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

坐定之後,馬經武率先出聲道:“龐教授,今天冒昧來訪,我主要有幾個問題想和你溝通一下。”

龐學林點了點頭道:“馬教授,請說。”

馬經武道:“龐教授,你提交給領導層的那份電磁軌道航天發射系統和空天飛機項目我已經看過了,空天飛機項目我不瞭解,但是電磁軌道航天發射系統這個工程,你考慮過我們國家當前的工業實力嗎?按照你當前提交的電磁軌道發射系統設計方案,電源系統,強迫儲能系統,超導直線電機,控制系統,超導軌道,脈衝發生器,輔助系統,這七大子系統全部需要重新進行科研攻關,其技術難度至少是我們搞電磁彈射器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需要的資金更是天文數字,如此鉅額的投入,你確定我們真的能夠成功?”

龐學林微微一愣,他原以爲馬經武參加這次會議,應該是支持自己的。

畢竟電磁軌道彈射系統項目和他的專業息息相關,如果這個項目真的能夠立項,對他所在的團隊未來的發展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他卻沒想到,馬經武剛剛上來,就對自己表達了質疑。

不過這樣一來,反而讓龐學林對這位馬院士高看一眼。

能夠用這樣基於客觀事實的態度對某個學術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這在當前浮躁的學術界,是難得可貴的。

也難怪他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沉吟片刻,龐學林微笑道:“馬教授,我至少有八九成的把握吧。”

馬經武微微一愣,說道:“龐教授,有什麼依據嗎?”

龐學林笑道:“馬教授,我記得當年你發明帶穩定繞組的多相穩態發電機,攻克困擾世界電機屆多年難題的時候,曾經遭到過外國專家的質疑,覺得這個技術理論上不可能實現。如今的情況也是類似,如果誰要問我依據,那我只能說,等這個項目做出來了才能證明我是否正確,否則無論我怎麼說,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我這次來京,帶來了部分技術路線和方案,如果不能說服大家。那麼我就個人投資,反正不管如何我也會將這個項目堅持下去。”

馬經武不由得爲之一愣,疑惑道:“龐教授,你對這個項目就這麼有信心?”

龐學林微微一笑,說道:“我不是對這個項目有信心,我是對自己有信心。同樣的話,當初在搞金龍電池的時候,我已經和外界說過一遍。”

馬經武和身旁的郭文斌對視一眼,有些哭笑不得。

金龍電池前後故事馬經武與郭文斌當然知道。

無數不看好金龍電池項目的專家學者以及和龐學林打賭的那位斯坦福博士田宏,臉都被龐學林抽腫了。

如今這樣的事,貌似還要再出現一回。

只不過這一次,可不像上次那樣僅僅只是意氣之爭了。

這一次龐學林將要面對的,是爭奪航天話語權的問題。

一旦龐學林這個項目獲得國家立項,那麼意味着中國接下來在運載火箭領域的投資將大幅度降低,還處在研發階段的超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甚至有下馬的可能。

馬經武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吶!龐教授,既然你這麼說了,那剛纔那兩個問題就當我沒問,我期待你明天在會議上的表現。”

這時,郭文斌也跟着出聲道:“龐教授,既然如此,那我們今天就不打攪你了,先告辭了。”

說着,馬經武和郭文斌相繼起身。

龐學林也跟着起身,將兩人送到門口。

直到兩人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的盡頭,龐學林才重新返回房間。

見龐學林進來,正在收拾會客室茶具的左亦秋忍不住出聲道:“龐教授,真的有這麼多人不看好你的方案嗎?”

左亦秋跟在龐學林身邊已經好幾個月了,除了對龐學林一團亂麻的私生活有所微詞外,對於龐學林的能力,左亦秋可是相當認可的。

在左亦秋眼中,龐學林完全符合外界對他超級天才的人設。

因此,她有些不理解,爲什麼龐學林已經做出這麼大的成果了,這次還會遭遇這樣的阻力。

龐學林微微一笑,說道:“我這次可是在砸人飯碗,怎麼可能會被人看好呢!”

左亦秋微微一愣,臉上露出恍然之色。

中國兩大航天企業,一家航天科工,一家航天科技。

按照龐學林得到的資料,關於電磁軌道航天發射項目,對龐學林方案反對聲浪最大的來自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科工畢竟是搞導彈爲主的,不管龐學林的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能不能成功,對他們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反倒是航天科技那邊,主要以發射火箭爲主的,龐學林提出的方案一旦取得成功,對價格昂貴、效率低下的運載火箭必將形成致命打擊。

他們樂見其成纔怪。

更何況,龐學林提出的方案,又不是沒有破綻。

晚飯的時候,會議主辦方或許意識到明天將會迎來一場脣槍舌劍,並沒有舉辦什麼歡迎宴會,而是直接爲大家準備了自助餐。

龐學林去的時候,也是各吃各的,並沒有遇見什麼熟人。

第二天一早,龐學林換了身藏青色的西裝,在會議接待人員的引導下,來到了香山飯店的會議室現場。

這次會議屬於絕密會議,與會的衆人基本上以各個領域的大佬級人物爲主,總共也就二十來號人,因此,會議室並不大。

龐學林進入會議室時,參加會議的人已經來得差不多了。

龐學林在裡面也就找到了馬經武和郭文斌兩張熟面孔。

和他們各打了聲招呼,龐學林便來到寫有自己名字的位置上坐下。

大約過了五分鐘,會議室的門再次被打開。

這一次,進來的是兩名老者,其中一人穿着藏綠色,肩抗麥穗三星的上將軍裝,另一張則是電視上經常能夠見到的熟面孔,穿着普通的素色夾克,看起來很是和藹。

看到兩人進來,包括龐學林在內,會議室內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歡迎。

夾克老者來到會議室上首,雙手微微下壓,微笑道:“同志們好,大家都坐吧。今天這場會議的主題,想必大家都已經知曉,各位都是我國各條科研戰線上的領軍人物,你們的工作,對於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今天這場會議,我希望大家能夠實事求是,暢所欲言,不要因爲門戶之見而做一些違心之語,也不要應爲某些利益關係而轉換立場。至於我和老章,我們今天只帶耳朵,不帶嘴巴,不會向大家傳遞任何意見或者想法……下面我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吧,這場會議始於龐學林院士的一份報告,那麼我們就從龐學林院士這裡開始吧。”

老者笑着朝龐學林點了點頭。

頓時,會議室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龐學林身上。

不少人更是心中暗生感慨。

這次香山會議,與會衆人年紀最輕的也有五十出頭了,唯有龐學林一個人才二十四歲。

也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將來到底能走到什麼樣的高度。

龐學林微微一笑,對衆人的目光視若無睹,打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連上了會議室內的投影儀。

很快,屏幕上出現了龐學林的電腦桌面。

隨後,龐學林點開其中的一份PDF文件,微笑道:“大家上午好,很榮幸在這裡和大家見面。不久前,我向領導層提交了一份電磁軌道航天發射系統和空天飛機的項目書,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今天這場會議,我將向大家闡述一下我個人對於這個項目的看法。”

“衆所周知,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這些年我國的航天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坐二望一的程度,無論是每年的航天發射任務,還是載荷,都在一步步提高,最近幾年的航天發射任務次數更是已經超越了俄羅斯。距離美國雖然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已經可以望其項背了。但是,我們要記住一點,當前的航天產業,探索性質大於產業性質,通過火箭探索外太空,與數千年前我們的先輩們駕駛獨木舟探索大洋沒什麼區別。按照目前火箭發射成本估算,單位載荷成本從數千到數萬美元不止。雖然目前美國如SpaceX等企業正在嘗試用可重複利用火箭技術降低航天發射的成本,但這一切都不過是杯水車薪。未來我們想要真正實現太空產業化,在太空建立太陽能發電站,建立太空工廠,進行深空探測,在月球、火星建立殖民地,進而探索木衛二、土衛六等等……單靠這種小舢板式的發射,是根本不可行的。因此,我們必須尋求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航天發射方式。這也是我當初提出電磁軌道航天發射系統和空天飛機項目的初衷……”

龐學林頓了頓,繼續道:“電磁軌道航天發射和空天飛機的組合,無疑是降低火箭發射成本的最佳方法之一,通過電磁軌道賦予空天飛機巨大的初速度,降低空天飛機自身的燃料消耗,並提升載荷。按照我的估計,利用這一系統,可以將航天任務的單位成本降低到每公斤五十美元以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數以萬噸的載荷送入太空,也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太空產業的基礎。”

龐學林話音落下,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這時,一名戴着眼鏡,年近花甲的老者出聲道:“龐院士,我是來自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的李慶山。你的想法非常好,可是你考慮過實現這一計劃的技術難度和成本嗎?考慮過我們當前的工業基礎能否建立起如此龐大的一套系統麼?這裡面需要的投資可不是千億美金就能搞定的,至少是萬億美元起步,你考慮過如此鉅額的投資,對我們國家經濟、軍事、教育乃至科研等方方面面領域的影響嗎?更何況,據我所知,這裡面涉及的技術難度,遠遠超出了我們國家當前的科技發展水平,別的不說,你在你的設計方案中,提到發射軌道採用一種超高強度的碳纖維材料製造,其楊氏模量高達1TPa以上,拉伸強度高達100GPa以上,比強度高達62.5GPa/(g/cm3),這比我們市場上最好的T1000碳纖維的性能還要高出十倍以上,我想知道我們上哪找這樣一種材料?”

龐學林微微一笑,他認出來了眼前出聲的這位,正是航天一院院長(運載火箭研究院)。

“李院長,我先回答你最後一個問題吧,你說的那種材料,江大碳納米材料研究中心已經制造出來了,目前我們正在進一步趕緊這種材料的生產工藝,以期能夠對其進行大規模量產。”

李慶山微微一愣,有些不可思議地看着龐學林道:“龐院士,你這是在開玩笑?”

龐學林淡淡笑道:“你看我像是在開玩笑的樣子嗎?”

“這怎麼可能?”

龐學林微笑道:“那種材料,被我們命名爲飛刃材料,它由一萬跟高強度的單壁碳納米管纖維束縛而成,單根但管徑4~5納米的碳納米管,長度超過六十米,管身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缺陷。這種材料擁有廣泛的用途,不管是將其與樹脂融合,製造隔熱材料,亦或是作爲飛行器的承力部件,亦或是作爲電磁彈射軌道,都足以大幅度提高這些產品的性能。”

一時間,會議室內安靜了下來。

這時,另一名頭髮微禿的中年男子道:“龐教授,我是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楊博宇,就算你已經解決了材料問題,那其他領域的技術問題呢?比如超導直線電機中的高溫超導體,強迫儲能裝置中的大容量電容,還有超大容量的電源……可以說,這些產品的性能要求,比起我們當前最好的產品,都要高出一兩個數量級,這裡面的研發難度,可不是我們投錢就能解決的,有很多問題必須從理論層面取得突破,纔有可能得以解決,這裡面所需的時間,就不是五年十年的問題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去未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N-S方程第七十七章 靈感與閉關第十四章 乾杯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暗森林理論第五百零三章 帶上她的眼睛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啓新位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靈感第一百七十四章 引薦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係曝光第九十八章 見家長第六十七章 奧運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喪屍圍城第二百零一章 量子算法和物理實現第三十二章 綠芽與希望第五百零五章 乘波體飛行器第二百零九章 高古美天文臺第二百五十四章 石墨烯鋰空氣電池第七十六章 鬼門關第二百五十六章 你說了算第三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九十章 回憶第二百九十三章 柯頓·沃克第九十章 回憶第一百三十三章 掃地僧啊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點要求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同化病毒(保底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一路順風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理服人第五十七章 打賭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類還有希望嗎第四十七章 靈光乍現第四百零三章 失算第三百九十七章 實驗室第二百四十五章 面壁計劃聽證會第七十章 地球駕駛室第一百九十八章 漂流瓶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二百一十七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八十八章 乳燕投林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販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南極基地(保底第三更)第八章 異變突生第五百一十二章 發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愛因斯坦場方程第一百二十六章 鄉村教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年夜飯第二百一十一章 波塞冬第三百一十八章 對話(保底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壯心不已第七十四章 穿越小行星帶第一百四十五章 院士潛質第一百四十三章 Zhikov猜想第一百八十八章 乳燕投林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國史上最強博士論文第五百零七章 地球大炮工程第五十五章 編年史第六十八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零七章 蝦人文明第五十章 看電影第三百六十一章 生命星球第三百七十六章 諾獎的神助攻第三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一十章 艾麗絲來電第二百四十四章 物理學從來沒有存在過第一百七十四章 引薦第六十二章 救生氣囊第三百八十二章 失落的佩雷爾曼第三百零二章 技術難關第四百四十四章 設計方案第四百章 動態APT第九十九章 頒獎典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起航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事第八十八章 落日第四百五十八章 集成電路產業第一百三十章 走出大山第九章 系統獎勵第二百一十一章 波塞冬第三百八十章 頒獎典禮第二百七十九章 晚安第九十五章 論文選題第十五章 你好,莊顏第四百零一章 目標RNA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務完成第三百四十二章 懟!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沐卉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Zhikov猜想第二百九十七章 沃克到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忽悠個大佬回國第四百三十章 龐學林的條件第四百八十六章 迴歸現實第四百章 動態APT第十三章 回國第五百零二章 碳基芯片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暗森林理論第四百六十七章 門戶網站第二百九十五章 央視專訪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期刊
第二百六十三章 去未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N-S方程第七十七章 靈感與閉關第十四章 乾杯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暗森林理論第五百零三章 帶上她的眼睛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啓新位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靈感第一百七十四章 引薦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係曝光第九十八章 見家長第六十七章 奧運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喪屍圍城第二百零一章 量子算法和物理實現第三十二章 綠芽與希望第五百零五章 乘波體飛行器第二百零九章 高古美天文臺第二百五十四章 石墨烯鋰空氣電池第七十六章 鬼門關第二百五十六章 你說了算第三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九十章 回憶第二百九十三章 柯頓·沃克第九十章 回憶第一百三十三章 掃地僧啊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點要求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同化病毒(保底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一路順風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理服人第五十七章 打賭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類還有希望嗎第四十七章 靈光乍現第四百零三章 失算第三百九十七章 實驗室第二百四十五章 面壁計劃聽證會第七十章 地球駕駛室第一百九十八章 漂流瓶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二百一十七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八十八章 乳燕投林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販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南極基地(保底第三更)第八章 異變突生第五百一十二章 發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愛因斯坦場方程第一百二十六章 鄉村教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年夜飯第二百一十一章 波塞冬第三百一十八章 對話(保底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壯心不已第七十四章 穿越小行星帶第一百四十五章 院士潛質第一百四十三章 Zhikov猜想第一百八十八章 乳燕投林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國史上最強博士論文第五百零七章 地球大炮工程第五十五章 編年史第六十八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零七章 蝦人文明第五十章 看電影第三百六十一章 生命星球第三百七十六章 諾獎的神助攻第三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一十章 艾麗絲來電第二百四十四章 物理學從來沒有存在過第一百七十四章 引薦第六十二章 救生氣囊第三百八十二章 失落的佩雷爾曼第三百零二章 技術難關第四百四十四章 設計方案第四百章 動態APT第九十九章 頒獎典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起航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事第八十八章 落日第四百五十八章 集成電路產業第一百三十章 走出大山第九章 系統獎勵第二百一十一章 波塞冬第三百八十章 頒獎典禮第二百七十九章 晚安第九十五章 論文選題第十五章 你好,莊顏第四百零一章 目標RNA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務完成第三百四十二章 懟!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沐卉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Zhikov猜想第二百九十七章 沃克到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忽悠個大佬回國第四百三十章 龐學林的條件第四百八十六章 迴歸現實第四百章 動態APT第十三章 回國第五百零二章 碳基芯片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暗森林理論第四百六十七章 門戶網站第二百九十五章 央視專訪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