勒菩薩知我修的乃金丹正道。”
彌勒菩薩再問:“真人何悟禪法?”
姜緣說道:“我自得家師法傳,又曾入夢一場,故得禪法來。”
彌勒菩薩合掌行禮,拜服姜緣靈性,此果如世尊所說,真‘靈童’也。
姜緣回禮以拜。
彌勒菩薩再道:“真人,若教你出行時,我能否隨行?”
姜緣說道:“既菩薩隨我修行,若想跟隨,自無不可。”
彌勒菩薩笑着頷首,一腔春意喜盈盈。
姜童兒未有多言,與菩薩相談會兒,返靜室中,教習火候。
……
待童兒返靜室裡,歇息陣兒,教靈足時,習起火候。
姜緣心神安定,與泥丸宮中元神呼應,請元神而出。
泥丸宮裡元神得令即出,未曾拖沓,他只見那泥丸宮外,一個‘小人’走出,‘小人’端是奇妙,他能覺,能教其動,教其想,清明萬般,不受紛擾,乃真我也,元神也。
他使元神習得火候,元神得令,既喚五人來,同其一道運火。
姜緣入定,緩吸真息,然則真息入體,元神尚未功備,真息將元神陣勢打亂。
他身中陣亂,教他盡心安撫,二三時過,方纔安息,他心中暗道:“此火候,非我想那般好掌握,有循環綿密說,非得元神與我同心,五人齊心爲用,纔可習得火候,不然斷不能成。幸我燒金公時,有些手段,不然恐百載不得門道。”
姜緣知得,欲習火候,需得多習,方可掌握。
他未得多想,再令元神與他一道習此火候。
真息吞吐……
元神化火……
不出意外,童兒再是功敗。
他卻不氣餒,安息後,方教再習得火候來。
……
和風暖意來,薰風送雨去,又逢金風蕭瑟走,朔風凜凜止,循環往復,真個光陰迅速,不覺十載過去。
姜緣於靜室習火候,一步不出。
靜室外,彌勒菩薩盤坐於此,靜候姜緣功畢,怎奈童兒修行不知個歲月。
祖師自靜室出,見彌勒菩薩盤坐,上前去問道:“彌勒菩薩,你怎在此?”
彌勒菩薩說道:“道兄,我方侯真人外出,隨其修行。”
祖師說道:“我那童兒習火候時,不知幾載可成,你在此等,能等個什麼來?”
彌勒菩薩合掌道:“道兄不知,我終不得禪法精妙,故欲自真人言行間,窺一二法妙。”
祖師嘆道:“我那童兒修的是金丹正道,怎個會禪法?你怎學得了?我恐你見多了,將佛法作金丹道矣!彌勒菩薩,我那童兒與你說個甚,你可與我說道一二。”
彌勒菩薩遂將姜緣說過的話,轉述於祖師知。
祖師聞說,頷首道:“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見性成佛,重於覺悟,童兒不是說得很明白了?”
彌勒菩薩笑臉作愁容,道:“道兄,此間未有說個怎修,未有經文可讀,怎個修成?”
祖師笑了幾聲,指定彌勒菩薩,說道:“彌勒菩薩此爲一葉障目矣!爲何要修?爲何要經文?童兒此言極明,在悟,在禪,不在修,此法不可修,不得經文,你道是東來佛法,怎會與此間佛法相同?”
彌勒菩薩聞言,身有無量光,竟是有所明悟,愁容盡去,笑意盈盈,他合掌拜禮:“果是我一葉障目,勞道兄解惑!”
祖師頷首不語。
彌勒菩薩離去。
祖師望着童兒靜室,知童兒習火候,他往瑤臺去,登壇開講大道。
……
靜室中,姜緣習火候逐漸嫺熟,然則以火候烹煉鼎爐四藥,尚是不足。
此方需他與元神一心,五人齊心協力,方可調動火候,毫釐不差,如若不如,火候出錯,大道不成。
姜童兒在‘止火’後,堪嘆道:“火候果難,我若習全火候,燒得大藥功成時,不單是大藥成,我亦燒作混元一體,元神,五人,我,一心難分。”
他深感金丹正道之能,每一步裡,自有道秘,立鼎時乾坤二氣入體,作成丹之始,採藥聚身中先天之藥,此方火候,既是燒藥,亦是教他再無分神時。
餘四步,烹煉,溫養,交媾,九轉成金丹,定有神效。
此間修行,一步一步行至不朽圓滿,屆時金丹成矣。
姜緣心有所感,再是收緒安息,再作習火。
……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再有十載過去。
姜緣習得上品火候二十年餘,終是逐漸掌握,教元神爲用,五人齊心,三者一體。往往童兒吞吐真息時,元神教配合自如,五人運力相聚,元神起止二火,文武轉動時,童兒亦作真息調動,與之相合。
此方作火候功成,他曾燒金公,有個底子,方纔能教二十載功夫,學得火候。
火候功成,他丹道三步已成矣,待餘四步功成,他即得金丹。
姜緣方起身,朝外走去,神色自若,二十載苦修,作他而言,如是浮雲,他修此道來,使光陰良多,二十載做不得甚。
童兒離了靜室,往祖師靜室去。
他待走近時,見祖師室門大開,果在侯他。
姜童兒上前拜禮道:“師父,弟子習得火候矣。”
祖師睜眼望向姜緣,頷首笑道:“童兒,丹成更進一步,我料你四十載習得火候,未想二十載功成。”
姜緣說道:“師父昔年教我燒金公,有底兒在,故是不難。”
祖師道:“今明火候法性,你覺如何?”
姜緣思量後,說道:“師父,金丹正道,火候爲重中之重!此火候,教元神,五人,我,再無離舍,混元一體,作是圓滿之始,丹成之相!”
祖師聞言,十分歡喜,暗自道:“好童兒,好童兒!果將丹成,修持正道者,最忌習火候而不知三者和離,不知圓滿之相,終是有缺,童兒有所悟,教人歡喜。此間可將烹煉之法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