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節 水妖

望海菩薩離開了南海,憑藉着記憶一路尋到了寶象國邊境附近,卻見前方有一條大河正滾滾而去,水中泥沙俱下,渾濁不堪,河邊立着一面石碑,上面赫然寫着“流沙河”三個大字。

望海略一沉吟,朗聲道:“河中水妖,我乃南海望海菩薩,還不快快出來迎接?”

她這話音剛落,便見那河水忽然變得湍急了起來,片刻之後,河水豁然分開,一道人影飛射而出,站在了水面之上。只見那人紅髮藍臉,身披黃袍,頸下掛着一串骷髏頭,當真是好不兇惡。

不過,那妖怪雖然相貌兇惡,卻是頗有禮數,一見到河邊的望海,便慌忙下拜道:“參見望海菩薩。”

望海打量了他半晌,皺眉道:“你便是當年天庭中那捲簾大將軍?”

那妖怪道:“正是。”

望海道:“可有名姓?”

那妖怪聽得這話,頓時顯得沮喪了許多,道:“啓稟菩薩,末將等本是玉帝身前近臣,皆無成仙前的記憶,因此只以官位相稱,如今沒了官位,卻是早已是無名無姓之人了。”

望海奇道:“你居然沒有名姓?那你下界這些年來,與人交往之時,又是如何稱呼的?”

那妖怪道:“啓稟菩薩,末將當年行事不周,被陛下怪罪,陛下便罰末將下界,每隔七日裡以飛劍穿心,便是讓末將痛思己過,又哪裡有閒心與旁人交往?”

望海恍然道:“原來如此,看來玉帝雖如此待你,你卻對他仍是忠心耿耿啊。”

那妖怪嘆道:“前些日子已然聽赤腳大仙說清了,我今生再難重返天庭,只需保得那取經人西行拜佛求經,方可得西天正果位,以後也只會忠於佛祖,至於對玉帝的忠心,卻早已成了過眼雲煙。”

望海似笑非笑地道:“只忠佛祖,不念天庭,此話當真?”

那妖怪道:“自然是真的,菩薩儘管放心便是。”

望海道:“我哪有什麼不放心的?對了,看你頸上掛着幾個幾個骷髏,可是性喜吃人嗎?”

那妖怪道:“啓稟菩薩,末將極少吃人,這幾條性命,實則是獻給佛祖的。”

望海奇道:“這是何意?”

那妖怪道:“菩薩有所不知,自打有唐僧取經之事傳出,便總有賊人冒充那取經之人,坑蒙拐騙,敗壞佛門聲譽。這等人物若來河邊,末將便會出手鏟除這些敗類,以免佛門清譽受損。”

望海點頭道:“你還沒入我佛門,便有此忠心,着實難得,也罷,此事我定會向佛祖稟告的,那萬箭穿心之苦,也自會求玉帝爲你免去,你只需用心辦好差事,日後的成就興許不在當年之下。”

那妖怪忙道:“謝過菩薩關照。對了,今日伊始,便爲末將新生之日,菩薩乃是末將的領路之人,懇請賜末將一個姓名纔好。”

望海笑道:“你這人看似忠厚,實則滑頭得緊,居然想要我爲你賜名?”

那妖怪忙道:“菩薩乃西天的大職正果,大唐護國菩薩,若得菩薩賜名,實乃末將三生有幸。”

望海略一沉吟,指着一旁的石碑道:“既然你在這流沙河之中,便以沙爲姓,叫做沙悟淨好了,只盼你真能將天庭忘個乾乾淨淨纔好。”

沙悟淨聽得這話,連忙再次叩拜道:“謹遵菩薩教誨,菩薩真乃悟淨再生父母,還請受悟淨一拜,悟淨願爲菩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望海擺手嘆道:“起來吧,你剛剛還說一心忠於佛祖,如今又說要爲我赴湯蹈火,我可承受不起。”

沙悟淨再拜道:“菩薩與佛祖本就是一心,忠於菩薩本就是忠於佛祖,倒也並無區別。”

望海道:“罷了,佛祖有旨,待那取經人來此之時,你需拜他爲師,不知你可願意?”

沙悟淨道:“早聽聞那唐僧乃佛祖座下弟子轉世,拜他爲師,本屬應當,弟子心甘情願。不知佛祖可還有什麼別的吩咐?”

望海略一沉吟,道:“對了,佛祖還吩咐了,那取經人應當還有其他弟子,若是見到之時,你不妨出手相鬥,好好考較一下他們的修爲,日後也好一同配合行事。”

沙悟淨訝然道:“弟子正有此意,沒想到佛祖卻早已有了安排,莫非正是佛法無邊?”

望海聽得此人連番阿諛之詞,搖頭嘆道:“這話有些過了,我有一言贈你,西行之路迢迢,諸人各有心思,你還是少說些話爲好,天庭的那些規矩,在這取經路上可未必好用。”

沙悟淨道:“弟子日後謹言慎行,定然不忘菩薩教誨。”

望海也察覺這沙悟淨雖然言語恭敬,卻難以交心,便也不再與他廢話,身形一閃,便離開了流沙河,一路往東邊飛去。

沙悟淨此時方纔站直了身子,看着望海離去的方向,神色變幻不定,也不知心中在想着什麼。

以望海的腳程,不過片刻之間,便已來到了一處山峰之前,纔剛剛落下雲頭,打量着那山中的景況,便聽得一聲大喝道:“呔,哪裡來的破神仙,竟然還敢來找老豬的麻煩,莫非不怕老豬吃人麼?”

話音未落,便見山中狂風大作,一個豬頭人身的妖怪,手中揮舞着九齒釘耙,大步衝下山來,卻正是她要尋找的豬剛鬣。

那豬剛鬣衝下山峰,一眼便認出瞭望海的身份,奇道:“望海菩薩,你乃佛門之人,卻又怎會來此?莫非是要替玉帝來捉拿老豬問罪的嗎?”

望海菩薩打量了對方半晌,卻覺得那豬頭格外醜惡,皺眉道:“天蓬元帥,多年不見,怎的你卻是這般半人半獸的模樣?莫非這具肉身還不曾渡劫嗎?”

豬剛鬣冷笑道:“你既知我乃天蓬元帥下凡,又怎會渡不得天劫?只是老豬如今乃妖怪,倒也不屑以凡人面孔示人,便專門留了個畜生頭顱,菩薩若是看不慣,儘管請便,老豬也無意留你。”

望海聽得這話,心中更是奇怪。

要知道,但凡歷劫成聖的妖族,無不是以人身爲榮,輕易不會現出原形,這豬剛鬣卻是如此做派,不知爲何?更何況,當年在天庭之時,聽說此人歷來最是看不起妖怪,如今公然以妖怪自居,卻是更顯蹊蹺。

番外篇五——西遊人物記之西海龍王+壓龍山老妖第一百二十八節收穫第一百二十八節 困局第七十一節靈寶榜第十三節小張太子第七十節殺佛第七十四節 尋人第一百七十七節 認出第四十二節 求援第四十二節?西海龍王第八節?前路第二十節 兵臨城下番外篇十五——西遊人物記之二郎神第九節戰水猿(二合一章節)番外篇十四——西遊人物記之鎮元大仙(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九十節 搪塞第二百二十六節 煉魂第四十八節被困第一百六十九節血海大聖第二十九節?丹源第二十五節?謀劃第八十節?收伏第一百零六節 先祖第二十三節 九環錫杖第七十四節 圍攻第四十六節?攔路第九十八節 畜生道第一百零八節 討逆第十五節 入水第三十八節?宿敵第八十一節 聖旨第一百六十二節 六耳不是番外——本書的基本設定第四十三節?洗澡第一節 史上最坑第五十八節 兩個玄奘第四十五節?逃離第一百四十五節出逃第四十七節 生擒第四十四節 大勢已去第一百六十五節 車遲國第一百五十一節 翻盤第七十三回?應對第一百七十一節 選弟子(下)第二十節?元兇第一百一十六節 道統之爭第五十六節 獲救第四十六節?潛入第三十四節寶戟第一百零一節 雙聖會第十一節 力戰不敵第一百三十五節主簿第一百五十六節水毒第一百九十八節 阻止第五十五節?大軍再臨(爲新晉堂主風流倜儻京城酒吧雞王孟華打賞加更)第一百二十二節 挑釁第九十二節?重逢之喜第五十七節?活寶第一百三十四節 問罪第十九節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節 大衍之本第一百零九節救猴王的辦法第三十五節?室友第六十四節?躍門第十四節 會面第三十六節 闖入第二十六節?領命第一百二十二節 奪寶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節 謀戰(完)第四十三節 冤家上門第九十一節楊戩之威第九十九節 客似雲來第三十四節?失手第一百零一節 敖烈上門第二十七節?尋寶第三十節 事端第七十九節 問路第八十九節 誅心第二百四十六節 擒獲第三節?龍門第三十節?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節 金烏出手第一百五十二節 搜尋第一百五十五節水災第三十四節 解圍第八節 再遇險情第一百一十五節 嚴父第三十一節 妥協第一百六十七節 鳳凰歸來第四十三節 悟緣第二十五節 上西天第二百四十四節 圈套第九十八節 老僧第八十七節 接頭第九十五節 截殺第五十節 鬥水妖第三十九節 遭擒第七十節 接受第一百三十七節 庫房第一百零一節大乾坤術
番外篇五——西遊人物記之西海龍王+壓龍山老妖第一百二十八節收穫第一百二十八節 困局第七十一節靈寶榜第十三節小張太子第七十節殺佛第七十四節 尋人第一百七十七節 認出第四十二節 求援第四十二節?西海龍王第八節?前路第二十節 兵臨城下番外篇十五——西遊人物記之二郎神第九節戰水猿(二合一章節)番外篇十四——西遊人物記之鎮元大仙(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九十節 搪塞第二百二十六節 煉魂第四十八節被困第一百六十九節血海大聖第二十九節?丹源第二十五節?謀劃第八十節?收伏第一百零六節 先祖第二十三節 九環錫杖第七十四節 圍攻第四十六節?攔路第九十八節 畜生道第一百零八節 討逆第十五節 入水第三十八節?宿敵第八十一節 聖旨第一百六十二節 六耳不是番外——本書的基本設定第四十三節?洗澡第一節 史上最坑第五十八節 兩個玄奘第四十五節?逃離第一百四十五節出逃第四十七節 生擒第四十四節 大勢已去第一百六十五節 車遲國第一百五十一節 翻盤第七十三回?應對第一百七十一節 選弟子(下)第二十節?元兇第一百一十六節 道統之爭第五十六節 獲救第四十六節?潛入第三十四節寶戟第一百零一節 雙聖會第十一節 力戰不敵第一百三十五節主簿第一百五十六節水毒第一百九十八節 阻止第五十五節?大軍再臨(爲新晉堂主風流倜儻京城酒吧雞王孟華打賞加更)第一百二十二節 挑釁第九十二節?重逢之喜第五十七節?活寶第一百三十四節 問罪第十九節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節 大衍之本第一百零九節救猴王的辦法第三十五節?室友第六十四節?躍門第十四節 會面第三十六節 闖入第二十六節?領命第一百二十二節 奪寶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節 謀戰(完)第四十三節 冤家上門第九十一節楊戩之威第九十九節 客似雲來第三十四節?失手第一百零一節 敖烈上門第二十七節?尋寶第三十節 事端第七十九節 問路第八十九節 誅心第二百四十六節 擒獲第三節?龍門第三十節?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節 金烏出手第一百五十二節 搜尋第一百五十五節水災第三十四節 解圍第八節 再遇險情第一百一十五節 嚴父第三十一節 妥協第一百六十七節 鳳凰歸來第四十三節 悟緣第二十五節 上西天第二百四十四節 圈套第九十八節 老僧第八十七節 接頭第九十五節 截殺第五十節 鬥水妖第三十九節 遭擒第七十節 接受第一百三十七節 庫房第一百零一節大乾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