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

這日傍晚散衙後張原步行回李閣老胡同寓所,一路上朔風凜冽,京城十月中旬的天氣已經很是寒冷,看來今冬第一場雪很快就會到來,張原心道:“雪落後奴爾哈赤一定會率軍返回建州,洗劫了撫順及周邊城寨足以讓後金女真休養過冬了,後金這第一波侵略可暫告一個段落,但總兵張承胤兵敗是在十月初六,今日是十月十七,這之間存在十一天的時間差,在這段時間裡後金八旗軍肯定還會繼續攻佔擄掠,只是消息尚未及時傳到京城而已,北京的這個冬天不好過啊。”

李閣老胡同寓所到了,張原暫時拋開那些憂國憂民之事,邁步進門,就見門廳廊下懸着一個竹編鳥籠,籠裡一隻黑羽八哥在跳上跳下,張原大喜,大聲道:“修微到京了嗎?”

精緻鳥籠裡的那隻黑羽八哥應聲叫道:“微姑找介子,微姑找介子。”

張原哈哈大笑。

從耳房裡走出薛童和姚叔,還有姚叔的妻子林氏,另有四個張原不大眼熟的老僕和僕婦,一起來向張原見禮。

“相公——”

王微從內院儀門快步出來,盈盈拜倒,張原將她扶起,細看其容顏,膚白眸媚,不見絲毫風霜之色,王微是極善於修飾且不露鉛華痕跡的。

王微向張原介紹了那幾個老僕老婦,都是她在金陵幽蘭館的舊人,這次王微回金陵把幽蘭館賣掉了,那些從馬湘蘭時就在館中的僕人本來王微是打算分些銀子遣散的。但這些人都不願離開,表示要跟着王微。王微就只好都帶到北京來了,京中盛美商號正缺人手,這些僕人雖然年紀都偏大,但都還能使喚。

張原與王微進到內院,商澹然、商景徽她們正在閱家書、檢點家鄉禮物,這些都是王微從山陰和會稽帶來的,王微六月初十回到了山陰,六月十九是張原的二十壽誕。東張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張瑞陽老夫婦先一月已從張原家書中獲知穆真真生了一個男孩,更從王微這裡仔細詢問,兩年獲二孫,老夫婦喜得合不攏嘴——

張原從王微口裡得知家鄉門庭依舊,老父張瑞陽謹守前年張原入京趕考前的承諾,不接受投靠獻田、不出入公門攬訟。平日只管理陽和義倉和翰社書鋪,對於地方公益則肯出力,在山陰名聲甚佳——

王微這次還帶來了兩船貨物,是青浦的布匹綢緞、山陰鏡坊的各種眼鏡,還有翰社書局的刊印的大量書籍,這兩年來盛美商號、翰社鏡坊和翰社書局發展迅猛、蒸蒸日上。這讓張原很欣慰。

正說話間,小廝白馬來報說朝鮮國的禹老爺又來了,張原笑道:“來了就來了,不要加個‘又’字,這豈不是顯得我們煩他上門。”

商澹然幾個都笑了起來。朝鮮奏請使一行滯留北京已將近三個月,大明冊封綾陽君李倧爲朝鮮國王的詔旨遲遲不下。禹煙、金中清等人心急如焚,京中別無可信任的大明官員,只有張原可託付,所以隔三岔五就登門拜訪向張原問計。

見到張原,朝鮮使臣禹煙一臉愁容,說道:“奴酋悍然攻佔撫順、擄掠邊寨,只怕對朝鮮也會刀兵相向,而綾陽君殿下尚未得到天朝冊封,雖對天朝一片忠心,但恐政令難行。”

張原寬慰道:“禹判書請寬心,依在下愚見,本月之內,冊封詔書必下。”

禹煙、金中清幾人以爲張原得到了內廷消息,大喜,忙問究竟?

張原道:“幾位回到館中靜候佳音便是,先莫要對外透露,免生不測。”

禹煙等人連連稱是,喜形於色,張原既這麼說,那肯定是有確切的消息了,敘談半晌後告辭,張原送他們出門時,禹煙回身懇切道:“綾陽君殿下對張大人極是相敬,若皇帝冊封旨意下,還請張大人莫辭辛勞,再出使敝邦一趟。”禹煙是覺得張原還比較好相處,沒有其他大明官員那種驕傲自大。

張原忙道:“我若再去貴邦,反惹他人非議,對貴邦也不利。”出使的確是苦差啊,而且現在綾陽君主政朝鮮的大勢已定,他也沒必要再往朝鮮。

禹煙也知道張原在朝中政敵不少,一言一行都需謹慎,當下不再多說,作揖回會同館。

夜裡張原在王微房中歇宿,一番歡愛之後,二人枕上細語,王微細說此番江南去來的經過,又道:“妾在途中多方留意打聽,想找到當年寄存先君靈柩的那座佛寺,卻一無所獲。”說着幽幽一嘆:“這都過去十餘年了,先君靈柩想必都被寺僧焚棄了,再也尋覓不到了。”

張原道:“客死他鄉寄柩於佛寺很常見,就算過了十年二十年寺僧也不會將那些靈柩丟棄,因爲一旦死者的後人尋上山門,那麻煩可不小——修微不要傷感,明年我回江南,一路幫你尋找,定讓汝父入土爲安。”

“咦!”王微奇道:“相公明年要回江南?”

張原道:“朝中黨爭不斷,我還是暫避鋒芒爲好。”心道:“萬曆朝就要結束,我不淌這渾水,且等新君即位吧——當然,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明與後金決戰還是要儘可能出謀劃策的,可惜的是決策不由我,若能避免大潰敗就是成功,這樣的時局,只能徐徐圖之。”

王微聽張原這麼說,心裡很歡喜,說道:“華亭陳眉公曾說‘花繁柳密處,撥得開,纔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相公當得眉公這句清言。”

張原無聲笑笑,卻聽王微又道:“其實這北地我實住不慣,我還是喜歡江南,只是相公到了哪裡,王微總要追隨的。”

張原笑問:“我若貶到瓊州府修微也願追隨嗎?”

王微說道:“當然,無論天南海北。”

張原輕撫她的細腰,說道:“不用預想得那麼苦,我要修微一生快活,秦淮賞月、西湖泛舟,亦是我所願。”

王微側身摟緊張原,不再說話,兩個人靜聽戶外風聲,北風一陣緊似一陣,不知初雪飄落了沒有?

……

因爲遼東的戰事,禮部自右侍郎何宗彥以下都感焦慮,冊封綾陽君李倧爲朝鮮國王之事已不能再拖,建州老奴此番氣勢洶洶,遼東總兵張承胤敗亡之後,朝鮮對大明的態度就很是關鍵,一旦朝鮮被奴酋脅迫而不臣於大明,定然就會有臺垣官追究禮部對冊封李倧久拖不決的責任,爲此,何侍郎兩度拜訪方從哲商議冊封朝鮮國王之事,方從哲也擔心遼東局勢無法收拾,朝鮮是必須拉攏的,所以同意了遣使冊封,已報萬曆皇帝批覆——

到了十月二十四日,遼東巡撫李維翰再傳緊急邊情,後金八旗軍在擊潰張承胤的一萬大軍之後,隨即圍攻撫順以北、鐵嶺以南的撫安、花豹衝、三岔兒,連克大小十一堡,原撫順遊擊李永芳甘爲建奴先驅,在八旗軍進攻松山屯堡時李永芳賣力勸降,松山屯堡軍民開了寨門投降,周圍四個不肯投降的寨堡遭到了屠戮血洗,撫順周圍數百里之地除了號稱天險的清河城還在孤守之外,其餘城堡村寨全被洗劫一空,搶來的人口和糧食全部被運走,臨退兵時還放火把城寨和房屋盡數焚燬……

十月二十六日,詔旨下,以詹事府左贊善徐光啓爲使者前往朝鮮王京冊封綾陽君李倧爲朝鮮國王。

二十九日,大明使團離京,張原一直送出崇文門外,京城前日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崇文門外白茫茫一片,張原與師兄徐光啓殷殷道別,徐光啓對遼東形勢的認識與張原相近,此行當能籠絡朝鮮共抗後金。

禹煙、金中清等人紛紛向張原告別,禹煙懇切道:“敝邦能拔亂反正,皆張大人之恩德,張大人清廉高表,遠臣不敢以俗禮相謝,陶靖節詩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難爲因’,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能聆聽張大人清言!”

張原聽禹煙引用陶淵明的詩,油然想起那個精通卜算、鍼灸、劍術又酷愛陶詩的盲處士,但浮現在腦海的卻是一個美貌少女形象:黑紗斗笠、高腰白袍,眉毛細而上揚,眸子黑白分明,高挺精緻的瑤鼻,長睫毛,尖下巴,神態楚楚動人——

這是張原在平壤大同館初見貞明公主時的印象,那五月鮮亮的陽光、少女脖頸上細小輕柔的寒毛清晰如昨。

張原心道:“命途多舛的貞明公主失語之疾已愈,名位也已恢復,苦盡甘來了。”

……

寒冷的冬季到來,遼東大地被冰雪覆蓋,奴爾哈赤沒有繼續強攻清河城,於十月底押着擄掠來的數十萬漢民和大量錢帛糧草返回赫圖阿拉,遼東戰火暫時平息,而在大明都城北京,一場針對後金的軍事動員正迅速展開,泱泱大明豈容建奴囂張侵略,必須予以毀滅性的還擊。

因撫順城破、張承胤一軍盡沒,遼東巡撫李維翰難辭其咎,已有數位言官彈劾李維翰昏庸無能,必得另選得力的大臣經略遼東,於是,熟知遼事、賦閒多年的楊鎬浮出水面。

——————————————————

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41章 秋葵之美第339章 解元第第28章 學堂樂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416章 白浪子第111章 點燈第242章 並蒂蓮第171章 劈破玉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32章 金剛怒目第374章 冰河說與萬言書第273章 女花榮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81章 月照西廂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178章 有朋自遠方來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457章 詩與血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80章 良師箴言第75章 天生此才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202章 審鏡第395章 昏招第67章 馴騾第95章 菊花之約第65章 看騾吃草第224章 頂缸第141章 訓弟第38章 蓬門美玉第452章 太極宗師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96章 行路難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1章 初出茅廬第478章 挑釁第320章 毀與譽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302章 難題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237章 花瓶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36章 後臺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9章 我意孤行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80章 及時雨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20章 安內第400章 有喜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278章 桃葉渡第491章 險局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33章 七擒七縱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99章 通天塔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105章 小聘
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41章 秋葵之美第339章 解元第第28章 學堂樂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416章 白浪子第111章 點燈第242章 並蒂蓮第171章 劈破玉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32章 金剛怒目第374章 冰河說與萬言書第273章 女花榮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81章 月照西廂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178章 有朋自遠方來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457章 詩與血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80章 良師箴言第75章 天生此才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202章 審鏡第395章 昏招第67章 馴騾第95章 菊花之約第65章 看騾吃草第224章 頂缸第141章 訓弟第38章 蓬門美玉第452章 太極宗師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96章 行路難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1章 初出茅廬第478章 挑釁第320章 毀與譽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302章 難題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237章 花瓶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36章 後臺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9章 我意孤行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80章 及時雨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20章 安內第400章 有喜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278章 桃葉渡第491章 險局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33章 七擒七縱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99章 通天塔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105章 小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