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

黑衣老僧姓楊名太歲,生於東越頂尖士族楊氏,自幼好學,淹博百家,十三歲剃髮出家,通讀儒釋道三教典籍,尤其擅長陰陽術數,雖是僧侶,卻師從清虛宮道士學習道門方術以及兵家學說,二十四歲遊歷龍虎山,被大真人齊玄幀相面以後一番喝斥,楊太歲不怒反喜,後被舉薦入京侍奉太子,再爲已故皇太后誦經祈福,主持皇家永福寺,輔佐先皇問鼎江山,期間收大內巨宦數人做菩薩戒弟子。

天下大定,喜穿黑衣的老僧婉拒國師頭銜,在永福寺潛心鑽研佛法,早已與家族斷絕關係,更與當朝權貴沒有絲毫牽連,西壘壁下,曾力勸徐驍不殺碩儒方孝梨,最終無果,傳言與徐驍割袍絕交,近十年感慨禪門法統混亂宗旨不清,創相圓說,著《八宗原義》《闢妄救略經》等,唯獨不參與任何佛門爭辯,自號“不僧諍老人”,有輔國建業之功,卻甘於寂寞,只是擔當太子太孫等龍子龍孫的輔讀,三年前辭去永福寺主持與皇宮主錄僧,獨行大江南北,神龍見首不見尾,今日出現在太安城,爲的只是護送北涼王進京,不過人屠徐驍見到黑衣老僧後,執意要步行入城,纔出現這一幕,徐驍與他並肩前行,行往宮門。

一身富家翁打扮的徐驍雙手插在袖口中,在京城主軸道上閒庭信步,笑呵呵道:“楊太歲,聽說你收了個閉關弟子,跑去上陰學宮?我可事先說好,玩鬧歸玩鬧,真惹出大事,到時候你我都別插手護犢子。還有,符將紅甲人是你徒弟使喚去的吧?下不爲例。我很好奇當年符將紅甲人早已被你的菩薩戒弟子韓貂寺卸甲剝皮,怎麼這會兒就多出了五具符將紅甲?你這老禿驢,做的什麼陰險打算?咋的,還跟我鬧彆扭?你這小雞肚腸,跟娘們一樣,不就是當年沒答應你不殺那六百號讀書人嗎?咱倆好幾十年的換命交情,說不要就不要了?”

黑衣僧人古板道:“都不關我的事情。”

徐驍眯眼打量着多年不見有些陌生的京城氣象,撇嘴道:“給我透個底,那小子是不是那位的私生子?要不然他哪能從韓貂寺手裡得到符將紅甲,又哪能讓韓貂寺這隻人貓低眉順眼當個奴,”

老僧皺眉,本就凶神苦相,愈發猙獰,不怒自威,行走於人山人海的鬧市,但在老僧的帶路下,無人可以靠近他和徐驍身邊,如滑魚遊於水草。

徐驍笑道:“禿驢不否認,我可就當得到答案了。”

黑衣老僧依然不解釋不辯駁,心境古井不波。徐驍打趣道:“楊太歲啊楊太歲,有些時候挺佩服你的,伴君如伴虎,你只要再活個二三十年,便有望輔龍三朝,個個都樂意把你當菩薩,再瞧瞧龍虎山,爲了鞏固國師地位,無所不用其極,有個老傢伙拼去兩甲子陽壽不要,連逆天改命都用上了,你呢,啥都不做,整天吃齋唸佛,嫌京城悶了,就出城走一走,這纔是神仙過的日子。禿驢,什麼時候去見見我長子鳳年?他跟我不一樣,信佛,說不定你們談得來。”

老僧搖了搖頭,輕聲提醒道:“到了。”

道路盡頭,可見正南皇城大門。

當朝按律十日一早朝,只是早朝已始,徐驍來得稍晚了,門外只停有車馬家奴,見不到任何一位朝廷顯貴。

這扇皇城第一門,三闕,巨檐重脊,左右各有白玉獅、下馬碑一對,門上掛有開國大學士所書楹聯一幅,“日月光明,山河雄壯”。門北左右廊房一百一十間,號稱千步廊,連檐通脊,拱衛保和殿,即百姓嘴中的金鑾殿。

黑衣老僧楊太歲嘆氣道:“你就這般衣着去上朝?”

徐驍笑道:“我去馬車上換身衣服,在北涼沒機會穿,這些年養尊處優,胖了許多,不知道合身不合身,如果穿不下就麻煩了。”

老僧一臉罕見頭疼無奈的表情。

徐驍哈哈大笑,走向一輛只剩幾位王府貼身扈從的馬車,王旗麾下鐵騎自然不能帶到這皇城牆根下,成何體統。黑衣楊太歲沒有動身,依然站在門外百丈處,神情蕭索。當年,他還是個求功求名的僧人,徐驍便已帶着六百黑甲闖出錦州,他爲先皇出謀劃策,徐驍爲先皇做先鋒,一文一武,相得益彰,那時候,先皇視他們二人如左膀右臂,曾在那扇大門裡一同爬上保和殿飲酒,月夜下一起談亂天下大事,徐驍讀書不多,總會被他們逼着吟詩,粗糙俗氣,次次都被笑話,醉酒以後便肆意橫躺,誰枕着誰的胳膊,都無所謂,最後一次相聚,是徐驍滅西楚回京受封大柱國,只是相互言語,再無當年的肆無忌憚。那以後,他便不再參政,只談禪與詩。

再之後,他被先皇授意與徐驍喝一場離別酒。

這才使得那位清奇女子獨自入宮,一劍白衫。那以後,他便再無顏面去見徐驍。

徐驍離馬車沒多遠,一駕馬車奔馳而來,駕車馬伕一頭汗水,徐驍擺手示意槍仙王繡的同門師弟韓嶗山不要上心,側身堪堪躲過兩匹高頭大馬的馬蹄,只是示意一位王府豢養的高人去車內拿一件早就準備好的外袍,準備穿上好入宮早朝。

只是應了那句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徐驍對於馬車衝撞沒有介意,那權貴府邸出來的馬伕卻嫌這駝背老頭兒礙眼礙事,當作是朝廷裡哪位官員的不長眼家奴,車內主子本就因爲身體有恙耽誤了早朝時間,一路催促得厲害,連累他捱罵無數,心情當然糟糕透頂,一怒之下就揚鞭砸人,徐驍笑了一下,沒有任何動作,韓姥山便抓過馬鞭,將馬伕扯下,一腳踩在胸口,喀嚓一聲,直接踩斷了兩根肋骨。

馬車上走下一位身穿四品雲雁文官朝服的中年儒士,見到家僕慘遭橫禍,勃然大怒,再看那老頭兒面生得很,顧不得斯文,破口大罵,大體是在怒斥誰家的下人膽敢在皇城外驕橫行兇,指着徐驍鼻子要他報上府上官員的名號,等下上朝就要親口向皇帝陛下彈劾,氣焰熊熊。

這位儒士身居四品,與州牧同階,太子左庶子,是讓人眼紅的東宮清貴位置,這還不止,他父親劉彬忠是東閣大學士,兩朝重臣,本朝文官勳貴極點便是三殿三閣,東閣雖說位居末尾,但三殿三閣並未授滿,加上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總共只有四個,劉彬忠身爲四人之一,可謂榮貴非凡,加上他哥哥劉體仁是銀青光祿大夫,父子三人同朝爲官,傳爲美談。若非如此,他也不敢在皇城門外便隨便放話要彈劾,畢竟能夠參與早朝的官員,都不是尋常人物。

徐驍看着這位四品太子左庶子在那裡唾沫四濺,一笑置之,一名扈從拿着包裹躍下馬車,解開後路出朝服一角,那劉家儒官瞥了一眼,下意識愣了愣,眼前這老頭兒還是當官的不成?可文官武將,沒聽說有這等樣式的官服啊?天底下,官服遠比府邸規模要更不得“僭用”,一旦被揭發坐實,便是入獄發配的下場。當包裹徹底打開,姓劉的東宮左庶子便徹底瞪大眼珠子了,蟒袍?那是一件藍緞平金繡五爪蟒袍?!

蟒衣,自古便是象龍之服,與九五之尊所御龍袍相肖,但減一爪。與龍袍一般繡“江牙海水”。本朝明言唯有親王可繡九蟒五爪,唯有皇族可用明黃金黃以及杏黃顏色,龍蟒有彎立水、直立水、立臥三江水、立臥五江水、全臥水五種姿勢,哪一級該用哪一種姿勢又有嚴格規定,又以全臥水最尊,譽爲團龍。

姓劉的眼睜睜看着那老頭在下人服侍下穿上蟒袍,嚥了咽口水。

團龍蟒衣。

九龍五爪,甚至比較大將軍顧劍棠還要多一爪!藍大緞質地,這說明並非皇室宗親,是異姓王?

扳指頭算一算,王朝有幾位異姓王?!

那老頭披上王朝上下只此一件的蟒袍,擺明了是要上朝的架勢,更有甚者,除了穿了這一襲可怕蟒衣,他還接過了一柄刀。

誰可佩刀上朝?!

姓劉的就算是個白癡,也知道眼前老頭是誰了!

北涼王徐驍。

駝背老頭穿上華貴扎眼的蟒衣後,佩北涼刀徑直走向皇城南門。

那位左庶子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再沒有上朝的想法了,就是在那裡死命磕頭,石板上,磕出了一灘血跡。

一身蟒袍的徐驍走入皇城。

城門孔洞有些昏暗,走出以後,人屠遮了遮溫煦陽光,眯眼遙望向那座大殿。

身前身後兩排校尉齊齊跪地。

太監一個個如臨大敵,依次扯開嗓門大喊:“北涼王上殿!”

這位駝背老人,微瘸着緩行,似乎一點不顧及那邊有有皇帝陛下、有首輔張鉅鹿、有大將軍顧劍棠、有滿朝文武在苦苦等候。

他默數着步數,終於拾階而上,回望城門一眼,笑了笑,自言自語道:“老了。”

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09章 一張書頁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33章 劍鞘即冢!誰可匹敵?第63章 得道第60章 半寸舌第118章 酸菜和十一第211章 你們這一劍第46章 魚龍混雜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17章 說與山鬼聽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32章 火候第41章 霧滴(下)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296章 我徐鳳年在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第123章 一刺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85章 戾氣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21章 前輩晚輩第253章 入門第60章 半寸舌第188章 賭氣第158章 惡讖第60章 笑話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134章 書生飛劍俠客行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第150章 要走了嗎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07章 揮手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65章 胃口第67章 隱相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23章 桌上皇帝兩字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146章 太安城兩笑兩白衣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51章 酒裡有殺氣第41章 大亭鎮壓老妖怪第52章 白馬出涼州第91章 吃紅薯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99章 大醮大潮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219章 北涼四戰(上)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358章 如今江湖亦有癡人第61章 淚水第12章 求死之人殺等死之人第139章 喝喝喝最終章小二上酒第51章 借繡冬,給走狗第192章 慢慢來第202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下)第77章 先手五十第106章 疼第401章 沒有木劍的溫華第129 師父和草鞋第87章 去洛陽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36章 天上劍仙三百萬,遇我一柄北涼刀第169章 珠簾,鐵甲(中)第357章 姑娘好刀法第57章 驕兵南下第65章 胃口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126章 收刀第4章 六王入京第101章 雨中第四魔頭來,雨停第三劍仙來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45章 雪中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6章 走一個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6章 最好真好第9章 雪中刀
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09章 一張書頁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33章 劍鞘即冢!誰可匹敵?第63章 得道第60章 半寸舌第118章 酸菜和十一第211章 你們這一劍第46章 魚龍混雜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17章 說與山鬼聽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32章 火候第41章 霧滴(下)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296章 我徐鳳年在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第123章 一刺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85章 戾氣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21章 前輩晚輩第253章 入門第60章 半寸舌第188章 賭氣第158章 惡讖第60章 笑話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134章 書生飛劍俠客行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第150章 要走了嗎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07章 揮手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65章 胃口第67章 隱相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23章 桌上皇帝兩字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146章 太安城兩笑兩白衣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51章 酒裡有殺氣第41章 大亭鎮壓老妖怪第52章 白馬出涼州第91章 吃紅薯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99章 大醮大潮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219章 北涼四戰(上)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358章 如今江湖亦有癡人第61章 淚水第12章 求死之人殺等死之人第139章 喝喝喝最終章小二上酒第51章 借繡冬,給走狗第192章 慢慢來第202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下)第77章 先手五十第106章 疼第401章 沒有木劍的溫華第129 師父和草鞋第87章 去洛陽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36章 天上劍仙三百萬,遇我一柄北涼刀第169章 珠簾,鐵甲(中)第357章 姑娘好刀法第57章 驕兵南下第65章 胃口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126章 收刀第4章 六王入京第101章 雨中第四魔頭來,雨停第三劍仙來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45章 雪中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6章 走一個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6章 最好真好第9章 雪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