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告訴大家一下,這可能是本書的倒數第二篇番外了,最後一篇應該是猴哥的,所有番外寫完以後,對於原著人物的解讀基本就全部完成了,作爲獨立於本書一個單獨的部分,這些番外基本都是忠實於原著的,同時也是對正文的一部分補充,希望讓大家對西遊記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另外要說明一下,番外以前都是免費章節,不過最近手裡實在沒有存稿,爲了保證起點的全勤,所以只能設置成收費章節了,畢竟也是提莫很努力寫出來的部分,偶爾收費應該不算很過分吧,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好了,書歸正題,因爲捲簾大將的正式登場,所以咱們這一次便不得不聊一聊這位三師弟了,畢竟,這個人物太特殊了,如果不把他講清楚,取經團的複雜程度也會大打折扣。
首先,咱們必須弄清楚的,就是沙和尚的前身——捲簾大將,這到底是個什麼職務,這也就是最關鍵的一環。
如果你百度“捲簾大將”這個詞,唯一跳出來的解釋就是沙僧,所以,這個職務其實是吳承恩編出來的,咱們就來看看,這個官職的原型到底是什麼。
我以前就曾經提過,西遊記作者是明朝人吳承恩,所以在他寫這本書的時候,裡面會有許多年代梗,明朝人可能一看就心領神會,咱們現代人卻百思不得其解,這一點,其實在沙僧的描寫部分是最明顯的。
明朝的皇帝上朝,其實是有一道簾子擋在前面的,原因是不願意臣子們一眼看到皇帝的表情,說話時也更加會顯得戰戰兢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文化水平也不高,所以始終對飽讀詩書的大臣們抱有戒心,這也正是這個傳統的由來。
既然有簾子,捲簾的人當然少不了,《明史》上也出現過好幾次,不過,這些人都有一個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身份——錦衣衛。
不錯,捲簾大將本來就是錦衣衛,而且至少是其中的鎮撫使以上職務,簡單來說,就是錦衣衛中的高層。
這一點,在書中的描述也有多處佐證,比如,沙僧曾自稱:“腰間懸掛虎頭牌,手中執定降妖杖。頭頂金盔晃日光,身披鎧甲明霞亮。”這個形象就是標準的錦衣衛形象。
大家注意,那個虎頭牌可不是簡單的東西,是皇帝親自賜給近臣的身份象徵,大家可以理解成“如朕親臨”之類的意思,能帶着這東西的,都是超級寵臣啊,明朝有這個的,除了錦衣衛,也就是東廠大太監了。
還有一點需要說一下,西遊記電視劇裡的沙僧形象其實是不嚴謹的,按照原著的記載,沙僧在流沙河裡當妖怪的時候,衣服是“鵝黃氅”和“黃錦直裰”,全是黃的。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在明朝的時候,着裝顏色可不是小事,而是一件極其敏感的政治問題,尤其是黃色的衣服,那可是僭越到了極點,一般人你敢穿着上街,分分鐘就會被下獄,而沙僧卻是穿着一身黃衣服登場,其實也正是暗示他錦衣衛的身份,如果讀者是明朝的人,一眼也就看出來了。
明白了這一點,剩下的事情也就容易理解了,現在關於錦衣衛的文學影視作品很多,大家多多少少都看過一些,想必也都知道,他們的職責主要是以下五個:保衛,緝捕,刺探軍情,監視大臣,廷杖。
我之前解釋過,沙僧的降妖寶杖其實就是一根黑黝黝的棍子,這個東西握在錦衣衛的手裡其實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廷杖用的棍子,這也算是明朝特色了。在滅法國的時候,沙僧裝成了“沙四官”住店,猴哥曾經開玩笑說“沙四官有漏肩風”,這個其實就是拿廷杖開涮,這是個力氣活,史書記載“五杖而易一人”,大多負責廷杖的都有肩周炎。
所以,現在咱們就可以有一個基本概念了,沙僧的身份,其實就是天庭的特務頭子。
之前在講老豬的時候,咱們曾經提到過一個疑問,就是老豬似乎對沙僧格外寬容,粗活重活寧可自己幹,也不敢使喚這個小師弟,當時賣了個關子沒有細說,到這裡也就有了一個明確的解釋。
錦衣衛有監察百官的職責,隨隨便便就可以抓人進詔獄,老豬前世作爲天蓬元帥,肯定是本能有些畏懼的,所以根本不敢使喚沙僧幹活,沙僧也就是利用這一點在偷懶。
大家都知道,沙僧在取經路上比較沉默寡言,很少主動說話,其實這也正好符合了他大特務的人設,無數諜戰劇告訴我們,凡是幹這一行的,都不會顯得太過惹眼的,算是職業習慣。
寫到這裡,說一句心裡話,沙僧是我在西遊記裡最討厭的人物,沒有之一。
這個人大奸似忠,幹活就挑最輕的,遇到妖怪也總是以“保護師傅”這種名義畏縮不前,每次都坐視猴哥和老豬賣命,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只要妖怪殺過來,他就是和唐僧一起被抓,保護這是騙鬼的話。
甚至有的時候,師傅都被抓了,他居然還藉口要看行李,就是不肯去打怪,可笑程度簡直令人髮指。當然,這也可以算是一種自知之明,以他的本事,去了也是送人頭,倒還真不如在泉水掛機。
關於沙僧,網絡上曾經很流行他的口頭禪,除了“師傅被妖怪抓走了”這個系列,就是“大師兄說得對”這個系列了,有興趣的可以查一查,應該不難找到。
不過,可能大家沒注意過,“大師兄說得對”這個系列,基本都是出現在取經後期的,也就是西遊記的後三十回,更準確地說,也就是在六耳獼猴事件之後。
這個階段,猴哥已經可以越過觀音,直接向佛祖彙報工作了,而且還得了“坐蓮臺”這個承諾,成了取經的核心人物,甚至算是霸凌了整個取經團,經常欺負老豬,對唐僧也不太尊重,唐僧也不敢念緊箍咒,從此以後,沙僧纔多了這個口頭禪。
換句話說,其實是沙僧看清了取經團裡誰是真正的老大之後,就開始變成了猴哥忠實的跟班,說好聽點叫善於因勢導利,說難聽點就是牆頭草,真小人。
另外,偷人蔘果的時候,沙僧算是慫恿者,青牛精一章偷人家衣服,沙僧也是主犯之一,結果一旦事發,他不是甩鍋給猴哥,就是甩鍋給老豬,自己好像沒事人一樣,這種行徑,就顯得比較噁心了。
獅駝國一章,青獅騙取經團說猴哥死了,老豬照例又吵吵着散夥,不過這一次很奇怪,一向覺悟很高的沙僧,居然沒有反駁,而是“低頭收拾行李”,當時我就覺得很不對勁。
後來在網上看了個帖子,我纔想明白了,猴哥這個時候已經是取經團的核心人物了,因爲猴哥之死,讓沙僧對取經事業感到非常悲觀,所以這個時候他也想着散夥了,什麼取經的決心毅力之類的,那都是鬼話。
能跟莊就跟莊,不能跟莊就撤,這纔是沙僧的真實想法。
說到這裡,咱們就不得不說一下之前提到的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我曾講的“西遊五大疑案”之一的沙僧疑案了。
一個深受玉帝信任的大特務,會因爲打碎一個琉璃盞就被罰下界?
也許有人會說,也許琉璃盞是寶物,打碎了罪責肯定不小,那我也只能反問一句,什麼寶物這麼金貴,居然一打就碎?那這個寶物設計出來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
琉璃盞就是一個喝酒的器皿,女兒國裡也有,天竺國金平府寇員外家也有,就算你這酒杯能把水變成好酒,放在西遊記裡也算不上啥好寶貝,絕對不值得大動肝火。
而且,玉帝對沙僧的責罰也比較奇怪,居然是“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按照西遊記的設定,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麼凡間七日來算的話,間隔也就是天庭的27.6分鐘,玉帝需要專門派人,每隔半個小時左右折磨一次沙僧,這個怨恨未免有點太大了吧,就算琉璃盞真是寶貝,也很難讓人信服。
那麼,究竟沙僧疑案的真相是什麼呢?
按照目前很流行的說法,沙僧就是玉帝派下來打入西天的間諜,所謂打碎琉璃盞,七日飛劍穿心,那都是苦肉計,沒什麼奇怪的。
關於這個說法,其實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這也是特務的本職工作,不過,這個說法的漏洞也比較大。
捲簾大將這個身份,稍微一打聽都不難知道是幹什麼的,如果是想從事間諜工作的話,爲什麼他不隱瞞身份呢?作爲玉帝的親衛之一,這一點應該不會做不到吧?而且,這個苦肉計也太重了,你就不怕真把黃蓋打叛變了?
所以,我更傾向於另一種可能,就是沙僧確實犯事了,而且犯的還是大事。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作爲玉帝貼身的錦衣衛,自然會知道許多玉帝的隱秘,類似於現代社會司機和領導的關係,那麼,作爲這樣一個角色,什麼事纔是領導最痛恨的呢?
答案只可能有一個,嘴不嚴,泄密。
只有這樣的原因,纔可以完美解釋爲什麼玉帝會因爲“打碎琉璃盞”這樣的小罪,卻判下了如此重的刑罰。畢竟,皇家的臉面纔是最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領導借小事處理掉嘴不嚴的下屬,應該算是比較常見的操作了。
那麼,沙僧到底泄露了什麼機密,會惹得玉帝如此大動肝火呢?
這一點,書裡沒有沒有確切的答案,不過我自己倒是編造了一個,這裡容我賣一個關子,後面的正文裡我會寫到,應該算是可以自圓其說,請大家拭目以待。
不過,不得不承認,像沙僧這樣的真小人,卻實在是個因勢導利的高手,這一點是值得所有人學習借鑑的。
作爲犯了事被貶到流沙河的犯人,他的政治生涯本來已經結束了,可結果他做了什麼呢?吃了九個取經人!
而且,最關鍵的是,當着望海的面,他不但直接承認了自己是捲簾大將,而且非常自豪地說自己吃了九個取經人,還把骷髏做成了串掛在胸前,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矛盾的行爲。
大家不妨猜猜,這時的望海會怎麼想?
我覺得她只會有一個想法,就是吃這些取經人是沙僧的個人行爲,還是玉帝給他的任務?如果是個人行爲倒還罷了,可如果是玉帝的任務,這事就很值得玩味了。
玉帝是不是對取經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所以纔會派人來吃取經人?如果就此收拾了沙僧,會不會惹來玉帝的猜疑,使出更嚴厲的手段打壓?可如果不管他的話,他要是把第十個取經人也吃了怎麼辦?
不錯,沙僧一見面,就在望海面前玩了一出無間道,表現得既像間諜,又不像間諜,讓她根本難以抉擇。
不得不說,望海不愧是佛祖欽點的取經工程負責人,這個時候她做出了一個極爲明智的決定,就是拉攏沙僧入夥。
這樣一來,如果沙僧吃取經人是個人行爲,後續問題就已經解決了,而如果這是玉帝的任務,她就可以藉助這個舉動,對玉帝展現出取經行動的坦蕩,畢竟,連玉帝派來的特務都公然接納了,玉帝的疑心也可以減輕大半了。不得不說,這絕對是高招。
不過,比照之前那個“錦衣衛”的身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金身”和“錦衣”有些莫名的相似之處,所以我更願意相信,其實佛祖給他的職務,也就是類似的特務頭子,也算是人盡其才。
畢竟,都到這個時候了,佛祖肯定已經明白了他不是間諜,而且經都取完了,也不好意思明目張膽地過河拆橋,給他個合適的職位,多多少少算是一種接納的態度,至於他以後在西天混得怎麼樣,就不是我能夠揣度的了。
關於沙僧這個人物,大概也就說這麼多了,是好是壞,大家想必都有自己的判斷,本書的正文中,也會延續這其中大部分的設定,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