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

果然,安南人沒有再敢回東南角來。等蕭浪帶着部下走進去的時候,毗城東南角的這塊地方已經被燒成一片焦土。到處都散發着難聞的氣味蕭浪不禁皺了皺眉頭。

這一仗,蕭浪先殺降卒。又不斷進進退退。將所有安南守兵全部誘使出來之後,這才採用焚城之術,七百兵打破一千五百敵人在戰場上小試身手,令衆人刮目相看不過對於蕭浪來說,這卻沒有什麼可以高興地地方,他期望的是,最低也要指揮幾萬人的大軍團在戰場上馳騁縱橫,纔不負了自己肚子裡的,滿腹才華。

才佔住毗城一角,蕭浪立刻把部下召集了起來,對他們說道:“剛纔我殺了那麼多人,你們這些安南降卒想必不服,不過我蕭浪也不會虧待你們。此時毗城已亂,你們可趁勢殺進殺人、放火、搶劫,你們想做什麼都可以!總之給我把毗城弄得越亂越好。每燒一間房子,賞一兩紋銀,每殺一個安南人,也賞紋銀一兩搶到東西全部歸你們自行處置!”

登時,那些本來心中大是不滿的安南降卒齊齊爆發出一陣歡呼,哪裡還用蕭浪下令,轟的一下都四散跑開,這些個安南當兵打仗不行劫掠起來卻甚是在行,蕭浪的這道命令。當真讓他們如魚得水。

“還有你們。”蕭浪指着借來的那一百名漢兵說道:“我一會讓通譯教你們安南話,你們分散開來以五人爲一組,在城內大叫‘漢人破城了’,多備我軍旗幟在毗城四處張揚,毗城守軍軍心必亂!”

“大人!”帶隊的一名南征軍軍頭說道:“我們只是陶大人暫時交由大人使用,不歸大人監製,一切行動,需得陶大人允許纔可!”

蕭浪冷冷地說道:“既然交我使用,自然由我調度,此時局勢大好,若是兩邊報告,豈不耽誤軍情?有不服我調度者,殺!有臨陣不前者,殺!”

那軍頭無奈,只得士兵分開,依着蕭浪地話分頭行事。

此時城外陶亮見東南角已被打通,立刻將兵力分成兩撥,自己帶主力強攻正面,陳中建帶兩千人火速馳援東南角方向,由此入城。

毗城安南守將黎武號稱安南國王陳日值三大猛將之一,當日蒙古兵侵入安南,正是他率領部下與蒙古人一番血戰。雖然戰敗,卻殺了蒙古人的兩名將軍名聲威鎮安南。蒙古大將兀良合佔在打敗安南之後,曾命老國王陳日盟交出黎武,但陳日盟寧可鑄出一具和黎武一樣高的金人,並以明珠做爲雙眼。美玉做爲耳鼻獻上,以代黎武之命,這才保下了這員猛將。

陳日烜登基後,更加器重黎武,把安南糧草重地交給了他來把守。

此時東南角雖破。黎武卻不害怕,把所有兵丁集中在一處,拼死擋住漢軍正廝殺激烈間,忽然毗城內到處都燃起火光,安南人的呼聲喊聲響成一片,城裡又處處都在大叫“漢人破城了漢人破城了!”

黎武厲聲說道:“我賞在,漢人焉能破城,此必是奸細亂我軍心,爾等不可慌亂!”

但安南衆軍卻驚疑不定,他們各有家眷住在城內一旦城破,那漢人中有名的“屠夫”陶亮豈是好惹的?就在此時,毗城內忽然漢人軍旗招展,站在高處滿眼都是旌旗舞動,這不是破城又是什麼?

“弟兄們,城真的破了,想活命地快跑啊!”不知哪個安南兵叫了聲,頓時兵器聲叮噹響成一片,幾千個安南兵竟轉眼跑得乾乾淨淨黎武長嘆一聲,這些部下都是才招募不久地,視打仗有如兒戲,若是當年自己的那一萬名部下沒有被蒙古人打敗,此時還在。焉能如此?

“將軍,不行了,快跑吧!”黎武的親兵看到如此,驚慌失措地說道黎武嘆息着道:“我受三朝國王厚愛,今日國王把毗城交我。此乃我軍糧草所在命之根本,既然毗城已破,我有何顏面去見國王?只得死戰以報!你等且去,就說漢軍人數不多,又是遠道而來,久戰必有疲態只需整點士兵,或與漢軍決戰,或以遊擊騷擾,漢人必敗!”

親兵還想勸說,卻見黎武揮了揮手,幾個親兵知道將軍死意已決都不再做聲,四散逃開,保住自己性命要緊。

陶亮輕易攻下毗城,心中大喜,盡點大軍進城,也不救火也不整頓地方只派人看護住糧草存放之地,不許任何人接近。

“將軍我們圍住了毗城主將,那老傢伙瘋的很,還在和我們的士兵拼命!”陳中建策馬過來說道。

陶亮心中好奇,在陳中建的指引下,來到一塊平地,果然看到十幾名部下困住了一個六十多歲的安南將領,這人拿着口大刀,勢若瘋虎一般,只把刀在身子周圍輪開。漢兵不能近身,倒被他傷了兩個。

“這人是毗城守將黎武是安南國王陳日值座下三大猛將之一,當年曾經和韃子打過一仗,還殺了韃子的兩個將軍,頗有一些名氣”有認識他的通詩對陶亮說道。

“猛將?”陶亮鼻子裡冷冷哼了一聲,從馬上跳下說道:“全部讓開,讓本將來親自會一會安南小丑的猛將!”

漢兵閃開一條道路,黎武看到漢人主將親來,心中大喜,心想只要殺了漢人主將,自己這條命也沒有白死,他手中這口刀在安南少逢敵手,最是自信,當下大吼一聲,就向陶亮一刀砍下。

黎武又怎想地到安南人井底之蛙,這些個刀法在漢將眼裡不值一提。那陶亮銀槍盪開他的大刀,只是覺得手中有些沉重,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出奇之處。槍影閃動。只在黎武身前亂晃。那黎武幾時見過如此絕妙的槍法,心中大驚,腳步不停後退。

戰了幾合。黎武手中刀略慢慢了一慢,卻被陶亮看準空子,一槍紮在黎武胸口,黎武未吭半聲倒地而亡這“安南三大猛將”之一,在陶亮手下沒有走過數十招,就喪命在陶亮槍下。

陶亮上前一步,拔出寶劍,斬下黎武之手,翻身躍上戰馬,高高將頭顱揚起。

“漢軍威武,漢軍威武!”那些士兵被主將之勇猛震驚,登時瘋狂地爆發出了一陣陣歡呼。

此番攻佔毗城。幾乎是兵不血刃,其中蕭浪功勞最大他只以七百降兵,先破東南一角接着又派人大亂毗城守軍軍心。其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首次展現在了衆人面前。

不過那些安南降卒進城之後的瘋狂,卻也讓人大開眼界他們殺起自己人來,強姦自己同胞地那股瘋狂勁,簡直就象和那些同爲安南一種之人有着刻骨深仇一般。

整個毗城都處在了一種瘋狂之中,安南降卒紅着眼睛,揮刀砍死一個個同胞,又把女人從房子裡拖了出來,當衆姦淫這些舉動,讓漢兵看得目瞪口呆,從來沒有聽說哪個種族的人,能對自己同胞下這種慘無人道狠手,戰場上倒不見得他們有多麼英勇。

這樣的瘋狂持續了整整一天,才漸漸平息下來。整個毗城。被殺一千餘人,大半個毗城都被燒燬。若不是陶亮因爲擔心這樣會危急到糧草所在之地,只怕毗城滿城都要被毀。

其後陶亮將毗城倖存者中,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人全部強徵入伍,共得兵兩千餘人,都歸入了蕭浪麾下,並親自給這支部隊起名爲“蠻營,”以蕭浪爲蠻營統制。

不過雖然自從登陸安南以來,南征大軍一路得勝,但卻並未遇到安南真正主力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安南實力並不如表面上的那麼弱小,光是安南地附庸國占城,就號稱擁兵二十萬況且安南氣候多變,地形複雜真正的惡仗、硬仗還沒有開始。

隨後,坐鎮泉州地王競堯又給陶亮送來了親筆信,信中告訴陶亮一定要千萬小心謹慎。南征大軍只有一萬,雖然能驅使當地蠻人爲前驅,但蠻人最不可信。一旦有失。南征大軍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王競堯的擔憂是有道理地。因爲在他所知道的歷史上兵鋒強大如蒙古人,前後四次討伐安南,除了第一次打勝了,其餘三次卻遭到慘敗。十幾萬精銳大軍,無數韃子中的名將都葬身在安南戰場就連統兵大將,忽必烈的兒子,曾立下無數戰功的鎮南王脫歡,也因爲屢次敗於安南人之手,而被惱羞成怒的忽必烈貶到揚州,終身不準進朝一步。蒙古人在安南地損失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其實,安南這隻“耗子”之所以能擊敗元朝這隻“大象”巨無霸,無非是地形、氣候起了決定性因素,和他們的戰鬥力卻沒有什麼關係。

接到了王競堯信地陶亮陷入沉思之中,他必須要想出萬全之策,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敗安南畢竟南征大軍的目標,並不僅僅侷限在一個安南還由太多地地方需要征服!

第四百十章 火燒占城第二百零一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八十一章 奉旨擒賊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四百零六章 殘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二百十一章 開國公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五十七章 陳墅血戰 (六)第三百零三章 新變化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二百八十五章 泄密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二百二十章 衝營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滅 (下)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兒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十四章 皇帝的用人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劉燚神仙丸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四百六十一章 殲滅殘元第二百九十三章 密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四章 都頭大人第一百章 將軍不惜斷頭死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殲滅戰 (四)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十二章 平生無憾第四百章 兵臨泉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血洗管川郡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蘭西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宴風雲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從林蔭茨到堪撒培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七十三章 議取泉州通知一則:向蜘蛛默哀......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二百九十七章 滿室生春第三百六十六章 破綻第一百八十八章 王后第三百零二章 將軍們的婚禮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四章 馳援泉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染羅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揭發第一百九十七章 升龍兵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一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四百五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二百六十五章 吞蝗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滅 (下)第一百零一章 援軍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又見劉謹坤第二十六章 新軍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二百四十五章 崔斌夫婦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買糧第四百九十一章 決戰正式開始第八十三章 奇怪的勤王第二十五章 倖存者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五十九章 紙城鐵人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鉤心鬥角第四百七十一章 鐵殘陽的士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蛀蟲!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二百零六章 向前,向前!第二百零六章 向前,向前!第一百五十九章 滅亡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三百九十章 釋罪第二百十五章 壯哉中華第四百十八章 金色的太陽
第四百十章 火燒占城第二百零一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八十一章 奉旨擒賊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四百零六章 殘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二百十一章 開國公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五十七章 陳墅血戰 (六)第三百零三章 新變化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二百八十五章 泄密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二百二十章 衝營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滅 (下)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兒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十四章 皇帝的用人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劉燚神仙丸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四百六十一章 殲滅殘元第二百九十三章 密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四章 都頭大人第一百章 將軍不惜斷頭死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殲滅戰 (四)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十二章 平生無憾第四百章 兵臨泉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血洗管川郡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蘭西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宴風雲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從林蔭茨到堪撒培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七十三章 議取泉州通知一則:向蜘蛛默哀......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二百九十七章 滿室生春第三百六十六章 破綻第一百八十八章 王后第三百零二章 將軍們的婚禮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四章 馳援泉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染羅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揭發第一百九十七章 升龍兵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一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四百五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二百六十五章 吞蝗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滅 (下)第一百零一章 援軍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又見劉謹坤第二十六章 新軍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二百四十五章 崔斌夫婦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買糧第四百九十一章 決戰正式開始第八十三章 奇怪的勤王第二十五章 倖存者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五十九章 紙城鐵人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鉤心鬥角第四百七十一章 鐵殘陽的士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蛀蟲!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二百零六章 向前,向前!第二百零六章 向前,向前!第一百五十九章 滅亡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三百九十章 釋罪第二百十五章 壯哉中華第四百十八章 金色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