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花瓶

張若曦取過這厚厚一疊田契、房契翻看,發現其中有不少契書沒有原主人的背書,說道:“董氏的這些契證應該有不少是叛奴投靠得來的,也有的是巧取豪奪所得,很多都是不合律法的。

張原道:“姐夫家的六百畝桑林契還是到縣戶房補辦爲好,這些契證我先留着,以後應該還能派上用場的。”

張若曦忽道:“咦,還有賣身的奴契。”

張原忙道:“看看有沒有姓宗的奴契。”從姐姐手裡分過一疊,一張張翻看,看到一張署名宗老本的賣男契書,紙張發黃,顯然有些年頭了,契書寫道:

“三林塘宗老本,今親生男宗祿,乳名懶囝,年十三,爲因家貧,日食無借,情願託中引到華亭董生員諱其昌府中爲奴,得銀七兩八錢,立契之日,一併交足,本男即聽銀主撫養成人,與伊婚娶,終身使用,倘有不虞,系即己命。本男系親生,並無來歷不明等事,今欲有憑,立文契並本男手印爲照——萬曆五年二月十九日宗老本(押)、中見人汪龜壽(押)。”

一疊文契翻遍,除了這張宗老本賣兒的文契,其他沒看到有姓宗的賣身契,張原吩咐武陵去外院詢問宗翼善的父名,不移時,武陵來回話,說宗翼善父名宗祿——張原對姐姐、姐夫道:“宗翼善是家奴生子,本身沒有賣身契,這更好辦,我必爲宗翼善謀一個出身。”

……房間裡這十隻打開的木箱金燦燦、白花花、珠光寶氣,這只是華亭董氏家財的的一小部分,除掉金器、玉器、首飾和書籍古玩不算,單是這金錠銀錠就值三萬兩白銀,華亭董氏一向慳吝,地方賑災從來不肯出錢,有一回是陳眉公首倡,董其昌看在陳眉公面子上,勉強拿出兩幅字畫賣了八十兩銀子作賑災銀——崇禎末年,李自成攻破大同、威脅京畿,崇禎下令放棄寧遠,調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入衛京師,調兵就需要籌餉,但皇宮內庫和戶部太倉銀都已拿不出錢,無奈之下崇禎帝下旨按官爵高低捐助餉銀,但只有幾個太監捐了一些銀子,絕大多數官員都如鐵公雞一毛不拔,閣臣魏德藻只捐了五百兩,陳演更是哭窮表白自己清廉,無銀可捐,可後來農民軍攻下北京,魏德藻搶先投誠,陳演更是獻銀四萬兩,很多原先一毛不拔的官員在農民軍的拷打下,被逼拿出的銀子動輒就是幾萬兩,可見大明朝並不是沒有錢,錢在貪官污吏手中——象董其昌這樣的惡霸劣紳一旦遭遇鼎革,想必也是和魏德藻、陳演輩差不多的,在哪朝做官不都是一樣,何必忠於一姓,晚明士紳這種心態很普遍,只要保住自家性命和財物,國家興亡、百姓死活不干他事,這與泰州學派主張“明哲保身”而產生的享樂主義思潮有一定的關聯——而張原既知歷史大勢,有救國之志,那麼就必須有掌握在自己手裡的龐大財力,當下道:“姐姐、姐夫,這盛美號我是否可以合資參股,我出一萬兩?”

張若曦看着丈夫陸韜,陸韜道:“若無介子,我陸氏這次已經一敗塗地了,這家產就是給介子一半也是應該的——”

張原忙道:“姐夫你別這麼說,我幫助姐姐姐夫難道不應該嗎!”

陸韜道:“別的就不說了,這盛美號我陸氏與張氏各佔一半,一萬兩銀子你也不要出,單你上次說的經商妙計就值萬金。”

張原道:“這絕不行,參股的銀子必須出,不然姐夫在陸伯父那裡也不好交待。”

張若曦輕笑道:“就讓小原出這一股吧,俗語有云,親兄弟明算賬嘛。”

陸韜想想這也好,陸氏自去年以來陷於董氏的騷擾,蠶桑紡織損失很大,要籌辦盛美商號的話還真有點銀錢不敷,便道:“那好,我明日稟明父親,與介子訂一份契約,以後盛美商號爲陸氏和張氏共有。”

陸韜是很端謹的人,所以要立契約,張原也覺得立契約最好,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而是要延續到子孫後代的,契約關係比單憑感情來維繫更穩定。

又商議了一會盛美商號的事,陸韜、張若曦便回房去,張原浴罷歸來已是三鼓後,見穆真真把那十隻撬掉的銅鎖又扣上了,說道:“少爺,這鎖還能用。”

張原笑道:“難道每次都要強行撬嗎,嘿嘿,這是什麼心態——明日讓來福去買十把銅鎖來……”

穆真真答應了,次日早起便吩咐來福去買了十把銅鎖來,一一將箱子鎖了,見少爺與西張的大公子、三公子要出門去,趕緊追過去說道:“少爺,這是鑰匙,少爺收着。”

張原笑道:“我腰帶上系一掛鑰匙,這倒是稀奇了。”

張岱、張萼皆笑。

穆真真漲紅了臉,手裡捏着那串鑰匙,有點不知所措。

張原道:“真真你收着就是,你是我的女管家。”

穆真真感着少爺的信任,心裡沉甸甸的歡喜,又問:“少爺去哪裡?”

張原道:“去楊秀才的印書坊,你不用跟去。”說罷,與大兄張岱、三兄張萼出門去,門前有楊石香的僕人在等着。

張萼回頭看了一眼那墮民少女,不勝歆羨道:“介子也真是運氣好,從三埭街也能找出這麼個寶貝,象我那貼身侍婢綠梅,還有大兄的侍婢素芝,都只牀上有用,下了牀就一點用都沒有了——”

張原道:“嗯嗯,那叫花瓶。”

“花瓶。”張萼先是訝然,隨即頓足大笑,顯然體會到“花瓶”的深意了。

說說笑笑,早到了楊石香的印書作坊,這作坊連着楊家後園,就在青龍河畔,離水仙廟不遠,一溜十間大瓦房,楊石香陪着縣戶房的一個老吏已經先到了,這老吏是來估算楊家這印書作坊值價幾何,邊看邊問,估價頗爲細緻——書鋪僱傭的工匠分爲寫工、刻工、印刷工,楊氏書鋪有寫工一人、刻工十二人、印刷工六人,還有雜工兩人,這樣的規模只能算是小書鋪,縣戶房老吏給楊氏書鋪房產、現存的刻版、刻版用的梨木和紙張總共估價一千二百兩銀子,這應該是高估的,張原也不計較,就按楊石香以一千二百兩銀子入股翰社書局,十兩銀子一股,那就是一百二十股,楊石香道:“我再出八百兩銀子,湊成二百股。”

洪道泰也來了,他出銀五百兩參股翰社書局,這樣,翰社書局一萬兩的本銀已經湊起六千五百兩,其中張氏三兄弟三千兩、楊石香二千兩、陸韜一千兩、洪道泰五百兩,剩下的三千五百兩由華亭、上海的六個社首、社副出資參股,這是張原籠絡諸社首、社副的手段,其實以他現在的財力,獨立辦翰社書局也不難,之所以要拉楊石香、洪道泰、夏允彝等人蔘股,其實就是利益共享——楊石香封了一兩銀子酬謝那戶房老吏,送走了老吏,幾個人在臨河的樹蔭下飲茶,張原看着坐在門前刻版的刻工,問:“石香兄,這一個刻工,一天能刻多少字?”

楊石香道:“這要看刻的是什麼字體,若是要顏、柳、歐、趙字體的刻版,那就慢了,一天只能刻百把個字,而若是一般的宋體字,也叫匠體字,這種字體雖然不甚美觀,但筆劃橫平豎直比較好下刀,一個熟練工匠一天能刻兩百多字——我這裡的書工只會寫宋體字,若要聘請善楷書的書工那工銀不低。”

張原知道那本《張介子選評松江時文百二十篇》用的就是匠體字,那冊集子約六萬字,十二個刻工一天刻三千字左右,那也要二十多天,便問:“石香兄,活字印刷不好應用嗎,爲什麼至今書坊依舊採用雕版?”

楊石香道:“活字成本高,而且排版也不易,小批量印刷還是雕版比較方便。”

張原點點頭,心想:“泥活字不經用,銅活字費用太高,鉛活字還得組織人搞科研,暫時還是用雕版了,雕刻印刷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晚清、民國時才被西方傳來的鉛字印刷淘汰,可見還是很方便的。”說道:“那石香兄就要多費心了,翰社書局的刻工、印工今年先擴充一倍,年底前再擴充一倍,僱傭兩類刻工,一類就是匠體字刻工,另一類是能刻顏、柳、歐、趙字體的刻工,有些精品書籍刻工、用紙都應該要講究一些,書工也要請兩個善楷書的,老童生或者老秀才皆可。”

Www★ ttκan★ ¢Ο

楊石香點頭道:“介子兄放心,我經營書鋪有年,做這些是輕車熟路,往年是無書可印,也怕賠本,如今有翰社爲後盾,我儘可放手去操辦——不過在下要問一句,目下除了介子兄新點評的這本時文選本,還有何書可印?”

張原道:“出書來源石香兄不用愁,我會想辦法,你只管把技藝精良的刻工、印工招攬過來就是,書局也可自己培養刻工,僱傭一些貧家聰慧的少年當學徒,三、五年後不也可用了嗎,我們要作長遠計。”忽問:“石香兄可認得蘇州馮夢龍?”

楊石香道:“馮夢龍我曾見過一面,他三兄弟都頗有名氣,人稱吳下三馮。”

張原道:“我這次去蘇州,要會一會馮夢龍,請他爲我們書局寫一些擬話本小說,定然大賣。”

張萼笑道:“不說其他,單那一百回本的《金瓶梅》就能讓翰社書局忙碌一年,我這回去南京,定要找到全本《金瓶梅》的手抄本,然後刻印。”

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102章 將何往?第407章 慈母心第242章 並蒂蓮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228章 沉舟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470章 私約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324章 宜冠本房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80章 良師箴言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318章 總裁錢謙益第155章 百人敵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4章 兔亭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17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229章 先慮敗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248章 風雨夜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章 息怒第349章 揚州慢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349章 揚州慢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105章 小聘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456章 山海關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414章 說死第3章 蒙目棋第216章 癲狂第81章 月照西廂第240章 有我之境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24章 不動心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270章 梳攏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339章 解元第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一雅騷緣起必讀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159章 將飲茶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216章 癲狂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393章 大風圈外
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102章 將何往?第407章 慈母心第242章 並蒂蓮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228章 沉舟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470章 私約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324章 宜冠本房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80章 良師箴言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318章 總裁錢謙益第155章 百人敵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4章 兔亭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17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229章 先慮敗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248章 風雨夜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章 息怒第349章 揚州慢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349章 揚州慢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105章 小聘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456章 山海關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414章 說死第3章 蒙目棋第216章 癲狂第81章 月照西廂第240章 有我之境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24章 不動心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270章 梳攏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339章 解元第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一雅騷緣起必讀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159章 將飲茶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216章 癲狂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393章 大風圈外