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

企業中同事之間相互稱呼時有時會用到“同仁”這個詞,這個詞遠不只是一個稱謂,它更揭示了我們人與人交往時應持有的同心同德、感恩互助的態度。彼此友愛、互相感恩、共擔責任是企業常青的三大支柱。員工因爲彼此友愛,纔會互助合作,因互助合作而互相感恩,因互相感恩而共同擔責,像戰場中的兄弟連一樣共進共退。奉行這種職業精神的企業,即便剛開始只是一個三五人的小團隊,最終也能成爲一個像微軟、IBM、聯想、海爾這樣的大型跨國集團。

很多優秀企業得以發展壯大,其背後原因究竟在哪裡?深究起來,是感恩文化和責任文化締造了這些企業。在這些企業中,感恩孕育和激發了員工的責任心,責任心驅動了執行力,執行力製造了業績,業績創造了價值,價值催生了利潤,利潤保證了發展,發展又爲企業凝聚了更多的資源和機會,更好的發展和更強大的實力使企業能夠爲客戶、員工、社會提供更好的回報……一切源於感恩,又迴歸於感恩,這就形成了“感恩—責任—財富”的價值循環。

提起中藥,許多人都不約而同會想到三個字——同仁堂。同仁堂是樂顯揚創建於中國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家藥店,歷經數代、載譽300餘年。

同仁堂歷經滄桑,“金字招牌”長盛不衰,在於同仁堂人注重把感恩與責任熔鑄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並化爲員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藥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系統。“質量”與“服務”是“同仁堂”金字招牌的兩大支柱,堅持質量第一、一切爲了患者是同仁堂長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歷代同仁堂人恪守誠實敬業的藥德,提出“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信條,製藥過程嚴格依照配方,選用地道藥材,從不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同仁堂不管炮製什麼藥,都是該炒的必炒,該蒸的必蒸,該炙的必炙,該曬的必曬,該霜凍的必霜凍,絕不偷工減料。像虎骨酒和“再造丸”炮製後,都不是馬上就賣,而是先存放,使藥的燥氣減少,以提高療效。

代顧客煎藥是藥店的老規矩,冬去春來,儘管煎藥崗位上的操作工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從未間斷,也從未發生任何事故。如在1985年,當時每煎一服藥就要賠5分錢,但藥店爲方便羣衆,把這一服務於民的做法堅持了下來。藥店每年平均要代顧客煎藥近2萬副,此舉深受患者和顧客歡迎。

同仁堂懷着一顆深厚的感恩之心,憑感恩和負責的企業文化擁有了一流的生產工藝技術,這是同仁堂經久不衰的源泉。

一個企業,如果不懂得對社會對顧客感恩,它的行爲就會受到種種誘惑,爲了儘可能地贏利,它肯定會在產品等諸多方面進行“盤剝”,最終傷害到顧客。這種目光短淺的牟利行爲可能會在短期內爲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但這是以自己的信譽爲代價的,最後受損害的還是自己。

愛是創造力和一切生命的源頭,真正能夠成就大事、青史留名的人無不是內心充盈着愛和責任,對生命滿懷感恩與熱愛。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中,我們無不感受到愛與責任的光輝。

大愛無聲,責任無言。唯有對社會感恩,對他人感恩,在實際行動中擔負自己的責任,才能將自己的愛心傳遞出去。如果每個人都認識到了擔負責任也是一種愛,是愛自己、愛他人,是對生命的愛,那麼,還會有誰不願意擔負責任呢?

感恩與責任:職業精神的源頭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爲什麼要工作?

我們在爲誰工作?

這麼辛苦地工作,究竟值不值得?

……

這些涉及人生哲學層面的追問和思索,不時會浮現在員工、管理人員和企業經營者的腦海裡,它們也是所有職場人士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那麼究竟什麼是工作,工作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曾經在美國費城的大樓上豎起第一根避雷針、有着“第二個普羅米修斯”之稱的富蘭克,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讀書多,騎馬少,做別人的事多,做自己的事少。最終的時刻終將來臨,到那時我但願聽到這樣的話,‘他活着對大家有益’,而不是‘他死時很富有’。”

活着對大家有益,這就是工作賦予我們的意義——它爲我們指明方向,指引我們排除生活中的種種引誘和干擾,朝着恆定的目標前進。如果我們能夠明確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對於他人的價值,我們就會從中發現無窮的樂趣。

有一個人,生下來就雙目失明。長大以後,他子承父業,開始種花。他從未見過花是什麼樣子,只聽別人說花是嬌豔而芬芳的,他閒暇時就用手指尖觸摸花朵、感受花朵,或者用鼻子去聞花香。他用心靈去感受花朵,用心靈繪出花的美麗。

他比任何人都熱愛花,每天都定時給花澆水、拔草、除蟲。盛夏時,他寧可自己曬着,也要給花遮陽;颳風時,他寧可自己頂着狂風,也要用身體爲花遮擋……

不就是花嗎,值得這麼呵護嗎?不就是種花嗎,值得那樣投入嗎?很多人對此不理解,甚至認爲他是個瘋子。

“我是一個種花的人,我得全身心投入種花中,這是種花人應盡的職責!”他對不解的人說。正因爲如此,他的花比其他所有花農的花都開得好,深受人們歡迎。

一個雙目失明的人能夠培植出嬌豔芬芳的鮮花,這是不是值得我們反思呢?工作對很多人來說,只是謀生和養家餬口的手段,或者僅僅是出於一種非做不可的理由:因爲職責的需要,因爲制度的約束,因爲習慣成自然……

事實上,工作是生命的饋贈,是天職,是使命。如果能夠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去幫助他人,爲社會創造價值,那麼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工作帶給我們的價值和成就,還能夠體會到工作帶給我們的內在幸福與和諧。

一位國際石油巨頭在回憶自己的創業經歷時說:“年輕時我爲老闆打工,我很感謝他能給我工作,要知道那時候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爲了感恩,我每天工作16個小時,兢兢業業,從不懈怠。這除了對公司有好處外,我個人的收益更大,這樣我就可以比別人多贏一些,更容易成功。”

付出總有回報,對於員工來說,感恩與責任不僅是爲人態度和做事智慧,更是能否獲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任何人都必須認識到,帶着感恩的心去主動做事,爲公司創造更大的業績,老闆自然會垂青於你,你獲取成功也就指日可待。讓我們來看看松下幸之助在他的回憶錄裡是怎麼說的。

那是我們的電池終於能夠售給N汽車公司的事,這件事前後花了五年的時間才成功。我獲悉承擔這次業務的是一位鍥而不捨的年輕人時,不禁熱淚盈眶。

整整五年的時間,他歷盡千辛萬苦,不斷走訪那家客戶,一再拜託對方“請採用國際牌電池”。有人一定認爲這樣做是他分內的事,但以他的年紀,能如此敬業,真叫人佩服。一般人吃一次閉門羹就放棄了。

我曾問過這位年輕人,是什麼原因能讓他如此鍥而不捨地對待工作。他說,日本現在處於經濟蕭條時期,很多工廠破產,很多工人失業,但是松下公司給了他工作,他對公司的栽培充滿了感恩,做起事來自然就兢兢業業,力求做到最好。

我覺得這位年輕人的回答很樸實,感恩和敬業是現在很多人缺少的,如果你想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擁有感恩和敬業的心,這不單是能讓你的事業長久的智慧,也是你走向輝煌的階梯。

後來,這個年輕人成爲松下公司市場策略本部的部長,他的工作一直很出色。

感恩和負責讓這個年輕人在工作中表現得非常出色,這並不是他的權宜之計,而是他真心實意的感恩之舉——爲了自己的事業常青,更爲了給企業創造高額利潤。

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在效率至上和業績爲王的時代,在日趨功利和浮躁的社會風氣中,讓我們牢記,感恩與責任是職業精神的源頭,讓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在愛的奉獻和責任的付出中閃光吧!

最強的能力是責任,最大的動力是感恩

著名武打影星李連杰在一次到長沙蔘加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節目錄制時,一直在強調“小我的世界”和“大我的世界”。在他看來,40歲以前,他是活在小我的世界中,賺很多錢,養孩子、養老婆;但是40歲以後,他是活在大我的世界中,社會需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用他的話來說——活着,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是責任讓我堅持下去。

在職場中只有承擔更多的責任,才能夠獲得更好地成長,內心才能夠更加豐盈和舒展。懈怠責任,就等於荒廢了生命。

負責的員工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他絕不會在還未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就事先逃避職責。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負責的人不管在哪裡,都不會無功而返。

爲了改變銷售慘淡的狀況,一位又一位負責人被派往南方市場。這家公司生產的產品雖然在華北市場取得了良好的業績,但是兩年過去了,被寄予厚望的南方市場卻始終沒有起色,被派出去的負責人一個又一個空手而回,並找出一大堆藉口爲自己辯解。雖然市場競爭很殘酷,但公司沒有放棄南方市場。後來,肖傑毅擔任了南方區的總裁,被派往上海。

到了上海,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挽救局面。但是該怎麼做呢?經過幾天苦苦思索,肖傑毅決定找一家實力雄厚的代理公司做突破口,徹底打開銷售局面。經過他多次的努力,代理公司終於同意試銷一段時間看看,得到這個好消息,肖傑毅立即取消削價銷售,在當地報紙上重新刊登大面積的廣告,重塑產品形象。

爲了開個好頭,肖傑毅親自帶領兩名得力干將,立下了不把產品銷售出去就不回公司的誓言。當天中午,代理公司送來了好消息,已經售出了20臺。接下來的短短一個月內,竟賣出700多臺。公司的產品在上海市場的佔有率也很快達到了30%。

在許多企業裡,都會有業務人員被派往外地開拓新市場,如果都如肖傑毅那樣負責,想盡辦法爲公司創造業績,公司又怎麼能不取得好成績呢?可以說,責任是一個員工最大的能力。負責的員工知道多做一些,多付出一些精力和時間,他們不管身處何地,都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開創新局面。

實際上,對工作負責來源於我們對工作的感恩態度,感恩之心不僅能激發我們最大的潛能,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在我們身邊,總是有那麼一些人沉溺在灰色的心態中,對一切事物都感到不滿。心存感恩的人,會朝氣蓬勃,豁達睿智,好運常在,遠離煩惱。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身邊的人和物,我們會突然感到原來世界是如此美好。懷着感恩的心,我們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李潔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曾就職於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與她相處過的同事都對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勞留有深刻的印象,幾乎每一個和她相處過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有人不解,問李潔有什麼和人相處的秘訣。

李潔微笑着說:“一切應該歸功於我的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教導我,對周圍任何人的賦予,都應該抱有感恩的心態,而且要永遠銘記,要使自己儘快忘記那些不快。

“我幸運地獲得了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雖然上司對我的要求很嚴格,但在生活方面對我很照顧。所有的這一切,我都銘記在心,對他們心存感恩。

“我一直帶着這種感恩的態度去工作。我深切體會到,感恩其實也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一切都美好起來,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會很快過去。我總是工作得很順利,大家都很樂意幫助我。”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感恩不是愛耍小聰明者的“職場把戲”,而是員工最高的“職場智慧”。

一個人即使沒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你懂得感恩,以負責的態度去做事,同樣會獲得人們的尊重。即使你的能力無人能比,如果沒有基本的職業道德,也一定會遭到社會的遺棄。有關專家表示,許多知名企業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看重的並不是成績單上的分數,而是他們是否懷有感恩之心、是否具備責任意識。

將感恩化爲奮進的動力,責任則能提升工作的能力。感恩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品質問題,它更是一種動力,一種攻略,一種獲取能量與成功的途徑。懂得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有着正確的認識。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真正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才能正視錯誤,互相幫助;在感恩的氛圍中,才能成就生命和事業的輝煌。

不管什麼時候,如果我們把感恩融入到所從事的工作當中,那麼我們的工作責任心就會被點燃,這項工作的質量也會立即得到改善,數量將大爲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勞感則會相對地大量減少。

最強的能力是責任,最大的動力是感恩。千萬不要小看了感恩和責任的力量,這是一種追求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更是學會做人做事、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

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1章 前言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1章 前言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
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1章 前言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1)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6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3)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1章 前言第3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2)第2章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人生的必修課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責任·成長: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1章 前言第5章 責任沉澱在感恩之人的靈魂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