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立蒙學以徵天下之士

當天下間都在盛傳着李顯宗人府割袍以書天下奇文,並且是一出就是六部,並且部部都還是經典時,這一出割六袍而出奇書的典故就被後繼而來的天下士子們視爲美談,並能以刀而割長袍而書文以爲榮耀。

當然,這若是割了袍後寫下的文章太臭,那是要招到天下人唾罵的,因爲這割袍而書,已經是成爲天下士子們的一種不成文的規矩,一種美談,誰要是敢破壞了,自然是要遭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的。

當然,李顯和李豐,楊允他們,卻並不知道就他們在那宗人府後花園裡頭的那一出,能被後來的天下士子們給傳得如此玄乎。

此時的李顯,在解決了蒙學讀物之後,自然就是下定了決心要去實施的了,他從來就不是個喜歡拖泥帶水的人。

更何況這一回兒,還是拖上了大秦國裡原來的五位老大人,現如今大秦國的聲望最是高隆的五位。

在翰林院側先是立了個國子學監,下昭由宗人府的李豐出任這國子學監第一任監院,而其它如楊允,伍瑜,袁煥,甚至是樑鎮,李顯也掛而把他給扔進了這國子學監,讓他們任了個副監的職責。

這五位老大人再一次出馬,那是不得了了,整個大秦國裡一時間差不多都沸騰了起來。

平常裡揹着人做了許多壞事的大官兒,這會兒也是夾緊了屁股,半點也不敢再有所異動,而原本一些膽小怕事兒的官兒,這會兒更是直接就縮在家裡不敢出門了。

不爲什麼,因爲他們怕啊。

眼前這五位老大人,只要他們往朝堂上那麼一杵,別說是一些大官了,便是當朝的六部尚書,這五位老大人,只要他們張張嘴,說誰不合適,讓他給下來,保證明天,參這位仁兄的摺子一定能堆滿整個御書房。

這就是他們的能力,或者說是他們的人脈。這就是他們的恐怖之處。

國子監的成立,那完全是沒有問題的,而另一頭,李顯又着把那除了三十六計之外的其它五部書版,全部送入工部,着那孔慎尋得來將作坊人以實木日夜雕刻這些字體,準備着大肆印刷。

而在另一邊,又去尋問那青幫麻爺處的紙張出產進度。

畢竟雕個五部書,總共也沒有超過六千個字,而且裡面還有小半以上的字都有重疊的,只要先期擺好,操作得當,想要很快印出第一本書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現在要操心的,反倒是紙的出產進度問題,畢竟這第一缸紙,還需要經過在清水裡發酵,然後再經過成型,焙曬等工序,想快也是快不起來的。

只是好在麻爺也是位有心人,當初在接了李顯的命令之後,回頭就讓手下挖了數個大坑,又收了些嫩竹來,扔進了這窖子裡頭。

十來天時間,這一缸子漿糊,也就差不多可以邊撈了,而後再就是定型加焙曬的,待到李顯傳得來第三次問話時,麻爺終於是把數張面色發黃,粗糙得不像話的紙給送進了王城裡去。

看着這一小堆紙,李顯暗自皺了皺眉,就這種質量的紙,若是用手寫的話,那倒是沒問題,可是若是用上活字印刷術,那墨水在不好控制的情況下,還是那麼小的一個字,保證是一印一個糊的。

不過,這紙張送得來,倒是可以先讓工部裡那些人先試試手再說。

這邊把紙先着人送到了工部,李顯又讓海大付回話給麻爺,讓他把這紙再做的精細些,順便的還讓海大付帶了副剛雕出來的《弟子規》的雕板,告訴了他用法後,確是要讓青幫裡組織着去印這一套《弟子規》了。

畢竟上回是李顯催得太急了些,所以出的紙質量上當然是不怎麼好的,而那窖子裡的青竹漿糊在經得小半個月的發酵後,本身就已經算是完全發酵成功了,然後再按着工序去做,雖然說還是不能讓李顯滿意,但在活字印刷上,那絕對是沒有太大問題了。

五部蒙學啓蒙讀物都正在以加倍的速度在刊印裝訂成冊,而國子監也是正式的成立並運營了起來,按着李顯的要求,以監院首李豐爲首,其它楊允,伍瑜,袁煥,樑鎮四人爲輔,共同努力,發封天下,只要是稍有名氣之輩,他們都會或去書信,或着下人以重禮相邀而至這國子監裡,成爲國子監的一員。

李顯給國子監的要求也很簡單,每個進入這國子監裡的人,在互相交流並提高自身學問的同時,李顯希望這些名士們,能做出一些自己的文章出來。

這些,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了,而接下來李顯所頒發的一布昭令,不說是整個大秦國,就是連這整個天下間,亦是更着震動起來。

大秦武穆元年夏六月初六,旺日,大秦武穆王李顯下昭,定全大秦六州八十一郡共計有五六百個縣之地,縣皆設蒙學一所,郡內設官學,凡年滿七歲者,不論男女,皆要入蒙學就學,所有入學者皆免費,並可在蒙學處就餐,而若有不逮者,必以誤國罪論處。

接着又李顯又下昭,招天下有識得賦論者,入蒙學以爲童子啓蒙,位同縣民曹從事,可見縣令而不拜,領佚俸百石。

這兩條昭令一出,整個大秦國的農家寒門子弟們,那可就興奮了。反正去了還能混個免費的午飯吃吃,再說不去還得論罪,誤國罪啊,那可是要殺頭的大罪啊,誰敢不從。

而同樣的,李顯下昭徵天下有識星賦論者入蒙學以爲童子師這事兒,也是令這天下間諸多識得幾個大字的人開心不已,位同縣民曹從事啊。那可是正經的副九品官。雖然只是九品中正制裡的最底層,可那也是個官啊,更何況,還能領佚俸百石。

一年一百石白花花的大米啊,折算成銀錢那就好幾百兩了,好幾百兩銀子,這在鄉下破地兒,那就是個土財主啊。

這等好事兒,自然是讓一些識得幾個大字,可是又苦無上進之路的讀書人們,看到了希望了。

一時間,各地縣衙內,那是應者雲急啊,甚至後來發展到就秦國周邊諸國裡的士子聽得李顯給的這麼好的待遇,也都偷偷地跑過來在秦國這裡任職。

李顯自然是不會在意的,他還巴不得是來得越多越好,多多才益善不是,最好是能讓周遭敵國裡所有的讀書人全跑到咱這邊來當官,那才叫好事呢。

~~~~~~~~~~~~~~今天在這裡要好好感謝一下古拉依爾亦夢大大,謝謝你的提議,呵呵……從明天開始早上八點,中午12點,晚上八點,連續三更……若有花花,票票什麼的送上,再另行加更……哈哈

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七十回 刺(三更到,求收藏)第九十回 同化要從血緣開始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十八回 想要掙錢,官商合營纔是王道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七回 引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十回 第一次慘敗第九十回 同化要從血緣開始第二十九回 董家,讓他有多遠就滾多遠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三十四回 驍騎營的怒吼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四十二回 威第二十六回 民爲重,君爲輕第三十八回 英雄末路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五回 矛與盾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七十一回 蕭子離夜謀陰平關第十五回 所謂的分蛋糕事件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第二十六回 立蒙學以徵天下之士第九十一回 章邯密議取鉅鹿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二十五回 國子監第三十五回 連環計之樹上開花第一二七回 將相和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八十五回 孺慕之情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五回 兵馬制第一回 三年第七十七回 武穆王的衣冠冢第五十八回 吉利出招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一二九回 吾當收盡天下英才矣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九十四回 失望的李顯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十六回 何以解憂,唯良才也第四回 情何以堪(求收藏)第一三零回 驚世之言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求支持,求包養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求支持,求包養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三十九回 騎賽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一一三回 李牧說秦人第九十五回 一力降十慧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四十八回 麻九的強人劫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二十三回 以汝之血祭蒼生第二回 國之大喪上架感言第七十四回 絕間第九回 逼蛇出洞
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七十回 刺(三更到,求收藏)第九十回 同化要從血緣開始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十八回 想要掙錢,官商合營纔是王道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七回 引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十回 第一次慘敗第九十回 同化要從血緣開始第二十九回 董家,讓他有多遠就滾多遠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三十四回 驍騎營的怒吼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四十二回 威第二十六回 民爲重,君爲輕第三十八回 英雄末路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五回 矛與盾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七十一回 蕭子離夜謀陰平關第十五回 所謂的分蛋糕事件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第二十六回 立蒙學以徵天下之士第九十一回 章邯密議取鉅鹿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二十五回 國子監第三十五回 連環計之樹上開花第一二七回 將相和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八十五回 孺慕之情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五回 兵馬制第一回 三年第七十七回 武穆王的衣冠冢第五十八回 吉利出招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一二九回 吾當收盡天下英才矣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九十四回 失望的李顯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十六回 何以解憂,唯良才也第四回 情何以堪(求收藏)第一三零回 驚世之言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求支持,求包養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求支持,求包養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三十九回 騎賽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一一三回 李牧說秦人第九十五回 一力降十慧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四十八回 麻九的強人劫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二十三回 以汝之血祭蒼生第二回 國之大喪上架感言第七十四回 絕間第九回 逼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